第2章 早期自然哲学
一、伊奥尼亚派
1水本原说
(1)代表人物
泰利斯(Thales,鼎盛时间约在公元前585/584年),希腊“七贤”之一,被公认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哲学家。
(2)观点
第一个提出了“什么是世界本原”这个有意义的哲学问题。他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并试图借助经验观察和理性思维来解释世界。
(3)原因
①他用经验证据说明水有滋养万物的作用。
②与远古推崇水的神话和习俗有关。
2无定说
(1)代表人物
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鼎盛时间约在公元前570年),据说他绘出第一张地图,制造了第一个天球仪和计时器。
(2)观点
①认为“在火、气、水、土之中任何一种都不能生成万物。”生成万物的本原被称作“无定”。
②把“无定”分化为万物的过程当作生成,把与之相反的万物归复于“无定”的过程当作消亡,生成与消亡共同构成世界的运动。
③认为一些事物的生成必然伴随着另一些事物的消亡,提出“补偿原则”,第一次明确地表达出运动必然性和原因的观念。
3气本原说
(1)代表人物
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鼎盛时间约在公元前546/545年)
(2)观点
①提出气是本原,认为气综合了水和“无定”的特征。
②认为气有冷和热两种性质,以及与之对应的浓聚和稀疏两种运动:气稀疏为火,浓聚则依次为云、水、土、石。冷和热的性质依浓聚和稀疏的程度逐渐上升。
这种生成观是典型的转化生成观,与阿那克西曼德的分离生成观形成鲜明对照。
4火本原说
(1)代表人物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鼎盛时间约为公元前504~前501年),著有《论自然》一书,现有残篇留存。从这些残篇来看,他以箴言表达思想观点,大有先知的风格。现存残篇基本保留了他的宇宙观、自然观和伦理观。
(2)观点
认为“世界秩序(一切皆相同的东西)不是任何神或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
(3)火本原说包含两个方面:
①外在的本原是火的形态,它是世界的开端和归宿;世界的原初状态是火,火转化为万物,万物又转化为火。
②内在的本原是符合火的本性的原则,它决定着世界运动的方向(生成或归复),控制着运动的节奏,支配着火与万物之间循环往复的转化。
外在的本原可生可灭,变动不居;内在的本原是不变的同一原则,在各种形态(包括不是火的形态)的事物之中起作用。
5逻各斯学说
(1)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
(2)逻各斯的含义
内在的本原。原意是“话语”,赫拉克利特用它专门表示“说出的道理”,并且认为正确的道理表达了真实的原则。
①就逻各斯是人所认识的道理而言,它可被理解为“理性”“理由”等;
②就逻各斯是世界的本原而言,它又可被理解为“原则”“规律”“道”等。
(3)逻各斯与火
赫拉克利特并没有把逻各斯看做与火不同的本原,逻各斯与火是同一本原的内、外两个方面。他在一些格言里阐述了逻各斯的学说:
①逻各斯即“世界秩序”,表现为“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的火。
②火的运动,即万物的生成与毁灭是可感的,但是,支配可感运动的逻各斯却是不可感的。
③逻各斯就是因火的不足和多余而造成事物之间转化的原则。
a.“世界的构成是不足,焚烧则是多余”。
b.“火在升腾中判决和处罚万物。”“判决和处罚”暗示着万物要偿还它们生成时对火的损害之意。
6生成辩证法
(1)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
(2)含义
按照逻各斯的原则,一切事物都像火那样变动不居,处于永恒的生成变化状态。“生成”的意思是“变成某物”。生成中的事物之间有以下这样的关系:
①转化的关系
事物无时无刻不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只是我们感觉不到这种变化。当我们肯定一事物是如此这般时,它已变化成另外一个事物。
②和谐的关系
对立的状态或相反的性质共存,产生出和谐。
③同一的关系
对立面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
④相对的关系
对事物某一方面的取舍有不同的标准,事物的性质因评判标准的不同而不同。
生成中事物的转化、和谐、同一和相对的关系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它的一般表达形式是:“A既是自身,又不是自身。”
二、毕达哥拉斯派
1代表人物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鼎盛时间约在公元前532/531年),是第一个使用“哲学”这个词并称自已是哲学家的人。
2观点
(1)灵魂观
①来自奥尔弗斯教派的灵魂转世说。根据这种古老的灵魂观,一切生物都有共同的灵魂,灵魂是不朽的,可由一个身体转移到另一个身体,重复过去的生活;为了不失去灵魂,或死后重新获得灵魂,人需要净化自己的灵魂。
②“灵魂是一种和谐”
a.净化灵魂的手段是音乐和哲学,因为音乐是和谐的音调,哲学是对事物间和谐关系的思索。
b.不论是音乐的和谐,还是事物之间的和谐,都是一种数的规定性。
c.哲学首要的对象是数。
(2)数本原说
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数是众多的、不变的。理由主要有二:
①一切事物的性质都可以被归结为数的规定性。
②数字先于事物而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
一切事物的形状都具有几何结构,几何结构则与数字相对应:1是点,2是线,3是面,4是体。世界生成过程是由点产生出线,由线产生出面,由面产生出体,从体产生出可感形体,产生出水、火、气、土四种元素。
三、爱利亚派
这一派别的中心思想是:世界本原是不变的一。
1理神论
(1)代表人物
克塞诺芬尼(Xenophanes,鼎盛时间约在公元前540年),是最早的哲学家之一,对神人同形同性论的批判动摇了神话世界观的基础。
(2)观点
①作为世界主宰的神必须是绝对的。
神不会因人、因地、因时而异,而凌驾于不同人种的特殊性与相对性之上。这样的神才有全人类都承认的普遍性。
②神的绝对性和普遍性也是神的唯一性。
③唯一的神不仅没有人的形体,而且没有任何形体,“神是全视、全知、全闻的”。“神毫不费力地以他的心思摆布着一切。”
④神的力量是无形的思想,不随着世间事物的变动而变动,“神永远保持在同一个地方,根本不动,一会儿在这里一会儿在那里动来动去对他是不相宜的”。
克塞诺芬尼所说的神是唯一的、不变的本原,这是在“原则”的意义上所说的本原,“神”只是世界最高原则的代名词。
2“是者”意义的辨析
(1)代表人物
巴门尼德(Parmenides,鼎盛时间约在公元前500年),他是爱利亚派的实际创始者和主要代表者,他的著作残篇是希腊哲学的经典之一。
(2)观点
巴门尼德把“是者”作为真理的对象。“是者”是代替克塞诺芬尼的“神”的概念;虽然两者都表示“不变的一”,但“是者”概念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和思辨性,更适用于理性论辩。
①“真理”和“意见”
区分“真理”和“意见”两种认识对象以及相对应的两种认识能力。
a.意见之路按众人的习惯认识感觉对象;意见的对象“不真实可靠”。
b.真理之路则用理智来进行辩论;真理之路通往“圆满的”“不动摇的中心”。
②“是者”普遍性的阐释
巴门尼德通过对“是”的意义的分析,说明了逻辑判断必须表达思想、指示存在的哲学道理,批判了事物既是又不是的观点。
a.所是的东西不能不是,这是确信的途径,与真理同行。“所是的东西不能不是”相当于后来建立的形式逻辑的同一律(A=A),而“是者不是”“不是的东西必定是”违反了矛盾律(A≠~A)。
b.“能够被说和被想的与是者是同一个东西”。思想内容需要由“是”来表述,思想对象即“是者”,思想的内容和思想的对象是同一个东西。
③“是者”的性质
巴门尼德又通过思辨规定了是者的性质,这些性质包括:
a.不生不灭
第一,不生的论证
假设是者是被生成出来的,那么,或者是者生成是者,或者非是者生成是者。如果在是者被生成之前就已经有了是者,那么是者已是不待生成了;“是者生成是者”是一个自相矛盾的说法。“非是者生成是者”也是不可能的,因为非是者什么都不是,不能生成任何东西。所以是者不是被生成的。
第二,不灭的论证
“是者既不是过去又不是将来,因为它全部是现在。”如果它是过去,那么它现在不复是;如果它是将来,那么它尚有待是;在这两种情况下,它都什么也不是;是者只能是现在,并且永远保持着同样状态;过去不曾有、将来也不会有与是者不同的状态,即非存在的状态,就是说,是者是不灭的。
b.连续性
是者是“连续的一”,这是指时间和空间中的连续性。
“是者的东西不可分割,它是完全相同的是者;它也不会或多或少,这将阻碍它的联结,它充满着全部的是者,因而是整个连续的”;“存在的各个部分都是完全相同的,不能在某一位置上大一点或小一点。”
c.完满性
当巴门尼德说是者是一,其意义包括两个方面:连续的一和整体的一;当他说是者是不变的时,其意义也包括两个方面:不生不灭和静止不动。总的来说,是者是不动的一。按照希腊人的观念,杂多是不完满的,变化也是不完满的,只有不动的一才是完满的。
(3)意义
巴门尼德所说的“是者”是表示世界本原的一个概念,但它不足抽象的原则,而是时间和空间中的实在,并且有固定的形体,是滚圆的球体。他和其他自然哲学家一样,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处于时窄之中的对象,既不是超时空的本质,也不是无形状的精神。区别只是在于,他以前哲学家所说的本原具有感性直观可把握的形体和性质,如可感的物理性质以及可用数字符号和图形象征的数学性质;而巴门尼德则说明,本原的意义和性质只能是理性思辨和逻辑论辩所把握的“是者”。他的思辨和论辩达到了早期自然哲学的最高水平。“是者”后来超出自然哲学,成为形而上学的中心范畴。
3芝诺悖论
(1)代表人物:芝诺(Zenon,鼎盛期约在公元前468年)
(2)观点
针对伊奥尼亚派的变化本原观,提出否认运动可能性的四个论证,即芝诺悖论:
①“二分法”
运动着的事物在达到目的地之前,先要完成全程的1/2;在达到1/2处之前,又要完成它的1/2,如此分割,乃至无穷,永远也达不到目的地。
②“阿基里和乌龟赛跑”
设想奥林匹克赛跑冠军阿基里和乌龟赛跑,乌龟先爬一段路程;当阿基里跑完这段路程时,乌龟又向前爬了一段路程;当阿基里跑完这一段时,乌龟又再向前爬了一段;一追一爬,以至无穷,阿基里永远也赶不上乌龟。这个悖论说明:运动中事物没有快慢之分。
③“飞矢不动”
飞矢在一段时间里通过一段路程,这一段时间可被分成无数时刻;在每一个时刻,箭矢都占据着一个位置,因此是静止不动的;就是说,它停驻在这段路程的各个不同位置上,而不是从一个位置飞至另一个位置。
④“一倍的时间等于一半的时间”的悖论
图2-1 “一倍时间等于一半时间”的悖论图示
设B,C两系列运动速度相同,A,B,C三系列的每一部分大小相同;那么,B4到达A4的时间与C1到达A1的时间相等,但B系列的运动时间是C系列运动时间的一半(因为相对于A只移动了两格),或者说,C系列的运动时间比B系列运动时间多一倍(因为相对于B移动了四格)。两者应该相等却有差别,故有“一倍时间等于一半时间”的悖论。
(3)意义
芝诺继承了思辨的风格,首次运用悖论方法进行诘难。这些悖论在人们习以为常的运动观念中提出连续和间断、无限和有限、整体和部分的矛盾,深化了早期自然哲学家关于一和多、不变和变之间关系的讨论。正因为芝诺悖论涉及到上述运动学、认识论、数学和逻辑学问题,它在历史上引起长久的思索,至今仍保持着理论上的魅力。
四、元素派
亚里士多德使用“元素”概念对早期自然哲学的一派理论做出概括,这一派哲学家把世界本原归结为组成事物的不可分割的物理单元。
1四根说
(1)代表人物
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约公元前495~前435年),著有哲学诗《论自然》《净化论》。亚里士多德推他为“修辞学的创始人”。著有《医书》,他的哲学著作也包含着对生命现象较详细的论述。
(2)观点
①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根,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
四根自身并没有组合与分离的能力,它们之间分合需要用外部原因来解释,这些原因就是“爱”和“恨”。他的学说通常被称作“四根说”,但实际上,他认为本原在数量上是六个。
②在运动中四根不生不灭,提出“双重道理”:
a.“它们(指根)有时从多中生一,有时从一中生多。”“从一中生多”和“从多中生一”分别代表着可感事物的朽灭和生成。但是,根却保持着个体存在和同样的数目,既不增加也不减少,既不扩大也不缩小。
b.从一到多和从多到一的运动是无休止的循环,世间万物的变迁也永无止境。
③“爱”和“恨”
“爱”和“恨”被赋予道德和审美价值,被冠以道德和审美情感的名称。亚里士多德说,恩培多克勒首次提出以善和恶为本原。
④“同类相知”原则
人和外部事物都有着同样的本原,当构成人的根和构成事物的同类的根相触时(“流射”),人体感官就会产生感觉。“流射说”第一次试图把感觉的性质归结为事物的物理性质,把感觉的运动归结为感官的生理结构。
⑤思想和无知的区别
思想是清晰的感觉,如果组成事物的各类元素顺利通过感官里相应的通道,人们便获得全面的、清晰的感觉,即思想;无知是“不同造成的不同”,意思是,如果用感官把握不同类的对象,就根本产生不出与感觉相同的认识内容。
2种子说
(1)代表人物
阿那克萨戈拉(Anaxagoras,约公元前500~前428年),是第一个把哲学引入雅典的人,只写过一部著作,书名不详,第一部分题目为《论自然》。
(2)观点
①认为构成万物的细小微粒是种子,种子的性质与事物的可感性质相同,事物有多少种性质,构成它的种子就有多少类;数目众多的一类种子构成事物的一种性质或一个部分:
a.在数量上无限多;
b.在体积上非常细微;
c.在种类上与可感性质相同。
②设定了能动性的本原——心灵。这是第一个用来表示独立的、纯粹的精神的概念。“心灵”有两个特征:
a.外在独立性:心灵是在事物之外对事物起作用的能动力量;
b.无形的精神特征:心灵不具有可感性质。
总之,心灵是弥漫于世界之中,甚至超越世界之外的精神。当然,这些意义并不否认灵魂,特别是人的灵魂可以成为心灵的一个类别,只不过这一类心灵被置于事物之中。
③“异类相知”
“异类相知”:认识是由事物的相反性质所造成的相反活动。
a.认识包含着感觉和思想的对立,思想可以做出与感觉相反的判断。
b.可感性质包含着性质对立的不同种类的种子,在数量上占优势的那一类种子决定了这一可感性质,但可感事物中还包含着少量由其他类种子构成的感觉不到的性质,正是这些感觉不到的性质使得那个可感事物的性质被感觉。
五、原子论
1代表人物
留基波、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鼎盛时间约在公元前435年)
2观点
(1)原子和虚空
①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a.“原子”:充实的最小微粒。“充实”是解释万物存在的原则。
b.“虚空”:与“充实”相反。“虚空”是解释事物的众多和运动可能性的原则。
②分三个步骤进行论证:
a.以可感的事实为标准,肯定存在的东西是众多、变动的。既然存在的东西是充实,由此可以推导出充实是可以分割的。因为只有分割,才会产生出众多的充实东西;只有在众多的充实东西之间留有空隙,才会发生从一个过渡到另一个的运动和变化。
b.讨论了分割充实所需要的条件,这就是虚空。如果没有虚空,则充实的东西之间没有间隙;如果没有间隙,则充实的东西不会彼此分开而成为众多的东西;同样,如果没有间隙,则充实的东西不会移动。
c.确定了充实的最小单元。可分割的充实物体必然是由不可分的充实物体组成的,这种不可分割的充实就是原子。它既有本原不生不灭的性质,又符合感觉到的生灭变化的事实。
(2)原子的性质
①无数原子最初处于漩涡运动之中,世间万物因原子的结合而产生,因原子的分离而消失。
②把原子的漩涡运动称作必然性,说“万物都根据必然性生成”。原子的运动是无序的,原子的无序运动只能是偶然原因。
③灵魂和心灵实际上是精细的球形原子,灵魂是一种火或热的东西。
④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但在性质上没有差别,是相同的,仅在形状、体积和位置排列上有差异。原子的形状是充实东西的体积大小,位置是原子在虚空里占据的位置,次序是原子在虚空里的排列。
(3)流射与约定
①流射说
感觉是可感对象中的影像流射在人的感官上所造成的印象。“影像”是由原子构成的事物的轮廓,“印象”则是这些原子在眼睛里压下的印记。
②约定论
感觉与事物的真相并不一致。感觉“不是按照真理,而是按照意见显现的”。“约定”是人为造就,并非依事物本性生成。对感觉的约定论解释否认感觉符合事物的本性,这似乎与把感觉的原因归结为原子运动的影像论相互矛盾。
(4)感觉和理智
①有两种认识,一种通过感觉,一种通过理智。肯定理智判断真理的可信性;否认感觉有分辨真实东西的无误性。
②感觉的原因是外部事物刺激和身体反应的混合,不能在没有身体反应的条件下如实地把握事物,不能达到绝对无误性。但是,这不等于说感觉是虚假的,感觉仍不失为判断可感事物的标准,理智只是在“不能看到更小的,不能再听、嗅、尝,或通过触觉”时才起作用。
③理智认识关于原子和虚空的真理,感觉把握可感事物的印象。印象虽然不是真理,但真理却不能违反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