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百科全书:辽宁、吉林、黑龙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地貌

辽宁省地势由北向南,自东西向中部倾斜。山地丘陵大致分列于东西两侧,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3,中部为东北向西南缓倾的长方形平原,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3。根据地貌特点,大致可分三种类型:⑴辽东山地丘陵区,位于长大铁路以东,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构成辽河和鸭绿江水系的分水岭。根据海拔和地形起伏情况,划分为东北部山地区和辽东半岛丘陵区。东北部山地区,峰峦起伏,山势比较陡峻。全省最高峰花脖子山(1336米)就位于此处。辽东半岛丘陵区,以千山山脉为骨干,北起连山关,南至老铁山,北宽南窄,北高南低,东南沿海为沉降型海岸,多岩岛和天然良港。⑵辽西山地丘陵区,多低山,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呈阶梯式降低。至渤海沿岸形成狭长的滨海平原,称“辽西走廊”。⑶辽河平原区,位于辽东、辽西山地丘陵区之间,主要由辽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属松辽平原的南部。

辽东半岛

辽东半岛是中国三大半岛之一,位于辽宁省南部,由千山山脉向西南延伸到海洋中所构成。半岛南端老铁山隔渤海海峡,和山东半岛遥相呼应,形成渤海和黄海的分界。北部可以鸭绿江口和大清河口连线为界,习惯上包括沈丹铁路以西到浑河、大辽河地区。辽东半岛面积约3.7万余平方千米。千山山脉构成半岛的脊梁,将辽东半岛分成两大斜面,东南坡较平缓,有大洋河、英那河、碧流河、大沙河等较长水系,注入黄海。西北坡较陡峻,有大清河、熊岳河、复州河等较短水系,注入渤海。辽东半岛海岸线长千余千米,沿岸有长山列岛等几百座岛屿,绝大部分分布在黄海。鸭绿江口到大洋河为淤泥质平原海岸,大洋河到大沙河为基岩淤泥海岸,长兴岛到西崴子为基岩沙砾海岸,大沙河到长兴岛为典型基岩港湾海岸,岬湾曲折,有大连湾、旅顺口等良港。

辽东湾

辽东湾是中国纬度最高的海湾。它位于渤海北部,在长兴岛与秦皇岛连线以北,为地堑型凹陷。湾底地形自顶端及东西两侧向中央倾斜,东侧深于西侧,最大水深32米。全湾被第三纪以来的厚层沉积物覆盖。湾顶与辽河下游平原相连,水下地形平缓,构成小凌河口到西崴子350千米淤泥质平原海岸。东西两岸与千山、燕山、松岭相邻,水下地形较陡,形成基岩—砂砾质海岸。湾中央地势平坦,沉积黑色微臭淤泥。湾西部从大凌河口、辽河口折向复州湾外,为长180千米的古辽河河谷,谷底相对低5米~7米,至水深25米处逐渐消失,现今仍为辽河入海径流及潮流输送通道。湾水含盐度多低于30‰。辽东湾是中国边海水温最低、冰情最重的地方,每年都有固体冰出现,受西北风影响,东岸又较西岸为重。春季融冰时,辽东湾又成为低温中心。潮水为半日潮,湾顶潮差达5米。滩涂宽广,除捕捞水产品、种苇、晒盐外,海水养殖和围垦都有一定规模。较大港口有营口、秦皇岛和葫芦岛等。

辽河平原

辽河平原位于辽东丘陵与辽西丘陵之间,铁岭——彰武之南,直至辽东湾,为一长期沉降区。地势低平,海拔一般在50米以下,沈阳以北较高,辽河三角洲近海部分仅2米~10米。有辽河、太子河、浑河、大小凌河、沙河等,各河中下游比降小,水流缓慢,多河曲和沙洲,港汊纵横,堆积旺盛,河床不断抬高,汛期常导致排水不畅或河堤决溃,酿成洪涝灾害。辽河携带丰富沉积物,使平原不断向辽东湾延伸。近海部分和古河道内涝积水多形成沼泽,繁育着大片的天然和人工芦苇。

辽西走廊

辽西走廊是东北地区通往关内的交通要道,也是辽宁省粮食和水果产区之一。它位于辽宁省西部锦州至山海关间沿海的狭长地带,长180千米,宽20千米~30千米,为东北—西南走向的海蚀冲积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由海拔500余米降到50米以下。低丘突出平原上成为孤峰或延伸入海形成半岛和岛屿。海岸线长330千米。小凌河口到六股河口为基岩—砂砾质海岸,岸线曲折,多岛屿、半岛、港湾,六股河口以西几乎全为沙岸,岸线平直。河流流短水急,大都自西北流向东南入海。走廊地面平坦,光热资源丰富,土质肥沃。走廊北靠松岭,南临渤海,京沈铁路、京哈公路并行纵贯,是交通要道。另有锦承、叶赤、魏塔等铁路北通阜新、朝阳、赤峰、承德等地。沿海有葫芦岛港可泊海轮。走廊自古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明清宁(兴城)锦之战、松(山)锦之战及解放战争时期的辽沈战役(1948)均在此进行。

辽西山野风光

辽西和辽东虽然都是低山丘陵地貌,但是两者之间在土壤、气候、降雨之间有很大差异,故此在景观上也表现出了不同特点。

本溪水洞

本溪水洞位于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谢家崴子村,洞口在太子河畔,坐南朝北。本溪水洞是数十万年前形成的大型石灰岩充水溶洞,但发育这些溶洞的石灰岩却在古生代早期的奥陶纪即已形成。洞内深邃宽阔,现开发地下暗河长3000米,水流终年不竭,清澈见底,洞顶和岩壁钟乳石发育较好,千姿百态,泛舟游览,使人流连忘返。国际洞穴学联合会秘书长卡尔耶·艾克教授称:“这是我所见到的,能乘船游览路线最长的地下暗河。”本溪水洞是典型的横向型大型岩溶洞穴,是沟通太子河与其一级支流小汤河河间地块的一条地下河。由于区内自然条件复杂,各洞段所处地理地质环境不同,特别是受脉岩的影响,使各洞段表现在洞穴特征上有明显的差异。水洞全长5000余米,是中国北方迄今发现的大型地下河洞穴之一。据已有资料统计,游览洞洞道总长3074.5米,平均高度8.3米,最高处32米,一般宽度15米,最宽处50米,洞底总面积50498.88平方米,其中大于2000平方米的厅堂8个,多分布在构造交汇部位。“雪山大厅”面积3768.75平方米,是该洞最大的一个厅堂。大厅有一处洞壁为脉岩(二长斑岩),呈东西向分布,长约52米,风化很强烈。

本溪水洞

本溪水洞原始"九曲银河洞"。是一个大型地下暗河岩溶洞穴,总长5千米。现已开发的旅游洞道长为2438.4米,面积45000平方米,体积390000立方米,洞体规模宏大,各种岩溶景观千姿百态,有七宫、三峡、二门、九曲百余景。地下暗河平稳流长,行船览胜,如入仙境。

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庄河市境内,面积3575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赤松林、栎林及自然景观。地处千山山脉,为长白、华北两大植物区系的过渡地带,分布有国内独特的三桠钓樟—蒙古栎混交林。保护区内山势险峻、峰峦起伏,在头道沟沟口有一岩洞,名为仙人洞,是大连市远郊的一个风景胜地,并分布有大面积的前震旦系类岩溶地貌景观。该区的动植物区系、地质地貌在国内外都有特殊的保护和科研价值。保护区地处黄海北岸的低山丘陵,受海洋气候影响较大,因而植物区系表现出与相邻邻域不同的特点。由于地处长白植物区系与华北植物区系过渡地带,两大植物区系的特点在此交汇。全区共有高等植物810种,分属108科399属,其中木本植物178种,草本植物632种;共分为6个植被型组,9个植被型,23个群系,33个群丛组,49个群丛。主要保护赤松、蒙古柞原生型生态环境,保护残存稀有耐寒的三桠钓樟、海州常山等10余种亚热带物种;保护赤松和柞树混交林内的人参、天麻、龙胆草等名贵药材;保护国内独有的三桠钓樟—蒙古栎林的植被类型。保护区内有脊椎动物5纲27目60科196种。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8种,属省重点保护动物51种。其中金雕、白尾海雕、水獭、杂色山雀和东北小鲵等珍稀动物为主要保护对象。

仙人洞冰峪沟

冰峪沟被冠以“辽南小桂林”“东北九寨沟”“东方小瑞士”的美称。冰峪沟的山既有北方山岭粗犷豪放的气势,又有南国峰峦玲珑秀美的风姿。

老秃顶子

素有“辽宁屋脊”之称的老秃顶子,海拔1376米,1998年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辽宁东部,属长白山龙岗支脉。总面积1.5万公顷。保护区内具有长白山的种群复杂形态,植被的垂直分布显现出了带谱明显的森林生态特征,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鬼斧神工,造就奇山异水的自然景观引人入胜,有“东北小长白”的美誉。保护区属长白植物区系的西南边缘,并具有向华北植物区系的过渡性。以北坡表现最为明显:海拔950米以下为落叶阔叶林带;950~1050米为云冷杉和枫桦等共建种组成的混交林带;1050~1180米为云冷杉暗针叶林带;1180~1250米为岳桦林带;1250~1290米为中山灌丛带;1290米以上为中山草地。老秃顶子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尚存有完整的原生植被群落。有植物1700多种;陆生脊椎动物200多种,昆虫700多种。其中,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17种,野生动物22种。有古化石孑遗植物紫杉、天女木兰,世界独有的孑遗植物双蕊兰。

北票风光

辽西化石群

中国的辽西,曾经孕育了5000年古老华夏文明的“红山文化”,而远在1.2亿年前的白垩纪,就已经成为地球上一个丰富多彩的“热河生物群”的乐园。到目前为止,已陆续发现了中生代白垩纪的各种鸟类化石及其他动植物化石共11门36纲65目171科343属628种。辽西热河生物群分布于包括锦州市、葫芦岛市、阜新市、朝阳市所辖各市县范围。朝阳市境内7个县市区都有化石产出,共涉及29个乡镇,41处化石产地,其中主要产地有:朝阳四合屯化石产地、朝阳上河首化石产地、朝阳市波罗赤化石产地,义县金刚山、阜新大五家子、凌源大王杖子以及宁城道虎沟。热河生物群生存于距今约1.37亿年开始的中生代早白垩纪,它的分布范围包括现在中国北方、蒙古、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以及朝鲜和日本的一部分。其中辽西地区是整个生物群分布的中心,这一地区保存了独特而完整的陆相中生代地层。由于频繁的火山活动,动植物周期性地被火山喷出物与河流、湖泊的沉积物所覆盖,一层层细腻如脂的页岩保存了大量极为精美的化石,并由时间将其“装订”为一本厚重的古生物百科全书,忠实地记载着这些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状况数千万年的演化历史。

中华鸟龙化石

中华鸟龙生存于距今1.4亿年的早白垩世。1996年在中国辽西热河生物群中发现它的化石。开始以为是一种原始鸟类,定名为“中华龙鸟”,后经科学家证实为一种小型食肉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