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 NX 9.0模具设计工厂实训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UG软件设计的特点

UG软件是一款集产品设计、模具设计和数控加工于一体的综合性设计软件,在航空航天、汽车、通用机械、工业设备、医疗器械以及其他高科技应用领域的机械设计和模具加工自动化的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年来,UG一直在支持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实施目前全球最大的虚拟产品开发项目,同时UG也是日本著名汽车零部件制造商DENSO公司的计算机应用标准,并在全球汽车行业得到了很大的应用。

UG 9.0在传承所有低版本优点的基础上,对界面模块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使各设计模块之间的切换更加灵活便捷,在UG模具设计方面更是如虎添翼。

编写目的

(1)模具和数控行业已经日益普及,尤其是在我国的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工业发达的地区最为普及,很多工厂都开始接受和使用UG进行产品设计、模具设计、数控编程和拆电极等。

(2)UG模具设计功能强大,但目前市场上优秀的UG模具设计类书籍并不多,多数都是些简单的功能介绍、命令讲解等,离实际工厂生产设计、加工制造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一些读者学完整本书都还没有达到UG模具设计的入门水平,浪费了较多时间和精力,却始终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应试时屡试屡败。本书作者有多年的模具设计和编程经验,且愿意把这些工作经验和技巧呈现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读者在模具设计方面少走弯路,少犯错误,逐步胜任UG模具设计的相关工作。

内容安排

全书共19章,内容概括如下。

第1章:UG NX 9.0的介绍及基本设置,主要介绍UG 9.0界面的基本操作、鼠标和键盘的使用、快捷键的设置和颜色的设置等,基础较差的读者必须要认真学习。

第2章:UG分模常用的功能介绍,主要介绍建模中常用的功能,如坐标设置、图层设置、测量工具、拉伸、拔模、缩放、抽取几何体、抽取曲线、分割面、创建方块等,只有真正掌握了这些最基本和实用的功能,才会在模具设计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第3章:模具设计流程及手动分模步骤,主要介绍工厂里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并通过简单的实例介绍UG手动分模的基本步骤。读者学习完本章后,会对产品分模有个初步的认识。

第4章:手动分模1—音箱调节旋钮的分模,重点掌握如何正确地抽取型腔面和型芯面。学习完本章后,读者基本上能对简单的零件进行分模。

第5章:手动分模2—玩具游艇上盖的分模,进一步掌握较复杂型腔面和型芯面的抽取,并掌握破孔的修补方法。学习完本章后,读者能掌握一定的分模技巧。

第6章:手动分模3—信号接收器面板的分模,重点掌握按面的颜色抽取分型面,这个方法在产品分模中是非常实用的。

第7章:手动分模4—衣服箱提手的分模,重点介绍特殊形状分型面的创建方法。

第8章:手动分模5—凤凰装饰瓶的分模,重点是模具滑块的创建方法,以及通过已创建的滑块将分模过程变得简单。

第9章:手动分模6—控制器面板的分模,主要介绍特殊分型面及斜顶的创建方法。

第10章:UG自动分模的基本流程,主要介绍自动分模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让读者对自动分模有基本的认识。

第11章:空调遥控器后盖分模全过程,通过简单的实例有效地阐述自动分模的过程。

第12章:电烫斗座盖模具设计全过程,重点介绍自动分模中斜顶的创建及实体补片的应用。

第13章:螺纹顶盖分模全过程,重点介绍产品存在外螺纹和内螺纹时,应该如何正确地分模。

第14章:装饰支架模具设计全过程,重点介绍分型面的缝合、模具的排位以及浇口、流道的创建方法。

第15章:显示器托盘模具设计全过程,重点介绍常规创建的曲面如何转换为补片面,以及创建顶杆和固定螺钉等。

第16章:电烫斗透明盖模具设计全过程,重点介绍分型线的编辑及滑块座的创建。

第17章:圆筒盖模具设计全过程,重点介绍斜顶的创建、模具的排位及模架的编辑。

第18章:MP4前后盖模具设计全过程—一模两件的设计,重点介绍一模多件产品的分模方法。

第19章:模具结构、材料及塑胶材料介绍,重点介绍模具的基本结构及模具制造的工艺知识,让读者对模具有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适应日后的实际工作。

本书特色

(1)分模基础知识点全面,重点突出。

(2)内容安排合理,知识点由浅入深,由基础到提高。

(3)实例经典,分析到位透彻。

(4)视频操作详尽,讲解通俗易懂。

(5)工程师经验点评,模具设计思路使读者技高一筹。

如何学习本书

为了让读者能快速有效地学习本书,编者提出以下几点学习的建议:

(1)首先学习前面两章,打下一定的零件建模基础;如果时间条件允许,一定要掌握好产品设计的基本知识点,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在模具设计时才能得心应手。

(2)学习本书的同时,应从其他资料了解更多的设计知识和模具工艺知识,这样才能更深入地掌握本书的知识点。

(3)每一章的实例都具有操作的典型性,建议读者反复练习,直至非常熟练为止。

本书编写人员

本书由韩思明编著,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还有陈金华、范得升、郑福禄、陈文胜、陈卓海、王泽凯、张罗谋、韩思远和何志冲。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多位一线模具设计工程师的技术支持和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和作者自身的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