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中的村庄: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2014年暑期调研成果汇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农村土地利用与农业生产现状研究本文作者:张瑞娟、孟庆国(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摘要 农村土地利用与农业生产是“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为全面认识和深入了解农村土地利用与农业生产发展的新阶段、出现的新情况,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2014年暑期组织高校学生对全国22个省69个县219个村的4719户农户,开展主题为“转变中的村庄”的问卷调查。调查发现,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作物种植面积差异较大,粮食作物仍是农村最主要的种植作物,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高于经济作物,但经济作物的总产量、亩均产量、总收入、亩均收入均显著高于粮食作物,因此,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趋势明显,蔬菜、水果、花卉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农户自有承包经营地面积差异较大,中部地区农户自有承包经营地最多,西部地区最少;农村撂荒地面积仍占一定比重,土地细碎化程度依然较高;土地流转规模增加趋势明显,但流转规范性较差,农户自发流转仍是最主要的流转方式,大多数流转农户没有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约20%的农户近5年来经营的土地面积有所减少,平均每户减少2~5亩,征地、退耕还林还草、集体集中租用或股份化是近5年土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土地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流转


“三农”问题是实现“四化”和加快经济发展的最关键问题。为全面认识和深入了解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新阶段、出现的新情况,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2014年暑期组织高校学生对全国22个省69个县219个村的4719户农户,开展主题为“转变中的村庄”的问卷调查。调查涉及农业生产、土地流转、农村劳动力转移、生活设施、公共治理与人居环境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深入村庄和农户调查,看到现阶段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总体情况、变化特征、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本文聚焦农村土地利用与农业生产现状,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调查发现,粮食作物仍是农村最主要的种植作物,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高于经济作物,但经济作物的总产量、亩均产量、总收入、亩均收入均显著高于粮食作物,因此,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趋势明显,蔬菜、水果、花卉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户自有承包经营地面积差异较大;农村撂荒地面积仍占一定比重,土地细碎化程度依然较高;土地流转规模增加趋势明显,但流转规范性较差。

一、村级土地利用与农业生产现状

(一)农地面积分布差异较大,东部地区农地面积最少,撂荒地面积不容小觑

2013年年末,在调查的219个样本村中农地平均面积3887亩。其中,东部地区农地平均面积2224亩,中部地区4950亩,西部地区4487亩。东部地区农地面积远低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是中部地区农地面积的44.9%和西部地区农地面积的49.6%,中部、西部地区村庄农地面积的差异并不大。

从样本分布来看,2013年年末,农地面积为1000~3000亩的村庄较多,占总样本的37.1%,低于1000亩和高于5000亩的村庄分别占总样本的20%和24.8%,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村2013年年末农地面积情况

调查数据如图1所示,2013年年末,20.9%的受访者所在村农地面积为1000亩及以下,21.8%的受访者所在村农地面积为1000~2000亩,33.0%的受访者所在村农地面积为2000~5000亩,18.4%的受访者所在村农地面积为5000~10000亩,5.8%的受访者所在村农地面积为1万亩及以上,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村庄间农地面积的差异较大。

图1 样本村2013年年末农地面积

图2 样本村2013年年末撂荒地面积

2013年年末,受访者所在村撂荒地平均面积为277亩。60.6%的受访者所在村撂荒地面积为200亩及以下,30.3%的受访者所在村撂荒地面积为200~500亩,9.1%的受访者所在村撂荒地面积为500亩以上,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村庄平均撂荒地面积较大。

(二)地区间作物种植面积差异较大,粮食仍是农村最主要的种植作物

从样本村种植粮食、蔬菜等作物的平均亩数可以看出,粮食种植面积最大,分别是蔬菜和水果种植面积的9倍和8倍,蔬菜和水果的种植面积差异不是很大。因此,粮食仍是农村最主要的种植作物。

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作物种植面积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中部、西部地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占比最大,分别占村庄土地总面积的62.8%和40.7%;东部地区其他用途的土地占比最大,占村庄土地总面积的85.5%,其次是粮食作物,仅占8.0%。

调查数据如表2所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差异非常大,中部地区粮食作物平均种植面积为4145亩,分别约是西部地区粮食种植面积(2429亩)的1.7倍和东部地区粮食种植面积(1058亩)的3.9倍。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蔬菜种植面积的差异不大,全国蔬菜平均种植面积为314亩。其中,东部地区平均种植441亩,其次是西部地区,平均种植339亩,再次是中部地区,平均种植207亩。水果平均种植面积与蔬菜相差不大,全国平均种植面积为351亩。其中,西部地区水果平均种植面积(658亩)明显高于东部地区(226亩)和中部地区(170亩)。从花卉种植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是花卉的主要种植地区,西部地区花卉种植面积很少。从肉蛋禽养殖来看,中部地区肉蛋禽养殖数量较多,平均占用土地107亩,分别约是东部地区(7亩)和西部地区(10亩)的15倍和11倍。从水产养殖来看,中部地区水产养殖数量也较多,平均占用土地299亩,分别约是西部地区(117亩)和东部地区(50亩)的2.6倍和6倍。从土地的其他用途来看,东部地区除了用于种植粮食、蔬菜、水果等用途外,村庄其他用途的土地占比非常大(85.5%),而西部和中部地区村庄其他用途的土地仅占8%和4%。

表2 样本村作物种植面积情况

(三)年际间作物种植面积有一定变化,粮食种植面积减少,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作物种植面积增加

从样本村2008—2013年种植粮食、蔬菜等作物的平均亩数变化可以看出,村庄粮食平均种植面积从2008年的2904亩减少到2013年的2817亩,平均减少87亩。蔬菜种植面积从2008年的250亩增加到2013年的314亩,平均增加64亩。瓜果种植面积从2008年的202亩增加到2013年的351亩,平均增加149亩。花卉种植面积从2008年的22亩增加到2013年的78亩,平均增加56亩。肉蛋禽饲养使用土地面积从2008年的45亩增加到2013年的49亩,平均增加4亩。水产养殖面积从2008年的177亩增加到2013年的191亩,平均增加14亩。其他用途的土地面积从2008年的505亩增加到2013年的3127亩,平均增加2622亩。2008—2013年粮食、蔬菜等作物种植面积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

图3 年际间作物种植面积变化情况

(四)土地流转规模明显增加,农户自发流转仍是最主要的流转方式

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样本村200—2013年土地流转面积的变化可以看出(图4、图5、图6),2013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样本村的土地流转规模较2008年有一定幅度的增加。从土地流转平均值来看,2013年样本村土地流转平均值为703亩,2008年为292亩,2013年较2008年土地流转平均值增加了1.4倍,村庄土地流转面积平均增加了411亩。西部地区样本村2013年土地流转平均值为713亩,2008年为224亩,2013年较2008年土地流转平均值增加了2.2倍,村庄土地流转面积平均增加了489亩。中部地区样本村2013年土地流转平均值为964亩,2008年为452亩,2013年较2008年土地流转平均值增加了1.1倍,村庄土地流转面积平均增加了512亩。东部地区样本村2013年土地流转平均值为445亩,2008年为350亩,2013年较2008年土地流转平均值增加了27.1%,村庄土地流转面积平均增加了95亩。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数据来看,2008年土地流转规模与2013年相比,近5年东部地区土地流转规模变化较小,全国土地流转主要集中在中部、西部地区。

图4 西部地区样本农户2008年与2013年土地流转面积对比

图5 中部地区样本农户2008年与2013年土地流转面积对比

图6 东部地区样本农户2008年与2013年土地流转面积对比

从样本村土地流转的主要方式来看,自发联系与协商方式的占比最大,58.7%的样本村土地主要是自发流转;其次是村里统一组织,占20%;再次是村里有备案的流转,占9.7%;通过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流转占4.5%;仅有2.6%的土地流转是通过产权交易或土地流转平台。样本村土地流转方式如表3所示。

表3 样本村土地流转方式

二、农户土地利用与农业生产现状

(一)农户自有承包经营地面积差异较大,中部地区农户自有承包经营地最多,西部地区最少,农户土地细碎化程度仍然较高

样本农户目前拥有的自有承包经营地面积平均8.6亩,其中,9.5%的样本农户拥有2亩以下,39.0%的样本农户拥有2~5亩,30.6%的样本农户拥有5~10亩,13.3%的样本农户拥有10~20亩,7.6%的样本农户拥有20亩及以上,如图7所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全国大部分农户拥有的土地面积在2~10亩。

图7 样本农户目前拥有的自有承包经营地面积

样本农户目前拥有的自有承包经营地平均分布在4.7个地块,其中,17.9%的样本农户承包地分布在1个地块,15.2%的样本农户承包地分布在2个地块,36.5%的样本农户承包地分布在3~5个地块,20.5%的样本农户承包地分布在6~10个地块,9.8%的样本农户承包地分布在11个地块及以上,如图8所示。可以看出,拥有3~10个地块的农户占比较大。

图8 样本农户目前拥有的自有承包经营地分布地块

由表4可知,从样本农户自有承包经营地面积来看,全国农户平均拥有8.6亩承包经营地,其中,中部地区农户拥有的承包经营地最多,户均达到12.2亩,其次是东部地区,户均达到7.3亩,西部地区最少,户均5.8亩。从样本农户拥有承包经营地分布的块数数量来看,我国农户土地细碎化程度仍然较高,全国户均地块数是4.7个,东部地区户均地块数是2.5个,细碎化程度相比中部、西部地区稍低,中部、西部地区户均地块数达到5个以上。这说明中部、西部地区农户承包经营地的细碎化程度较高。

表4 样本农户自有承包地的经营情况

(二)水田是农户最主要的经营耕地类型,其次是旱地。地区间农户经营土地情况的差异较大,中部、西部地区主要是水田,东部地区水田和旱地各占一半,土地撂荒现象突出

样本农户经营水田面积平均24.7亩,其中,5.3%的样本农户水田面积在1亩以下,11.8%的样本农户水田面积为1~2亩,44.7%的样本农户水田面积为2~5亩,22.7%的样本农户水田面积为5~10亩,10.1%的样本农户水田面积为10~20亩,5.4%的样本农户水田面积在20亩及以上,如图9所示。可以看出,样本农户拥有的水田面积集中在2~10亩。

图9 样本农户经营水田面积

样本农户经营旱地面积平均6.1亩,其中,12.4%的样本农户旱地面积在1亩以下,15.6%的样本农户旱地面积为1~2亩,35.8%的样本农户旱地面积为2~5亩,21.1%的样本农户旱地面积为5~10亩,10.2%的样本农户旱地面积为10~20亩,5.0%的样本农户旱地面积在20亩及以上,如图10所示。可以看出,样本农户拥有旱地的面积也集中在2~10亩。

图10 样本农户经营旱地面积

表5 样本农户经营土地面积情况

从全国样本农户经营土地平均面积来看,农户经营水田的最多,户均达到24.7亩,旱地仅为6.1亩,户均水田面积是旱地面积的4倍;其次是林地和养殖水面,户均分别达到3.4亩和2.5亩;园地和牧草地面积相对较少;户均撂荒地面积0.14亩。全国农户加总起来的撂荒地面积不可小觑。

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样本农户经营土地平均面积来看,西部地区农户经营的主要是水田,户均达到41.6亩,其次是旱地,达到3.7亩,林地3.5亩,西部地区户均撂荒地面积最多,户均达到0.22亩;中部地区农户经营的主要也是水田,户均达到17.8亩,其次是旱地,达到6.7亩,户均撂荒地面积达到0.09亩,就全国情况来看,中部地区户均撂荒地面积最少;东部地区水田和旱地分布均匀,户均旱地8.9亩,水田8.6亩,养殖水面也达到7.8亩,东部地区户均林地最多,达到4.8亩,东部地区撂荒地面积和中部地区差距不大,户均0.11亩。

(三)水稻、玉米和小麦是农户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蔬菜和水果是农户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种植粮食作物的农户仍占较大比例,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高于经济作物,但经济作物的总产量、亩均产量、总收入、亩均收入均显著高于粮食作物

关于样本农户2013年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57.2%的样本农户表示是水稻,38.9%的样本农户表示是玉米,23.7%的样本农户表示是小麦,2.4%的样本农户表示是豆类,1.4%的样本农户表示是薯类,1.2%的样本农户表示是其他杂粮作物,0.8%的样本农户表示是谷子,0.4%的样本农户表示是其他谷物作物,0.1%的样本农户表示是高粱,如图11所示。可以看出,水稻、玉米和小麦是农户种植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图11 样本农户2013年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情况

关于样本农户2013年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24.7%的样本农户表示是蔬菜,20.8%的样本农户表示是水果,9.8%的样本农户表示是花生,7.4%的样本农户表示是油料作物,6.7%的样本农户表示是瓜类,6.5%的样本农户表示是烟草,4.6%的样本农户表示是棉花,3.8%的样本农户表示是花卉、苗木,25.6%的样本农户表示是其他经济作物,如图12所示。可以看出,蔬菜和水果是农户种植最主要的经济作物。

图12 样本农户2013年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情况

样本农户2013年种植的粮食作物的总产量平均7102斤,其中,9.5%的样本农户表示在1000斤以下,16.1%的样本农户表示在1000~2000斤,34.3%的样本农户表示在2000~5000斤,21.7%的样本农户表示在5000~10000斤,10.7%的样本农户表示在10000~20000斤,7.7%的样本农户表示在20000斤及以上,如图13所示。可以看出,样本农户种植粮食的总产量集中在2000~10000斤。

图13 样本农户2013年种植粮食作物总产量

样本农户2013年种植的经济作物总产量平均9744斤,其中,6.1%的样本农户表示在200斤以下,13.0%的样本农户表示在200~500斤,11.4%的样本农户表示在500~1000斤,14.4%的样本农户表示在1000~2000斤,14.9%的样本农户表示在2000~5000斤,10.2%的样本农户表示在5000~10000斤,9.3%的样本农户表示在10000~20000斤,11.2%的样本农户表示在20000~50000斤,6.7%的样本农户表示在50000~100000斤,2.8%的样本农户表示在100000斤及以上,如图14所示。可以看出,农户种植经济作物的产量较为分散,从产量的差异也可以看出农户种植经济作物的收入差异较大。

图14 样本农户2013年种植经济作物总产量

样本农户2013年种植粮食作物的收入平均8801元,其中,5.5%的样本农户表示在1000元以下,10.9%的样本农户表示在1000~2000元,31.3%的样本农户表示在2000~5000元,27.1%的样本农户表示在5000~10000元,12.9%的样本农户表示在10000~20000元,9.5%的样本农户表示在20000~50000元,2.9%的样本农户表示在50000元及以上,如图15所示。可以看出,农户种植粮食作物的收入集中在2000~10000元。

图15 样本农户2013年种植粮食作物收入

样本农户2013年种植经济作物的收入平均11695元,其中,13.0%的样本农户表示在1000元以下,9.4%的样本农户表示在1000~2000元,18.0%的样本农户表示在2000~5000元,11.6%的样本农户表示在5000~1000元,14.2%的样本农户表示在10000~20000元,23.5%的样本农户表示在20000~50000元,10.3%的样本农户表示在50000元及以上,如图16所示。可以看出,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收入比较分散,收入差距也较大。

图16 样本农户2013年种植经济作物收入

样本农户2013年种植粮食作物投入的资金额平均3596元,其中,3.7%的样本农户表示在200元以下,10.0%的样本农户表示在200~500元,17.2%的样本农户表示在500~1000元,22.1%的样本农户表示在1000~2000元,28.7%的样本农户表示在2000~5000元,10.3%的样本农户表示在5000~10000元,8.0%的样本农户表示在10000元及以上,如图17所示。可以看出,投入在500~5000元的农户占比较大。

图17 样本农户2013年种植粮食作物投入资金额

样本农户2013年种植经济作物投入的资金额平均5978元,其中,9.9%的样本农户表示在200元以下,11.0%的样本农户表示在200~500元,11.5%的样本农户表示在500~1000元,14.1%的样本农户表示在1000~2000元,19.5%的样本农户表示在2000~5000元,10.6%的样本农户表示在5000~10000元,11.3%的样本农户表示在10000~20000元,9.7%的样本农户表示在20000~50000元,2.5%的样本农户表示在50000元及以上,如图18所示。可以看出,样本农户种植经济作物投入的资金额较为分散。

图18 样本农户2013年种植经济作物投入资金额

从全国样本农户作物种植情况来看,超过70%的样本农户种植粮食作物,50%左右的农户种植经济作物。从区域作物种植情况来看,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户种植粮食的面积均大于种植经济作物的面积,种植粮食作物的农户仍占较大比例。

从全国作物总产量的平均数据来看,粮食作物户均产量(7102斤)低于经济作物户均产量(9744斤),如表6、表7所示。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调查数据来看,东部地区户均经济作物总产量(17483斤)远高于粮食作物(2961斤),经济作物户均总产量是粮食作物户均总产量的5.9倍;中部地区户均粮食作物总产量(12124斤)高于经济作物(7054斤),粮食作物户均总产量是经济作物户均总产量的1.7倍;西部地区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户均总产量较低,经济作物户均总产量5433斤,粮食作物户均总产量4089斤,经济作物户均总产量是粮食作物户均总产量的1.3倍。

表6 粮食作物种植情况

表7 经济作物种植情况

从全国作物亩均产量平均值来看,西部地区粮食作物亩均产量最高(931斤),其次是东部地区(320斤),中部地区最低(285斤);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经济作物亩均产量相差不多,分别为2633斤和2692斤,西部地区经济作物亩均产量较低,为1861斤;经济作物亩均产量高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亩均产量的平均值(2442斤)是粮食作物亩均产量平均值(339斤)的7.2倍。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作物亩均产量平均值来看,东部地区经济作物亩均产量的平均值是粮食作物亩均产量平均值的8.2倍,中部地区经济作物亩均产量的平均值是粮食作物亩均产量平均值的9.4倍,西部地区经济作物亩均产量的平均值是粮食作物亩均产量平均值的2.0倍。

从全国作物亩均收入平均值来看,西部地区粮食作物亩均收入最高(1083元),其次是东部地区(446元),中部地区粮食作物亩均收入最低(351元);在经济作物亩均收入方面,中部地区经济作物亩均收入最高(3939元),其次是西部地区(2858元),东部地区最低(2556元),但东部、西部地区经济作物亩均收入的差距并不大。经济作物亩均收入远高于粮食作物。从全国农户平均值来看,经济作物亩均收入的平均值(2931元)是粮食作物亩均收入平均值(419元)的7倍。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作物亩均收入平均值来看,东部地区经济作物亩均收入的平均值是粮食作物亩均收入平均值的5.7倍,中部地区经济作物亩均收入的平均值是粮食作物亩均收入平均值的11.2倍,西部地区经济作物亩均收入的平均值是粮食作物亩均收入平均值的2.6倍。

从全国作物亩均投入平均值来看,西部地区粮食作物亩均投入最高(422元),其次是东部地区(201元),中部地区粮食作物亩均投入最低(144元);在经济作物亩均投入方面,中部地区经济作物亩均投入最高(3063元),其次是东部地区(1125元),西部地区最低(967元),东部、西部地区经济作物亩均投入的差距并不大。经济作物亩均投入远高于粮食作物。从全国农户平均值来看,经济作物亩均投入的平均值(1498元)是粮食作物亩均投入平均值(171元)的8.8倍。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亩均投入平均值来看,东部地区经济作物亩均投入的平均值是粮食作物亩均投入平均值的5.6倍,中部地区经济作物亩均投入的平均值是粮食作物亩均投入平均值的21.3倍,西部地区经济作物亩均投入的平均值是粮食作物亩均投入平均值的2.3倍。可以看出,中部地区经济作物的亩均投入水平很高。对比不同作物亩均收入与亩均投入的数据可以看出,亩均投入越高,亩均收入也越高。

通过亩均收入和亩均投入数据,可以计算出亩均收益。粮食作物的亩均收益平均248元,经济作物的亩均收益平均1433元,经济作物亩均收益是粮食作物亩均收益的5.8倍。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作物亩均收益来看,东部地区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的亩均收益比最高,达到5.9倍;其次是中部地区,达到4.2倍;西部地区亩均收益比最低,为2.9倍。

(四)总体来看,农户种植粮食的面积较3年前有所减少,购买粮食的数量较3年前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从样本农户种植粮食面积与3年前的对比情况来看,57.3%的样本农户粮食种植面积保持不变;14.2%的样本农户粮食种植面积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其中,11.8%的样本农户粮食种植面积略有增加,2.4%的样本农户粮食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23.0%的样本农户粮食种植面积有一定程度的减少,其中,10.8%的样本农户粮食种植面积略有减少,12.1%的样本农户粮食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5.5%的样本农户从未种植过粮食作物,如表8所示。可以看出,样本农户粮食种植面积总体上减少的趋势明显。

表8 样本农户种植粮食面积与3年前的对比情况

从样本农户购买粮食数量与3年前的对比情况来看,48.1%的样本农户购买粮食数量保持不变;26.5%的样本农户购买粮食数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其中,19.6%的样本农户购买粮食数量略有增加,6.9%的样本农户购买粮食数量大幅度增加;5.8%的样本农户购买粮食数量有一定程度的减少,其中,4.4%的样本农户购买粮食数量略有减少,1.4%的样本农户购买粮食数量大幅度减少;19.6%的样本农户从未购买过粮食作物,如表9所示。可以看出,样本农户粮食购买数量增加的趋势非常明显。

表9 样本农户购买粮食数量与3年前的对比情况

(五)总体来看,样本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较为普遍,租期集中在2~10年,大多数农户没有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土地租金主要是经协商确定的固定租金,主要以现金支付,年租金平均约为775元/亩

样本农户目前租入土地平均为20.8亩,其中,2.4%的样本农户表示为1亩以下,9.5%的样本农户表示为1~2亩,33.3%的样本农户表示为2~5亩,21.4%的样本农户表示为5~10亩,15.1%的样本农户表示为10~20亩,9.5%的样本农户表示为20~50亩,8.7%的样本农户表示为50亩及以上,如图19所示。可以看出,农户间的土地流转行为较为普遍,租入土地大部分集中为2~10亩。样本农户中,目前,26.2%的样本农户有租地合同,73.8%的样本农户没有租地合同。

图19 样本农户目前租入土地情况

样本农户出租土地平均为12.4亩,其中,5.3%的样本农户表示在1亩以下,18.7%的样本农户表示为1~2亩,49.6%的样本农户表示为2~5亩,16.4%的样本农户表示为5~10亩,5.8%的样本农户表示为10~20亩,4.1%的样本农户表示为20亩及以上,如图20所示。可以看出,农户间的土地流转行为较为普遍,出租土地大部分集中在2~10亩。样本农户中,36.0%的样本农户有土地出租合同,64.0%的样本农户没有土地出租合同。

图20 样本农户出租土地情况

关于样本农户目前租入土地的租金计量方式:9.7%的样本农户表示是实物计租,其中的实物主要是指粮食;10.5%的样本农户表示实物计租(粮食)与现金交租两种方式并存;79.7%的样本农户表示以现金交租。关于样本农户出租土地的租金计量方式:9.7%的样本农户表示是实物计租,其中的实物主要是指粮食;32.5%的样本农户表示实物计租(粮食)与现金交租两种方式并存;57.8%的样本农户表示以现金收租。可以看出,现金是最主要的交租方式,其次是粮食与现金并存的交租方式。

目前,样本农户租入土地折算年租金平均每亩775元,其中,8.4%的样本农户表示为100元以下,22.8%的样本农户表示为100~200元,31.6%的样本农户表示为200~500元,24.1%的样本农户表示为500~1000元,9.2%的样本农户表示为1000~2000元,4.0%的样本农户表示在2000元及以上,如图21所示。样本农户出租土地年租金平均每亩1512元,其中,2.2%的样本农户表示为100元以下,8.8%的样本农户表示为100~200元,22.7%的样本农户表示为200~500元,51.9%的样本农户表示为500~1000元,10.8%的样本农户表示为1000~2000元,3.7%的样本农户表示为2000元及以上,如图22所示。可以看出,租金主要集中在200~1000元。

图21 样本农户租入土地折算年租金情况

图22 样本农户出租土地年租金情况

样本农户目前租入土地租赁期限平均为6.8年,其中,29.3%的样本农户表示为2年以下,15.9%的样本农户表示为2~5年,27.5%的样本农户表示为5~10年,17.0%的样本农户表示为10~20年,10.3%的样本农户表示为20年及以上,如图23所示。样本农户需要一次性缴纳租金的时间平均为2.3年,其中,70.7%的样本农户表示为2年以下,8.5%的样本农户表示为2~5年,14.9%的样本农户表示为5~10年,5.9%的样本农户表示为10年及以上,如图24所示。样本农户出租土地租赁期限平均为10.3年,其中,21.9%的样本农户表示为1年及以下,3.8%的样本农户表示为1~2年,18.6%的样本农户表示为2~5年,14.0%的样本农户表示为5~10年,33.8%的样本农户表示为10~20年,7.9%的样本农户表示为20年以上,如图25所示。样本农户让土地租入方一次性缴纳租金的时间平均为1.8年,其中,0.7%的样本农户表示为1年以下,84.6%的样本农户表示为1~2年,9.0%的样本农户表示为2~5年,5.7%的样本农户表示为5年及以上,如图26所示。可以看出,土地流转期限一般为2~10年,缴纳租金期限一般为1~2年。

图23 样本农户租入土地租赁期限

图24 样本农户需要一次性缴纳租金的时间

图25 样本农户出租土地租赁期限

图26 样本农户让土地租入方一次性缴纳租金的时间

关于样本农户目前租入土地的方式:63.5%的样本农户表示是直接找有地农户,23.6%的样本农户表示是经过村集体,3.5%的样本农户表示是经过乡镇或县土地流转中心,1.9%的样本农户表示是经过土地股份合作社,7.5%的样本农户表示是通过其他方式租入,如图27所示。

图27 样本农户租入土地的方式

关于样本农户目前租入土地租金确定的形式:70.9%的样本农户表示是经协商确定的固定租金,12.5%的样本农户表示是按当地政策规定确定,3.4%的样本农户表示是通过交易市场拍卖确定的固定租金,1.3%的样本农户表示是收益分成,0.4%的样本农户表示是土地入股取得股份分红收益,0.2%的样本农户表示是地租+收益分成,11.3%的样本农户表示是以其他形式确定,如图28所示。

图28 样本农户租入土地租金确定的形式

关于样本农户出租土地的方式:48.5%的样本农户表示是经过村集体,38.3%的样本农户表示是直接与经营需求方联系和协商,5.3%的样本农户表示是经过乡镇或县土地流转中心,1.4%的样本农户表示是经过土地股份合作社,6.4%的样本农户表示是通过其他方式出租,如图29所示。

图29 样本农户出租土地的方式

关于样本农户出租土地租金确定的形式:64.8%的样本农户表示是经协商确定的固定租金,21.7%的样本农户表示是按当地政策规定确定,4.3%的样本农户表示是通过交易市场拍卖确定的固定租金,0.8%的样本农户表示是收益分成,0.8%的样本农户表示是土地入股取得股份分红收益,0.3%的样本农户表示是地租+收益分成,7.3%的样本农户表示是以其他形式确定,如图30所示。

图30 样本农户出租土地租金确定的形式

可以看出,对于租入土地,租入方主要是通过自行寻找有地的农户协商租入,其次是经过村集体协调租入;对于出租土地,出租方首先是经过村集体协调出租,其次是直接与经营需求方联系协商出租。对于土地租金的确定方式,租入方与出租方都偏向于经协商确定固定租金的方式。

对于出租土地的样本农户,35.3%的样本农户把土地出租给本村村民,26.9%的样本农户把土地出租给公司,15.2%的样本农户将土地出租给本县内外村人,5.7%的样本农户把土地出租给亲戚朋友,4.3%的样本农户把土地出租给本省内其他地区的人,2.8%的样本农户把土地出租给村集体,2.1%的样本农户把土地出租给合作社,1.9%的样本农户把土地出租给外省人,5.7%的样本农户把土地出租给其他人,如图31所示。可以看出,本村村民、公司及本县内其他外村人是最主要的出租对象。

图31 样本农户出租土地的对象

(六)约20%的农户近5年经营土地面积有所减少,平均每户减少的土地面积集中在2~5亩,征地、退耕还林还草、集体集中租用或股份化是农户近5年土地减少的主要原因

调查数据显示,20.3%的样本农户近5年经营土地面积有所减少,79.7%的样本农户没有减少。近5年来,样本农户经营土地面积平均减少了4.9亩,其中,8.5%的样本农户表示为1亩以下,19.1%的样本农户表示为1~2亩,48.3%的样本农户表示为2~5亩,17.6%的样本农户表示为5~10亩,6.6%的样本农户表示为10亩及以上,如图32所示。可以看出,农户减少的土地面积集中在2~5亩。

图32 近5年样本农户经营土地面积平均减少情况

样本农户因征地平均减少土地4.3亩,其中,12.8%的样本农户表示为1亩以下,18.5%的样本农户表示为1~2亩,44.1%的样本农户表示为2~5亩,18.8%的样本农户表示为5~10亩,5.8%的样本农户表示为10亩及以上,如图33所示。样本农户因退耕还林还草平均减少土地5.1亩,其中,8.5%的样本农户表示为1亩以下,23.9%的样本农户表示为1~2亩,42.0%的样本农户表示为2~5亩,14.9%的样本农户表示为5~10亩,5.9%的样本农户表示为10~20亩,4.8%的样本农户表示为20亩及以上,如图34所示。样本农户因集体集中租用或股份化平均减少土地3.9亩,其中,2.8%的样本农户表示为1亩以下,17.7%的样本农户表示为1~2亩,59.5%的样本农户表示为2~5亩,14.9%的样本农户表示为5~10亩,5.1%的样本农户表示为10亩及以上,如图35所示。可以看出,因为征地、退耕还林还草及集体集中租用或股份化等原因,农户减少的土地面积集中在2~5亩。

图33 近5年样本农户因征地减少土地情况

图34 近5年样本农户因退耕还林还草减少土地情况

图35 近5年样本农户因集体集中租用或股份化减少土地情况

三、土地利用与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一)撂荒地面积仍占一定比重,土地细碎化程度依然较高

2013年年末,调查样本村农地平均面积为3887亩,撂荒地平均面积为277亩,撂荒地平均面积占农地平均面积的7.1%。其中,60.6%的受访者所在村撂荒地面积为200亩及以下,30.3%的受访者所在村撂荒地面积为200~500亩,9.1%的受访者所在村撂荒地面积在500亩以上。可以看出,39.4%的样本村2013年年末平均撂荒地面积在200亩以上。因此,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撂荒地面积仍占一定比重。

样本农户目前拥有的自有承包经营地平均8.6亩,样本农户目前拥有的自有承包经营地平均分布在4.7个地块,每个地块平均1.8亩。调查样本中,17.9%的样本农户承包地分布为1个地块,15.2%的样本农户承包地分布为2个地块,36.5%的样本农户承包地分布为3~5个地块,20.5%的样本农户承包地分布为6~10个地块,9.8%的样本农户承包地分布在11个地块及以上。可以看出,57%的农户拥有3~10个地块。因此,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土地细碎化程度依然较高。

(二)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趋势明显,农户购买粮食数量有所增加,蔬菜、水果、花卉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

从样本村2008—2013年种植粮食、蔬菜等作物平均亩数的变化可以看出,村庄粮食种植面积从2008年的2904亩减少到2013年的2817亩,平均减少87亩,蔬菜种植面积平均增加64亩,水果种植面积平均增加149亩,花卉种植面积平均增加56亩,肉蛋禽饲养使用土地面积平均增加4亩,水产养殖面积平均增加14亩,其他用途土地面积平均增加2622亩。因此,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粮食种植面积在减少,而其他用途使用的土地在增加。

从样本农户种植粮食面积与3年前的对比情况来看,57.3%的样本农户粮食种植面积保持不变,14.2%的样本农户粮食种植面积有一定程度的增加,23.0%的样本农户粮食种植面积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从样本农户购买粮食数量与3年前的对比情况来看,48.2%的样本农户购买粮食数量保持不变,26.5%的样本农户购买粮食数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5.8%的样本农户购买粮食数量有一定程度的减少,19.6%的样本农户从未购买过粮食。因此,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农户粮食种植面积总体上减少趋势明显,而粮食购买数量增加趋势明显。

(三)土地流转行为较为普遍,但规范性较差,大多数农户没有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将给农户土地流转带来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2013年样本村的土地流转规模较2008年有一定幅度的增加。从土地流转平均值来看,2013年样本村土地流转平均值为703亩,2008年土地流转平均值为292亩,2013年较2008年土地流转平均值增加了1.4倍,村庄平均土地流转面积增加了411亩。样本农户目前租入土地平均为20.8亩,样本农户出租土地平均为12.4亩。可以看出,目前农村的土地流转行为较为普遍。调查样本中,36.0%的样本农户有出租土地合同,64.0%的样本农户没有出租土地合同。这说明,大多数农户虽然有土地流转行为,但规范性较差,没有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只是口头协议或协商解决问题,这会给未来农户土地流转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如双方口头协议流转土地10年,但租入者中途放弃土地,由于没有合同约束,租入者不用承担一定的风险,所有风险都将由土地出租者承担,土地面临撂荒或闲置的风险,可能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如果中途发生租金争执,也会给双方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为防范风险,应规范并鼓励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

(四)因征地、退耕还林还草、集体集中租用或股份化等原因,部分农户经营土地面积有所减少

调查数据显示,20.3%的样本农户近5年经营土地面积有所减少,79.7%的样本农户没有减少。这说明,大部分农户经营的土地面积没有变化,这与调查样本村所处的地理位置有一定关系。从经营土地减少的样本农户来看,平均每户减少了4.9亩,其中,8.5%的样本农户表示为1亩以下,19.1%的样本农户表示为1~2亩,48.3%的样本农户表示为2~5亩,17.6%的样本农户表示为5~10亩,6.6%的样本农户表示为10亩及以上。可以看出,农户减少的土地面积集中在2~5亩。样本农户因征地平均减少土地4.3亩,因退耕还林还草平均减少土地5.1亩,因集体集中租用或股份化平均减少土地3.9亩。可以看出,退耕还林还草是农户土地减少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征地,最后是集体集中租用或股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