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创造性理解和使用语文教材”的有效途径
过去我们过多的是教“教材”,现在讲的是教师要学会灵活用“教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现在提倡的是语文课程的研究,让学生通过接触大量语文材料,对语文学习感兴趣。不是提倡仅仅限于教材而教教材那点东西,是让教师能够积极开动脑筋,开放性地进行语文天地视野的拓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从教材出发,基于文本;同时要跳出教材,还要回归文本。目前提得过多的是“回归语文”,不是说回到原点,退到过去,指的是有文本意识,也就是语言文字意识。青年教师对文本意识要加强,还要学会创造性理解和使用语文教材,使教学有法可依。
1.以吃透教材为本
这是创造性理解和使用语文教材的前提。吃透教材就是读懂教材,拿稳手中的“矢”。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曾说:“教师吃不透教材,这招那招是不管用的。”吃透教材需要教师遵循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特点,明确每一篇课文的目的和基本要求。教师要善于钻到教材中去,去自己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写作目的、文风特色,自己首先和作者心连心,进行心灵的对话,从而决定讲解的取舍详略。凡突出文章主线的词句段落,字字句句读懂,并多问几个为什么?再通过比较设计创新性的问题。与文章主题关系不大的就作为以读代讲的略讲内容,一笔带过,少去设问。
现行课本所选课文,大都是名家名篇,多数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把孩子带到“彼时彼地”,感知“彼人彼事”,就是教师的能耐。如五年级《阅读大地的徐霞客》(北师大版)一课,文章一开始就介绍“徐霞客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奇人”。这里许多老师对“明朝末年”略去不提,开始教学。试想,这样的结果孩子们就会对“奇人”理解偏差。认为徐霞客是“奇怪的人”,这样的教学是失败的。如果让学生查阅《新华字典》后面的“我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仔细查看“明朝”(1368—1644),就自然把学生带到距今三百多年的时代。接着引导学生找出那个时代的环境(文章的第三自然段四“无”)描写,就会发现条件十分简陋。当时的读书人都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而“徐霞客卓尔不群,醉心于古今史籍及地志、山海图经的收集和研读”。徐霞客的求真求实的品格就不会只是贴标签,而是会留有鲜明的形象。
2.以开放理解为重
语文教材趣味性是十足的。语文课要上出趣味,教师就得自己先理解文本的特色。在创造性理解和使用教材上舍得下功夫。(1)开拓想象地理解。理解常常借助于想象,要“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再现文章或诗词中所描绘的人和景,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产生浓厚的感情。如,读《天上的街市》,教师只有做到先进入角色,体会到意境,才能设计出恰到好处的环节:学生回忆夏天夜晚仰视天空看到的美丽景象,由群星灿烂的景象开展联想。并在学生思想展翅飞翔时就势一收,引入《天上的街市》所写的夏夜的夜空,探索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一放一收,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2)抓点拎线地理解。学生求知时不喜欢平板,喜欢知识成串,一拎就起,品尝别有洞天的滋味。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就得避开教参做创新使用。如,《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一课,如果按照教参来讲,是几十年前在德国看到的景象和后来到德国时看到的景象,以及自己的感受。如果自己读上几十遍,细心琢磨,就会发现这篇文章是写季羡林老人不同时间各自的两次所看所感,思路就清晰了。又如《我站在铁索桥上》一课,按教参的说法是作者站在铁索桥上的所看所想,如果把自己读懂的最后一节“所感”加进去,课文的理解就更为完善了。(3)展现意境地理解。作者的内情与所写的外物相融合,意和境相应和时,作品就会产生意境,具有熏陶感染的力量。读某些课文,体会不出佳妙,可选择相关的作品,运用意境的艺术魅力,读出兴趣。如,理解作家冯骥才的《珍珠鸟》,可联系作家冰心的《一只小鸟》和《山中杂居》来理解事物的细小,情感的真挚。(4)带着感情地理解。教师让学生带着情感去读,首先自己要体会出情感,读出情感,也就是把自己融入文中的情景中,容易读出情感,容易和作者共鸣,便于读出别人读不出的东西,便于创造性理解和使用语文教材。
3.以面向全体为基
教师的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对教材的使用可因校而异,因班级而异,因学生而异。同时,也可以因教师而异。现在,教材少了一些指令性的要求,有选择余地,有伸缩余地,不死板,富于弹性。目前小学语文教材有一定的容量,阅读量不足,会直接影响语文能力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既要保证容量,又不能加重师生的负担,教材的弹性就显得十分必要。教材在课文的选择和处理上颇费心思,选择了相当数量紧密联系当前社会生活的实际,联系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的实际,联系科学技术发展实际的课文,就是在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的安排上,也给教师的教留有余地。教师教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读,学生接受力强,一部分自读课文可改为教读课文,多加琢磨,反之,自读课文来不及读完,可改为课外阅读。教师有一定的灵活性,并不强求全部完成,有的必做,有的选做,视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夺。
4.以读出新意为乐
有时听一节课,老师始终没有新思想、新观点,对于文本解读很不到位。显然是没有读懂教材,没有超越教材。教师使用教材时,要努力读懂每一个词、句,以及每一个段落。不明白的不能放过,赶紧查字词典,上网查阅资料。如《瑞雪图》的“瑞”字,只有请教字典,才能准确理解“吉祥,好预兆”。才能定准本课的文脉是“带来吉祥、带来丰收”的好雪,而不是一般的大雪,更不是一场灾雪。又如,讲到《养花》一课时,当教师读到“菊花被砸,全家几天都没有笑容”一段时,可能会想到:为什么这么伤心呢?查阅资料后发现,老舍和夫人胡絜青都是老北京的旗人,旗人有养菊花的好习惯。一来多年的习惯遭到破坏,会伤心;二来由于菊花需要一年才开,再有一个多月,满院菊花的盛景看不到了,怎能不伤心呢?这样,使教材的内容丰富了。总之,要用自己读出的新意给学生新颖刺激,师生一道在语文教与学中寻找学习的快乐。
5.以读写结合为站
“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如今教学中有所削弱。作文教学的三条线,其中一条就是结合课文严训练线。没有这条线,作文基本功上不来。结合课文什么内容进行训练,是有讲究的?对于作者没有讲出、需想象的地方,可适当进行续写,补写;对文本叙述和描写美妙的地方,可进行仿写;对结尾“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可进行续写;对情节简单的文本,可进行扩写;对长篇大幅、情景性强的文本,可进行缩写;对使用第三人称叙事的文本,可进行改写……这是创造性理解和使用语文教材的最佳且对提高读写能力最有效的好方法。
一个优秀教师的课堂上,多看到的是传授文化、培养习惯的集大成的大器课。文化,在语文课上通俗地说,讲究“文而化之”“化成天下”。有文化的语文课堂教学,有别于传授死板知识的课堂。它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把每篇文章的“工具”(自然属性)和“人文”(社会属性)“化之”后,去从事学习创造,更好地发现人世间的真善美。从这个意义上讲,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语文教材,可以引起学生对语言文字发生兴趣,进而对语文课程发生兴趣。
总之,“创造性理解和使用语文教材”反映新课改后教师教学思想的端正与否,是关系到课堂教与学成败的关键。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培植学生语文素养的天地,创造性理解和使用语文教材可以使预订的三维目标更好地得以落实,可以使学生对祖国语言发生兴趣,可以提升学生的精神世界。当然,“创造性理解和使用语文教材”不是随意地发散,不是漫无边际的游离文本的解读,还涉及许许多多的问题,诸如,它和学生思维的关系问题,和学科能力结合的问题,和学生经验唤醒度的关系问题,等等,有待进一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