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中国中土汉传佛教建筑史的大略分期
一 中土汉传佛教发展的三个阶段
1.前期
如果将中国中土汉传佛教及其建筑发展大略地分为前期、中期与后期,那么,10世纪之前的中土汉传佛教,属于其发展的前期。这是一个中土佛教寺院及其建筑从无到有,逐渐弘传流布,滋衍发展,并渐渐呈现出繁荣昌盛景象的时期。如果说南北朝时期,中土佛教就达到了其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则在其后的隋唐两代,中土佛教进一步的弘扬传播,达到了汉传佛教寺院及建筑最为鼎盛的时期。
从一般的历史分期来看,佛教史上的五代时期,上承晚唐武宗会昌灭法的沉重打击,似乎也可以纳入经历了隋唐鼎盛期之后的这一余绪之中。然而,这毕竟是一个短暂的转折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且因这一时期佛教所处的低迷状态,本书将其作为中土佛教发展前期与中期的一个过渡阶段,并在行文中,将其放在本书的中卷。
中土佛教史上,从东汉初年到唐末的这一整个前期阶段(67—907),延续了大约900年之久。可以将这一时期,称为中土汉传佛教的“初传与鼎盛”期。
2.中期
唐末五代数十年战乱频仍,无论对于社会发展,还是对于佛教及其建筑发展而言,都是一个灾难性的阶段。社会、经济、文化,以及佛教本身,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可以说,自五代之后,中土佛教及其建筑,开始转入发展的中期。这一时期的佛教,经历了唐武宗、周世宗的先后打压与五代战乱的戕害,受到相当程度的摧残,已难再有佛教初传至鼎盛时期那种具有创造性和喷涌性的勃勃生机。
但是,借了隋唐时期佛教发展鼎盛状态的余波,到两宋、辽金时期,随着社会逐渐趋于稳定,经济得以恢复与发展,文化得以复兴,这一时期的佛教及其建筑,充满了在经历磨难之后悄然复苏的生命与活力。两宋、辽金时期建造了许多重要的寺院塔阁。佛寺的规模,尽管难以与隋唐大寺院同日而语,却也比后来明清时期的要宏大许多。寺院的空间配置出现定型化的趋势,寺内各种建筑类型渐趋明确,建筑制度渐趋完善。佛教在世俗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增大。也就是说,普通民众参与佛教寺院营造的活力,也被大大地激发出来,从而在许多看似十分偏远的地方,也出现了大小不等的寺院。所以,大略可以将从唐王朝灭亡,及北宋王朝建立,直至南宋王朝灭亡(907—1279)的这一整个时期,看作中土汉传佛教及其建筑发展的中期(约370);这一时期也是现存古代佛教建筑遗迹比较丰富的时期,其中包含了两宋、辽、金和元初的大量佛寺与塔幢。可以将这一时期称为中土汉传佛教“重创与复苏”期。
3.后期
然后,横扫中土大地的蒙古铁骑,无疑对中土的城市、建筑,包括佛寺、道观,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摧残与损毁。统一中土大地之后的元统治者,对于宗教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态度,从而对佛教的恢复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宋元之交的战争,以及随之而来的和平发展;又在元明之交和明清之交重演寺院及其建筑先是被战争摧残,再缓慢复苏,这几乎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正是在这样一种历史的汹涌波涛之中,中国佛教及其建筑,忽然败落、萧条,忽然又复苏、振兴。历史的发展就是这样上下浮动,左右摇摆着。宏伟的寺院建造起来,又遭焚毁,华丽高大的台殿楼阁,今日尚赫然在目,明日又忽然变成一堆废墟。中土佛教建筑发展的晚期阶段,就处于这样一种起起落落的状态之中。
然而,无论如何,明清两代数百年的社会稳定与发展,成为这一历史发展大时段中的主要部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对于中土汉传佛教及其建筑的发展,无疑也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与促进作用。因此,可以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三个王朝:元代、明代和清代(1271—1911),作为中国中土佛教及其建筑发展的第三阶段。
中国汉传佛教史上这一后期阶段,是我们所熟悉的大量尚存元、明、清佛教寺院与塔阁的建造时期。这一时期,特别是明清两代,佛教寺院及其建筑走向了紧凑化、程式化、规制化,寺院的规模与建筑的尺度大不及前。然而,这也正是今日所习见的中国汉传佛教寺院的空间格局与建筑样态,从而也是汉传佛教及其建筑经历了近1300年起起落落的发展之后的一个几乎必然性的结果。古代佛教建筑史上中土汉传佛教建筑发展的这一后期阶段(1271—1911),大约持续600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