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中国少数民族的橱柜家具
中国各族人民对橱柜的叫法,向无严格区别。既不从有无放物与操作面来区分,也不以有无暗格与藏物来辨别。若是由体积大小来判定,则大者可认为是橱,但柜也有大的。当然,小者称橱的不多见。谈到橱、柜,侗族是比较典型的。侗族固定贮放物品用的橱、柜,品种多,形态与结构又因功能而异。
根据用途,侗族橱、柜大体可分4类:
(1)贮存衣物的高柜、站柜、连柜、箱柜和衣橱等。
(2)贮存书籍、茶具、食品、陈设品和针织品等零星杂物的亮柜、节柜等。
(3)贮存棉衣、棉絮和米、谷粮食的平柜(或称米柜、睡柜)等。
(4)贮存食具的碗橱等。
这些橱、柜有如下特点:
(1)一物多用,组合得宜。如亮柜(图1.3.1左图)常分4层:最上层为书柜;第二层摆设茶具、食品盒等实用陈设物;第三层的抽屉,常放针、线、纸张和日用票据等小物品;最下层存放酒坛、泡菜罐等较大、较重物品。这种不同物品按质分层置放的方法,无疑是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书籍和陈设物品置于人的最佳视线域内;针线等较小物品设在人手最方便操作的范围中;较笨重的物品则放在最下面,有利人手用力搬动。这种亮柜不仅将功能类同的物品柜合理地组合在一起,有一物多用的功效;而且将其设置在卧室窗前的长条桌端,对利用条桌进行学习、工作和做针线活等都有互配互助之宜和取存物品之便。
图1.3.1 侗族橱、柜示例(1)
(2)两物配用,尺度协调。上例的柜与桌,虽也是两物配用,但在尺度协调上还不如平柜(图1.3.1中图)。一个平柜的长宽尺寸常近1m见方,高度与床高接近。这种尺度不仅适于贮放棉絮、棉衣和粮食等物品,而且两柜相拼,其长、宽尺寸同一张单人床的理想尺寸相仿,又可用做临时来客的睡铺。箱柜顶板的长、宽分别为1.0m和0.5m左右,刚好并列置放两个箱子,加上箱柜高度约为1.2m,故对搬用箱子也较方便,并可省去箱架和利用箱架所占空间。此外,连柜(图1.3.1右图)也能配合床的尺度而作为床头柜使用;碗橱还能配合建筑或嵌入墙中,从而少占或不占室内空间。
(3)大体化小,有利搬运。节柜(图1.3.2左图)、亮柜和碗橱(图1.3.2右图),虽分隔为3层或4层,但均为两节,每节柜体尺寸约为宽900mm、深500mm、高850~900mm,将大体积化成了小体积,从而便于搬动与迁运。
图1.3.2 侗族橱、柜示例(2)
(4)群体造型,重点装饰。上述众多的橱、柜,除碗橱外,大都是置放于同一卧室之中。如何根据卧室功能,围绕架子床这个立体家具和协调长条桌等配用家具进行多柜群体造型,确是一个不易处理的问题,这里匠师们采取了既不喧宾夺主于床,又不以多压少于桌,更不一视同仁于柜,而取群众有首、对主顺从、对次相配等造型原则,使全套卧室家具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彼此照顾,相互和谐。具体手法是形、色一致,重点装饰。由于架子床的迎面屏板有大面积雕饰,加上床体较大,就极自然地突出了床的主位;由于群柜与桌的形、色一致,又不使桌落于众而和谐群处;又由于对群柜不作普遍的雕饰,只对亮柜开敞部分——亮格的正面,配合实用陈设物品,作了卷口牙板雕饰,从而既使众柜有首,又使亮柜的陈设部分诱人,还由于亮柜装饰部分的柜体左右侧面仅以矮短栏杆作围而相对开敞,不仅使亮柜形成上虚下实、上轻下重的稳定体形,而使亮柜更加有别于它柜;同时,还使亮柜显得相当活泼灵巧,而跳出于他柜。由于这种雕饰手法运用得当,分量适中,做到了逊色于床、润色于柜、感色于桌,因而较成功地造就了亮柜成为一室群具之中品、众柜之上品、装饰之精品、统一和谐之调剂品的“红娘”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