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 Bloody的译法是怎样决定的?
本单元中the bloody monster译者翻译成“血淋淋的怪物”,仅就大意来说,应该不错。查一下字典,bloody最常用的意思就是covered or stained with blood。但是在这个上下文中,“血淋淋的”的译法不是最佳选择,需要再斟酌。
在翻译所谓的“硬”文本(如技术、法律等)时,译者不常碰到这类困境,因专业词不必自己决定怎么翻译,别人已有定论,你只需要拿来用就行,而非专业词(如形容词、副词)也不那么举足轻重,不需要投注很大的精力。但是在“软”文本中,译者往往要自己掂量决定,如何选择主要基于译者自己对文字的体会,特别是形容词等修饰词,在这类文本中分量往往不轻,需要认真地权衡利弊,但选词过程却有诸多因素制约,比如这个bloody就很让译者纠结。下面是bloody这个词在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中的定义:
1. covered or stained with blood
2. resembling or composed of blood
3. marked by much killing and bloodshed a bloody war
4. cruel or murderous a bloody tyrant
5. of a deep red color; blood-red
译者选“血淋淋的”应该是根据第一条定义,但是该词另外还有几条定义。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根据这段的上下文选择一个更恰当的词,比如第四条就比第一条合适,也就是说,这个词就是cruel or murderous的意思。但这个选择是在该词与monster连用的情况下做出的,没有考虑到转换到译文中的语境。如果这个词组在译文中的前后分别是“魔鬼之饮”和“酿灾之鸩”,那么译者在决定如何翻译bloody monster时就要考虑到和前后的译文协调,如译者应考虑也用“之”字,因为前后两个词组都有“之”字结构。那么用“之魔”译monster应该不错,但是bloody怎么办呢?其实此时译者已经被逼到一个很狭窄的空间,因为只能用两个汉字。仅就语义而言,译者的选择空间很大,因为可以用来翻译cruel的词很多,如“残暴之魔”“凶残之魔”等,大意都对。可是译者这时又有点“贪心”了,总希望还能从原文中拿过来更多东西,如能否将“血”这个词也翻译过来,因为原文毕竟有bloody这个词。于是译者想到了“嗜血之魔”的译法,也许“嗜血”和词典的定义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嗜血”当然是残酷的。译者在这里不会像翻译科技法律那类“硬”文本时那么在乎词义严格的对应,因为这类“软”文本中,词语不是那么棱角分明的,“嗜血”应该八九不离十。
以上是以参考译文二为背景而做的分析。另外一个译者也许根本不想用“之”字结构,结果决策的具体过程就会完全不同,但译者同样面临一系列选择,同样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总之,这类“软”文本留给译者解释的空间不小,于是很多词,特别是形容词,都得经过反复的掂量权衡才能决定怎么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