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训
1
训,就是一种说教。许慎《说文解字》明白指出:“训,说教也。”《康熙字典》将“训”解释为“说教”“诲”“导”“诫”,教诲、教导、告诫、劝诫与说教的意思差不多。所以,有人称“训”是教诲的别名。
青少年时期听过的最多的“训”,来自父母和老师,内容五花八门,大抵可以归纳成两种句式:“要……”或者“不要……”你要这样,你不要那样,都可谓之“训”,只不过不那么正式而已。
较为正式的,古有所谓“庭训”,指父亲的耳提面命,庭是堂阶前的院子,训就是教导、教诲、训诫。承训者唯唯而已,回不得嘴。《红楼梦》描写贾政对宝玉的训诫,就可称为庭训。旧时有句成语云“幼承庭训”,相当于现在所谓“有人养亦有人教”之意;自称“幼承庭训”,想要传达的信息是自小有很好的家教,现在当然差不到哪里去。
更为正式的,称为“家训”。家训是家长对于子女成长、求学、修身、待人接物等方面的教诲。古时流传下来的极有名的家训是《颜氏家训》,这是颜之推撰写的一部书,记述颜之推的经历、思想、学识并告诫子孙。其内容包含教子、兄弟、后娶、治家、风操、慕贤、勉学、文章、名实、涉务、省事、止足、诫兵、养心、归心等多项内容,言者谆谆,字里行间有许多劝勉之意。
如今人们接触比较多且较为正式的“训”是大中小学的校训,有的大学下属学院还有院训,甚至有的法院、检察院一时技痒也搞起了院训。全国各地校训、院训一时俱来,目不暇接。
校训是劝勉师生共同遵行的准则和固守的理想,通常反映一个学校的校风、学风和理想追求,往往用很醒目的短语(目前以八个汉字的较为多见),几乎是一所大学对内激励精神的“糖豆”和对外展现学校形象的“名片”。校训体现了特定的价值观,这里的“价值”指的是值得追求和维护的好的事物的观念以及事物本身,因此校训中充满真善美的字眼,无足为奇。
有人考证,“校训”一词非我中华固有,乃是从日本舶来的名词,汉语词典中首次出现“校训”一词,乃是舒新城主编、1930年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百科辞典》,该辞典对于“校训”一词的解释是“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育条目制成匾额,悬见于校中公见之地”,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参见百度百科之“校训”词条)。不过,我国此前虽未见得有“校训”一词,却未必没有“校训”的存在。如朱子白鹿洞教条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说的全是儒家理想。这里的书院教条,与如今所谓“校训”何异?岳麓书院之“实事求是”,大概也算得上“院训”。更为典型的,是北洋大学赵天麟将“实事求是”作为北洋大学的校训,这都是1930年以前的事了。
记得我尚在少年时候,并无所谓“校训”的概念,全国各小学都书写、张贴、铭刻毛泽东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劝勉之词。要说校训,这大概算得上全国小学统一的“校训”了。那时学校里还常见另一幅毛主席语录——“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现在知道那是毛泽东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总结的“校风”,也可谓对这所大学要培育的校风的期许。现在的中老年人提起这八个字,都会联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尽管在那个时代,不是所有的人都清楚“紧张”什么以及“严肃”和“活泼”怎么听起来有些矛盾;就是到了现在,不少人也还搞不明白到底“紧张”什么。不求甚解,就必定如此。
到如今,各地校训已经有点百花齐放的意思,不再统一、一律。这是因为各校有权自主确定自己的校训,别人不必置喙,置喙也未必从善如流,于是校训也就有点五彩缤纷的感觉了。
过去有校训的,不必再费心思去琢磨该弄点啥词好;没有校训的,纷纷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搞起校训,为此各个单位都颇费了一番脑筋。有了校训之后,或刻写,或镏金,或凸或凹,或在石头上,或在门楣门廊上,怎么醒目就怎么来。各法律专业为主的大学及各大学法律院系当然不后于人,纷纷推出自己的校训、院训。
大学之校训,我最为欣赏的是以下数则: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师范”、山东大学的“气有浩然学无止境”、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中山大学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南开大学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云南大学的“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成一等事业”、集美大学的“诚以待人,毅以处事”、澳门大学的“仁义礼智信”、香港中文大学的“博文约礼”,等等。
这些校训好在哪里?我想可从以下标准来衡量。
一是要通,不通者不佳。中国政法大学的“厚德明法格物致公”,其中“厚德”已与清华大学的“厚德载物”的“厚德”重复,已是忌讳;另外,“厚德”的意思是“使德厚”,即增进德行,对照之下,“明法”却又费解,按“厚德”的语法结构推断,当为“使法明”,这意思半通不通,明法就该是“明了法律”的意思,这才算通了。“格物致公”最为别扭,因为本有成语“格物致知”,“公”大显突兀,让人有擅改成语的不良感觉。有人解释该校训为两字一顿即“厚德、明法、格物、致公”,不可连读为“格物致公”,然而“格物”之“格”有“穷究”之意,“物”乃指“物之理”,“格物”又可指代物理学科,与政法有何关联?明显不通,莫名其妙。有教授曾建议“政性在公,法心寓明”,这八个字更为贴切,又隐含“政法”二字,可惜未予采纳。
二是醒目。好的校训必要用词醒目,哈佛大学校训“VERITAS”(真理,等于英文中的“Truth”),耶鲁大学校训“Lux et Veritas”(光明与真理)。这些校训只用一两个单词,十分醒目。燕京大学校训“自由、博爱、民主”用三个词表达自己的价值追求,可谓有美国大学之风,一如美国西点军校的“荣誉、责任、国家”。
三是贴切。好的校训要训得贴切,如西南联合大学的“刚毅坚卓”,代表了抗战时期的师生面对战乱与困难的坚强意志,贴合时代,如今云南师范大学移为自己的校训,就有点脱离时代之感了。朱镕基为国家会计学院题写的“不作假账”,虽然用词俚俗,但颇为贴切,不失为一个好的校训。四川大学的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差强人意,贴一“川”字,点中“四川”,不过,四川处于内地,与“海”无缘,冒头一个“海”字,感觉未尽贴切。据说四川大学另有一校训云:“精韧不怠,日进有功。”这八个字,我倒是颇为欣赏。清华大学法学院的“进德修业,至公至正”,“进德修业”已与国家检察官学院的校训前四个字重复,“至公至正”又似对法院(法官)的要求而非法学院(法学生)的要求,其不贴切亦明矣。
四是典雅。好的校训不妨用典,甚至直接从古文、名人名言中摘取适宜者作为校训或者院训。如剑桥大学校训采用的是苏格拉底的名言:“我与世界相遇,我自与世界相蚀,我自不辱使命,使我与众生相聚。”“训”还有另一层意思,即“古言可为法也”,我们常说的“古训”就是这个意思。圣约翰大学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华东理工大学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都是直接来源于古文。“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源于《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津大学(北洋大学)的校训“实事求是”来源于《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东吴大学的校训最早是英文的“Unto a full-grown Man”,出自《圣经·新约·以弗所书》。1929年首任华人校长杨永清提议以“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为中文校训,也属佳训。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反不如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八个字来得好。
五是独特。好的校训或院训应当个性鲜明,不与雷同,祛除重复之感。国家法官学院的校训“崇德敬业,明法致公”与中国政法大学的“厚德明法格物致公”就很近似。西南政法大学的“重法,博学,厚德,笃行”重复了“厚德”二字,华东政法大学的校训“笃行,致知,明德,崇法”与西南政法大学重合了“笃行”,语意也颇近似。再看南方医科大学校训,又是“博学,笃行,尚德,济世”,联系中山大学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又重复了后者的“博学”“笃行”,汉语词汇之贫乏,一至于此,真是令人感叹!当年朝阳大学的校训“浚哲文明”,其文字功力让我们现在政法院校的校训相形见绌。
纵览各大学校训,更不足取的还有很多,主要毛病是重复来、重复去,你克隆我、我克隆你,虽词序有些变化,大体上不过是几个用滥了的词颠来倒去使用,总是舍不得割舍。
校训言简意赅,好的校训是高文化水准的象征,也是好的中文功力的表现。我非“厚古薄今”,实则平心而论,高校中百年老店的校训确实更有文化底蕴,如今不少新校训却有点“穷措大”胡乱穿几件华服的感觉,看上去不大像真豪门的气象。如今校训平庸者多,佳妙者少,有的连文字都半通不通,折射了这些年来中文的式微。
校训劣质化的倾向,与整个中文式微的糟糕状况密切相关。余光中先生曾有多篇文章谈到中文的衰落,在《哀中文之式微》一文中,他感叹:“生硬的翻译,新文艺腔的创作,买办的公文体,高等华人的谈吐,西化的学术论著,这一切,全是间接西化的功臣。流风所及,纯正简洁的中文语法眼看就要慢慢失传了。”考其原因,如今的人们在中学时就没有打下良好的中文底子,“中学课程之繁,压力之大,逼得学生日与英文、数学周旋,不得不将国文贬于次要地位。所谓国文也者,人人都幻觉自己‘本来就会’,有恃无恐,就算临考要抱佛脚,也是‘自给自足’,无须担心”。另外,“文言和白话对立,更增加中文的困难。古之学者,读的是文言,写的也是文言,尽管口头所说与笔下所书大不相同,形成了一种病态,可是读书作文只要对付一种文体,毕竟单纯。今之学者,国文课本,读的大半是文言,日常写的却是白话,学用无法一致,结果是文言没有读通,白话也没能写好。两短相加,往往形成一种文白夹杂的拗体。文白夹杂,也是一种不通,至少是不纯”。另外,“不纯的中文,在文白夹杂的大难之外,更面临西化的浩劫。西化的原因有二:一为直接,一为间接,其间的界限已难于划分。直接的原因,是读英文。英文愈读愈多,中文愈读愈少,表现的方式甚至思考的方式,都不免渐受英文意识的侵略”。他以成语为例,指出:“成语历千百年而犹存,成为文化的一部分。例如‘千锤百炼’,字义对称,平仄协调,如果一定要说成‘千炼百锤’,当然也可以,不过听来不顺,不像“千锤百炼”那样含有美学。同样,‘朝秦暮楚’‘齐大非偶’‘乐不思蜀’等语之中,都含有中国的历史。成语的衰退正显示文言的淡忘,文化意识的萎缩。”成语如此,同样讲求句子简短内涵丰富的校训何尝不是如此?看如今校训的劣质化,不正是中文式微而文化意识的萎缩的表现?
噫!校训虽短,谁谓不见真实学识?谁谓不见国学素养?谁谓可以等闲视之?
2
提到“院训”,人们自然想到大学或者中小学的“校训”以及学院的“院训”。我国历史在60年以上的老牌学校通常都有校训。那时大学有公私之别,教育理念和对学生的期许鼓励也有差异,体现在校训里,争奇斗艳,各个不同。历史不超60年的学校,原无校训,取而代之的是刷写或者张贴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个大字,小学多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如果这可以算作校训的话,那是全国地无分南北、人不管妍媸的统一规训,属于社会主义中国的一个特色。这种全国一统之“训”,倒也使各个学校省事省心,不必自己动脑筋去捉摸本校何以为“训”。近年来,一些没有自己独特校训的学校,纷纷绞尽脑汁攒字为“训”,一时颇为热闹。影响所及,连法院、检察院也见猎心喜,开始推出自己的院训。
“院”无须诠解,“训”字需要说文解字一番。按《说文解字》的解释,古时“训”字与“驯”“顺”互相假借,意思是“马顺”。“训”的意思是说教,“训者,顺其意以训之也。”《康熙字典》采撷前人的解释,列举“训”有教诲、教导、警诫之义。训在古之文体当中属于箴规类,来裕恂先生谓:“箴规类者,圣贤所以自警、警人之义,其辞质而意深,盖自古有此文体矣。”同属于箴规类的,包括箴、规、戒、训、铭、赞、喻。其中,“训者,谆谆相告也。始于《夏书》之‘圣祖有训’,后世遂祖述之”。如今院训之“训”,也依此意,就是本院的训词,体现为用以教导、激励的简短言词。
初闻法院、检察院制定院训,难掩疑惑。从来未闻法院、检察院各有院训,现在听到,自然感到意外。古时公堂之上悬有“明镜高悬”,大概不能算各个衙门里的“衙训”,否则皇宫里“正大光明”的匾额岂不是“宫训”?这些不好说就是“训”,但古时衙门里楹联匾额也不是没有一点“训”的影子。现存河南内乡县衙,公堂之上有“明镜高悬”匾额,三堂(知县内邸)前檐置匾“清慎勤”,县丞衙正厅横匾“勤补拙”,主簿衙正厅横匾“俭养廉”,显然都有箴、规、戒、训的味道,只不过不以“训”名之而已。另外,古时楹联匾额写什么字,除公堂上不约而同,其他都是因官而异。正如林则徐有“制怒”大字横幅用来自警。各个官员在衙门内刻写悬挂什么,随各自喜好意趣,并无统一,也没有要全体衙门工作人员一体遵守之意。
到如今,法官学院、检察官学院推出院训,再正常不过,国家检察官学院就有院训“进德修业,秉鉴持衡”。相比之下,司法机关有自己各自不同之“训”,多少有点异乎寻常。这是因为无论天南海北,司法提供给社会的服务到处如一,司法追求的目标、呈现的本质、遵奉的价值和恪守的原则并无二致,无非是公正为本,按说司法自为之训,也就四海如一,天下大同。但每个司法机关各自为“训”,必然追求差异性,否则由最高司法机关发布一句统一院训,各院刻石铸铁,一体遵守,何必各自为之?既然训有不同,那么对于司法以及司法人员的要求因院有差,这岂不造成恪守不同,花样百出,司法不也失去了一致性?
话说回来,这也许只是怀杞天之忧的过度诠释,院训的用意不在制造差别,在于营造法院、检察院各自的文化氛围,对于司法人员有所教诲、期许而已。那么,要搞,就搞得像模像样,有一点文化感才是。
要制定院训,便需斟酌何以为“训”。训不在长,妙在言简意赅。这说起来容易,没有相当程度的文化素养,也想不到、写不出有文化底蕴的训词。当今社会,我们都在努力地文化着。但文化有真有假,亦有水平高低之分。文化之事,需要真有文化之人来做,才能做得出文化意味和文化品位;让没有文化或者文化偏低之人来凑合,可能越弄越显得没有文化。
古时文人,饱读诗书,文化底蕴十足,笔下的东西字字珠玉,令人赞叹,即使看今人所不齿的伪“满洲国建国宣言”,你也得承认前清遗老的言辞文笔是绝对一流。一个人若无国学根底,写出的东西败絮糟糠满眼,请他拟出不错的训词,恐怕缘木求鱼。
训词要独特,需要费一番心思。如今一些法院、检察院的院训,彼此近似,雷同感十足。正如一些大学的校训,彼此似曾相识,如“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同济大学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北京理工大学校训,“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原北京医科大学校训、“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石油大学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电子科技大学校训,再加上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矿业大学、上海水产大学等校训,都在“勤奋”“团结”“严谨”“求实”“创新”里面打滚儿,了无新意。这些不用费心思、动脑筋的校训,一般都出自理工科学校,昭示着文化底蕴与校训、院训之良莠似真有对应关系。
训词要典雅、整饬,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到古代典籍中找现成的句子。清华大学的校训出自《易经》,源于梁启超的一次讲演;圣约翰大学的校训来自《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叫好又讨巧。训词最忌生造,文言也不是将单个字挤拼在一起就可以成为典雅之句。
院训的文辞是一个方面,也许更重要的是要言之有物。朱镕基为国家会计学院题词并引为该校校训的“不作假账”,虽然词语俚俗,却也简单明了,比许多花哨的文辞更具有训诲作用。
总之,要制定院训,需要注意的是避免重复、生造之病。我见不少法院、检察院院训都在崇法、厚德、廉明、为民、公正左右打转,捏合成的院训都大同小异,彼此一律。院训并不是标语口号,训词如果没有文化底蕴,还不如没有训词。但要想使训词有文化底蕴,拟训词之人须有相当程度的文化涵养,拍板决定之人也须有足够的鉴赏力。不具备这些,院训绝无可观,一定不足为“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