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艺术与文化背景

文化作为一种极为宽泛的概念,定义众说纷纭。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著作《原始文化》中提出了影响广泛的“文化”定义。他认为:“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1)很多西方学者都将文化限定在精神文化方面,但也有一部分人类学家如马林诺夫斯基就认为,文化不限于精神文化,还应包括物质设备、语言及社会组织。显然,已由精神文化扩及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了。除了考察各种文化现象如神话、语言、宗教、艺术、科学、历史之外,更着重研究探索各种文化现象统一的深层基础和根源,如卡西尔就指出“劳作(work)”既是各种文化符号(现象、形式)产生的基础,又是各种文化符号的联接纽带。(2)美国的文化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性回顾》一书中提出:“文化是包括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通过符号的运用使人们习得并传授,并构成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是历史上经过选择的价值体系;文化既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又是进一步限制人类活动的因素。”(3)这一定义更加全面地涉及了文化的一些本质特点,成为自泰勒文化定义之后最受重视的一种文化概念界定。

文化作为人类生存或生活式样,存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项领域,一般可以划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艺术作为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属于精神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同其他类型文化又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它们彼此渗透、互相影响,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和彼此的互动性。与一般文化不同,艺术除了具有社会功利性外,又必定具有超实用功利性,也就是说,艺术具有双重性质,是社会功利与超实用功利的统一。超实用功利性成为艺术的一个重要特性;另一个重要特性表现为艺术具有显示技巧创造的形式符号,展示出形式审美规律。

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以其审美形式来凝结丰富的文化内涵,积累、传递某种生活经验和思想观念,唤起某种生活理想,体验某种情感等。一方面,艺术以活跃的姿态向外扩展与传播,与文化的各个层面、各种因素结合起来,体现和反映出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它积极地参与文化系统的构建中去,形成一股强大的文化力量,影响着文化的趣味和倾向,推动着各文化层和文化总体的进程。因此,我们在研究人类文化发展历史时,常常把艺术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因为与哲学、宗教等人类深层意识活动和精神创造相比,艺术具有形象生动、直观鲜活的优点。例如,在研究彩陶文化时,离不开对各类彩陶艺术品的研究(图3-1);在研究青铜文化时,也离不开对青铜器审美特征及其文化内涵的分析。苏联当代美学家卡岗认为:艺术是它所属的文化的反映和代表,从这种意义上讲,艺术起到了“文化自我意识”的作用,因为“艺术仿佛是一面镜子,文化从中照见自己,从中认识自己,并且只有在认识自己的同时,才能认识它所反映的世界”。(4)他强调指出,艺术史正是准确和有力地体现出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例如,古希腊艺术体现出古希腊文化中物质与精神、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欧洲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可以拿哥特式建筑来做典型实例;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鲜明标志是从神的世界转向人间尘世,从绘画、戏剧和市民小说中都可以看出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在力图克服宗教与科学、天国与尘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图3-1 《人面鱼纹盆》 仰韶文化 西安半坡

例如,文艺复兴先驱乔托的作品《犹大之吻》(图3-2),尽管在构图上还存在着中世纪的平板模式,但已展示了画家新的艺术观念和追求。这是一幅宗教画,也是一幅展示人间善良与邪恶斗争缩影的杰作。

图3-2 《犹大之吻》 意大利 乔托

因此,文化可以从艺术这面镜子中,照见自己和认识自己。

另一方面,文化氛围活跃于艺术圈内,作为一种背景影响着艺术家和评论家的创作、交流、评论,形成影响极大的艺术观念、风格倾向、品赏标准、创作走向。文化氛围包围着艺术家,潜移默化地感染着艺术家的心灵、情感、性格、追求,渗入他们的生活、创作中去。文化氛围包围着艺术,浸润着艺术,感染着艺术,养育着艺术。也就是说,艺术家在创作时,所接受的最常见的、最重要的影响不是单纯的因素,如政治、经济、道德、宗教、哲学的直接影响,而是这些因素合成的文化氛围。除了艺术创作者,社会文化大系统作为一种总的文化氛围或文化条件,直接制约着读者、观众、听众等每一个人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从而间接地对艺术的创作与欣赏产生巨大的影响。文化氛围激荡于社会,影响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造就具有鲜明特色和倾向的艺术风气、艺术嗜好、审美趣味和价值标准。

总之,文化与艺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彼此渗透、相得益彰。艺术之于文化,是一个重要的组成结构,但不是一个无机的拼接部分,而是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积极地、弥散性地参与到文化系统的组建中来,并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角落。艺术在文化领域中、在文化氛围中演变成长,任由艺术的表层结构千变万化、百花争艳,但都深深植根于文化的土壤(图3-3)。

图3-3 《春雪》 纸本水墨设色 吴冠中 198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