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运动教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章 田径运动场地

第一节 田径运动场地平面图

体育场的英文为“Stadium”,意思为露天运动场。古代奥运会开始时的竞技比赛场地是古希腊奥林匹亚山宙斯圣庙前的广场(图5-1)。随着田径运动的发展及项目的逐渐增加和细化,田径场地也从古代奥运会的竞技场地逐渐发生着变化。

图5-1 古代奥运会比赛场地奥林匹亚山鸟瞰图

众所周知,田径运动是“运动之母”,田径运动项目在奥运会比赛项目中是最多的比赛项目。按国际田联的解释,现代世界田径运动可分为五大类,分别为田赛、径赛、公路赛、竞走和越野赛。而在奥运会的田径项目则包括田赛、径赛、马拉松和竞走。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共设有257个单项,田径为43项,占全部单项的16.7%。同时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IAAF)也是拥有会员最多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可以说田径运动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直以来,奥林匹克及田径运动一步步向前发展的同时,相关运动设施也在随之发展。由于最初仅有一个比赛项目,为跑一个“斯塔第”(古代长度单位,相当于600个脚掌长度,大约176~192m),所以比赛场地最开始仅仅为单一跑道,一直发展到现在标准的400m半圆式田径跑道,投掷场地等田赛设施也从很简陋的设施发展到了今天的标准场地设施。

据统计,奥运会的田径场地大致经历了马蹄式、篮曲式、三圆心式和半圆式的发展历程。

一、“马蹄形”运动场

从古代奥运会一直到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田径项目比赛场地为一个弯道、两条直道的“马蹄形”运动场(也叫“U形”运动场),如图5-2所示。在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主要包含田径、游泳、举重、体操和马拉松等运动项目。但是这次的田径运动比赛场地是在古奥运会比赛场地基础上改造的,“U”形运动场的跑道全长为333.33m,直线跑道长为192m,弯道半径很小,几乎成直角,终点略高于起点,是一个“坡形”场地。故根据“马蹄形”运动场地的构建结构,可以看出直道比赛的赛程是一个“上坡”,弯道比赛有一个“死弯”,因此运动员潜力无法完全展现出来,速度等能力的发挥被影响,成绩不如现在。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玛拉莫尔运动场举行,此次运动会开展了100m、400m、800m、1500m、110m栏、跳远、铅球和铁饼等项目的比赛。运动场的周围和看台是用白色的大理石铺成的,可容纳7万观众。

图5-2 第一届奥运会主会场

二、篮曲式田径场

从1936年德国柏林的第11届奥运会使用的田径运动场开始采用篮曲式田径场,由德国人迪姆所设计。篮曲式田径运动场跑道是由两个弯道和两个直段组成的对称的长圆形跑道。两个弯道都是由三个60°的弧所组成,分别为一个大弧和两个小弧,大弧半径为48m,小弧半径为24m,大弧圆心到小弧圆心的垂直距离为20.785m,两大弧的圆心距为56.97m。一个直段长为98.539m,一个弯道长为101.47m。故弯道总长为202.94m,两直段总长为197.078m,跑道总长度为400.018m。篮曲式田径场地平面图如图5-3所示。

图5-3 篮曲式田径场地示意图(单位:m)

三、三圆心式田径场

三圆心式田径场地是由瑞典人设计,它在篮曲式体育场之后发展起来的,大约在20世纪40年代之后的奥运会开始使用。三圆心式田径场与篮曲式体育场每个弯道均是由三个弧组成,即一个大弧和两个相同的小弧。三圆心式田径场弯道的大弧为90°,小弧为45°,大弧半径长度为40.5m,小弧半径的长度为27m,大弧的圆心至小弧半径的圆心的垂直距离为9.55m,两大弧的圆心距为73.94m,一个直线跑道的长度为93.03m,一个弯道的长度为106.97m,故跑道总长度为400m。三圆心式田径场平面图见图5-4。

图5-4 三圆心式田径场示意图(单位:m)

四、半圆式田径场

1904年的第3届现代奥运会在美国圣路易成举办,此次田径运动会使用的比赛场地只有两个半径的椭圆形跑道,跑道总长度为536.45m,直线跑道的长度为220m。到20世纪前10年出现了半圆式田径跑道,使田径场地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举办的1912年的第5届奥运会就用了这种跑道,这也是第一个用煤渣和石灰混合铺成的跑道,而且跑道外侧比内侧高,但由于计算不准确,跑道周长为383m。

虽然在半圆式田径场出现之后,又出现了篮曲式、三圆心式等田径场布局,但通过实践探索发现,最好的田径场地还是半圆式田径场。因为跑道的弯道半径相等,运动员弯道跑的技术就比较稳定,有利于运动员充分发挥自身速度,并且只有一个半径,使得场地的设计、计算等变得简便并且准确。

20世纪30年代之后,田径跑道的设计在世界各国达成共识,在此之后,大多数国家选择修建半圆式400m田径跑道。1920年比利时的第7届奥运会开始使用400m田径跑道;1928年的第9届奥运会后,正式把跑道周长定为400m,并一直沿用至今。虽然跑道周长确定为了400m,但弯道的半径却出现了好多版本。20世纪80年代前,多采用36m的弯道半径,也就是跑道为两个长85.96m的直线跑道和两个长114.04m的弯道跑道。1984年第24届奥运会至20世纪90年代末,弯道半径多为37.898m,即跑道为两个80m长的直线跑道和两个120m长的弯道跑道。直至2003年,国际田联《田径场地设施标准手册》中把36.5m半径的半圆式田径场指定为“标准田径场地”,这种场地的直线跑道为84.39m,弯道跑道为115.61m。这种田径场地包括了一个400m的跑道和一个标准足球场。为了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田径场地,在跑道内侧合理的安排了田赛项目(图5-5)。

图5-5 标准田径场地布局示意图

1—铅球场地;2—铁饼场地;3—标枪场地;4—3000m水池;5—链球场地;6—跳高场地;7—跳远、三级跳远场地;8—撑竿跳高场地

随着田径运动的不断发展,田径场地的材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然土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在1912年以前,当时的人们没有意识到田径比赛场地对运动员成绩的影响,所以对比赛场地的材质没有特别的要求。直至第2届现代奥运会,这次奥运会没有修建专门的场地,田径比赛只有在马场赛道举行,但由于马道土质松软,坎坷不平,给田径比赛带来了很多困难,这才使人们意识到田径运动场地对运动员比赛的影响。

第二阶段:煤渣跑道

这一阶段的时间是1912~1968年。随着田径运动的不断发展,田径场地铺装材料在1912年的瑞典第5届奥运会首次由自然土更改为煤渣和石灰混合土。煤渣跑道是由一定直径颗粒的煤渣与一定比例的石灰和黄土搅拌混合而成,由于煤渣呈空心状,与石灰和黄土配比铺装的跑道有一定的弹性,且不过分松软,受到运动员的欢迎。

随着田径运动的不断发展,田径场地在1912年的瑞典第5届奥运会首次由自然土阶段转变为煤渣和石灰混合土阶段。这一阶段的时间是1912~1968年。煤渣跑道是由一定直径颗粒的煤渣与一定比例的石灰和黄土搅拌混合而成,由于煤渣呈空心状,与石灰和黄土配比铺装的跑道有一定的弹性,且不过分松软,受到运动员的欢迎。

第三阶段:人工合成塑胶跑道

这一阶段是1968年至今。墨西哥城在1968年举办的第19届奥运会首次使用了人工合成材料的跑道,即塑胶跑道。塑胶跑道田径场地的使用对田径运动技术的发展,田径运动成绩的提高,以及田径场地的项目布局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塑胶跑道与煤渣跑道相比是田径场地建设的一次飞跃,也是人类科学技术,物质文明对田径运动的发展发挥促进作用的具体体现。它解决了雨天无法进行田径比赛的难题。由于合成面层跑道的使用,导致运动员跑动技术的改进和跑鞋的创新。可以讲,合成面层跑道的使用对田径场上比赛的大部分项目的技术和成绩的提高都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