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二维园林图形编辑
二维图形的编辑操作可以完善绘制的图形对象,使绘制的图形更合理、精确,同时使绘图更高效。二维图形的编辑不应理解为仅仅是图形的修修改改,而应是图形绘制的一部分。通过编辑可以快速形成相近或相似的图形,或者通过编辑可以批量作业,从而提高作业效率。
1.4.1 对象选择
无论先选择还是后选择,对象选择总是对象编辑的前提。而AutoCAD提供了很多对象选择的方式,每种选择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合的绘图环境,合理利用选择方式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对象选择的操作与选择的环境有关(选择的环境设置见1.2.2部分“选择集”选项卡),如果在“选择集”选项卡中,选中了“先选择后执行”,在十字光标状态下就可以选择。否则只有在AutoCAD提示对象选择时,光标才会变成拾取框,这时才可以采用任何一种对象选择方式选择对象。无论哪种方式,冻结状态图层上的对象都不能被选中,锁定状态图层上的对象可以预览,但依然不能被选中。
对象选择方式如下。
① 单选(si):单击拾取。移动光标到对象上,当对象亮显时单击拾取对象,对象即被选中。
② 窗口(w):指定两点形成窗口,窗口中的所有对象都会被选中,与窗口相交的对象和窗口外部的对象都不能被选中。如图1-85所示窗口选择。
窗口选择
③ 上一个(p):选择最近的选择集。从图形中删除对象时将不能使用“上一个”。如果在两个空间中切换也将忽略“上一个”选择集。
④ 窗交(c):指定两点形成窗口,窗口内部或与之相交的所有对象都会被选中。窗交显示的方框为虚线或高亮度方框,这与窗口选择框不同。如图1-86所示窗交选择。
窗交选择
⑤ 框选(box):指定两点形成窗口,如果形成窗口的点是从右至左指定的,则框选与窗交等效,即窗口内部和与之相交的所有对象都会被选中。如果窗口的点是从左至右指定的,则框选与窗口等效,即窗口内部的所有对象都会被选中,而相交的对象都不能被选中。
⑥ 全部(all):选择模型空间或当前布局中除冻结图层或锁定图层上的对象之外的所有对象。
⑦ 栏选(f):指定一系列的点形成选择栏,与选择栏相交的所有对象都会被选中,被选择栏包围的对象不能被选中(图1-87)。选择栏可以自我交叉。
栏选
⑧ 圈围(wp):指定点形成多边形,多边形圈围的对象全部被选中,但相交的对象不能被选中。该多边形可以为任意形状,但不能与自身相交或相切,所以该多边形在任何时候都是闭合的。如图1-88所示圈围。
圈围
⑨ 圈交(cp):指定点形成多边形,多边形内部和与之相交的所有对象。该多边形可以为任意形状,但不能与自身相交或相切,所以该多边形在任何时候都是闭合的。如图1-89所示圈交。
圈交
⑩ 添加(a):切换到添加模式。添加模式可以使用任何对象选择方法将选定对象添加到选择集。
⑪ 删除(r):切换到删除模式。删除模式可以使用任何对象选择方法从当前选择集中删除对象。删除模式的替换模式是在选择单个对象时按下Shift键。
⑫ 多个(m):在对象选择过程中连续多次单独选择对象而形成选择集,但选择时不亮显它们。这样会加速复杂对象的选择。
⑬ 上一个(l):选择最近创建的对象。对象必须在当前空间(模型空间或图纸空间)中,并且一定不要将对象的图层设定为冻结或关闭状态。
⑭ 放弃(u):放弃最近添加到选择集中的对象。
⑮ 编组(g):指定编组,编组中的全部对象都会被选中。这种方式首先要对对象进行编组。
对象编组时,执行Group(g)命令,命令行提示“选择对象或[名称(N)/说明(D)]:”,输入n回车;命令行提示“输入编组名或[?]:”,输入名称(不能超过31个字符,不能使用空格);命令行提示“选择对象或[名称(N)/说明(D)]:”,使用任意一种方法选择对象,回车确认,编组创建完成。
要管理编组,在命令行内执行-g,命令行提示“[?/排序(O)/添加(A)/删除(R)/分解(E)/重命名(REN)/可选(S)/创建(C)]<创建>:”,要对创建的所有编组进行列表,输入“?”;要对创建的编组中的对象重新排序,输入o;要向编组中添加对象,输入a;要删除编组中的对象,输入r;要分解创建的编组,输入e;要对编组重命名,输入ren;要改变编组的属性(包含可选、不可选。可选,选中一个对象即选中编组;不可选,选中组中的一个对象时不能选中编组),输入s。然后根据提示完成编组管理。如果要创建编组,这时直接回车。
⑯ 子对象(su):用户可以逐个选择原始对象,这些对象是复合实体的一部分或三维实体上的顶点、边和面。可以选择这些子对象的其中之一,也可以创建多个子对象的选择集。选择集可以包含多种类型的子对象。在三维选择时按住Ctrl键操作与选择“子对象”选项相同。
⑰ 对象(o):结束选择子对象的功能,使用户可以使用对象选择方法。
⑱ 循环选择:选择相邻或重叠的对象通常是很困难的。当对象相邻时,单击一个尽可能接近要选择的对象的点,从弹出的列表框中单击要选择的对象,就可以选定对象。
⑲ 默认模式:系统默认的选择方式是单选或框选。
“选项”设置为用Shift键向选择集中添加时,添加(a)模式将不能使用。两者不是替代关系,“Shift键”选项,不但可以向选择集中添加,还可以从选择集中删除对象。
1.4.2 修改对象
(1)删除
删除是将图形对象物理删除。
执行命令的方法如下。
① 菜单方式:“修改”→“删除”。
② “修改”工具条方式:“删除”按钮。
③ 命令行方式:Erase(e)。
执行命令后,命令行提示“选择对象:”,采用合适的方法选择对象,右击或回车确认。
④ 快捷菜单方式:选择要删除的对象,在绘图区域中单击鼠标右键,单击“删除”。
(2)复制
复制是在当前图形内复制单个或多个对象,这个复制区分于编辑菜单的复制命令,它不能用于文件间的数据传递,不使用Windows的粘贴板。复制形成的对象其图层、线型、线宽、颜色等特性和源对象相同。
执行命令的方法如下。
① 菜单方式:“修改”→“复制”。
② “修改”工具条方式:“复制”按钮。
③ 命令行方式:Copy(co)。
④ 快捷菜单方式:选择要复制的对象,在绘图区域中单击鼠标右键,单击“复制选择”。
执行命令后,命令行提示“选择对象:”,采用合适的方法选择对象,回车确认,命令行提示“指定基点或[位移(D)/模式(O)]<位移>:”,指定一个点作为基点,命令行提示“指定第二个点或[阵列(A)]<使用第一个点作为位移>:”,指定点,以第二点相对于第一点的矢量作为复制对象的矢量复制对象,命令行提示“指定第二个点或[阵列(A)]<使用第一个点作为位移>:”,指定点,以这个点作为第二点,用第二点相对于第一点的矢量作为复制对象的矢量复制对象……
在默认方式下也可以更改复制模式,复制模式有两种:单个、多个。要更改复制模式,在命令行提示“指定基点或[位移(D)/模式(O)]<位移>:”时,输入o回车,命令行提示“输入复制模式选项[单个(S)/多个(M)]<多个>:”,要复制单个,输入s,要复制多个,回车确认。
复制也可以使用位移方式。在命令行提示“指定基点或[位移(D)/模式(O)]<位移>:”时回车,命令行提示“指定位移<0,0,0>:”,指定点,以这个点相对于默认参数的矢量作为复制对象的依据进行复制对象并结束命令。
复制也可以使用阵列方式。在命令行提示“指定第二个点或[阵列(A)]<使用第一个点作为位移>:”时,输入a回车,命令行提示“输入要进行阵列的项目数:”,输入一个数(复制的对象数比输入数要少一个)回车,命令行提示“指定第二个点或[布满(F)]:”,指定点,以这个点作为第二点,以第二点相对于第一点的矢量作为与上一个对象的矢量复制对象,阵列结束,返回默认方式。阵列复制也可以按布满方式进行。在命令行提示“指定第二个点或[布满(F)]:”时,输入f回车,命令行提示“指定第二个点或[阵列(A)]:”,指定点,以这个点作为第二点,以第二点相对于第一点的矢量作为整个阵列复制的矢量复制对象,在这个矢量范围内均匀分布复制对象。阵列结束,返回默认方式。
(3)镜像
镜像是创建对象的镜像副本。如果图形具有对称特性,则可以使用镜像操作快速完成对象的绘制。在默认情况下,镜像文字时,不更改文字的方向。如果确定要反转文字,可将MIRRTEXT系统变量设定为1。
执行镜像命令的方法如下。
① 菜单方式:“修改”→“镜像”。
② “修改”工具条方式:“镜像”按钮。
③ 命令行方式:Mirror(mi)。
执行命令后,命令行提示“选择对象:”,采用合适的方法选择对象,回车确认,命令行提示“指定镜像线的第一点:”,指定点,命令行提示“指定镜像线的第二点:”,指定点,以这两个点作为镜像线进行镜像,命令行提示“要删除源对象吗?[是(Y)/否(N)]<N>:”,如果不删除源对象,直接回车;如果要删除源对象,则输入y,回车确认。
(4)偏移
偏移是创建与对象平行的新对象,包括同心圆、平行线、平行曲线。可以用指定距离或通过一个点的方式偏移对象形成与源对象平行的新对象。
执行命令的方法如下。
① 菜单方式:“修改”→“偏移”。
② “修改”工具条方式:“偏移”按钮。
③ 命令行方式:Offset(o)。
执行命令后,命令行提示“指定偏移距离或[通过(T)/删除(E)/图层(L)]<>:”,输入一个数,或者指定两个点作为参数,命令行提示“选择要偏移的对象,或[退出(E)/放弃(U)]<退出>:”,选择对象,命令行提示“指定要偏移的那一侧上的点,或[退出(E)/多个(M)/放弃(U)]<退出>:”,指定点,命令行提示“选择要偏移的对象,或[退出(E)/放弃(U)]<退出>:”,……,命令以这次设置的偏移量进行多次偏移对象。如果要对一个对象连续向一个方向多次偏移,也可以在命令行提示“指定要偏移的那一侧上的点,或[退出(E)/多个(M)/放弃(U)]<退出>:”时,输入m,回车确认,命令行提示“指定要偏移的那一侧上的点,或[退出(E)/放弃(U)]<下一个对象>:”,指定点,偏移一次,命令行再次提示“指定要偏移的那一侧上的点,或[退出(E)/放弃(U)]<下一个对象>:”指定点,……,可以一次进行多次偏移。要结束多次偏移方式,在命令行提示“指定要偏移的那一侧上的点,或[退出(E)/放弃(U)]<下一个对象>:”时,输入e回车,退出o命令。如果在创建偏移对象时要删除源对象,需在命令行提示“指定偏移距离或[通过(T)/删除(E)/图层(L)]<>:”时,输入e回车,命令行提示“要在偏移后删除源对象吗?[是(Y)/否(N)]<否>:”时,输入y确认,命令将按删除方式作为默认方式进行操作。
如果要按通过方式进行偏移对象,在命令行提示“指定偏移距离或[通过(T)/删除(E)/图层(L)]<>:”时,输入t回车,命令行提示“选择要偏移的对象,或[退出(E)/放弃(U)]<退出>:”,选择对象,命令行提示“指定通过点或[退出(E)/多个(M)/放弃(U)]<退出>:”,指定点,完成一次偏移。命令行提示“指定通过点或[退出(E)/多个(M)/放弃(U)]<退出>:”,……。要结束o命令,可以按Esc键、空格键、回车、或右键确认。
如果要将偏移形成的对象置于当前图层,而不是源图层,在命令行提示“指定偏移距离或[通过(T)/删除(E)/图层(L)]<>:”时,输入l,回车,命令行提示“输入偏移对象的图层选项[当前(C)/源(S)]<源>:”,输入c回车确认。
(5)阵列
用户可以按矩形、环形或路径方式进行阵列对象副本。阵列的结果可以是一个对象,也可以是多个对象。如果创建关联阵列,则结果为一个动态块;如果创建的阵列不关联,则每一个副本为一个对象。
执行命令的方法如下。
a 菜单方式:“修改”→“阵列”。
② “修改”工具条方式:“阵列”按钮。
③ 命令行方式:Array(ar)。
在阵列命令执行的三种方法中,第一、第二种可以直接选择阵列方式;第三种方法需在命令执行中选择阵列方式。
执行ar命令后,命令行提示“选择对象:”,选择对象,命令行提示“输入阵列类型[矩形(R)/路径(PA)/极轴(PO)]<矩形>:”,矩形阵列,直接回车;环形阵列,输入po;路径阵列,输入pa。
选择矩形阵列后,命令行提示“为项目数指定对角点或[基点(B)/角度(A)/计数(C)]<计数>:”,指定点(以指定点和源对象关键点形成阵列示意,阵列的行数和列数即为将要阵列对象的行数、列数),命令行提示“指定对角点以间隔项目或[间距(S)]<间距>:”,指定点(以指定点和源对象的关键点在行列方向上的矢量形成阵列,此阵列的行距、列距就是要阵列对象的行距、列距),命令行提示“按Enter键接受或[关联(AS)/基点(B)/行(R)/列(C)/层(L)/退出(X)]<退出>:”,回车确认,完成阵列。如果要为阵列指定基点和角度,要在命令行提示“为项目数指定对角点或[基点(B)/角度(A)/计数(C)]<计数>:”时进行操作。要指定阵列的基点,输入b回车,命令行提示“指定基点或[关键点(K)]<质心>:”,指定点(以此点作为阵列对象的关键点,阵列对象的位置方式并不发生变化),或者选择K,指定源对象的关键点作为阵列对象的关键点。如果要指定整个阵列的旋转角度,输入a回车,命令行提示“指定行轴角度<0>:”,移动光标拾取点(以此点和源对象的关键点的连线与X轴的夹角作为旋转角度),然后根据提示完成对象的阵列。
矩形阵列也可以采用计数方式为阵列指定参数,在命令行提示“为项目数指定对角点或[基点(B)/角度(A)/计数(C)]<计数>:”时,回车,命令行提示“输入行数或[表达式(E)]<>:”,输入数,命令行提示“输入列数或[表达式(E)]<>:”,输入数,命令行提示“指定对角点以间隔项目或[间距(S)]<间距>:”,指定点(指定行距、列距),或者直接回车,根据提示输入行距、列距。命令行提示“按Enter键接受或[关联(AS)/基点(B)/行(R)/列(C)/层(L)/退出(X)]<退出>:”,回车结束命令。其中,关联用于指定创建的阵列对象关联与否,关联即一个块,不关联即形成多个单个对象;基点是为阵列指定新基点;行是为阵列指定行数、行间距和标高;列是为阵列指定列数、列间距;层是为阵列指定Z轴上的层数和层间距。退出是退出阵列命令。
选择环形阵列后,命令行提示“指定阵列的中心点或[基点(B)/旋转轴(A)]:”,输入点,命令行提示“输入项目数或[项目间角度(A)/表达式(E)]<4>:”,输入阵列的个数(包含源的个数),命令行提示“指定填充角度(+=逆时针、-=顺时针)或[表达式(EX)]<360>:”,输入整个项目的圆心角,命令行提示“按Enter键接受或[关联(AS)/基点(B)/项目(I)/项目间角度(A)/填充角度(F)/行(ROW)/层(L)/旋转项目(ROT)/退出(X)]”,回车确认,完成环形阵列。如果是创建关联的阵列,在默认情况下,关联阵列的基点为源的基点,如果要更改基点,在命令行提示“指定阵列的中心点或[基点(B)/旋转轴(A)]:”时,输入b回车,按命令提示完成阵列。在默认状态下创建阵列是以中心点为轴的通过点、Z轴方向为旋转轴的方向进行复制对象,如果要重新指定旋转轴,在命令行提示“指定阵列的中心点或[基点(B)/旋转轴(A)]:”时,输入a回车,命令行提示“指定旋转轴上的第一个点:”,输入点,命令行提示“指定旋转轴上的第二个点:”,输入点,程序以两点的连线作为旋转轴复制对象。环形阵列也可以以输入上下两个项目间角度的方式来确定整个项目角度,如果要先输入项目间角度,在命令行提示“输入项目数或[项目间角度(A)/表达式(E)]<4>:”时,输入a回车,指定项目间角度,然后指定项目数。在最后确认前,环形阵列还可以重新指定阵列方式(关联与否)、基点、项目数、项目角度、填充角度、行数、列数和整个阵列的旋转角度。在命令行提示“按Enter键接受或[关联(AS)/基点(B)/项目(I)/项目间角度(A)/填充角度(F)/行(ROW)/层(L)/旋转项目(ROT)/退出(X)]”时,选择相应的命令进行更改。
选择路径阵列后,命令行提示“选择路径曲线:”,选择一个对象(可以是直线、多段线、三维多段线、样条曲线、螺旋、圆弧、圆或椭圆)作为路径,命令行提示“输入沿路径的项目数或[方向(O)/表达式(E)]<方向>:”,输入项目数,命令行提示“指定沿路径的项目之间的距离或[定数等分(D)/总距离(T)/表达式(E)]<沿路径平均定数等分(D)>:”,输入距离,命令行提示“按Enter键接受或[关联(AS)/基点(B)/项目(I)/行(R)/层(L)/对齐项目(A)/Z方向(Z)/退出(X)]<退出>:”,回车,则按路径方向和设定的项目之间的距离复制所需数量的对象(对象不与路径对齐)。回车确认,结束命令。如果要对齐到路径上,在命令行提示“输入沿路径的项数或[方向(O)/表达式(E)]<方向>:”时,输入o回车,命令行提示“指定基点或[关键点(K)]<路径曲线的终点>:”,输入点(这个点将对齐到路径的起点),命令行提示“指定与路径一致的方向或[两点(2P)/法线(NOR)]<当前>:”,输入点(以这个点与第一点连线的方向对齐到路径的方向),然后根据命令提示,就可以把对象与路径对齐。输入项目间距离时,如果输入的距离与项目数的乘积大于路径的长度,命令行提示“n个项目无法使用当前间距布满路径。是否调整间距以使项目布满路径?[是(Y)/否(N)]<是>:”,回车,则程序自动调整项目间距,以便在路径上能够放置项目,如果输入n,则程序会提示重新输入项目间距。在指定项目间距时,还可以按“定数等分”或“总距离”的方式输入,定数等分是指在路径长度上按输入的项目数进行等分;总距离是指路径方向上总距离内均匀复制项目数的项目。要按定数等分方式操作,在命令行提示“指定沿路径的项目之间的距离或[定数等分(D)/总距离(T)/表达式(E)]<沿路径平均定数等分(D)>:”时,直接回车。要按总距离的方式操作,在命令行提示“指定沿路径的项目之间的距离或[定数等分(D)/总距离(T)/表达式(E)]<沿路径平均定数等分(D)>:”时,输入t,然后按命令提示完成阵列。在确认阵列项目时,除了可以更改关联与否、基点、项目数、行数、层数外,还可以更改对齐项目方式和项目的Z方向是否保持不变。要更改对齐项目方式时,在命令行提示“按Enter键接受或[关联(AS)/基点(B)/项目(I)/行(R)/层(L)/对齐项目(A)/Z方向(Z)/退出(X)]<退出>:”时,输入a,命令行提示“是否将阵列项目与路径对齐?[是(Y)/否(N)]<否>:”,输入y为对齐到路径上,输入n为不对齐到路径上。如果要更改项目的Z方向,则在上述命令提示时,输入z,命令行提示“是否对阵列中的所有项目保持Z方向?[是(Y)/否(N)]<是>:”,如果保持不变,直接回车;如果要随路径更改Z方向,则输入n。
(6)移动
将所选取的对象移动到其他位置。移动对象仅仅是位置平移,而不改变对象的大小和方向。要精确地移动对象,就要精确输入点,如输入点坐标、选择夹点或对象捕捉。
执行命令的方法如下。
① 菜单方式:“修改”→“移动”。
② “修改”工具条方式:“移动”按钮。
③ 命令行方式:Move(m)。
执行命令后,命令行提示“选择对象:”,选择对象,回车确认,命令行提示“指定基点或[位移(D)]<位移>:”,输入点,命令行提示“指定第二个点或<使用第一个点作为位移>:”,输入点,以第二点与第一点的相对矢量移动对象。
也可以按指定位移的方式进行对象移动。在命令行提示“指定基点或[位移(D)]<位移>:”时,回车,命令行提示“指定位移<0.00,0.00,0.00>:”,输入点,以输入点和“0,0,0”点的相对矢量作为对象位移矢量进行对象移动。
(7)旋转
将选定的对象绕指定的基点旋转一定角度。
执行命令的方法如下。
① 菜单方式:“修改”→“旋转”。
② “修改”工具条方式:“旋转”按钮。
③ 命令行方式:Rotate(ro)。
执行命令后,命令行提示“选择对象:”,选择对象,回车确认,命令行提示“指定基点:”,输入点,命令行提示“指定旋转角度,或[复制(C)/参照(R)]<0>:”,输入角度值(也可以输入点,以此点与基点的连线和X轴的夹角作为旋转角),完成对象旋转。如果要保留源对象,则要在命令行提示“指定旋转角度,或[复制(C)/参照(R)]<0>:”时,输入c,然后按命令提示完成对象旋转。旋转对象时也可以按指定参照角的方式进行旋转,在命令行提示“指定旋转角度,或[复制(C)/参照(R)]<0>:”时,输入r,命令行提示“指定参照角<0>:”,输入角度,命令行提示“指定新角度或[点(P)]<>:”,输入角度,程序会以第二个角度相对于第一个角度的变化值作为旋转量进行旋转对象。
在输入角度时,除了直接输入角度值外,也可以使用输入点以输入角度值的方法进行输入。
(8)缩放
按给定的基点和比例值放大或缩小选定的对象。基点将作为缩放操作的中心,并保持不变。比例因子大于1时将放大对象,比例因子介于0和1之间时将缩小对象。如果将SCALE命令用于注释性对象,对象的位置将相对于缩放操作的基点进行缩放,但对象的尺寸不会更改。
执行命令的方法如下。
① 菜单方式:“修改”→“缩放”。
② “修改”工具条方式:“缩放”按钮。
③ 命令行方式:Scale(sc)。
执行命令后,命令行提示“选择对象:”,选择对象,回车确认,命令行提示“指定基点:”,输入点,命令行提示“指定比例因子或[复制(C)/参照(R)]:”,输入值,程序将按输入值作为倍数进行缩放。缩放时也可以按参照方式进行缩放,在命令行提示“指定比例因子或[复制(C)/参照(R)]:”时,输入r回车,命令行提示“指定参照长度<1.00>:”,输入长度值,命令行提示“指定新的长度或[点(P)]<1.00>:”,输入长度值,程序将以第二个值与第一个长度值的比例对对象进行缩放。指定长度时可以通过输入点的方式指定。如果缩放时保留源对象不删除,在命令行提示“指定比例因子或[复制(C)/参照(R)]:”时,输入c回车,按提示进行缩放,缩放会形成新对象,但源对象保持不变。
(9)拉伸
移动以交叉窗口或交叉多边形选择的对象夹点,对象的其他夹点保持不变。如果全部选择,则全部移动,即对象移动,并不改变形状。如果仅选择对象上的部分夹点,那么对象将发生形变。所以不能拉伸圆、椭圆和块。
执行命令的方法如下。
① 菜单方式:“修改”→“拉伸”。
② “修改”工具条方式:“拉伸”按钮。
③ 命令行方式:Stretch(s)。
执行命令后,命令行提示“选择对象:”,选择对象,回车确认,命令行提示“指定基点或[位移(D)]<位移>:”,输入点,命令行提示“指定第二个点或<使用第一个点作为位移>:”,输入点,则以第二点相对于第一点的矢量对选中的对象夹点进行移动。拉伸也可以通过指定位移的方式进行,在命令行提示“指定基点或[位移(D)]<位移>:”时,回车,命令行提示“指定位移<0.00,0.00,0.00>:”,输入点,以输入点相对于坐标原点的矢量对选中的夹点进行移动。
(10)修剪
剪去边界到拾取点一侧的对象部分。这个命令的操作是先选择边界,再选择对象。
执行命令的方法如下。
① 菜单方式:“修改”→“修剪”。
② “修改”工具条方式:“修剪”按钮。
③ 命令行方式:Trim(tr)。
执行命令后,命令行提示“选择对象或<全部选择>:”,选择对象(边界对象),回车确认,命令行提示“[栏选(F)/窗交(C)/投影(P)/边(E)/删除(R)/放弃(U)]:”,单击拾取,拾取点一侧的对象将被修剪掉。命令行提示“[栏选(F)/窗交(C)/投影(P)/边(E)/删除(R)/放弃(U)]:”,……。
或者采用栏选、窗交方式进行选择。若要采用栏选选择,在命令行提示“[栏选(F)/窗交(C)/投影(P)/边(E)/删除(R)/放弃(U)]:”时,输入f回车,进行栏选,栏选交叉点一侧的对象部分被修剪。若要采用窗交选择,在命令行提示“[栏选(F)/窗交(C)/投影(P)/边(E)/删除(R)/放弃(U)]:”时,输入c回车,进行窗交选择,将沿着矩形窗交窗口从第一个点以顺时针方向选择遇到的对象点作为修剪点进行修剪。所以窗交方式对对象的修剪将与选择窗口的形成有关。
还可以按不同的投影方式进行修剪。在命令行提示“[栏选(F)/窗交(C)/投影(P)/边(E)/删除(R)/放弃(U)]:”时,输入p,回车,命令行提示“输入投影选项[无(N)/UCS(U)/视图(V)]<UCS>:”,输入n,则为无投影方式(该方式只修剪与三维空间中的剪切边相交的对象);输入u,则为UCS方式(在当前用户坐标系XY平面上的投影中将仅修剪不与三维空间中的剪切边相交的对象);输入v,则为视图方式(该方式只修剪与当前视图中的边界相交的对象)。
还可以按不同的边界的方式进行修剪。在命令行提示“[栏选(F)/窗交(C)/投影(P)/边(E)/删除(R)/放弃(U)]:”时,输入e,回车,命令行提示“输入隐含边延伸模式[延伸(E)/不延伸(N)]<不延伸>:”,输入e,那么如果延伸边界与对象相交,对象也会被修剪;直接回车,边界不直接相交则不会被修剪,只有相交才会被修剪。
修剪还提供了一种不退出命令删除对象的方式。在命令行提示“[栏选(F)/窗交(C)/投影(P)/边(E)/删除(R)/放弃(U)]:”时,输入r回车,命令行提示“选择要删除的对象:”,选择对象,则整个对象都会被删除,而不是删除一部分。
(11)延伸
把对象伸长到边界对象处。
执行命令的方法如下。
① 菜单方式:“修改”→“延伸”。
② “修改”工具条方式:“延伸”按钮。
③ 命令行方式:Extend(ex)。
执行命令后,命令行提示“选择对象或<全部选择>:”,选择对象(边界对象),命令行提示“[栏选(F)/窗交(C)/投影(P)/边(E)/放弃(U)]:”,选择对象,如果距离选择对象时的控制点较近的对象的端点能够延伸到边界对象,则对象会被延伸,否则不能被延伸。
延伸命令选项与修剪命令选项意义相同。
在命令执行过程中,选择要延伸的对象时按下Shift键,则功能会转化为修剪;在修剪过程中,选择要修剪的对象时按下Shift键,则功能会转化为延伸。
(12)打断
打断可以将选定对象在两个指定点之间的部分删除,或者在一个点上断开。
执行命令的方法如下。
① 菜单方式:“修改”→“打断”。
② “修改”工具条方式:“打断”按钮。
③ 命令行方式:Break(br)。
执行命令后,命令行提示“选择对象:”,选择对象,命令行提示“指定第二个打断点或[第一点(F)]:”,输入点,则将对象拾取点和输入点之间的对象片断删除。如果不以拾取点作为第一点,而要重新定义第一点,则要在命令行提示“指定第二个打断点或[第一点(F)]:”时,输入f回车,命令行提示“指定第一个打断点:”,输入点,命令行提示“指定第二个打断点:”,输入点,程序将两点之间的对象部分删除。
打断时如果第二个点不在对象上,将选择对象上与该点最接近的点。因此,要打断直线、圆弧或多段线的一端,可以在要删除的一端附近指定第二个打断点。
要将对象一分为二并且不删除某个部分,输入的第一个点和第二个点应相同。通过输入“@0,0”指定第二个点即可实现此目的。
对于圆,程序将按逆时针方向删除圆上第一个打断点到第二个打断点之间的部分,从而将圆转换成圆弧。
(13)合并
合并线性和弯曲对象的端点,以便创建单个对象。
执行命令的方法如下。
① 菜单方式:“修改”→“合并”。
② “修改”工具条方式:“合并”按钮。
③ 命令行方式:Join(j)。
执行命令后,命令行提示“选择源对象或要一次合并的多个对象:”,选择源(要合并到那里),命令行提示“选择要合并的对象:”,选择对象(所有要合并的对象),命令行提示“选择要合并的对象:”,回车确认,将所选对象合并到源上。
合并产生的对象类型取决于选定的源对象类型,以及对象是否共面。构造线、射线和闭合的对象无法合并。选择的源对象可以是直线、多段线、三维多段线、圆弧、椭圆弧、螺旋或样条曲线。源是直线时,仅直线对象可以合并到源,而且直线对象必须都共线,但它们之间可以有间隙。源是多段线时,直线、多段线和圆弧可以合并到源,所有对象必须连续且共面,生成的对象是单条多段线。源是多段线时,所有线性或弯曲对象可以合并到源,这时所有对象必须是连续的,但可以不共面,产生的对象是单条三维多段线还是单条样条曲线,取决于用户连接到的线是线性对象还是弯曲的对象。源是圆弧时,只有圆弧可以合并到源,所有的圆弧对象必须具有相同半径和中心点,但是它们之间可以有间隙。合并圆弧时从源处开始按逆时针方向合并圆弧。源是椭圆弧时,仅椭圆弧可以合并到源,椭圆弧必须共面且具有相同的主轴和次轴,但是它们之间可以有间隙,从源处按逆时针方向合并椭圆弧。源是样条曲线时,所有线性或弯曲对象可以合并到源,所有对象必须是连续的,可以不共面,其结果对象是单个样条曲线。
合并也可以一次选择多个对象,而不必选择源。在命令行提示“选择源对象或要一次合并的多个对象:”时,选择多个对象,回车确认,完成合并。生成的对象类型服从如下规则。
① 合并共线产生直线对象。直线的端点之间可以有间隙。
② 合并具有相同圆心和半径的共面圆弧可产生圆弧或圆对象,圆弧的端点之间可以有间隙。以逆时针方向进行加长。如果合并的圆弧形成完整的圆,则会产生圆对象。
③ 将样条曲线、椭圆圆弧或螺旋合并在一起或合并到其他对象可产生样条曲线对象。这些对象可以不共面。
④ 合并共面直线、圆弧、多段线或三维多段线可产生多段线对象。
⑤ 合并不是弯曲对象的非共面对象可产生三维多段线。
(14)倒角
在两个对象间添加直线以过渡。可以倒角的对象是直线、多段线、射线、构造线、三维实体。如果被倒角的两个对象都在同一图层,则倒角线将置于该图层,否则倒角线将置于当前图层。
执行命令的方法如下。
① 菜单方式:“修改”→“倒角”。
② “修改”工具条方式:“倒角”按钮。
③ 命令行方式:Chamfer(cha)。
执行命令后,命令行提示“选择第一条直线或[放弃(U)/多段线(P)/距离(D)/角度(A)/修剪(T)/方式(E)/多个(M)]:”,选择直线,命令行提示“选择第二条直线,或按住Shift键选择直线以应用角点或[距离(D)/角度(A)/方法(M)]:”,选择直线,完成倒角。选择对象前如果要更改倒角参数和倒角方式,可以输入d更改距离倒角的参数,输入a更改角度倒角的参数,输入t选择倒角时是否对源对象进行修剪,输入e选择是以距离还是以角度方式实行倒角。如果要连续进行倒角则输入m。在选择第二直线前同样也可以更改距离参数、角度参数、倒角方法。
倒角距离是倒角线的倒角点到角点的长度。如果两个倒角距离都为0,则倒角操作将修剪或延伸这两个对象直至它们相交,但不创建倒角线。选择第二条直线时,也可以按住Shift键,这时程序会以使用0替代当前倒角距离,这时的倒角就是修剪或延伸。
如果要对整个多段线进行倒角,在命令行提示“选择第一条直线或[放弃(U)/多段线(P)/距离(D)/角度(A)/修剪(T)/方式(E)/多个(M)]:”时,输入p回车,命令行提示“选择二维多段线或[距离(D)/角度(A)/方法(M)]:”,选择多段线,完成倒角。
(15)圆角
在两个对象间添加弧线以过渡。可以进行圆角的对象是圆弧、圆、椭圆、椭圆弧、直线、多段线、射线、样条曲线和构造线。
执行命令的方法如下。
① 菜单方式:“修改”→“圆角”。
② “修改”工具条方式:“圆角”按钮。
③ 命令行方式:Fillet(f)。
执行命令后,命令行提示“选择第一个对象或[放弃(U)/多段线(P)/半径(R)/修剪(T)/多个(M)]:”,选择对象,命令行提示“选择第二个对象,或按住Shift键选择对象以应用角点或[半径(R)]:”,选择第二个对象,完成圆角。在选择对象前要更改圆角的参数,可以输入r回车,命令行提示“指定圆角半径<0.00>:”,输入半径值,完成更改。如果设定半径值为0,则会形成一个锐角。要形成锐角,也可以在选择第二对象时按住Shift键,这时程序会以0替代半径参数形成锐角。要更改圆角方式,输入t,选择是否修剪源对象;要更改圆角方法,输入m,则将圆角操作更改为连续圆角的方式,从而一次命令可以多次圆角,多次圆角时要结束命令可以回车或按Esc键或右键确认。
(16)分解
将复杂的图形对象分解为多个较为简单的组件对象。
执行命令的方法如下。
① 菜单方式:“修改”→“分解”。
② “修改”工具条方式:“分解”按钮。
③ 命令行方式:Explode(x)。
执行命令后,命令行提示“选择对象:”,选择对象,结束命令。
(17)修改多段线
使用修改多段线命令可以对多段线进行修改。可以修改的内容包括闭合(打开)、合并、宽度、编辑顶点、拟合、样条曲线、非曲线化、线型生成、反转等。闭合是指多段线的起点和终点相连。合并是指把直线、圆弧或另一条多段线合并到打开的多段线。宽度是指指定整个多段线的宽度。编辑顶点是对多段线的顶点进行编辑。拟合是指将多段线拟合成光滑曲线。样条曲线是指将多段线拟合成光滑曲线,但形成的对象仍是多段线而不是样条曲线。非曲线化是把多段线顶点之间拉直。反转是反转多段线顶点的顺序,而不是圆弧方向的反转。线型生成是线型生成开关。
执行命令的方法如下。
① 菜单方式:“修改”→“对象”→“多段线”。
② 命令行方式:Pedit(pe)。
执行命令后,命令行提示“选择多段线或[多条(M)]:”,选择多段线,命令行提示“输入选项[闭合(C)/合并(J)/宽度(W)/编辑顶点(E)/拟合(F)/样条曲线(S)/非曲线化(D)/线型生成(L)/反转(R)/放弃(U)]:”,要闭合,输入c回车;要合并,输入j回车,这时命令行提示“选择对象”,选择可以合并的对象,回车确认;要设定整条多段线的宽度,输入w回车,这时命令行提示“指定所有线段的新宽度:”,输入宽度值,确认;要拟合,输入f回车;要样条曲线化,输入s回车;要非曲线化,输入d回车;要反转,输入r回车;要放弃一步操作,输入u回车;要更改线型生成方式输入l回车,这时命令行提示“输入多段线线型生成选项[开(ON)/关(OFF)]<关>:”,输入on打开,输入off关闭(打开方式是指虚线在每个顶点处从点开始画,关闭方式是按虚线的设置连续画)。
若要编辑顶点则输入e回车,命令行提示“输入顶点编辑选项,[下一个(N)/上一个(P)/打断(B)/插入(I)/移动(M)/重生成(R)/拉直(S)/切向(T)/宽度(W)/退出(X)]<N>:”。下一个是移动到下一个顶点(将下一个顶点置为当前,编辑顶点都是在当前顶点处作业,当前顶点有“叉号”标识);上一个是移动到上一个顶点;打断是在当前顶点打断成两个多段线;插入是在当前顶点的后面插入一个顶点;移动是移动当前顶点;拉直是在当前顶点到后面指定的顶点间拉直;切向是指定当前顶点的切线方向;指定当前顶点后面线段的宽度;重生成是重生成多段线。
要移动到下一个顶点,输入n回车;要移动到上一个顶点,输入p回车;要打断,输入b回车;要插入一个顶点,输入i回车,这时命令行提示“为新顶点指定位置:”,输入点;要移动顶点,输入m回车,这时命令行提示“为标记顶点指定新位置:”,输入点;要重生成,输入r回车;要拉直,输入s回车,这时命令行提示“输入选项[下一个(N)/上一个(P)/执行(G)/退出(X)]<N>:”,移动当前顶点,命令行提示“输入选项[下一个(N)/上一个(P)/执行(G)/退出(X)]<N>:”输入g回车,完成拉直;要指定顶点的切线方向,输入t回车,命令行提示“指定顶点切向<0>:”,输入切向角度;要改变下一段的宽度,输入w回车,命令行提示“指定下一条线段的起点宽度<0.00>:”,输入宽度值,命令行提示“指定下一条线段的端点宽度<0.00>:”,输入值;要退出顶点编辑,输入x。
(18)修改样条曲线
修改样条曲线的参数或将样条拟合多段线转换为样条曲线。可能的操作有闭合、合并、编辑顶点、拟合数据、转换成多段线、反转等。闭合就是样条曲线的首尾相连;合并就是把对象合并到样条曲线;编辑顶点是对顶点进行编辑;拟合数据是修改拟合数据;转换成多段线可以把样条曲线转变为多段线;反转是反转顶点顺序。
执行命令的方法如下。
① 菜单方式:“修改”→“对象”→“样条曲线”。
② 命令行方式:Splinedit(spe)。
执行命令后,命令行提示“选择样条曲线:”,选择样条曲线,命令行提示“输入选项[闭合(C)/合并(J)/拟合数据(F)/编辑顶点(E)/转换为多段线(P)/反转(R)/放弃(U)/退出(X)]<退出>:”,要闭合,输入c回车。要合并,输入j回车,这时命令行提示“选择要合并到源的任何开放曲线:”,选择对象,回车确认;要反转顶点,输入r回车;要转化为多段线,输入p回车,命令行提示“指定精度<>:”,输入值,确认。
要更改拟合数据,在命令行提示“输入选项[闭合(C)/合并(J)/拟合数据(F)/编辑顶点(E)/转换为多段线(P)/反转(R)/放弃(U)/退出(X)]<退出>:”时,输入f回车,命令行提示“[添加(A)/闭合(C)/删除(D)/扭折(K)/移动(M)/清理(P)/切线(T)/公差(L)/退出(X)]<退出>:”,要添加拟合点,输入a回车,这时命令行提示“在样条曲线上指定现有拟合点<退出>:”,指定点,用以确定要插入的拟合点的顺序,命令行提示“指定要添加的新拟合点<退出>:”,输入点,命令行提示“指定要添加的新拟合点<退出>:”,……,要结束这一点后的添加时回车确认,命令行提示“在样条曲线上指定现有拟合点<退出>:”,……,可以再次在曲线上添加拟合点,如果要结束添加,需再次回车,程序返回拟合数据命令等待状态。命令行提示“[添加(A)/闭合(C)/删除(D)/扭折(K)/移动(M)/清理(P)/切线(T)/公差(L)/退出(X)]<退出>:”,要闭合输入c。要删除拟合点,输入d,这时命令行提示“在样条曲线上指定现有拟合点<退出>:”,选择拟合点,命令行提示“在样条曲线上指定现有拟合点<退出>:”,……,一次运行可以多次删除,要结束删除,回车退出。要在样条曲线上添加扭折点(扭折点是节点和拟合点,但扭折点不会保持在该点的相切或曲率连续性),输入k回车,这时命令行提示“在样条曲线上指定点<退出>:”,指定点,命令行提示“在样条曲线上指定点<退出>:”,指定点,……,要结束添加,回车退出扭折。要移动拟合点,输入m回车,命令行提示“指定新位置或[下一个(N)/上一个(P)/选择点(S)/退出(X)]<下一个>:”,指定点(为当前拟合点指定新位置),要移动当前拟合点到下一个,输入n;要移动当前拟合点到上一个,输入p;要选择某个拟合点作为当前点,输入s;要退出拟合点的移动,输入x,回车返回拟合数据更改的命令状态;要清理(使用拟合点替代拟合数据),输入p;要更改起点和端点的切线方向,输入t,这时命令行提示“指定起点切向或[系统默认值(S)]:”,输入点(以此点和起点的连线作为切线),命令行提示“指定端点切向或[系统默认值(S)]:”,输入点(以此点和端点的连线作为切线);要重新指定公差,输入l回车,这时命令行提示“输入拟合公差<1.00E-10>:”,输入公差值;要退出拟合数据的更改,直接回车。
要编辑顶点,在命令行提示“输入选项[闭合(C)/合并(J)/拟合数据(F)/编辑顶点(E)/转换为多段线(P)/反转(R)/放弃(U)/退出(X)]<退出>:”时,输入e回车,命令行提示“输入顶点编辑选项[添加(A)/删除(D)/提高阶数(E)/移动(M)/权值(W)/退出(X)]<退出>:”,要添加顶点,输入a回车,命令行提示“在样条曲线上指定点<退出>:”,输入点,……,要结束添加,回车;要删除顶点,输入d回车,这时命令行提示“指定要删除的控制点:”,选择点,……,要结束删除,回车;要提高平滑阶数,输入e,命令行提示“输入新阶数<4>:”,输入数(数越大越平滑);要移动顶点,输入m,这时命令行提示“指定新位置或[下一个(N)/上一个(P)/选择点(S)/退出(X)]<下一个>:”,通过上一个(N)、下一个(P)或选择点(S)把要移动的顶点变为当前顶点(红色),然后输入点作为顶点的新位置。要更改顶点的权重值,输入w回车,命令行提示“输入新权值(当前值=1.0000)或[下一个(N)/上一个(P)/选择点(S)/退出(X)]<下一个>:”,通过上一个(N)、下一个(P)或选择点(S)把要改变权值的顶点变为当前顶点(红色),然后输入新值作为当前项的权重值(权值越大,样条曲线越接近控制点)。
执行spe命令后,命令行提示“选择样条曲线:”,如果这时选择的是样条化的多段线,命令结束后此多段线将转化为样条曲线。
(19)修改多线
多线的修改是通过“多线编辑工具”(图1-90)对话框来完成的。
“多线编辑工具”对话框
执行命令的方法如下。
① 菜单方式:“修改”→“对象”→“多线”。
② 命令行方式:Mledit。
执行命令后打开“多线编辑工具”对话框,先在对话框中单击相应的工具,然后选择对象进行操作。需要注意的是对象选择有先后顺序问题,顺序不同结果不同。
“十字闭合”:在两条多线之间创建闭合的十字交点。选择的第一条线是闭合的,第二条线将全部显示。
“十字打开”:在两条多线之间创建打开的十字交点。交汇区两条线都是打开的,但只显示第二条线的所有元素。
“十字合并”:在两条多线之间创建合并的十字交点。交汇区两条线都是打开的,并且显示两条线的所有元素。因此没有选择的次序问题。
“T形闭合”:在两条多线之间创建闭合的T形交点。第一条线是闭合的,将第一条线修剪或延伸到与第二条线的交点处。因此要先选择T字的竖线,如果是交汇的线,选择点要在需保留的一边。
“T形打开”:在两条多线之间创建打开的T形交点,线的交汇处是打开的。将第一条线修剪或延伸到与第二条线的交点处。因此要先选择T字的竖线,如果是交汇的线,选择点要在需保留的一边。
“T形合并”:在两条多线之间创建合并的T形交点。交汇区是打开的,并且显示两条线的所有元素,第一条线将延伸或修剪到第二条线的对应位置(从外向内对应)。因此要先选择T字的竖线,如果是交汇的线,选择点要在需保留的一边。
“角点结合”:在多线之间创建结合角点。将多线修剪或延伸到它们的交点处。如果是交汇的线,选择点要在需保留的一边。
“添加顶点”:向多线上添加一个顶点。在命令行提示“选择多线:”时,选择多线的点即是要添加顶点的点。执行一次命令可以添加多个顶点,既可以为一条多线也可以为多条多线添加。
“删除顶点”:删除离选择点最近的那个顶点。但可以多次选择,进行多次删除。要结束命令,回车确认。
“单个剪切”:对多线的单个元素打断。打断时以对象的选择点作为第一点,指定点作为第二点,对元素两点之间的线进行打断。
“全部剪切”:对多线的所有元素进行打断。打断时以对象的选择点作为第一点,指定点作为第二点,对多线两点之间的线全部打断。
“全部接合”:将已被剪切的多线线段重新接合起来。接合时以多线的选择点作为第一点,指定点作为第二点,对多线上两点之间的线全部接合,包括所有的单个打断和全部打断部分。
(20)修改图案填充
对填充图案和填充参数进行修改。
执行命令的方法如下。
① 菜单方式:“修改”→“对象”→“图案填充”。
② 命令行方式:Hatchedit(he)。
执行命令后打开图案填充对话框(图1-71),可以更换图案和更改填充的参数。
(21)修改阵列
对阵列属性、源对象(包括使用其他对象替换现有的源对象)、关联属性等进行修改。
执行命令的方法如下。
① 菜单方式:“修改”→“对象”→“阵列”。
② 命令行方式:arrayedit。
执行命令后,命令行提示“选择阵列:”,选择阵列,阵列类型不同,提示也将不同。
如果选择的是矩形阵列,命令行提示“输入选项[源(S)/替换(REP)/基点(B)/行(R)/列(C)/层(L)/重置(RES)/退出(X)]<退出>:”,输入s回车,命令行提示“选择阵列中的项目:”,选择一个源对象,对阵列中的源对象进行在位编辑,要结束编辑,输入arrayclose,或者单击“阵列编辑”工具条上的“保存更改”按钮。要替换源,输入rep回车,命令行提示“选择替换对象:”,选择新的源对象,回车确认,命令行提示“选择替换对象的基点或[关键点(K)]<质心>:”,指定新源对象的基点,以对齐到源对象的基点,命令行提示“选择阵列中要替换的项目或[源对象(S)]:”,选择被替换的源对象,命令行提示“选择阵列中要替换的项目或[源对象(S)]:”,选择被替换的源对象,……,逐个替换源,要结束替换,回车确认。要全部替换源,在命令行提示“选择阵列中要替换的项目或[源对象(S)]:”时,输入s回车,完成替换并退回阵列编辑状态。要重新定义阵列的基点,输入b,命令行提示“指定基点或[关键点(K)]:”,指定基点。要更改行参数,输入r,根据提示更改行数、行间距、行的标高增量。要更改列参数,输入c,根据提示更改列数、列间距。要更改层参数,输入l,根据提示更改层数、层间距。要重置源参数,输入res,阵列参数返回原状态。要结束编辑,直接回车。
如果选择的是环形阵列,命令行提示“输入选项[源(S)/替换(REP)/基点(B)/项目(I)/项目间角度(A)/填充角度(F)/行(R)/层(L)/旋转项目(ROT)/重置(RES)/退出(X)]<退出>:”,其中源、替换、基点、行、层、重置等选项的内容和环形阵列相同。要更改环形阵列中的项目数,输入i,命令行提示“输入阵列中的项目数或[表达式(E)]<8>:”,输入新项目数,回车确认。要更改项目间角度,输入a,命令行提示“指定项目间的角度或[表达式(EX)]<30>:”,输入角度。要更改填充角度,输入f,命令行提示“指定填充角度(+=逆时针、-=顺时针)或[表达式(EX)]<90>:”,输入角度。要更改项目旋转方式,输入rot,选择旋转与否。
如果选择的是路径阵列,命令行提示“输入选项[源(S)/替换(REP)/方法(M)/基点(B)/项目(I)/行(R)/层(L)/对齐项目(A)/Z方向(Z)/重置(RES)/退出(X)]<退出>:”,其中源、替换、项目、行、层、重置等的意义与操作方法和上面相同。要编辑项目分割路径的方法,输入m,命令行提示“输入路径方法[定数等分(D)/定距等分(M)]<定数等分>:”,要定数等分,输入d;要定距等分,输入m。基点是用于编辑项目上对齐的点,要对齐到路径的起点上,输入b,这时命令行提示“指定基点或[关键点(K)]:”,输入对齐点。要更改对齐方式,输入a,这时命令行提示“是否将阵列项目与路径对齐?[是(Y)/否(N)]<是>:”,输入y,项目旋转对齐到路径上;输入n,项目对齐到路径上时不旋转。
(22)修改表格
表格创建完成后,用户可以单击该表格上的任意网格线或任意一种对象选择的方式以选中该表格,然后通过移动夹点来修改该表格。表格夹点功能见图1-91。
表格夹点功能
通过列宽控制夹点更改列宽度,相邻两列的宽度同时改变,但如果按下Ctrl键,则只改变夹点前的列宽,其他列宽并不改变。
通过“打断夹点”,可以将表格拆分或者拆分的表格重新拆分或合并。拆分表格时,单击打断夹点,向上移动光标到拆分的行上单击即可完成表格拆分。要合并拆分表格时,单击打断夹点,向下移动光标,根据移动距离大小把拆分出来的部分表格再次合并到表格上,如果移动距离足够大,则拆分的表格将重新合并。表格的打断特性(图1-92)可以通过特性选项板进行修改,其中“启用”是指打断夹点的活跃状态,设定为“否”时,可以单击并拖动激活打断夹点;方向是打断形成的表的部分在源表的什么方位上安放;重复上部标签是指拆分出来的表是否重复使用表上部表题、表头等定义为标签的表的部分;重复底部标签是指拆分出来的表是否重复使用表底部一行定义为标签的表的部分;手动位置是指拆分出来的表是否支持手动移动位置,如果是将为拆分出来的部分添加一个位置控制夹点;手动高度是指拆分出来的表格是否可以再拆分,如果“是”,将为拆分出来的部分添加一个打断夹点,再拆分时将从设置高度处进行拆分;间距是指拆分后表格的间距(左右或上下)。
表格打断特性
AutoCAD表格功能也支持单元格的修改。要修改单元格,需在表格被选时,在单元格内单击以选中它。被选中的单元格边框中央将显示夹点,夹点功能如图1-93所示。拖动填充夹点可以自动填充。拖动单元上的夹点可以使单元及其列或行更宽或更小。选中一个单元格后,双击即可以编辑该单元格文字。也可以在单元格亮显时输入文字来替换其当前内容。要选中多个单元格,在一单元格上按下左键,并在多个单元格上拖动;也可以按住Shift键单击另一个单元格,同时选中这两个单元格以及它们之间的所有单元格。
单元格夹点功能
在表格被选中时,在表格内单击单元格,则将显示“表格”工具栏(图1-94),使用此工具栏,可以执行以下操作。
“表格”工具栏
① 插入和删除行和列:单击相应的按钮。
② 合并和拆分单元格:单击相应的按钮。
③ 指定单元格背景颜色:单击背景列表框选择颜色。
④ 改变单元边框的外观:单击“单元边框”按钮,弹出“单元边框”对话框,进行操作。
⑤ 编辑数据格式和对齐:单击“对齐”按钮右侧的下拉箭头,选择相应的对齐方式。
⑥ 锁定和解锁编辑单元:单击“锁定”按钮右侧的下拉箭头,选择相应的锁定方式。单击解锁则锁定状态解除。
⑦ 更改数据格式:单击“数据格式”按钮右侧的下拉箭头,选择相应的数据格式。
⑧ 插入块:单击“插入块”按钮,通过弹出的对话框,在选中的单元格内插入块。
⑨ 插入字段:单击“插入字段”按钮,通过弹出的对话框,选中一个字段插入。字段可以是保存日期、打印时期、打印比例、图形对象的一个特性、公式等。
⑩ 插入公式:单击“插入公式”按钮,选择相应的公式,指定单元格,回车输入。
⑪ 管理单元格内的块:当一个单元内有几个块时,可以单击“管理单元”按钮,在对话框中对单元格内的块进行管理。
⑫ 匹配单元格:使用当前单元格格式匹配到目标单元格上。首先选中单元格,单击“匹配单元”按钮,然后单击目标单元格。
⑬ 指定单元样式:选中单元格,单击“单元样式”列表框,选中一种样式。
⑭ 创建和管理单元样式:单击“单元样式”列表框,选择“创建新单元样式…”,创建单元样式;选择“管理单元样式…”,对已有的单元样式进行管理。
⑮ 将表格链接至外部Excel数据:单击链接“单元按钮”,选择“创建新的Excel数据链接”,输入链接名称,查找链接文件,选择工作表,单击确定完成链接。
对选中的单元格双击,就可调用“文字格式”工具栏,在此对文字进行修改、编辑或更改格式。
1.4.3 夹点编辑
夹点就是图形对象的控制点。在图形对象被选中的时候,夹点就会显示出来。显示的夹点有三种状态,即显示但未选中的夹点、处于悬停状态的夹点和被选中的夹点。三种不同的状态分别以不同的颜色表示,默认状态下未选中的夹点是蓝色,悬停状态的夹点是绿色,被选中的夹点是红色。只有被选中的夹点才可以编辑。通过对夹点编辑可以修改图形对象。
要选中夹点,先选择对象,然后移动光标到夹点上单击,即可完成单个夹点的选择。如果要选择多个夹点,可在拾取第一个夹点的同时按住Shift键。
对选中的夹点可以进行的操作有拉伸、移动、旋转、比例、镜像。选中夹点后,命令行提示“指定拉伸点或[基点(B)/复制(C)/放弃(U)/退出(X)]:”,指定点,就可以对夹点进行拉伸。这时如果回车,则可以在拉伸、移动、旋转、比例、镜像的操作间循环,以方便选择适当的夹点操作方式。也可以单击右键,使用快捷菜单进行操作的快速选择。
夹点的操作都具有复制模式,在使用复制模式时源对象不会被删除。因此都会产生新的图形对象,而且可以多次产生。要使用复制模式,需在出现命令提示时,输入c,以采用复制模式。复制模式要结束命令,可以敲回车、按空格、按Esc键或右键确认。
夹点的操作默认方式是以当前点为操作基点,若要重新指定基点,需在出现命令提示时输入b,以重新指定基点。
1.4.4 对象特性修改
绘制的每个图形对象都具有特性。有些特性是常规特性,适用于多数对象,例如图层、颜色、线型、透明度和打印样式。有些特性是特定于某个对象的特性,例如,圆的特性包括半径和面积,直线的特性包括长度和角度。
大多数常规特性可以通过图层指定给对象,也可以在绘制时直接指定给对象。在绘制完成后还可以修改。修改常规特性的方法如下。
1)在命令行内执行命令:Chprop(ch) 命令执行后,命令行提示“输入要更改的特性[颜色(C)/图层(LA)/线型(LT)/线型比例(S)/线宽(LW)/厚度(T)/透明度(TR)/材质(M)/注释性(A)]:”,输入c更改颜色,命令行提示“新颜色[真彩色(T)/配色系统(CO)]<Bylayer>:”,输入颜色索引号或标准名,即可更改对象颜色;输入la更改图层,命令行提示“输入新图层名<0>:”,输入目标图层名,完成图层更改;要更换线型,输入lt,命令行提示“输入新线型名<ByLayer>:”,输入线型名,完成线型更改;同样,要完成线型比例、线宽、厚度、透明度、材质、注释性更改,分别输入s、lw、t、tr、m、a,根据提示完成更改。
2)通过对象“特性”选项板 要调用对象特性选项板可以在命令行内执行命令Proper-ties(pr),或者单击标准工具条上的按钮,或者从修改菜单执行特性命令。命令执行后,会显示特性选项板,在特性选项板上详细列出选中对象的特性,包括常规特性,要更改某一项的值,需单击项目右侧的列表框,直接输入值或选中一个列表值。
3)使用源对象进行匹配 要进行匹配,可以在命令行内执行Matchprop(ma),或者单击标准工具条上的“特性匹配”按钮,或者通过修改菜单执行“特性匹配”。命令执行后,命令行提示“选择源对象:”,选择源,命令行提示“选择目标对象或[设置(S)]:”,选择要更改特性的对象,源的特性将按设置匹配到目标上。如果要更改设置,这时可以输入s,回车确认,程序弹出“特性设置”对话框(图1-95),以设置要匹配的项目。
“特性设置”对话框
① “标注”:将目标对象的标注样式和注释性特性更改为源对象的标注样式和特性。此选项仅适用于标注、引线和公差对象。
② “多段线”:将目标多段线的宽度和线型生成特性更改为源多段线的宽度和线型生成特性,但源多段线的拟合/平滑特性和标高不会传递到目标多段线。如果源多段线具有不同的宽度,则其宽度特性不会传递到目标多段线。
③ “材质”:将材质更改应用到对象的材质。如果源对象没有指定材质,而目标对象有指定的材质,则将目标对象的材质删除。
④ “文字”:将目标对象的文字样式和注释性特性更改为源对象的文字样式和特性。“文字”选项仅适用于单行文字和多行文字对象。
⑤ “视口”:更改以下目标图纸空间视口的特性以匹配源视口的相应特性:开/关、显示锁定、标准或自定义比例、着色打印、捕捉、栅格以及UCS图标的可见性和位置。但剪裁设置和每个视口的UCS设置,图层的冻结/解冻状态不会传递到目标对象。
⑥ “阴影显示”:更改阴影显示方式。对象可以投射阴影、接收阴影、投射和接收阴影或者忽略阴影。
⑦ “图案填充”:将目标对象的图案填充特性(包括其注释性特性)更改为源对象的图案填充特性。要与图案填充原点相匹配,请使用Hatch或Hatchedit命令中的“继承特性”,此选项仅适用于图案填充对象。
⑧ “表格”:将目标对象的表格样式更改为源对象的表格样式,此选项仅适用于表格对象。
⑨ “多重引线”:将目标对象的多重引线样式和注释性特性更改为源对象的多重引线样式和特性,此选项仅适用于多重引线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