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历史:中泰建业60周年报告文学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市场困局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企业也做了很多改革与创新。但他们低估了市场的残酷与复杂,市场经济并不像人们想的那么简单。要突破市场困局,必须从体制上动手术。

人算不如天算,计划不如变化。

项目上马时,聚氯乙烯树脂市场上能卖到八九千元一吨,市场前景非常乐观。但两年以后等产品生产出来时,市场风云突变,价格一路走低,跌落到三四千元一吨。

屋漏偏逢连天雨。当时国际市场石油产品价格走低,电石法生产的聚氯乙烯树脂比石油法生产成本要高出很多,企业生产的产品价格失去竞争优势,产品销售已经举步维艰。

恰逢此时,亚洲金融危机又汹涌而来,市场已经不是疲软,而是大有崩盘之势,谁也不知道哪一天市场才能有所转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能保本经营,如果产量过高,造成大量的积压,资金流断裂,那就得立刻关门。降量生产是最佳的选择。

但是,生产能力不足,达不到设计要求,所有的设备都大马拉小车,原材料消耗、能源消耗都要高于其他企业,产品失去竞争力。

新疆氯碱厂改扩建项目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中进行的,1995年完成的氯碱技改工程,2.3亿元投资是全额银行贷款,高利息造成年需归还贷款利息达3000万元,企业生产效益远远低于这个数字。企业负债过高,利息负担沉重,资产负债率高达119%,形成了资产结构新的不合理。

新疆氯碱厂的经营如履薄冰,每跨一步都举步维艰。

厂区院内堆满了装着产品的袋子。市场就是这么奇怪,昨天还疯抢的产品,今天一下就无人问津了,里里外外都很安静。

现任新疆圣雄能源氯碱公司董事长陈勇江说:“1994年我从新疆化工学校毕业来到新疆氯碱厂,刚好赶上技改,也赶上技改后的市场疲软。1995年厂里又陆续招了200多人,主要是学校毕业的学生。这些年轻人看到厂里这副模样,很多人就彷徨、动摇了,原来的老工人牢骚埋怨更多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听不进不同意见,非要上项目,这下把企业拖垮了……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老技术工人另谋高就了,有的新工人干脆不辞而别了。”

1997年新疆氯碱厂开始亏损,到1999年累计亏损7816万元,拖欠银行利息9847.28万元,企业陷入资不抵债、举步维艰的境地。只要开机就亏损,资金如此匮乏,生产更无法进行。新疆氯碱厂面临难以维持下去的窘境。

太阳照着,月亮看着,这就是日子。

37年,新疆氯碱厂还是新疆氯碱厂,还是西山马料地烧碱厂。它没有挪窝,也挪不了窝,更挪不起窝。似乎在坚守,又似乎在等待。

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按照当时的相关政策,摆在新疆氯碱厂面前的有三个选择:一是破产,二是重组兼并,三是债转股。

“如果说生不逢时,我就是来不逢时,1995年年底技改项目都能够正常运转生产了,结果没有市场,产品生产越多,企业亏损越大。1996年我一毕业就来到新疆氯碱厂,看到厂子一片破败的景象,都后悔自己走错了门,原来离开农村到城市到工厂的梦想破灭了。”张朝锋,魁梧壮实,1.82米的个头,如果从模样看,真有些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他陷入了很久的苦恼之中。

还有许多像李凤、杨振波这些当年新疆氯碱厂技改前后进厂的职工,无不受到了企业困境的煎熬和磨炼。

多年习惯了计划经济,当市场经济浪潮席卷而来时,虽然为了生存,企业也做了很多改革与创新,以适应市场经济。但他们低估了市场的复杂与残酷。慢慢他们发现市场经济并不像他们想的那么简单。

要适应市场,必须要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需要从宏观和微观的结合上着手,处理好一系列关系。

新疆氯碱厂何处去?

自治区领导和自治区经贸委领导几次找到自治区化工厅商讨解决办法:一是由乌石化将新疆氯碱厂兼并;二是由石河子天业将新疆氯碱厂兼并。而自治区化工厅又舍不得将一个刚改建好的资源转换企业拱手让出,决心上下努力,寻找机遇,想方设法盘活新疆氯碱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