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心血管疾病处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术前评估的意义与策略

非心脏手术的心脏并发症取决于患者的合并危险因素以及手术的方式及手术的过程。同时也受到外科手术的紧迫性、手术的大小、术式、手术的时间长短、以及患者体温的变化、失血量以及体液的转移等因素的影响。每一台手术都会通过组织损伤和内分泌因素的介导诱发应激反应,或引起心动过速或高血压。围手术期体液的转移加重了手术的应激反应。同时手术也可以造成凝血与纤溶的失衡,导致高凝状态和可能的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这一过程在手术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只是程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而已。这些因素会导致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
非心脏手术后心脏并发症,反映了患者手术本身和何种情况下施行手术等特异因素。术前心脏评估能够可靠预测术后心脏结果时可以指导治疗,降低围手术期风险、降低远期死亡率或改变手术决策过程。决策改变包括选择低风险、创伤性小的手术或非手术治疗(例如,对于特殊动脉瘤或闭塞性病变,建议血管内而非开胸手术方式;对4~5cm中等大小的肾动脉水平以下主动脉瘤,选择随访而非手术治疗;或选择非手术方式治疗无截肢风险的致残性跛行)。虽然不同的手术存在不同的心脏风险,但是差异通常反映了患者手术内容(病情是否稳定或有无机会完善术前准备)、手术特异性因素(比如液体转移、应激水平、手术持续时间或失血量)或患者特异性因素(手术导致冠状动脉疾病发生)。
如果术前心脏评估能够发现潜在的可以降低的风险,则降低这些风险的干预手段可以改善近期和远期心脏预后。对于手术着眼于长期效果的患者,改善远期预后的程度可以显著影响手术决策。例如,对无症状患者施行手术的目的是延长生命(如择期修补主动脉瘤)或预防未来卒中(如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时,治疗决策必须预测到患者能够活得足够长,并可以从预防性治疗中获益。
建议择期行非心脏手术的患者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时,应当权衡可能的获益与风险。由于冠状动脉疾病可造成围手术期或长期心脏发病率或死亡率显著升高,因此获益大小取决于能够确诊或治疗严重但是尚未怀疑冠状动脉疾病的可能性。在进一步检查和治疗过程中,检查和治疗本身的风险可能抵消甚至超过评估的潜在益处。此外,还必须考虑筛查和治疗的费用。尽管医师应当关心如何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但是不能依据临床预后来区分不同的评估和治疗策略何种更优时,应适当考虑费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