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预防药物
心力衰竭的循证医学治疗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阻滞剂,利尿剂,醛固酮拮抗剂以及洋地黄类。无论心力衰竭的病因如何,以上药物都能够改善心力衰竭的症状和自然病程。
(一)ACEI与ARB
ACEI类药物的相关实验业已证实其降低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的作用。ACEI类药物用于重度心力衰竭(NYHA分级Ⅳ级,LVEF小于25%)患者获益更大,当然对其他人群也同样有效。但是这部分患者死亡率的降低主要获益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再住院率的降低,而心律失常导致的死亡并没有显著降低。ARB类药物与ACEI类药物作用类似:降低总死亡率但是心律失常导致的死亡没有显著降低。
(二)利尿剂
利尿剂可以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症状。但是由于利尿剂会导致电解质失衡和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可能会增加死亡率。DIG试验明确了洋地黄类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洋地黄类药物可以降低因心力衰竭的再住院率,但不能降低总死亡率。另外,洋地黄药物组和安慰剂组对比,其心源性死亡率轻度增加(15%比13%; p=0.04),主要是由于洋地黄药物组心律失常导致的死亡增加,而不是心力衰竭导致的死亡增加。
(三)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也可以降低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RALES研究入选了1635例NVHA分级Ⅳ级、射血分数小于35%的心力衰竭患者。研究显示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以显著降低心源性死亡率31%,主要是获益于心力衰竭死亡和猝死的降低(相对风险度 0.71; p=0.02)。最近的EPHESUS研究入选了6642例射血分数小于40%的心梗后心力衰竭患者,结果显示依普利酮(eplerenone)可以有效降低全因死亡率和猝死导致的死亡(相对风险度0.79; p=0.03)。
(四)β-阻滞剂
近年来,β受体阻滞剂从以前治疗心力衰竭的禁忌药物变成了现如今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石。其降低缺血性或者非缺血性左室功能不全患者死亡率的效果与ACEI类药物类似。β受体阻滞剂可以中和患者血液循环中的儿茶酚胺,从而改善左室功能及预后。与ACEI稍有不同的是,β受体阻滞剂可以拮抗神经内分泌激活导致的促心律失常作用,这种直接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可以预防猝死发生。美国的卡维地洛研究入选了1094名左室射血分数小于35%的心力衰竭患者,均使用了ACEI,洋地黄类药物,利尿剂治疗。对比安慰剂组,卡维地洛组的总死亡率降低了65%。随访10个月时卡维地洛组的猝死发生率为1.7%,而安慰剂组为3.8%。MERIT-HF研究随机入组了3991例射血分数小于40%的心力衰竭患者,分为美托洛尔组和安慰剂组(所有患者均可以同时使用洋地黄类和ACEI类药物)。结果显示对比安慰剂组,美托洛尔组猝死的风险降低41%。
β受体阻滞剂对心功能重度减低的患者降低猝死风险的效果更明显。在CIBIS Ⅱ研究中随机入选NYHA心功能Ⅲ到Ⅳ级(射血分数小于35%)的患者,与安慰剂对比比索洛尔可以降低42%的猝死风险,同时总死亡率也明显降低。COPERNICUS研究评价了射血分数小于25%的心力衰竭患者,他们已经优化使用利尿剂和ACEI等药物治疗,但仍然在休息时或者轻微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美托洛尔组的猝死发生率为3.9%,而对照组为6.1%( p=0.016)。
(五)抗心律失常药物
尽管持续性室速室颤是猝死的基本病因,但是治疗室性早搏或者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非常有效的“纯”抗心律失常药物(例如钠钾通道阻滞剂),对于降低猝死或者总死亡率却没有效果。
相反的,CAST和CASTⅡ研究显示钠通道阻滞剂会降低心梗后伴有左室功能不全和频发室性早搏患者的生存率。CASH研究对比了普罗帕酮、美托洛尔、胺碘酮和ICD治疗既往有心搏骤停患者的效果。普罗帕酮组因为出现死亡率增高而提前终止。
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没有降低猝死这一现实导致人们开始转向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钾通道阻滞剂。这类药物与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不同,没有负性肌力作用,所以似乎是治疗心力衰竭的理想药物。ESVEM研究提示索他洛尔预防猝死要比Ⅰ类药物有效。但是,此研究没有设安慰剂组对照,所以不能完全排除索他洛尔仅仅是比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副作用小而已。另外,索他洛尔是左旋-索他洛尔(Ⅲ类抗心律失常作用)和右旋-索他洛尔(β受体阻滞剂)的消旋体混合体,其预防猝死的作用可能仅仅来源于其中的一个同分异构体。SWORD研究入选了心梗后心力衰竭、NYHA分级Ⅱ到Ⅲ级、左室射血分数小于40%的患者,右旋-索他洛尔增加心律失常死亡率以及总死亡率。
DIAMOND-CHF研究评价了dofetilide(一种单纯的钾通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研究对象为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左室射血分数小于35%的心力衰竭患者。Dofetilide不加重心力衰竭,降低房颤的发生率,并且可以提高转复窦性心律的成功率。但是dofetilide对于心律失常导致的死亡既没有增加也没有降低。
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能预防猝死的机制很难解释。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负性肌力作用可能会增加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而且,CAST研究和CAST Ⅱ研究的亚组分析显示,应用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会增加心律失常导致的死亡,尤其是在非Q波心肌梗死的患者,可能会增加致死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如前所述,心力衰竭患者基因方面存在胚胎特异的再转导,这会抑制钾通道,导致QT间期延长,从而使多形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风险增加。这种效应在心脏的不同部位程度不同,导致QT间期离散度增加,部分区域出现传导阻滞和/或折返。这可以部分解释为何钾通道阻滞剂没有很好的效果。DIAMOND-CHF研究中有3%的患者出现了尖端扭转室速。这种心律失常往往发生在严重心力衰竭的患者 ,以及在治疗的初始阶段。尽管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减少ICD放电次数,而且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颤非常有效,但是这类药物的应用仍然存在争议,因为缺乏降低心律失常死亡率和总死亡率的证据。
在所有影响动作电位的药物中,胺碘酮是唯一可以降低心律失常死亡率的药物(可能是由于胺碘酮虽然延长QT间期但不影响QT离散度),虽然效果有限。但胺碘酮不能降低总死亡率。一项包含13个研究、总计6553名患者的荟萃分析显示,胺碘酮可以降低29%的心律失常死亡率,对于非心律失常死亡率没有影响,总死亡率降低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