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中的五行文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五行文化的发展源流

第一节 五行概述

一、 五行的概念

五行学说在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人们对五行学说的概念的描述莫衷一是、众说纷纭。那么究竟何为五行?

四象八卦

阴阳八卦

一般认为五行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是指五种物质,而“行”是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他们的理论出发点是:世界是物质的,但世界的物质由气演化而来,也就是说无形的气演化出有形的五种物质(五行),这与“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物质演化论有些相似。然而世界是处于生生化化无限循环之中,因此,他们又根据五行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推论出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动力和规律——五行的生克制化。这一认识从唯物主义恒动观来看,似乎完全合乎逻辑。但细究这运动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不是源于其自发的过程,往往需要借助人的能动性才能实现。如五行相克中的金克木,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我们可以知道,就是金属能够克制砍伐木材,然而金属是不可能自发的去砍伐树木,是需要人为的过程。因此,这种理解似乎有些牵强。

此外,还存在几种比较典型的认识。有人认为“五行”学说是一种充满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的系统论,把自然界的循环运动都纳入五行模式规范下去构建。这一观点产生背景是20世纪下半叶系统科学的兴起,学术界开始试图通过系统论来解读五行学说的科学内涵。国学大师张其成《五行识人》一书在阐述五行涵义时说道:“有不少学者从系统论研究五行,认为自然界的循环运动突出表现为空间的五方机构、时间的五季节构、植物的五化结构循环,这三种循环运动都是在五行模式规范下建构的。五行是一个描述自然循环运动或周期运动、维持动态平衡的多体系稳定系统。”国医大师任继学先生的学生张志强从五行学说的起源角度阐述了五行学说与系统论的关系。在他撰文《五行学说科学内涵探微》中论证道:“‘五行’学说是以这五类功能为基础构成了以‘五行’及其表现形态为框架的世界大系统,而这个大系统是以‘五行相胜’和‘五行相克’为其运行模式的。”他用五行学说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特点与系统论进行比照,认为“五行”是五类具有不同功能的实物的称谓,而不是五种物质。

还有人从“五行”的属性来认识“五行”的涵义。认为五行在“属性”上是宇宙的构成要素,在“功用”上是宇宙万物的分类原则。这一观点承认了“木、火、土、金、水”五行是世界万物的构成基础,同时提出了物质分类方法回答了世界的本原问题。但是该观点存在局限性,没有体现世界的生生化化的过程,把世界看成是一个静止的、没有联系的自然物群,就像计算机中储存着五个数据库,数据库之间是没有必然联系的。

我们认为五行学说,是根据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功能和相互关系抽象出来的五种功能属性,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模式。五行学说发展经历了思想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四个阶段。

在思想萌芽阶段,顾名思义,是以思想观念的形式存在,并没有明确以“五行”字样记载。这一阶段,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是近取诸身,推己及物,认为万物皆有灵,木、火、土、水自然包含于其中(金是进入石器时代后才出现),对自然充满崇拜之情。随着先祖对自然界的认识加深和人类抽象思维的提高,原始万物皆神的观念,逐渐转变为某些特定的物质(因此有人认为五行起源于原始自然崇拜),而又因为原始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离不开木火土金水,因此这五种物质被抽象出来。虽然这五种物质被看成是特殊的物质——“五材”(据此,有人提出五行起源于五材的观点),但是这时期并没有明确提出五行,而是在孕育着五行思想。此外,由于先祖对神灵的崇拜之情依然存在,这时期人们思想中神教色彩较为严重,凡行大事必行祭祀,尤其是祭四方神。我们通过最早的史料卜辞中能明显地看到这种现象。

“己巳王卜,贞今岁商受年,王占曰:吉。

东土受年;

南土受年;

西土受年;

北土受年”

甲骨学家胡厚宣教授说,这是卜商与东南西北四方受年之辞。也有关于“中商”的记载:

“戊寅卜,王,贞受中商年,十月。”

中商就是商,以中与东南西北并举表现出五方观念。(有人据此提出五行起源于五方观念),可见,在这时期人们已经形成了五行思想萌芽。

中国上古文献中,最早提出“五行”的是《尚书》中的《甘誓》和《洪范》。《甘誓》中记载“威侮五行,怠弃三正”。《洪范》中记载“我闻在昔,鲧陻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斁。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初一曰五行……。”以上两处原文可以认为是对五行最早的记载。

尚书

尚书序

到春秋战国时期,五行被阴阳五行家广为采纳,并且提出“比相生间相克”的五行生克制化规律,丰富发展了五行学说的内容。尤其是稷下学说的代表人物邹衍和西汉儒家学者董仲舒,对五行学说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邹衍把五行学说引入政治和历史中,提出五德始终说。董仲舒在五行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三纲五常,把五行学说引入到道德领域。在儒家、道家、兵家等贤人达士的努力下,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一直沿用的成熟的五行学说。

二、 五行的特点

当我们仔细考察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化史、中国思想史的时候,我们还会发现,随着人们的抽象思维的提高,在不断赋予五行学说新的内涵的同时,还在不断地总结和归纳五行的特点。

《尚书·洪范》中说:“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里粗略地提出了五行的特点,后世学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归纳、总结出五行的特性。

木的特性:古人称“木曰曲直”。曲,屈也;直,伸也。木具有能屈能伸、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的特性。木代表生发力量的性能,标示宇宙万物具有生生不息的功能。凡具有这类特性的事物或现象,都可归属于“木”。

火的特性:古人称“火曰炎上”。炎,热也;上,向上。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火代表生发力量的升华,光辉而热力的性能。凡具有温热、升腾、茂盛性能的事物或现象,均可归属于“火”。

土的特性:古人称“土爰稼穑”。春种曰稼,秋收曰穑,指农作物的播种和收获。土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的特性,故称土载四行,为万物之母。土具生生之义,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生存之本。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性能的事物或现象,皆归属于“土”。

金的特性:古人称“金曰从革”。从,顺从;革,变革、改革。金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的特性。凡具有这类性能的事物或现象,均可归属于“金”。

水的特性:古人称“水曰润下”。润,湿润;下,向下。水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的特性。凡具有这类特性的事物或现象都可归属于“水”。

五行特性

五行特性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直观观察和朴素认识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理性概念。因此,五行的特性虽然来自于木、火、土、金、水,但实际上又超越了这五种具体事物的本身,具有抽象的特征和更广泛的内涵。

三、 五行的生克制化

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属于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规律,用图表示即:

五行生克

从上图可以看出,五行相生相克是一个无始无终的循环路线。

关于相生相克理论的产生,自古以来留有很多神秘的传说。如五行相克与洛书有关,相生与河图有关。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先对“河图”和“洛书”进行认识。

河图和洛书是我国古代的两幅神秘图案,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开端,有着“宇宙魔方”的圣誉。传说上古时期,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里出现一条怪兽龙马,浮出水面,龙马背负一幅图案——“河图”,并把这幅图案献给了伏羲。传说伏羲竟然依此而创立了八卦。同样也是在洛阳,洛宁县洛河中也出现了一只怪兽——神龟浮出水面,背负“洛书”,它把这幅图案献给了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于是划定天下为九州。这也是我们华夏九州的传说之一。

五行相生相克与河图洛书关系密切,如果把《尚书·洪范》中数字与五行的关系代入洛书中,可以看到,逆时针方向就是五行相克的顺序;把五行之数代入河图,按顺时针方向正好是五行相生之序。但经现代研究发现,河图和洛书并非是伏羲大禹时代的发明。因此我们不能把“河图”和“洛书”作为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根源。

河图洛书

从上述的传说,我们不难看出,自五行学说产生后,人们对五行之间的关系给予高度的关注,力图找到某种合理的关系,并使之容纳五行和万物之间以及五行相互之间的各种关系。然而这样的探索一直进行到春秋时期,人们才归纳总结出五行的相生相克规律。关于五行生克说产生的具体时间与过程,刘筱红在《神秘的五行》中说道:“五行生胜(克)学说产生于春秋年间,成熟于战国中后期,它标志着人们对五行认识已从表象深入到它的内部结构和交互作用,力图依据某种特定的原则或机制,探求五行之间的互相依存或排斥的关系。”从文献记载情况来看,相生相克的关系产生之前,有学者已经提出“事物相杂而生”关系。西周末年,史伯提出“五行相杂以生百物”的命题,这是有文献记载最早提出世界万物是五行相杂产生的理论。史伯的该句话虽然没有明确的提出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但是它为二者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于相生相克学说究竟由何时何人总结出来,目前学术界暂无定论,是争议较大的问题。其实,我们认为对于一个问题的探讨,不能苛刻的要求完整的字样,而要从观念和思想的层面来认识。因此我们比较赞成胡华凯先生关于五行生克说的论述。先生在《五行起源新探》文中探讨五行相克问题时说道:“《逸周书·周祝》已明确指出:‘陈彼五行必有胜。’这是关于五行相胜(克)说的最早文献记载。”“最早提出完整的五行相克顺序的是《左传·文公七年》‘水、火、金、木、土,谓之六府。’尽管文中没有直呼‘五行’,但由水火金木土的排列次序,即可看出作者对相克关系已有了明确而完整的认识。因此我们可把五行相克说的形成时间大致定在《左传》成书的时代,或春秋末期。”胡先生在探讨五行相生时也提到:“我们认为,五行相生说形成于战国时期”“五行相生说的完整体系最先在《管子》中出现。”“汉初《淮南子·天文训》对五行相胜关系做了明确论述:‘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胡先生关于五行生克说产生时间的论述和刘筱红先生似乎不谋而合了。而关于明确提出五行生克说的人物,有人提出相克说始于邹衍,相生说始于刘向父子。李丰琼先生在《董仲舒的五行生克说》一文中提出“董仲舒的五行思想是他庞大思想体系的理论支撑,也是我国五行思想发展史上的重重一笔,突出表现在他吸收前人五行理论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五行相生之序’和‘五行相生之说’,并独创了‘五行上为贵’之说。”他认为五行相生说是由董仲舒首次提出。首先抛开五行生克说是否确实是这三人首次提出的问题来看,通过大家对这三人的争议,我们可以看出他们肯定对五行生克说的提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或许是首先提出,或许是极力推崇或大力宣言五行生克说。庞朴先生《五行漫谈》一文中说道:“说者常谓相胜说始于邹衍,相生说始于刘向父子,那是指‘五德始终’究竟相胜抑相生而言。也就是说,在对历史发展究竟为取代关系还是传承关系上,邹、刘的看法是相反的……”“董仲舒作《春秋繁露》,顺列《五行相生》、《五行相胜》各一章,并且找出一个‘比相生而间相胜’的规律,打算利用五行生胜的简单事实,来求证社会之乱的复杂原因……倒是五官配五行,是董仲舒在《管子五行》篇基础上的一大发明。”可见,庞先生是不赞成五行生克说是由上述三人所为的。可惜书缺有间,对于这个问题,目前现存的文献中我们不能找到充分的证据。我们只能确定五行生克说产生的大致年代——春秋至战国中后期,和对五行生克说产生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