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家庭环境对儿童早期发展的影响
1.看护人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大量研究表明:儿童最主要的看护人(广义上指“家庭成员”),对儿童长期的成长至关重要。儿童对母亲的依恋是人类最初始的也是影响最深远的一种情感,是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几乎一切社会情感发展的基础。没有母亲的喂养和照料,儿童便无法生存下去。这就促使儿童对母亲产生依恋。儿童通过与看护人之间安全的接触,在感情上和身体上感到安全,在此基础上再去探索周围的环境。儿童探索周围环境的想法成功地得以实现后,其自信心也会得以增强并且会受到鼓舞继续进行探索。由此,儿童开始了解并且掌控他们周围的环境,而且逐步习得能力、树立自信心。因此,所有家庭都需要得到帮助,从而来学习如何更好地带孩子,如何敏锐地发现并且有效地应对孩子的需求。然而,无论是生理上的还是环境方面的不利因素,都会对看护人与儿童之间的接触造成不利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婴儿出生时体重偏低、营养不良并且有传染病、贫困及相关困境、家庭矛盾和家庭暴力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疾病,例如母亲抑郁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外界对家庭的支持尤为重要。
2.家庭关系
尽管充足的营养对于儿童发育来说必不可少,儿童保持良好的家庭和社会关系也同样重要。目前的相关文献呼吁:我们应将儿童视作社会行为人,环境塑造儿童,反过来,儿童也塑造环境。儿童个体的发展是可以被影响的,与环境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儿童幼年如果生长在温馨、呵护的环境中,这将是最适于儿童成长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儿童不会遭到不恰当的异议和惩罚,而是给予了种种机会去探索他们周围的世界,让他们去玩耍并且去学习如何与他人交流、如何倾听他人的谈话。尽管儿童早期发展是个复杂的过程,但是许多因素是儿童通过日复一日的简单体验便可以实现的。通过关系需求来提高儿童日常体验的质量,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所有关于儿童早期所接受的父母教育、看护以及监护活动的首要目的。
3.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早期发展的影响
父母的教养方式指家长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它是对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相对稳定的一种行为倾向。
父母养育类型分为四种,即权威型、专制型、放纵型(宽容型)和忽视型,见表1-1。上述四种类型的区分基于父母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即要求性(命令/控制)和反应性(接纳/反应)。要求性指的是父母是否对孩子的行为建立适当的标准并坚持要求孩子去达到这些标准;反应性指的是父母对孩子接受和爱的程度,以及对孩子要求的敏感程度。
表1-1 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和四种类别
(1)权威型教养(高要求/高反应)
在多数情况下,这是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抚养方法。鼓励孩子独立,同时也会有一些限制和控制。亲子间言语交流较多,父母对孩子也表现得温和并充满情感。权威型父母会耐心倾听孩子的观点,并鼓励孩子参与家庭决策;设立恰当的目标,并坚持要求儿童服从和达到这些目标;支持儿童的积极行为,并且鼓励儿童的成熟、独立和与年龄相符的行为。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社会能力和认知能力都比较出色。他们在掌握新事物和与同龄儿童交往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自信,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并且心境比较乐观、积极,成就感也比较强。这种发展上的优势在青春期时仍然可以观察到,即这类青少年具有较高的自信,社会成熟度较高,学习上也更勤奋,学习成绩也较好。
(2)专制型教养(高要求/低反应)
持这种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很严厉,强加给儿童一些不经解释的规矩,提出很高的行为标准,这些标准和要求甚至不近情理,孩子没有丝毫讨价还价的权利。这种教养方式的特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即“因为我说了,所以你就必须这样做”。如果儿童出现稍许的抵触,父母就会采取体罚或者其他惩罚措施。从本质上看,这种教养方式只考虑到成人的需要,而忽视、抑制了儿童自己的想法和独立性。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焦虑、退缩等负面情绪和行为,往往感觉不快乐。在青少年期,他们的适应状况也不如权威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儿童。但是,这类儿童在学校中往往有较好的表现,出现反社会行为的比率并不高。
(3)放纵型(或宽容型)教养(低要求/高反应)
持这种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充满了爱、关心和期望,积极地投入到孩子的养育中,但是却忘记了孩子社会化的任务,他们很少对孩子提出任何要求或施加任何控制,允许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在孩子还不能做出决策的年龄,父母就容许孩子自己做决定。在饮食起居、学习、游戏等方面不提要求,儿童很难学习到自我控制,甚至会为所欲为。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在控制自身行为上也存在困难,他们可能会变得霸道,表现得很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尤其差,自我中心、固执,很难与同龄人相处。他们在任务面前缺乏恒心和毅力,当要求他们做的事情和愿望相悖时,他们几乎不能控制自己的冲动,会以哭闹等形式寻求及时的满足。他们往往对父母缺乏尊重,表现出很强的依赖和无尽的需求。这种情况在男孩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4)忽视型教养(低要求/低反应)
持这种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他们既不会对孩子提出什么要求和行为标准,也不会表现出对孩子的关心。他们对孩子的成长所做的最多只是提供食品和衣物,或他们很容易就可以做到的事情,而不会去付出什么努力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和成长条件。父母之所以用这样的方式来对待孩子,可能是因为父母自己早年生活中充满了生存的压力,或者自己遭遇过重大的挫折或不幸,家庭关系出现重大问题,使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孩子。不管出于何种原因,这种极端的忽略也可以视为对孩子的一种虐待,这是对孩子情感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剥夺。由于和父母之间的互动很少,这种成长环境中的孩子,社交能力不良,自控和独立能力都较差。而且他们的自尊水平较低,不成熟,与家庭疏远。进入青春期后,他们还可能出现旷课和犯罪行为。
总之,基于分类学探讨儿童养育问题时,显然应对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多加考虑。
4.父母的榜样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学习如何行为的主要方式是观察和模仿,因此父母的榜样作用格外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自身的心理素质、品德素质、文化素质等都对孩子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长要努力优化自身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品质,当好合格的“第一任老师”。儿童是父母的影子,要培养儿童有良好的性格,必须先从父母自身做起。父母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
此外,社会应该对经济状况较差、贫困家庭、父母有身心疾患、家庭有矛盾或有家庭暴力的家庭给予更多的社会支持。对处在这些境遇的儿童给予更多的关爱。
5.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
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对儿童早期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家庭成员如果出现了慢性健康问题,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精神方面的(尤其是母亲或主要看护人),或者出现了亲密伴侣之间的暴力、母亲抑郁以及慢性病,都可能对儿童的成长造成有害影响。如果儿童所在家庭环境中母亲抑郁、家庭极度贫困或者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那么,父母与孩子之间这种重要的互动关系就可能被破坏,导致儿童在家里会较少有机会获得成长经验。母亲抑郁会对儿童造成严重的、慢性的影响,这将阻碍儿童成长。因此,应该认识并关注儿童看护人健康问题,帮助儿童看护人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同样是对儿童早期发展进行投资,并且应得到重视。
6.性别
从影响儿童健康的社会性决定因素的角度来看,家庭成员之间的不平等可能很明显,当涉及性别时尤其如此:“母亲在家庭事务上享有的权力将对家庭成员及子女产生最直接的影响。母亲在分配食物、利用卫生保健资源、决定孩子入学及分配其他家庭必需品资源方面缺乏控制权”。往往女童更有可能获得较少的食物、被拒绝提供必要的卫生健康照顾和教育。成年妇女忙于做家务和照顾子女,较少有外出工作,并且女童也可能没有机会上学。尤其是当母亲外出工作,家里找不到其他人来照顾孩子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女童就很有可能辍学回家照顾兄弟姐妹。同时,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最近的报告称:在发展中国家,几乎每5名读小学的女童中就有1名无法完成小学教育。缺失初级教育便剥夺了这些女童开发其所有潜力的机会。调查发现,受过教育的妇女死于分娩的几率较低,而其送子女入学的可能性更大,并且五岁以下死亡的儿童中大约有一半儿童的母亲受教育的程度为初级。
很明显,妇女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决策权)以及她们受教育的程度,在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妇女受过教育不仅可以降低婴儿死亡率而且可以使女童有机会获得长期教育。通过促进发展、接受教育和适当的抚养来实现家庭成员间的性别平等将有助于减少两代人之间贫困蔓延。
7.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以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此形成的联系。有核心家庭、大家庭、单亲家庭等。全球化也带来了流动人口、留守儿童等。这些都会对儿童的早期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8.家庭支持
家庭应该有能力获取资源,以便做出最利于子女的选择和决定,其中包括父母养育和看护人的照顾等支持。家庭需要社会保障的一个方面具体体现在社会需满足其工作与家庭生活的需求上。研究证实,抚养照顾子女的质量对于全世界的家庭来说都十分重要。研究证实:全世界有数以百万计的儿童目前正处于离开家庭单独生活的状态,处于非正式看护的状态(通常是由其他孩子来看护),或者被送去工作并且暴露在不安全的工作环境中。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之一,便是由社会来提供能保证质量的、可承受的支持来帮助照看儿童。
9.适应能力
许多面临着日常生活困难的家庭由于其社会经济情况不利,无法为子女创造一个必需的抚养环境。适应能力是指儿童即使在逆境中也能生存下来的能力。Bartley回顾了这方面的研究后指出“重要的社会关系和社区关系以及社会互动关系方面的维持技巧是获得社会保障的关键来源”。而家庭为儿童提供了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来增强儿童的适应力。世界各地都有儿童亲眼目睹或亲身经历过家庭暴力、离异等事情,或者目睹或经历过其家庭成员酗酒或滥用药品,而另外一些儿童正面临着重大灾难事故或者日复一日的暴行,如战争、贫困、疾病、饥饿、洪水、艾滋病和被迫工作等。在这些环境下,儿童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个人、家庭、社区等因素以及更宽泛的社会因素。
Berman的研究及其他人员的相关研究指出,使家庭更有能力在重压和充满暴行的环境中为儿童提供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家庭需要有适当的安全网加以保护,比如社会保障政策、获得恰当的服务以及充足的收入,保证家庭不论每天要面对怎样的困难也可以更有能力培养子女的适应能力。可以通过家庭成员、看护人以及儿童与所在社区或相关群体(比如以宗教来划分的群体)等其他人员之间的关系来增强儿童的适应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由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提供的儿童早期发展、健康、营养服务及其他服务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方便子女就学、收入转移、卫生保健以及获得安全住房等方面的更宽泛的政策来实现。社会机构以积极的方式加强公民间的“联系”将增强儿童和家庭的适应能力。相应地,政府、国际机构和城市社会团体应使用“联系儿童与成年指导者”的准则,来判断计划提议和政策提议是否恰当。
10.社会经济状况
社会经济状况(简称“SES”)的“牢固性”会影响到人生中的各种发展和健康,这即是“梯度效应”。影响儿童早期发展的家庭资源所反映出的梯度效应,最有力地说明了不同的家庭资源会对儿童在社会群体中获得幸福产生不同的影响,并且这些资源深刻地影响到家庭环境的方方面面。最近由Houweling、Casper等人对43个贫穷国家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在这些国家中,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与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之间有着惊人的联系。因此,外界对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家庭应该给予特殊的关注和支持。
11.家庭的居住环境
家庭居住环境同样会影响儿童的早期发展。居住条件与儿童的身心健康密切有关,比如家里过于拥挤、室内空气污染、潮湿阴冷等都会影响儿童的成长。贫民窟和棚屋区的居住环境明显对儿童更有危害。调查研究了数个无家可归的家庭及其子女后发现,他们患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以及发展不佳的比率要大得多且面临更大困境。因此给儿童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对儿童的早期发展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