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人群队列研究调查适宜技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 言

人群队列研究是国际上公认的研究环境因素和遗传危险因素与疾病发生结局之间关联的群体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是解决现代医学一些迫切问题的重要研究手段,也是转化医学研究的重要基础。目前,全球队列研究数量不断增加且规模愈来愈大,计划开展人数达50万的超大型人群队列研究就有8个。2011年,《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重点任务明确指出要建立我国的大型人群队列,目前国内已有中国成人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CKB)构建的51万成人队列、复旦大学构建的20万泰州成人队列等大型队列问世,为后续开展各种专题性研究提供了实践经验和基础平台。

为贯彻落实我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科技部、卫生部等部委于2010年联合筹建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旨在充分发挥人口健康领域科技资源的作用,提升我国人口健康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就大型队列而言,尽管目前数量不断增多,但可比性低、共享性差,样本资源库和信息库建设不够规范等问题普遍存在,直接造成了重复投资和严重的资源浪费。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对我国大型队列研究整体设计和实施各个环节中的标准进行规范化研究,以便为国家层面上的标准统一、数据规范和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本书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区域人口健康大型队列适宜技术的标准化与应用》为依托,着眼于大数据时代及超大型队列研究不断发展的趋势,对大型队列应用中的各类信息和样本收集的规范化方式及流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总结,并针对性地推荐了一些适用范围广、效果好、可行高的调查技术,以期为读者提供一本最终可获取高质量研究数据的案头工具书。大型队列研发的技术规范标准是慢性病防治综合技术和策略研究的技术支撑体系,一定程度上也是实现国家“疾病防治重心前移”战略目标的基础工作。“无以规矩,不成方圆”,作为流行病学工作者,希望《大型人群队列研究调查适宜技术》的出版,能够对推动开展我国大型人群队列研究,加强项目质量控制,以为形成科学可比的本土化科学证据作出积极的贡献。

全书内容分为四大部分7章32节:第一章介绍了大型人群队列调查的产生背景、开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第二章简要介绍了队列中暴露测量的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第三章至第六章按照不同暴露的测量方式,分别介绍了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器械检查、标本采集检测等各种方式评估不同暴露信息的可选操作种类,并加以对比和针对性推荐;第七章主要结合研究经费时常受限的原因,告知读者如何从研究目的出发,选择必要且充分的研究指标。整体而言,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尽量从读者的角度出发,考虑可读性、可参考性,同时努力及时地收集最新最权威的相关证据,力求实用高效。

本书写作团队以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的十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为主力,历时近两年的时间,他们年轻且富有活力的创意和视野是本书顺利面世的基础。但因水平有限,难免会有疏漏,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衷心感谢吕筠老师和博士研究生孙点剑一同学前期所做的大量组织协调工作和全书写作框架的设计,为本书高效规范的写作奠定了基础。同时,本书特别邀请了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詹思延教授、曹卫华教授、吴涛副教授、李劲副教授和陶秋山老师,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潘慧教授,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于雅琴教授、寇长贵副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施晓明教授、姜垣教授审阅了部分相关章节,他们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为书稿增色不少。本书学术秘书王胜锋老师的辛勤工作和多方协调使本书及时出版成为可能,在此一并致谢。

李立明

201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