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作为一门医学研究的方法学,其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创伤骨科流行病学就是一门流行病学与创伤骨科交叉的学科,运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创伤骨折的发生率、患病率及其构成,并试图发现导致创伤骨折的可能原因,进而为创伤骨折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创伤骨科流行病学研究可明确描述各个部位骨折的性别、年龄、地域、时间和骨折严重程度等指标的分布特点,也可以开展骨折的相关病因学研究,发现病因线索,验证病因假说,为有效开展人群骨折防治提供重要的科学证据。
我们十分高兴地看到,张英泽教授及其团队历时11年对我国骨折的流行病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2009年他们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临床创伤骨科流行病学》,书中分析了6万余名患者(65 267例骨折)的年龄、性别、骨折部位及其严重程度等分布特征,并且系统地阐明了各个部位、不同类型骨折的构成比。该书深受广大读者好评,其英文版由德国Thieme出版社于2012年向全世界公开发行。
在此基础上,张英泽教授又带领课题组开展了全国骨折流行病学的调查。开展大样本人群流行病学研究工作的难点在于如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本以及如何有效控制各种混杂因素。课题组在全面考虑我国不同地域社会经济状况、城乡差别、医院分级分类、民族分布等方面的情况下,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除外)的83所医院作为研究对象,具有较好的代表性;采集了上述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2年间诊治的全部创伤骨折资料,对全国414 935名患者、431 822例骨折的性别、年龄及骨折分型构成比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综合反映了我国创伤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建立了国内外样本量最大的创伤骨科流行病学数据库,通过对全国范围内创伤骨折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揭示了骨折的共性规律,阐明了各部位骨折的具体特点,为骨折的预防和诊疗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全书将各种数字制作成圆形图(饼图)、曲线图和柱状图,形象直观地将信息呈现给读者,最大限度地减少文字的罗列叙述;各部位骨折分型除文字描述外,均附以大量精美的骨折彩色模式图,并配以相应的X线图,简单易懂,能迅速为临床骨科医生所掌握;图片配以数字说明,将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一一呈现,更直观、简练。此外,本书将近年来国际创伤骨科领域的新理论和新技术进行了扼要介绍,将有助于年轻骨科医生在学习各部位骨折损伤特点的同时掌握其诊疗要点,拓展了读者的视野。
《临床创伤骨科流行病学》是我国创伤骨科领域近几十年来大样本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填补了我国骨折流行病学研究的空白,完善了我国创伤骨科流行病学体系。五年前,当我看到第1版时,已然欢欣,叹服于作者处理6万余病例的艰苦工作。现在,英泽教授带领他的团队完成了第2版《临床创伤骨科流行病学》,调研工作遍及全国各地,地域之广、样本量之大、工作之细致,难出其右!
如今第2版付梓在即,蒙约写序,不胜荣幸,欣然命笔。
中华流行病学会主任委员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书记、常务副院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