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旭杂病针灸治验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艾灸法

灸,烧灼的意思。灸法是用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的艾炷或艾条点燃以后,在体表的一定部位熏灼,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也是针灸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灵枢·官能》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也说,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均说明灸法有其独特的疗效。
(一) 灸法的作用
1. 温经散寒
《素问·异法方宜论》记载:“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可用来治疗风寒湿邪为患的病证。
2. 扶阳固脱
《伤寒论》指出:“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下利,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无脉者,灸之。”临床上常用于中风脱证、急性腹痛吐泻、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3. 消瘀散结
《灵枢·刺节真邪》中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气血凝滞之疾,如乳痈初起、瘰疬、瘿瘤等。
4. 防病保健
《备急千金要方》有“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医说·针灸》也说:“若要安,三里莫要干。”说明艾灸有防病保健作用,今人称之为“保健灸”。
(二) 灸法的种类
1. 艾炷灸
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手指搓捏成大小不等的圆锥形状,置于施灸部位点燃而治病的方法。每燃烧一个艾炷称为一壮。艾炷灸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类。
(1) 直接灸:将大小适中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称直接灸。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
1) 无瘢痕灸:又称非化脓灸,将艾炷置于穴位上点燃,当艾炷燃到2/5或1/4左右,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时,即更换艾炷再灸。一般灸3~5壮,使局部皮肤充血起红晕而不起疱为度。
2) 瘢痕灸:又称化脓灸,施灸前用大蒜捣汁涂敷施灸部位,以增强黏附和刺激作用,然后放置艾炷施灸。每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加炷施灸,一般灸5~10壮。因施灸时疼痛较剧,灸后产生化脓并留有瘢痕,所以灸前必须征得患者的同意。对施灸中的疼痛,可用手在施灸部周围轻轻拍打,以缓解灼疼。在正常情况下,灸后1周左右,施术部位化脓形成灸疮,5~6周后,灸疮自行痊愈,结痂脱落,留下瘢痕。
(2) 间接灸:艾炷不直接置皮肤上,而用药物或其他材料隔开放在皮肤上施灸。
1) 隔姜灸:用鲜生姜切成直径2~3cm,厚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上面再放艾炷灸之。当艾炷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疱为度。常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腹泻及风寒痹痛,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作用。
2) 隔盐灸:用干燥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力。但须连续施灸,不拘壮数,以期脉起、肢温、症候改善。
3) 隔附子饼灸: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cm、厚约0.8cm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面再放艾炷施灸,直到灸完所规定壮数为止。多用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等症,有温补肾阳等作用。
4) 铺灸:又称长蛇灸,患者取俯卧位,暴露背腰骶部,取穴多用大椎至腰俞间督脉段,可灸全段或分段。鲜生姜打成泥状,用纱布滤过姜汁,把姜泥置于患者腰背之上,长30cm,宽20cm,厚约2cm。再在姜泥之上放置艾绒,厚约3cm,将其顶端点燃,待燃尽后换新艾绒再灸2次。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以来,已引起针灸界的关注。经研究观察到,长蛇灸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具体表现为能够提高细胞免疫和抑制体液免疫的功能。
2. 艾条灸
艾条灸是将艾绒制作成艾条进行施灸。艾条是取艾绒24g,平铺在26cm长,20cm宽,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上,将其卷成直径约1.5cm的圆柱形封口而成。也有在艾绒中掺入其他药物粉末的,称药条。药条处方为肉桂、干姜、丁香、木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苍术、没药、乳香、川椒各等分,研为细末,每支药条在艾绒中掺药6g。
(1) 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距皮肤1.5~3cm,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10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对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患者,医者可将中、食二指分开,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烫伤。
(2) 雀啄灸: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
(3) 回旋灸: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虽然保持一定距离,但不固定,而是向左右方向或反复旋转地施灸。
(4) 雷火灸:是在古代雷火神灸实按灸的基础上,改变其用法与配方创新发展而成,将中药粉末加上艾绒制成艾条,施灸于穴位上的治疗法。用灸时扭开灸盒中部用大头钉在盒口处锁钉点灸头,在相应部位或穴位上用悬灸方法,要求灸疗部位皮肤发红,深部组织发热,雷火灸的火头距皮肤2~3cm为宜。灸条燃至盒口,取下盒口两侧大头钉,抠开底座盖,用手指推出盒身部灸条,灸条固定好又用,注意随时吹红火头,不用时盖上盒帽,以便下次再用。与传统灸法相比,雷火灸除具有温热穴位的物理作用外,还有其特殊的植物药物配方而起的药理作用,比其他艾灸更性烈,火力更猛,渗透力更强。
以上诸法对一般应灸的病证均可采用。
3. 温针灸
是针刺与艾灸结合使用的一种方法,适应于既需要留针又必须施灸的疾病,方法是:先针刺得气后,将毫针留在适当深度,再将艾绒捏在针柄上点燃直到艾绒燃完为止。或在针柄上穿置一段长1~2厘米的艾条施灸,使热力通过针身传入体内,达到治疗目的。一般需要灸治者均可采取,对小儿、妇女及畏惧灸治者最为适宜。
4. 温灸器灸
是用金属特制的一种圆筒灸具,故又称温筒灸。其筒底有尖有平,筒内套有小筒,小筒四周有孔。施灸时,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将温灸器的盖扣好,即可置于腧穴或应施灸部位,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
(三) 注意事项
1. 施灸的程度
《千金方》指出“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上后下。”临床操作一般先灸上部、痛部、后灸下部、腹部;先灸头身,后灸四肢。但在特殊情况下,必须灵活运用,不可拘泥。
2. 施灸的禁忌
(1) 施灸时,应注意安全,防止艾绒脱落,烧损皮肤或衣物。
(2) 凡实证、热证及阴虚发热者,一般不宜用灸法。
(3) 颜面五官和大血管的部位不宜施瘢痕灸。
(4) 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3. 灸后的处理
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正常现象,无需处理,很快即可自行消失。如因施灸过量,时间过长,局部出现小水疱,只要注意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疱较大,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水疱,放出水液,或用注射器抽出水液,再涂以龙胆紫,并以纱布包裹。如行化脓灸者,灸疱化脓期间,要注意适当休息,保持局部清洁,防止污染,可用敷料保护灸疮,待其自然愈合。如因护理不当并发感染,灸疮脓液呈黄绿色或有渗血现象者,可用消炎药膏或玉红膏涂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