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深入探讨大学英语教学原则,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大学英语是我国高等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这门课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21世纪人才的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培养跨世纪的一代新人,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大学英语必须尽快跨上一个新台阶。为此,国家教委组织实施了“面向21世纪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研究项目,以便制定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并就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材编写等方面进行研究。这一方面使大学英语教学获得了一个新的机遇,另一方面也使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一次历史性挑战。以什么样的教学原则来指导大学英语教学,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使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是值得大学英语教学界深入探讨和研究的一件大事。为此我们拟就以下十个方面提出我们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大学英语教学界的专家、学者和同行。
6.1 大学英语教学应体现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涉及教育方向、教育功能、教育制度以及教育内容和方法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性改革。大学生是社会中文化层次最高的群体,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是大学教育的关键。人才素质不仅包括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还包括文化、专业和身心等诸多方面的素质。因此,大学生应该成为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识丰富、思路宽广、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强的跨世纪的一代新人。
语言作为人类知识的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不仅是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而且有助于我们了解英语民族的文化历史、社会习俗、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加深对世界的了解,借鉴和吸收外国优秀文化精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因此,我们认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切实体现素质教育是大学英语教学界应着重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6.2 正确认识课堂教学的作用
大学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要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英语,课堂教学就应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尽可能地提供学生乐于参与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教师应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为学生的口语实践提供更多的机会,让课堂成为学生语言实践的场所,使学生有更多积极参与的机会。所有这一切都应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为目的,不仅应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还应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自我提高的能力。换句话说,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使学生不需要老师。
6.3 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要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就必须摆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沿用的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教师唯恐学生不懂,因此讲解占去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没有给学生的实践提供足够的机会,因而不自觉地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互相作用的积极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是语言形式的消极接受者,他们更是学习的主体,是积极的创造者。
外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科德(S.P. Corder)曾说过:“有效的语言教学不应违背自然过程,而应适应自然过程;不应阻碍学习,而应有助于学习并促进学习。不能令学生去适应教师和教材,而应让教师和教材去适应学生。”英语作为一门实践课,其语言技能是需要通过学生个人的实践才能获得的。学习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学习的过程是新的知识和已有的知识结合的过程,也是把语言技能从理论转换为自动应用的过程。这种结合和转换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身活动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外语学习实质上就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
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是要抹杀教师的作用。相反,教师的任务将更加繁重,工作难度将大大提高,教师的指导作用将进一步加强。教师是课堂活动的设计者和管理者,学生实践活动的鼓励者和合作者,学生问题的分析者和解答者。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组织起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成为他们学习的引路人。
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学习特点和学习策略,同一学生在不同学期、不同阶段,随着学习任务的变化,也会不断改变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对此,教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要求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给学生最大限度的帮助。
6.4 正确处理语言知识与语言交际能力的关系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知识(词汇、语音、语法)是语言交际能力的前提。没有扎实的语言知识就不可能获得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也必将促进语言知识的加深巩固,两者相辅相成。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有了语言知识并不等于就具备了语言交际能力。语言知识的强弱应体现在语言交际能力上。语言交际能力是语言知识的真实反映。语言交际能力不能为语言知识所取代,也不是与语言知识同步发展,而是需要经过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培养和实践才能获得的。因此,注重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自然涵盖了语言知识的获取和巩固,而只注重语言知识的掌握则会造成忽视语言技能的培养的后果。
6.5 正确理解词汇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语言是通过词汇、语音、语法等因素共同作用来表达思想的,其中词汇能体现语言的不同侧面。词汇的这种特点在语言学习的中、高级阶段显得尤其突出。“没有语法只能表达很少的思想,而没有词汇就什么也不能表达。”(Wilkins, 1977)词汇在实际语言中不仅具有音、形、义,还必须受语言表达规则的制约。从某种意义上说,从词汇着手能带动整个语言的学习。这一点在测试分析和对学生词汇状况的调查中也得到了证实。由于汉英分属不同的语系,对于我国学生来说,词汇更是英语学习的第一障碍。
词汇的掌握分为领会式和复用式。但领会式词汇不会自然变成复用式词汇;大量的语言输入能够扩大和巩固领会式词汇,而语言的反复实际应用不仅有助于领会式词汇的巩固和提高,还是领会式词汇逐渐成为复用式词汇的主要手段。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始终抓住词汇的这一特点。另外,要真正掌握词汇,在学习中还必须兼顾词汇的上下文和语境。
6.6 正确理解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材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是教学的重要资源。教材既应体现素质教育的原则,又应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提供最佳的语言样板和一系列有系统性的、有针对性的语言实践活动。教材既要体现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语言学习规律,又要为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加深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吸收国外的优秀文化精华、提高文化素质服务。因此,从教材的内容和编写原则来看,教材应具有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致用性、趣味性和可思性。在教材的设计中,要处理好知识性和可思性的关系,系统配套和灵活取舍的关系,因材施教、难度适中和前瞻性的关系。在选材上,既要考虑到语言典范,又要兼顾内容的时代气息,既要考虑到课堂教学的需要,又要考虑到课外自学的需要。随着科学的进步,边缘学科的发展,各门学科相互渗透,当代大学生的知识已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学科,这一点在语言教材中也不可避免地要有所反映。
6.7 正确处理阅读与听、说、写、译的关系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因为阅读是信息时代使用最频繁的语言活动。阅读材料也是我国大学生外语学习中最容易接触到的语料,阅读是获取语言知识的重要渠道,是打好语言基础不可缺少的。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国际交往的日益扩大,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听、说、写、译等能力显得日益重要,随着英语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技能的发展也有了可能。读、听、说、写、译是衡量大学外语教学质量和学生外语水平的主要标准。从语言学习的规律来看,英语交际能力是各种语言技能的综合反映,这些技能在训练过程中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大量的语言输入,即大量的读与听的基础上的。而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则必须通过有针对性的说、写、译的训练才能达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读、听、说、写、译的训练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有所侧重,但要做到和谐发展。
6.8 正确处理准确与流利的关系
在培养读、听、说、写、译各项技能时,既要强调掌握和应用语言知识的准确性,又要注意提高应用语言的流利程度。准确和流利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语言的准确是流利的基础,必须在准确的基础上达到流利。没有准确,流利便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没有流利,有效的交际也难以顺利进行。在口语中,结结巴巴的准确语言和漏洞百出的流利对答均无法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在写作中,语法正确但文笔生硬的文章和错误百出的长篇大论也难以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有所侧重,及时协调。准确和流利都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得到巩固和发展。
6.9 实事求是地确定教学方法
我国在英语教学方面已经有很长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学法的采用也应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和教学实践,而不应不考虑客观条件和实际水平,一味盲目地、不加消化地照搬国外的教学。当然,我们也不可夜郎自大,不求进取。我们应立足我国实际,博采众长,虚心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方法,加强理论研究,同时认真总结我们自己经过多年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力争创造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英语教学的新路,从而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体系。
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方法,恰当的教学法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自身的语言特长,从而使学生得到最大的收益。因此,没有一个固定的最佳教学方法。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它能够提供大量的最佳输入,能够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战斗在大学英语教学第一线的广大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要求和不同的教学阶段,采取灵活机动的、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为迎接大学英语教学百花齐放的春天做出贡献。
6.10 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因此,我们要积极优化校园语言学习环境,通过英语报纸、英语广播、英语角、英语沙龙、英语俱乐部、英语晚会、英语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接触英语的机会,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促进他们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语言教学提供了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录音、录像、电影、电视、幻灯、投影等科技手段和计算机多媒体软件的开发和使用对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应大力推广,充分利用。
教学手段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并不只是单纯的教学手段的革新和教学形式的改变,而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以教学观念的转变为先导,伴随着教育内容、教学模式、教材编写等方面改变的综合性的改革。因此,先进的教育技术要以提高教学效果为前提,要防止形式主义的倾向。
大学英语教学正面临着新世纪的挑战,我们要继续深入探讨教学原则,进一步开展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为大学英语在21世纪迈上新台阶做贡献。
参考文献
WILKINS D A.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M].London:Edward Arnold, 1977.
英文标题:Thorough Discussion on Teaching Principles to Advance the Reform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本文发表在《外语界》,1998年第1期,署名:浙江大学外语系面向21世纪教改组;项目组成员:邵永真、应惠兰、黄建滨、蒋景阳、马以容、张兴奎、周颂波。本文由应惠兰、黄建滨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