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技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任务三 常用中药质量问题

一、学习说明

学习目标

二、理论知识

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药材的品种

品种是影响中药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历史原因,许多中药存在“一药多源”现象,使药材质量产生较大差异。《中国药典》收载的中药中,一药多基原情况也普遍存在。同一药材,即便是同属植(动)物,品种不同其质量有差异,甚至有很大差异,如厚朴与凹叶厚朴,其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可相差5倍以上。

(二)药材的栽培

我国目前许多药材的栽培主要靠药农分散种植,种植技术粗放,再加上盲目扩大种植范围,造成种质退化的情况极为严重。如牛膝的种质退化导致牛膝的根越种越小,黄芪的木化变异,以及防风根的分枝变异等。另外,在栽培过程中滥施农药、除草剂,过量使用化肥,造成中药材中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偏高,影响药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已成为影响中药材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药材的产地

中药的有效成分的形成和积累与其生长的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土地辽阔,同种药材会因产地不同(土壤、气候、光照、降雨、水质、生态环境的差异)引起药材质量上的差异。

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内所产的药材,并且生产较为集中,具有一定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方法,质优效佳,为中医临床所公认。如“四大怀药”——地黄、牛膝、山药、菊花;“浙八味”——浙贝母、白术、延胡索、温郁金、浙玄参、杭白芍、杭菊花、杭麦冬。

(四)药材的采收

中药材质量的好坏,与其所含有效成分的多少密切相关。有效物质含量的高低除取决于药用植物品种、药用部位、产地、生产技术外,药材的采收年限、季节、时间、方法等直接影响药材的质量、产量和收获率。槐花在花蕾时芦丁的含量最高为28%,如已开花,则芦丁含量急剧下降;甘草在生长初期甘草甜素的含量为6.5%,开花前期为10.5%,开花盛期为4.5%,生长末期为3.5%。中药材的适时采收是生产优质药材的重要环节。

1.各类药材的采取期

确定中药的适宜采收期,必须把有效成分的积累动态与药用部分的产量变化等因素结合起来考虑。一般以药材质量的最优化和产量的最大化为原则,确定其最适宜采收期:双峰期,即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与药用部分的产量高峰期基本一致时,共同的高峰含量即为适宜采收期;当有效成分的含量有一显著的高峰期,而药用部分的产量变化不大时,此含量高峰期,即为适宜采收期;有效成分含量无显著变化,药材产量的高峰期应为最适宜采收期;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与产量不一致时,有效成分总含量最高时期即为适宜采收期;有些药材,除含有有效成分时,尚含有毒成分,在确定适宜采收期时应以药效成分总含量最高、毒性成分含量最低时采收为宜。

2.各类药材的采收原则

(1)植物类

①根及根茎类 一般在秋、冬两季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此时根或根茎中贮藏的营养物质最为丰富,通常所含有效成分也比较高,如牛膝、党参等。有些中药由于植株枯萎时间较早,则在夏季采收,如浙贝母、延胡索。

②茎木类 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此时有效物质积累丰富,如大血藤、鸡血藤等。有些木类药材全年均可采收,如苏木、降香等。

③皮类 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此时树皮养分及液汁增多,形成层细胞分裂较快,皮部和木部容易剥离,伤口较易愈合,如黄柏、厚朴等。少数皮类药材于秋、冬两季采收,此时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如川楝皮、肉桂等。根皮通常在挖根后剥取,或趁鲜抽去木心,如牡丹皮、五加皮等。采皮时可用环状、半环状、条状剥取或砍树剥皮等方法,如杜仲、黄柏等。

④叶类 多在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如艾叶、臭梧桐叶等。少数药材宜在秋、冬时节采收,如桑叶等。

⑤花类 一般不宜在花完全盛开后采收,开放过久几近衰败的花朵,不仅药材的颜色和气味不好,而且有效成分的含量也会显著减少。花类中药在含苞待放时采收的如金银花、辛夷、丁香、槐米等;在花初开时采收的如洋金花等;在花盛开时采收的如菊花等;西红花在花初开或盛开时均可采收,一般认为在花初开时采收能保证柱头在烘干后保持身直且粗而被认为品质好,盛开过后采收的西红花其柱头会变弯变细而影响品质。红花则要求花冠由黄变红时采摘。对花期较长,花朵陆续开放的植物,应分批采摘,以保证质量。有些中药如蒲黄、松花粉等不宜迟收,过期则花粉自然脱落,影响产量。

⑥果实种子类 一般果实多在自然成熟时采收,如瓜蒌、栀子、山楂等;有的在成熟经霜后采摘为佳,如山茱萸经霜变红,川楝子经霜变黄;有的采收未成熟的幼果,如枳实、青皮等。若果实成熟期不一致,要随熟随采,过早采则肉薄产量低,过迟采则肉松泡,影响质量,如木瓜等。种子类药材须在果实成熟时采收,如牵牛子、决明子、白芥子等。

⑦全草类 多在植物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采割,如青蒿、穿心莲、淡竹叶等;有的在开花时采收,如益母草、荆芥、香薷等。全草类中药采收时大多割取地上部分,少数连根挖去全株药用,如金钱草、蒲公英等。茵陈有两个采收时间,春季采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的习称“花茵陈”。

⑧藻、菌、地衣等 不同的药用部位,采收情况也不一样。如茯苓在立秋后采收质量较好;马勃宜在子实体刚成熟时采收,过迟则孢子散落;冬虫夏草在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采挖;海藻在夏、秋两季采捞。

(2)动物类

动物药因不同的种类和不同的药用部位,采收时间也不同。大多数均可全面采收,如龟甲、鳖甲等。昆虫类药材,必须掌握其孵化发育活动季节。以卵鞘入药的,如桑螵蛸,应在3月中旬前收集,过时则虫卵孵化成虫影响药效。以成虫入药的,均应在活动期捕捉,如土鳖虫等。有翅昆虫,可在清晨露水未干时捕捉,以防逃飞,如红娘子、青娘子等。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类宜在春秋两季捕捉采收,如蟾酥、蛇类等。

(3)矿物类

矿物类药材没有季节限制,全年可挖。

(五)药材的产地加工

1.产地加工的目的

中药材采收后,除少数要求用鲜品之外,如生姜、鲜鱼腥草、鲜石斛等,其余多数要经过产地加工,其目的如下:除去杂质及非用药部位,保证药材的纯净度;按药典进行加工或修制,使药材尽快灭活,干燥,保证药材质量;降低或消除药材的毒性或刺激性,保证用药安全;有利于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化;有利于包装、运输与贮藏。

2.常用的产地加工方法

(1)拣、洗 将采收的新鲜药材除去泥沙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但具芳香气味的药材一般不用水洗,如薄荷、细辛、木香等。鲜用药材洗后晾干,进行保鲜处理。

(2)切片 较大的根及根茎类、坚硬的藤木类和肉质的果实类药材趁鲜切成块或片,以利于干燥,如大黄、鸡血藤等。但对有挥发性成分和有效成分易氧化的,则不宜切成薄片干燥,如当归、川芎等。

(3)蒸、煮、烫 含浆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用一般方法不易干燥,经蒸、煮或烫的处理后,则易干燥,同时使一些药材中的酶失去活性,不致分解药材的有效成分。但加热的形式和时间的长短,视药材的性质而定,如天麻、红参蒸至透心,白芍煮至透心、太子参置沸水中略烫;有些动物药,如桑螵蛸、五倍子蒸制杀死虫卵或蚜虫。

(4)搓揉 有些药材在干燥过程中皮、肉易分离而使药材质地松泡,在干燥过程中要时时搓揉,使皮肉紧贴,达到油润、饱满、柔软或半透明等状态,如玉竹、党参等。

(5)发汗 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促使其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小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常将药材堆积放置,使其发汗、“回潮”,使内部水分向外挥散,这种方法称为“发汗”,如杜仲、厚朴、玄参、续断、茯苓等。

(6)干燥 除少数药材鲜用外,大多数药材经加工后均应及时干燥。干燥的目的是除去新鲜药材中大量水分,避免发霉、变色、虫蛀以及有效成分的分解和破坏,保证药材质量,利于贮藏。

《中国药典》中规定的干燥方法如下:

烘干、晒干、阴干均可的,用“干燥”表示;不宜用较高温度烘干的,则用“晒干”或“低温干燥”(温度一般不超过60℃)表示;烘干、晒干均不适宜的,用“阴干”或“晾干”表示;少数药材需要短时间干燥,则用“暴晒”或“及时干燥”表示。近年来常用远红外加热干燥、微波干燥、冷冻干燥等新方法干燥药材。

(六)药材的贮藏

1.中药的贮藏

贮藏与中药的质量密切相关。贮藏不当,会发生虫蛀、生霉等变质现象,导致疗效降低,甚至产生有毒物质,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应高度重视中药的贮藏,将传统经验与现代养护技术相结合,达到科学贮藏、保证药材质量的目的。

2.中药常见变质现象

(1)虫蛀 虫蛀是指害虫侵蚀药材内部,破坏药物外形,甚至将药材完全毁坏变成蛀粉的现象。被虫蛀的药材,轻者降低药材疗效,重者可全部失去药用价值。将中药饮片充分干燥,杀灭虫卵,可有效防治虫蛀。

(2)霉变 霉变是指霉菌在药材表面或内部滋生的现象。大气中的霉菌孢子散落在药材表面,在适当的温度(25℃左右)、湿度(相对湿度在85%以上或药材含水量超过15%)、适宜的环境(如阴暗不通风的场所)和足够的营养条件,即萌发为菌丝,分泌酵素,促使药材腐败变质,失去药效。有效控制中药饮片库房及调剂室的温度、湿度,尽量采用密封包装来盛装中药饮片,可有效防治霉变。

(3)变色 色泽是药材品质的重要标志。色泽的改变意味着药材质量的改变。引起药材变色的原因主要有:药材所含成分氧化、分解变色;受外界条件影响,如温度、使用杀虫剂、贮藏不当。采取冷藏、避光或密封贮藏,能有效防止饮片变色。

(4)走油 含油药材因贮藏不当,油质泛于药材表面,以及某些含糖药材在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呈现油样物质的变化,称为走油或泛油。走油的原因除与自身成分有关以外,与贮藏温度过高或贮藏过久有关。通常将中药饮片进行干燥、冷藏、低温、隔绝空气和避光保存等,可防止走油。

三、目标检测

(一)客观题

(二)主观题

简答题

(1)名词解释:真伪优劣、道地药材、走油。

(2)中药药用部位类别有哪些?

(3)简述中药常用鉴定方法。

(4)分析影响中药质量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