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导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06.香蒲

味甘,平。主五藏心下邪氣,口中爛臭。堅齒,明目,聰耳。久服輕身耐老。一名睢。生池澤。

【正誤】神農選用的 “香蒲”,至陶弘景時已不知所指。唐代蘇恭認爲:即甘蒲作薦者,春初生,用白爲菹,亦堪蒸食。宋代 《本草圖經》則直言:“香蒲,蒲黃苗也。”經過唐、宋兩代,似乎已確認香蒲即蒲黃之苗。但神農的香蒲功效,却無法由蒲黃苗來再現,後人也絶不用蒲黃苗當香蒲治病。

【探源】 “香蒲”探源,必須與神農記載的名稱、藥性相合。 “香蒲”,應有“香”氣,因爲神農記載的木香、麝香均有特殊香氣,蒲黃之苗毫無香氣。蒲黃之苗,通稱 “蒲草”,民間用其編織 “蒲包”裝物。蒲黃苗,是蒲草,非香蒲。

水菖蒲,民間端午多用莖葉懸挂門上避穢。浙東習慣將水菖蒲栽在房前屋後溝中,以備采用。水菖蒲自古至今,多被稱爲 “香蒲”“香菖”“香菖蒲”“香草”“回手香”“洗手香”“隨手香”等名。

【明理】水菖蒲之根狀莖可作 “菖蒲”藥用,苗作 “香蒲”藥用。其氣香,可主五藏心下邪氣;與菖蒲有類似之功,可明目、聰耳;味甘平,適于養生之用,被神農列于上經。“一名睢”,音 “灰”,仰目也,乃端午懸挂之香蒲需仰視之狀。

【来源】香蒲源于天南星科植物水菖蒲Acorus calamus L.叶。

【分布】分布于全国。

【药材】叶片剑状线形,基部宽,对折,中脉在两侧面均明显隆起。折断面海绵样,类白色,气特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