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菔子
1.作用
(1)消食除胀:用于食积气滞,脘腹胀满或疼痛,嗳腐吞酸等。本品尤善行气消胀。
(2)降气化痰:用于痰涎壅盛,咳喘,胸闷兼食积。
2.认知
(1)关于行气:莱菔子即萝卜子。其消胀作用主要是行气,个人体会莱菔子主要用于下腹部气胀,即想矢气而不能者,此药效果尤佳。临床上将其与槟榔同用,效果较单用莱菔子要好。朱丹溪《本草衍义补遗·莱菔根》云莱菔“其子推墙倒壁之功。俗呼为萝卜,亦治肺痿吐血。又其子水研服,吐风痰甚验。《衍义》曰:散气用生姜,下气用莱菔”。作者临床中尤其喜用此药行气,且炒用并不伤气。
(2)关于“推墙倒壁之功”:莱菔子行气作用强,朱丹溪云莱菔子有“推墙倒壁之功”,意思是说,莱菔子行气的力量较强,而《医学衷中参西录·药物》云莱菔子:“无论或生或炒,皆能顺气开郁,消胀除满,此乃化气之品,非破气之品,而医者多谓其能破气,不宜多服,久服,殊非确当之论。盖凡理气之药,单服久服,未有不伤气者,而莱菔子炒熟为末,每饭后移时服钱许,借以消食顺气,转不伤气,因其能多进饮食,气分自得其养也。若用以除满开郁,而以参、芪、术诸药佐之,虽多服久服,亦何至伤气分乎。”张锡纯说,莱菔子非破气之品,意思是说,作用平和。
上述两种观点相悖,个人体会莱菔子对于下腹气胀效果尤佳,虽说破气,但并不伤正气,临床可以放心大胆使用。作者比较认同张锡纯的观点,因此,将莱菔子作为常用之品。
莱菔子、枳实均能行气导滞、化痰,用于食积气滞病证,行气力量强。前人认为二药均有“推墙倒壁之功”。枳实化痰消痞,用于脘腹痞满,胀痛不舒;行气主横行,用于腹部攻撑作痛。莱菔子行气兼能降气,主下行,用于脘腹胀满,矢气不出,尤以欲矢气而不出者作用较好,据此也用于大便不通;因主下行,对于痰阻气机不降所致咳喘、痰多作用好,喘证多用。
(3)关于与人参同用:现在出版的中药书籍多记载莱菔子与人参同用伤气,但清代陈士铎、近代张锡纯等医家认为二药作用不存在相拮抗的现象,可以同用。张锡纯认为莱菔子非破气之品,作者认为张锡纯的观点是正确的,人参与莱菔子同用效果更好,并不伤气。
(4)关于炒用:莱菔子炒用,降多于升,以降气化痰、导气下行为主;生用,则升多于降,能涌吐痰涎。《日华子本草》谓本品生用“研汁服,吐风痰”,如咳嗽痰涎壅盛,或因痰浊上蒙清窍而头重昏眩者,皆可用生莱菔子30g研末调服,探吐之,邪去而正安。李时珍也说“莱菔子之功,长于利气。生能升,熟能降,升则吐风痰,散风寒,发疮疹;降则定痰喘咳嗽,调下痢后重,止内痛,皆是利气之效。予曾用,果有殊绩”(《本草纲目·卷二十六》)。因此,临床上凡用莱菔子均是将其炒过了的,以免导致呕吐。
(5)关于治便秘:莱菔子虽是行气药,但对便秘效果却很好。其机制是通过行气之功,导气下行,达到治疗便秘之功,尤其是对于欲大便而不能排便者效果好。作者多以其配伍槟榔来加强行气作用,促进通便。
(6)关于平喘机制:《韩氏医通》三子养亲汤用三子微炒治痰喘,如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百日咳等。依据传统用法,莱菔子善行气,气顺则痰降,咳喘自安。莱菔子平喘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祛痰,使痰涎消除,从而达到治疗作用;二是通过降气,使上逆的气机逆乱得到消除,从而达到治疗喘证的作用。
(7)关于消食:莱菔子消食作用相对而言较麦芽、谷芽、神曲都要强,个人体会,此药对于下腹部积滞作用好。因食积多有气滞病证,所以莱菔子治疗食积腹胀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