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在古代唯物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定期的实践观察,并通过分析对比、综合与归纳,在无数次修正重复后,达到了升华。形成了以整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以脏腑学说为理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方法的完整理论体系。
一、整体观念
所谓整体观,是中医对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以及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整体认识。即天地之间是一个大宇宙,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整体,用以研究人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以及诊断与治疗;将人与自然视为一个有机整体,用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1)生理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由各脏腑组织与器官组成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如五脏六腑与皮、肉、脉、筋、骨等形体组织,以及口、鼻、舌、眼、耳、前后二阴等组织器官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以心为例,心与小肠相表里,主血,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其他脏腑亦是如此。
(2)病理
人体各脏腑组织与器官在病理上相互影响,相互传变。如脏腑功能失调,可以通过经络反映于体表;体表组织器官有病,也可以通过经络而影响脏腑;同时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之间,也通过经络相互影响而传变。例如:外感风寒,皮表受邪,可致肌肤腠理营卫不和,抵抗力下降,而发生恶寒、发热、咳嗽、脉浮等症,又由于肺与皮毛相表里,外邪袭肺,肺失宣降,则发生咳喘、痰多等;肺气不能布散体表,肌肤失养,则面色白,肌肤干燥等。又如:肝病初起为肝气郁结,继而横克脾胃,引起恶心、呕吐、脘腹胀满、大便溏泻、面色萎黄等,这些病症大多为脾胃功能失调的表现,但实为肝病影响了脾胃功能所致,即《金匮要略》所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再如:肝火、心火上炎,则见面红面赤;心血不足,则面色苍白,面容憔悴;脾胃虚弱,则唇舌色淡,面色萎黄等;肾虚,则面色黯黑,耳鸣耳聋等;这些都是脏腑失调通过经络反映于体表组织器官的临床表现。
(3)诊断与治疗
在诊断与治疗方面,将人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可用于了解脏腑的病变,从而做出正确的诊断,并采取恰当的治疗方法。正如《黄帝内经》曰:“有诸内,必行诸外”,“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其所病矣”。例如:面容衰老、面部色斑,伴见面色苍白、唇甲色淡、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月经量少、舌质淡、脉细,辨证为心血虚,治以补益心血为主。又如:面容衰老、面色黧黑、脱发、耳聋耳鸣、腰膝痿软等,诊断为肾经亏虚,治以滋补肾精为主。
2.人与自然对立统一
(1)生理
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与自然界也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正如《黄帝内经》中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人生活在自然界,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对人体的生理功能也有一定的影响。人体通过体内的自然调节机制,在一定的生理限度内,保持着人与自然界的适应统一,当然,这种适应不是被动的适应,而是能动的适应,故《黄帝内经》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第一,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黄帝内经》曰:“天食人以五气(臊、焦、香、腥、腐),地食人以五味(酸、苦、甘、辛、咸)……气和以生,津液相成(气味相合),神乃自生(生机旺盛)。”此处“五气”“五味”主要指空气与饮食水谷,所以人要呼吸新鲜空气,避免污浊之气;还要均衡饮食,不可过偏。
第二,四时气候与人体脏腑相通应,如“肝气通于春,心气通于夏,肺气通于秋,肾气通于冬”。
第三,人体受自然界气候的影响,其生理活动亦必须进行相应的调节。《黄帝内经》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这里所说的“应”,即相应、调节、适应之意。如何调节适应呢?《黄帝内经》又曰:“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这就是说,天热或穿着过多则人体出汗,机体以出汗散热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天寒则少汗而尿多,既保证了水液代谢,又可保暖,以保证人体阳气不过多向外耗散。所以,在一年四季之中,随着自然气候的变化,人体的阴阳气血也进行着相应的生理性适应调节。
第四,中医学还认为,不仅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有影响,一天之内,随着昼夜晨昏的变化,人体的阴阳气血也因此做出相应的调节。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阳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气门,即汗孔,又称玄府,为人体出汗、散发热量、调节阴阳平衡的主要途径(其他还有呼吸、排泄途径,但都不如皮肤面积大,散热量大)。也就是说,人体的阳气(热能)于白天运行于外,推动着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进行各种功能活动。早晨阳气初生,中午阳气最盛,夜晚则阳气内敛,便于人体休息,恢复精力。故中医学认为“阳入于阴则寐”。
当然,地理之差异,气候的变迁,对人体的生理活动也有一定的影响,人体也有相应的调节和适应。
第五,地区与方域对人体也有影响。《黄帝内经》将地区方域分为东、南、西、北、中五方。《黄帝内经》认为:“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说明了某些地方病与环境的关系。在生理状况下,地方差异也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如江南多湿热,腠理多疏松;北方多燥寒,腠理多致密。一旦异地而居,则人体有一段适应过程。
(2)病理
如果人体的调节机能失常,或者气候变化过于剧烈,超过了人体生理调节适应能力时,则人体就会生病。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体正气不足时,人体抵抗力下降,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之邪乘虚侵袭人体而发病,即《黄帝内经》所述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二是季节不同,其发病类型也不同,如春季多温病(呼吸道疾病),夏秋季多暑湿(中暑、消化道传染病、消化不良),冬季多病伤寒(伤于寒邪)。三是在一天里由于昼夜的变化,对疾病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白天病情较轻,夜晚病情较重,正如《黄帝内经》所说:“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惠;日中人气(阳气)长,长则胜邪,故安(病情安稳);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病情加重);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病情更重)。”
(3)诊断与治疗
反映于论治方面,在人与天地相应思想的指导下,于临床中,中医学创立了“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辨证论治原则,在临床中有重要意义。
3.整体观念在美容祛斑中的应用
面部与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有着密切的联系,如肺主气,朝百脉,主皮毛,肥腠理,温肌肉,开窍于鼻;心主血,其华在面,开窍于舌等。
面部的变化可反映脏腑生理功能是否正常,如面容衰老、皱纹、色斑等损容性疾病,为脏腑与各器官的功能失调反映于面部的结果。
面部与自然界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自然界的空气为面部皮肤提供了充分的氧供应,适当的日光照射有助于面部合成维生素与必需的物质,自然界的饮食五味为面部提供营养保证;四时的气候变化对面部有着不同的影响,如六淫过盛,则可侵袭面部而发病。故人们要主动适应自然,做到慎起居、调饮食、避风寒、防曝晒等。在保健与治疗方面,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
二、辨证论治
1.辨证论治的基本内容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主要用于辨别证候,确定治疗法则。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症状、体征等资料,加以分析、综合,判断其属于何种性质的证。论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论,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与方法。辨证就是识病,是决定治疗的前提与依据;论治是治病,是决定治疗疾病的手段与方法,也是对辨证是否正确的检验。辨证论治的过程,是中医学认识与治疗疾病的必需过程,是中医学的精髓。
中医的辨证论治是指导临床诊疗的重要法则,在具体应用中,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如一种疾病可以包括几种不同的证,可用不同的方法去治疗;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出现同一证候,可以用同一方法去治疗。故在临床上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等处理方法。
2.辨证论治在美容祛斑中的应用
(1)四诊合参
四诊包括望、闻、问、切。即望其面色,神态,色斑的形状、颜色、深度,皱纹的部位,舌质、舌苔等;问其主要症状,痛苦所在,发病经过,病史,伴见症状,所喜所恶,妇女要问经、带、产等;闻其声音,口鼻气味与排泄物的气味等;切其肌肤、肢体与脉象。然后将四诊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排队,把病因病机有联系的排在一队里,为辨证提供第一手资料。如:某女,30岁,主诉面部色斑4年余。自4年前产后面部出现色斑,部位在两颧部,两侧对称,黑黄褐斑,触之不碍手,经中药治疗无效。伴见心悸、失眠、多梦,月经量少、色淡,白带清稀无异味。面色苍白无华,语言无力,舌质淡,苔薄白,脉象细弱。
(2)辨证求因
辨证求因就是在四诊的基础上,根据所采集的症状、体征,加以分析、综合,求得疾病的本质和病因所在,辨清所属的证。例如以上病例,患者色斑为产后出现,是因产后损及气血,进而心血不足,心神失养,则见心悸、失眠、多梦,月经量少,面色淡,舌质淡,脉细弱等。
(3)因证施治
因证施治就是在辨证的基础上,因证立法而施治。如所举病例,色斑因心血不足所致,法以补益心血、养血祛斑,取心俞、膈俞、血海等腧穴,灸用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