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直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调胃承气汤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调胃承气汤方:

酒大黄20克,芒硝40克,炙甘草10克。

少少温服。

本节所言者为桂枝汤误用之转归也。其病或转为少阴证而当用少阴方,或转为阳明证而用阳明方。

该条虽外有桂枝汤证,然内有小便数、脚挛急、心烦等津伤之症。津伤里怯者,其治为桂附汤加知母;津伤里不怯者,治为桂枝加葛根汤也。然医者不识此,仍用桂枝汤。津伤里怯之人,用桂枝汤攻其表,表解而津更伤,以致亡阳之变。桂枝汤虽有温里之功,然其力不逮也,故急用干姜甘草汤、芍药甘草汤、四逆汤等方救其逆。然此仅为其中之一种变化,若其人为津伤而里不怯,用桂枝汤攻表,表解之后即转为胃肠热盛,上攻于脑,则为谵语,故当用调胃承气汤。清其胃热,则谵语自止。然又须中病即止,恐过用寒凉也,故要求少少温服。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

师曰: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

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则为风,大则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证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微者,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

阳脉微者,表郁不畅也,宜解表,故曰发汗而解也;阴脉微者,津亏于里也,则肠易燥结,故下而解也。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汤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

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其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调胃承气汤证之病理为胃肠热盛,其病位在胃肠。因其病位偏重于胃,牵连及肠,故条文所言者多为胃热之症状,肠燥结之症状较少或轻,故方名为“调胃承气汤”。以调胃承气汤重在胃,故调胃冠于前,承气续于后也。调胃承气汤之病位与大、小承气汤之病位偏重于肠,牵连及胃有别。

因其重在胃热,胃热则蒸胃中津液入三焦而为汗,故可见蒸蒸汗出也,此为胃热最基本之症状;胃肠既热,热盛津伤,故大渴引饮;津伤于内,故舌苔黄厚;阳明燥气上冲及脑,轻者但阙上(即在两眉中间直上之额部位,与太阳头痛在太阳穴位置上有别)胀、痛,较重者则为头眩晕、胀痛、烦躁,更重者则为神昏谵语,再重者为满头剧痛,甚则发狂喜妄、目中不了了、晴不和。

近代名医余伯陶云:“阳明之火蒸腾入脑即神昏矣。是则神经之昏,乃是神经受热,仍由阳明而来。盖人迎胃脉,由胃过颈后入脑,悍气即循此脉上冲。”《经方实验录》云:胃有神经上通于脑,辗转相传,脑神经受热熏灼,则轻重症状不一也。肠胃燥实,周身之血液也随之化热,其敷陈于脑神经之血也热。脑为全身神经之总汇,其受热则头眩晕、头胀痛、烦躁、满头剧痛、发狂喜妄,其伤及视觉神经则目中不了了、睛不和也。此症不独承气汤证有之,白虎汤证也有之。其症状可在大便之后,无根之热毒上攻时见之,如大便已,头卓然而痛者即是也;也可在腑实燥结之时,如大承气燥结证中见之;也可在肠中湿热蕴蒸、热结旁流之急下证时见之。其最剧者为目不识人,独语如见鬼状,循衣摸床,甚或更剧。略轻者,大承气汤尚可治之。其剧者,虽用之亦无效。盖大承气汤虽能去其肠胃热之病源,不能治其神经之病所也。当热成燎原之势,虽病源去也,卒不救也。此时宜合张锡纯法,用羚羊角、犀角之属凉和其神经,用萸肉酸温营养、滋润神经。又肠胃之热有易犯神经者,有不易犯者,盖人之神经脆弱与否为一大因素,如小儿神经脆弱,故多惊厥之病也。

调胃承气汤之药理如下。

其用大黄者,以大黄能促进肠管蠕动。胃肠蠕动就会使体腔内之水分集积于肠管,故能泻下。大黄为植物性泻药。

其用芒硝者,以芒硝性寒味咸,能吸引大量水液至肠中,故不仅能泻热通结,又能增液润燥,故能清胃热之同时甘寒生津,以补津之缺失,为盐类之泻药。

其用甘草者,以其肠病轻,故用甘草以安肠生津。若肠结已实,则甘草不仅无效,反阻硝、黄之攻下也。

大黄、芒硝均能泻下,故谓泻剂也,且酒大黄泻下之力较生大黄小,又合炙甘草之安肠补液,泻下之力更小,故该方重在清胃热也。

恽铁樵先生云:“调胃承气汤虽为三承气汤之轻者,然也不宜轻用。凡当用大柴胡汤者,不得用三承气汤。当用调胃承气汤者,不得用大、小承气汤也。盖攻之不及,积固不下,攻之太峻,则反不能尽下也。以肠胃之积聚,每因饱食而引起也,盖若其人用脑过当或神经过敏,胃不得血或神经过敏致其人虽善饥而不能食,强食以自慰,则每消化不良。前者未消,后者继至,则胃为之撑大,而消化力乃益为薄弱,于是有胃呆、满闷、便秘诸病。见其胃呆、满闷、便秘,乃乞灵于泻药,得畅便则觉病瘥,其实则非。盖今以泻药下之,非胃肠之自然工作,胃肠之积虽有一部分为泻药所驱逐,必有一部分遗留于回肠屈曲之处,当得畅便之后,胃中驱空,则非更以食物填补不可。胃不能化,食之愈多,则积之愈甚,则泻药之需用变愈殷也,于是转泻转填,转填转积,久而久之,遂成积聚。故积聚者,每因泻药而起也。积聚之人,其人之脉多沉,其人多瘠而面有痤,其人之舌苔必不匀,或一边有一边无,或满舌如常人而有苔一块不化。病浅者偶见之,病深者无时不见。凡具以上见证者,可直断其人有积聚病,百不爽一。积聚之病治法当攻下,若用普通泻药,虽得大泻特泻,所下之粪总属黄色,且病者总觉大便不能畅快,唯用虫药(风药),则所下之粪色黑且胶黏奇臭,经三数次攻下,嗣后遂继续自下黑粪,而胃纳日增,精神日见爽慧,故同是攻下,病不同则药不同也。”

附:名医医案选录

一、沈宝宝,病延四十余日,大便不通,口燥渴。此即阳明主中土,无所复传之明证。前日经用番泻叶下后,大便先硬后溏,稍稍安睡,此即病之转机。下后,腹中尚痛,余滞未清,脉仍滑数,宜调胃承气汤小和之。生川军(后入)二钱,生甘草三钱,芒硝(冲)一钱。(《经方实验录》)

二、李君长子年19岁,4月病伤寒9日,医作阴证治之,与附子理中丸数服,其证增剧,更医又作阳证,议论差互,不敢服药,决疑于罗。罗至宾客满坐,罗不欲直言其证,但细为分解,使自度之。凡阳证者,身须大热,而手足不厥,卧则坦然,起则有力,不恶寒,反恶热,不呕不泻,渴而饮之,烦躁不得眠,能食而多语,其脉浮大而数者,阳证也;凡阴证者,身不热,而手足厥冷,恶寒,踡卧,面向壁卧,恶闻人声,或自引衣盖覆,不烦渴,不欲食,小便自利,大便反快,其脉沉细或微迟者,皆阴证也。今诊得其脉沉数得六七至,夜叫呼不绝,全不得睡,又喜饮冰水,阳证悉具,且三日不见大便,宜急下之,乃以酒煨大黄六钱,炙甘草二钱,芒硝五钱,煎服。至夕下数行,去燥粪二十余块,是夜汗大出。次日又往视之,身凉脉静矣。(《宋元明清名医类案·罗谦甫医案》)

三、杨某,女,32岁,1987年3月17日诊。胃痛反复发作8年,消化道钡餐证实为十二指肠溃疡。今春胃痛复发,服益气、养阴、制酸、止痛等药20余剂,效差。现胃脘部灼热样持续性疼痛,夜间痛甚,喜按,恶心不欲食,食已即吐,口干苦不欲饮,大便9日未行,溲黄,舌红苔薄黄,脉弦细。证属胃阴不足,肠脏不通。拟胃痛治肠,通腑达标法。处方:大黄12克,炙甘草、芒硝各6克,白芍18克。以水600毫升,煎取200毫升,放入芒硝,再微煎令沸,分5~6次少少温服之。服药当晚大便通,便下如羊屎,便后胃痛减,食已不吐。改拟甘寒养阴润肠以治本。(吕志杰《四川中医》)

四、1960年曾治一例心烦不寐的患者,脉滑数,舌苔黄厚。我辨为火热扰心,心神不安之证。屡投芩连等清热药物而病不愈,舌苔仍不退。偶忆《金匮要略》有“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的记载。乃用调胃承气汤。服药后,大便泻下,味极臭秽,然心烦顿解,夜睡甚酣。以镜照舌,则黄苔已去。(《伤寒十四讲》)

五、张某,女,21岁。太原河西区一女孩张某,于1972年秋来太原市中医研究所就诊。秋天气闷,她却带着一个大口罩,摘下口罩后,见少女的嘴唇肿胀如碗,患者羞愧难言,告知刘老,口唇肿痛已20余日,用抗生素、消炎药皆不见效,病者痛苦不堪,无奈求刘老一诊。刘老观其脉证,见脉象洪滑,舌苔黄,时自汗出,口臭明显,遂开调胃承气汤二剂。大黄5钱,芒硝3钱,甘草3钱。令其急煎20分钟,分次温服,患者取药如法服用。2日后复诊,少女面容恢复如初,刘老复开两剂调胃汤以协调胃肠余热,患者高兴持方而去,不复再来。事后刘老讲,治病如用钥匙开锁,锁钥相符,一打即开,如影随形,很快取效。此女素常恣食干脆麻辣烫食品,脾胃积热益甚,唇为脾之余,脾胃有火上冲于唇,故肿胀难消,方选调胃承气汤引热出里。大黄清里部之热,芒硝泻脾胃之实,甘草健脾和中,三药为经,使里部之热急速出里,很快就收到治疗之功。临床用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以治热,小承气汤以治满,大承气汤治实热、腹满、躁、实、坚,桃仁承气汤泻血治瘀,四承气汤各有妙用,运用得当,药到病除。(《刘绍武三部六病传讲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