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理论基础
(一)气的基本概念
1.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
气是一种至精至微的物质,是构成自然万物的原始材料。人和自然万物一样,也是天地自然之气合乎规律的产物。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原道》则指出“人受天地之气,以化生性命也。是以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形以气充,气耗形病,神以气纳,气纳神存。”故《医门法律·先哲格言》说:“人之所赖,唯此气耳。气聚则生,气散则死。”
2.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需要不断地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人体吸入清气,受纳水谷,经过一系列的气化过程将其转化为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同时经过代谢后的废物如汗液、二便等也要靠气化作用排出体外。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脾胃论·省言箴》则指出:“气乃神之主,精乃气之子。气者,精神之根蒂也,大矣哉!积气以成精,积精以全神。”说明气、形、神三位一体,气既是生神的物质基础,又是形与神俱的联系枢纽。
人体之气的构成,是由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饮食物经消化后生成的水谷精气和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这三部分组成的。从气的来源及气的生成来看,气的盛衰除与先天、后天饮食营养以及自然环境等状况有关外,与肾、脾胃和肺的生理功能也密切相关。
(二)气的分类及生理功能
1.气的分类
人体的气,从整体上说,是由肾中精气、水谷精气和自然界清气所组成,充沛于全身而无处不到。但具体地说,人体的气又是多种多样的。由于其主要组成部分、分布部位和功能特点的不同,而又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1)元气:元气又称为“原气”“真气”,为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内经》虽无“元气”或“原气”之称,但有“真气”之说。《素问·上古天真论》则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李东垣《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说:“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
1)组成与分布:元气根源于肾,由肾中所藏的先天之精气所化生。元气生成之后,又依赖后天水谷精气的不断培育和充养,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理作用。因此,元气的生成可概括为“源于先天,而长于后天”。
元气充盛与否,不仅与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有关,还与脾胃运化的后天之精气是否充盛有关。即使是先天禀赋不足之人,若后天饮食调养合理,仍可有所弥补,使元气逐渐充足。正如《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所说:“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张介宾《景岳全书·杂证谟·脾胃》也指出:“故人之自生至老,凡先天之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则补天之功,亦可居其强半。”
元气乃先天之气,根源于肾,以三焦为通路,循行全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肌肤腠理,无处不到,作用于机体各部分,发挥其生理功能。
2)主要生理功能:元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本始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有推动和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生殖以及推动和调控脏腑等组织器官生理活动的作用。
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体生、长、壮、老、已的自然规律,与元气的盛衰密切相关。当父母的生殖之精结合形成胚胎时,即产生了胚胎个体内部的元气。在胚胎自身元气的促进下,充分利用母体提供的精气的营养,逐渐发育成为成熟的胎儿。出生后从幼年开始,肾精以先天之精为基础,得到后天之精的补充而渐渐充盛,化生元气以促进生长发育。到了青壮年期,肾精充盛到一定程度,化生充足的元气,使机体发育,形体壮实,筋骨强健;同时在元气的激发作用下,产生天癸,以促进第二性征的发育成熟,使机体具备生殖能力。待到老年,由于生理和(或)病理性消耗,肾精渐衰,元气的化生逐渐减少,形体出现衰老之象,生殖功能也随之衰退,直至元气衰亡,生命终止。
推动和调控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元气通过三焦,流布周身,可推动和激发人体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正常的生理活动。另一方面,命门为元气之根,内寓元阴、元阳。元阴、元阳是一身的根本,五脏阴阳皆以元阴、元阳为根本。正如张介宾《景岳全书·命门余义》所说:“命门为元气之根,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因此,元气阴阳之间的协调平衡,可对全身脏腑阴阳起到调节作用,是维持全身阴阳协调平衡、推动和调节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根本。
所以说,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机体的元气充沛,则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活力就旺盛,机体的体质就强健而少病。若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调,或因久病耗伤,就会形成元气虚衰而产生多种病变。
(2)宗气:宗气又称“大气”“动气”,“宗”有本始的意思,为后天生命活动宗始之气。《医学衷中参西录》说:“大气积于胸中,为后天全身之桢干,《内经》所谓宗气也。”由于宗气积聚于胸中,故称胸中为“气海”,又名“膻中”。如《灵枢·五味》所说:“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
1)组成与分布:宗气,是以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脾胃从饮食物中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气为主要组成部分,相互结合而成。宗气生成之后,聚积于胸中,即“上气海”,是全身之气运动流行的本始。肺和脾胃在宗气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宗气的盛衰,与肺和脾胃的生理功能有关,尤其与肺关系更为密切。
宗气聚集于胸中,经肺的宣发作用,出喉咙,贯心脉;经肺的肃降作用,下蓄于丹田,并经气街而注于足阳明胃经,下行于足。
2)主要生理功能:宗气的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走息道以行呼吸,二是贯心脉而行气血。《灵枢·刺节真邪》说:“宗气留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
走息道而行呼吸:宗气上走息道,推动着肺的呼吸运动。因此,凡呼吸、语言、声音均与宗气有关。宗气充盛,则呼吸和缓而节律均匀,语言清晰,声音洪亮;反之,宗气不足,则呼吸短促微弱,语言不清,语声低微。
贯心脉而行气血:宗气贯注于心脉之中,促进心脏推动血液运行。因此,凡气血的运行、心搏的力量及节律等皆与宗气有关。宗气充盛,则气血运行正常,脉搏和缓,节律一致而有力;反之,则脉来躁急,节律不规则,或微弱无力,或气血运行不畅,心血瘀滞而见胸闷疼痛、唇舌青紫等症。
由于宗气对呼吸运动及血液运行都有推动作用,因而可以影响人体的多种生理活动。凡气血运行、肢体寒温和活动、视听等感觉、言语声音及脉搏强弱节律等,都与宗气盛衰有关。故《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说:“宗气者,动气也。凡呼吸、语言、声音,以及肢体运动、筋力强弱者,宗气之功用也。”
(3)营气:营气,又名“荣气”,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作用的气。营,有营养、营运之意。由于营气行于脉中,与血液并行,是化生血液的重要物质基础,二者可分而不可离,故常“营血”并称。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在外者属阳,在内者属阴,故又称为“营阴”。
1)组成与分布:营气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中最富有营养的部分所化生。《灵枢·营卫生会》说:“营出于中焦。”《素问·痹论》说:“荣者,水谷之精气也。”明确指出营气的化生部位是在中焦脾胃,水谷精气是营气生成的物质基础。
营气循行于脉中,与血液并行,运行全身各个部分,内而脏腑,外而皮肉筋脉,终而复始,营周不休,发挥其滋润和营养全身的作用。如《素问·痹论》说:“荣者……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
2)主要功能:营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有营养机体和化生血液两个方面。水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为营气的主要成分,是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同时,营气注入脉中,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
化生血液:营气富含营养成分,与津液相结合,可化生血液,所以营气是生成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灵枢·邪客》指出:“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读医随笔·气能生血血能藏气》也说:“夫生血之气,荣气也。荣盛即血盛,荣衰即血衰,相依为命,不可离者也。”
营养全身:营气随血液运行于全身,输布于各组织器官,发挥营养作用,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指出:“营气者,生于脾胃,以濡筋骨、肌肉、皮肤,充满推移于血脉之中。”
营气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的功能又是相互关联的,因此,若营气亏少,则会引起血液亏虚,以及全身脏腑组织因得不到足够营养而造成生理功能减退的病理变化。
(4)卫气:卫气,是指运行于脉外,具有保卫机体作用的气。卫,即保卫、护卫之意。卫气与营气相对而言,属性为阳,故又称为“卫阳”。
1)组成与分布:卫气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中剽悍滑利的部分。卫气和营气尽管都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但性质有一定的区别,营气比较轻柔,而卫气比较刚悍。正如《素问·痹论》所说:“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
卫气具有剽悍滑利之性,不受脉道的约束,行于脉外,外而皮肤肌腠,内而胸腹脏腑,布散全身。故《素问·痹论》说:“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卫气在全身的循行有三种方式:一是在脉外与营气同步运行,营卫和调;二是白昼布散于阳分、肌表,夜间入于内脏、阴分;三是根据机体生理需要而散行全身。
2)主要生理功能:卫气的生理功能有三个方面,一是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二是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三是调控腠理的开阖及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灵枢·本脏》所谓“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即是对卫气的高度概括。
防御作用: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这是卫气最主要的功能,也是其命名的依据。皮肤腠理是机体抗御外邪的重要屏障,肺气宣发卫气于肌表,使腠理致密,护卫肌表,抵抗外来邪气,使之不能入侵人体。
《医旨绪余·宗气、营气、卫气》指出:“卫气者,为言护卫周身,温分肉,肥腠理,不使外邪侵犯也。”若人体卫气不足,肌表失于固护,防御护卫能力下降,则机体易受外邪侵袭,常表现为多汗、易感冒等。
温养作用:卫气是产生热量的主要来源,其流布于体表乃至周身,对肌肉、皮毛和脏腑发挥着温养作用,使肌肉充实,皮肤润泽,并维持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若卫气不足,温煦之力减弱,易致风寒湿等阴邪乘虚侵袭肌表,出现阴盛的寒性病变;反之,若卫气郁聚不散,不能畅达,则化而为热,可出现阳盛的热性病变。所以,《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说:“卫气者,热气也。凡肌肉之所以能温,水谷之所以能化者,卫气之功用也。虚则病寒,实则病热。”
调节作用:卫气能够调节腠理的开阖,控制汗液的排泄。张介宾《景岳全书·汗证》指出:“汗发于阴而出于阳,此其根本则由阴中之营气,而其启闭则由阳中之卫气。”说明营血和津液是汗之源,而汗液的排出与否,则受卫气的控制和调节。
此外,卫气的循行与睡眠活动密切相关。平旦卫气由阴出阳,循行于阳经,阳经的卫气充盛,阳脉盛满,主寤,主目开;入夜卫气由阳入阴,循行于内脏,阴分的卫气充盛,阴脉盛满,主寐,主目合。可见卫气的昼夜正常运行,是人体寤寐的重要机制之一。
人体之气,除上述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外,尚有“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是全身之气的一个部分,一身之气分布到某一脏腑或某一经络,即成为某一脏腑或某一经络之气。这些气是构成各脏腑、经络的基本物质,又是推动和维持各脏腑、经络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2.气的生理功能
《仁斋直指方》指出:“人以气为主……阴阳之所以升降者,气也;血脉之所以流行者,亦气也。营卫之所以转运者,气也;五脏六腑之所以升降者,亦此气也。盛则盈,衰则虚,顺则平,逆则病。”
(1)推动作用:人体的生长发育,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血液的循环运行,津液的输布和代谢,都要依赖气的激发与推动,方能维持正常。气的推动作用,是指气具有激发和促进的功能。气能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推动精、血、津液的生成、运行、输布及代谢等。如由肾精所化的元气能够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功能以及各脏腑的功能活动。
各脏腑、经络之气则能推动各脏腑、经络自身的功能活动,如心气推动血液的运行;脾胃之气推动饮食的消化和精微物质的吸收;经络之气则推动着经络气血的运行,使之在经络中如环无端,运行不息。
精的生成与排泄,血的生成与运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是涉及多个脏腑的复杂生理过程。但从气对精、血、津液的作用而言,气能促进精、血、津液的生成,故有气能生精、气能生血、气能生津之说;气能推动血和津液运行全身,故有气能行血、气能行津之说;同时,气也推动和调控着精的输布与排泄。气的推动功能减弱时,可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或早衰;可使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减退,出现血液和津液生成不足,运行迟缓,输布、排泄障碍等病理变化。
(2)温煦作用:气的温煦作用,是指气具有产生热量,温暖人体的功能。《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煦之。”气的温煦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生热量,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气是体内产热的物质基础,气在运动变化过程中不断产生热量,以温暖机体;另一方面,卫气控制汗孔的开阖,通过调节汗液的排泄以调节体温的相对恒定。
2)温煦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维持各自的生理功能。
3)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喜温而恶寒”(《素问·调经论》),亦要依靠气的温煦作用,才能维持正常的循环运行,故说:“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
(3)防御作用:气的防御作用,是指气有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及驱邪外出的作用。人体的防御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气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护卫肌表,抗御外邪入侵:皮肤是机体的藩篱,具有屏障作用。肺合皮毛,宣发卫气于肌肤皮毛,以营养和温煦肌肤皮毛,提高其御邪屏障功能,从而发挥防御外邪侵袭的作用。故《素问·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2)正气抗邪,驱邪外出:邪气侵入机体之后,人体的正气奋起与之抗争,可以迅速驱邪外出,则使人体不发生疾病,即或发病,病情也轻浅易愈。
3)自我修复,恢复健康:在疾病之后,邪气已微,正气来复,此时正气能够促使受邪气损伤的脏腑组织进行自我修复,使机体恢复平衡,疾病得以早日康复。如若正气不足,病邪侵入后难以驱除,则病情缠绵,持久难愈。故《类经·疾病类》说:“正气不足,邪气有余,正不胜邪,病必流连不解……正气内强,则根本无害,逼邪外出,则营卫渐平。”
由此可见,机体的防御作用是相当重要的。故《素问》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即是说气的防御作用减弱,全身的抗病能力必然随之而下降,机体也易被邪侵而患病。
(4)固摄作用:气的固摄作用,是指气对血、津液等液态物质的固护统摄,以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
气能统摄血液,使其在脉中正常运行,防止其逸出脉外;能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控制其分泌量、排泄量,并有规律地排泄,防止其过多排出及无故流失;能固摄、防止其妄加排泄。因此,若气的固摄作用减弱,则可导致体内液态物质的大量丢失。例如,气不摄血,可以引起鼻出血、齿龈出血、皮下出血、月经过多等各种出血;气不摄津,可以引起自汗、多尿、小便失禁、流涎、呕吐清水、泄泻滑脱等;气不固精,可以引起遗精、滑精、早泄等。
另外,气的固摄作用还表现于肾气对胎儿的固摄,以及中焦脾气对内脏器官的固摄升举方面。肾气与脾气充足,则胎儿发育正常,机体内脏位置相对稳定而不致下垂。否则,若肾气不固,则会导致胎元不固而流产,甚者有滑胎之虞;脾气虚弱,升举无力,则会出现胃、肾等内脏下垂或久泻脱肛等病变。
气的固摄作用和推动作用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气推动着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排泄;另一方面,气又固摄着体内液态物质,防止其无故流失。气的这两方面作用相互协调,控制和调节着体内液态物质的正常运行及排泄。这是维持人体正常血行和津液代谢的重要环节。
(5)气化作用: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具体而言,是指由气的运动引起的人体内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新陈代谢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精、气、血、津液的生成,都需要将饮食转化为水谷精微,然后再生成精、气、血、津液等;津液经过代谢,转化成汗液和尿液;饮食经过消化和吸收后,其残渣转化为糟粕等,都是气化作用的具体体现。因此,可以说气化实际上就是体内物质新陈代谢的过程,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因而也是生命活动的本质所在,存在于生命过程的始终。
气化过程的激发和维系,离不开脏腑的功能;气化过程的有序进行,是脏腑生理活动相互协调的结果。气化功能失常,则能影响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以及机体整个物质代谢过程,如饮食的消化吸收,精、气、血、津液的新陈代谢和相互转化,汗液、尿液、糟粕的排泄等,从而导致各种代谢异常的病变。
气自身的升降出入运动,是气化过程发生和赖以进行的前提和条件,气的运动停止,气化过程也就终止。同时,气化过程中寓有气的各种形式的运动,气的运动也正是从气化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因此,可以说气的运动与气化过程实际上是“分之为二,合之为一”的。
(6)营养作用:气的营养作用,是指气能为机体各脏腑组织提供营养物质,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脾胃运化所生成的水谷精气,可以化生为营气、卫气、宗气等,特别是其中的营气,又是化生血液的物质基础,对人体有着重要的营养作用。如《灵枢·邪客》所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其二,卫气能温养肌肉、筋骨、皮肤、腠理等。其三,通过经络之气,起到输送精微、濡养脏腑经络的作用。
(三)气的运动形式
气的运动即气机,人体之气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流行于全身各脏腑等组织器官,无处不到,时刻激发和推动着人体的生理活动。气也只有在运动之中才能体现其存在,发挥其效能。人体正是由于气的不断运动,才能吐故纳新,升清降浊,生化不息,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及生命活动。气的运动一旦停止,就失去了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人的生命活动也会终止。故《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又云:“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1.气的基本运动形式
气的运动形式虽是多种多样,但在理论上可将它们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运动形式。升降,是气的上下运动;出入,是气的内外运动。
人体之气运动的升与降、出与入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广泛存在于机体内部。升与降、出与入,以及升降与出入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保持着协调状态。《读医随笔·升降出入论》所说:“无升降则无以为出入,无出入则无以为升降,升降出入,互为其枢者也。”
2.气运动的场所
人体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都是气的升降出入场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只有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中,才能得到具体的体现。例如,肺的呼吸功能,呼气是出,吸气为入;宣发是升,肃降是降。脾胃主消化,脾主升清,以升为健,胃主降浊,以降为和。
虽然从某个脏腑的局部生理特点来看有所侧重,如肝、脾主升,肺、胃主降等,但从整个机体的生理活动来看,升与降、出与入之间必须协调平衡。
3.气不同运动形式之间的关系
气的升和降、出和入,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从局部来看,并不是每一种生理活动都必须具备升降出入,而是各有所侧重。如肝、脾主升,肺、胃主降等;从整个机体的生理活动来看,则升和降、出和入之间必须协调平衡,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因此,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又是协调平衡各种生理功能的重要环节。
(四)气在脏腑中的表现
人体的气,除了上述最重要的四种气外,还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实际上都是元气所派生的:元气分布于某一脏腑、某一经络,即成为某一脏腑或某一经络之气,从而成为维持和推动该脏腑、该经络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1.脏腑在气生成中的作用
人体之气的生成,虽然需要全身多个脏腑组织的综合协调作用,但与肺、脾胃、肾等脏腑的关系尤为密切。而气的运动,则与心、肺、肝密切相关。
(1)肺为气之主:肺主气,司呼吸,在人体气的生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肺主呼吸之气,通过吸清呼浊的呼吸功能,将自然界的清气源源不断地吸入人体内,与脾胃运化的水谷之气相结合,生成宗气;同时不断地呼出浊气,保证了体内之气的生成及代谢。其次,肺有节律的呼吸运动是维持和调节全身气机升降出入的重要因素,对全身之气的运行起着促进作用,一呼一吸之间,气升降出入周流全身,脏腑气机升降有序,气化活动正常,从而保证了气的生生不息。
另外,宗气集于胸中,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而行气血,以维持脏腑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而又促进了全身之气的生成。因此,肺主气的功能失常,则清气吸入减少,宗气生成不足,必将导致一身之气衰少。
(2)脾胃为生气之源: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二者纳运相协,升降相因,共同完成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而将其转化为水谷精气。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不但能充养肾中的元气,化生宗气,而且在人体相关内脏的作用下,水谷精气还可以化生为卫气和营气,并生成血液。因此,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若脾胃的受纳腐熟及运化功能失常,则不能消化吸收饮食水谷,水谷之气来源匮乏,势必影响一身之气的生成。故《灵枢·五味》说:“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3)肾为生气之根:肾藏先天之精,并受后天之精的充养。肾所藏的先天之精转化为先天之气(即元气),不仅是人体之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元气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激发和推动全身各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包括肺的呼吸、脾的运化等,进而促进人体之气的生成。所以说肾为全身之气生成的基础,是生气之根。
肾的生理功能与先天之气的生成关系密切,肺和脾胃的生理功能与后天之气的生成关系密切,诸多脏腑功能协调配合,以促进气的生成。因此,若肾、脾胃和肺等脏腑生理功能的任何环节异常,或彼此协调配合失常,都会影响气的生成,出现面色淡白、身倦乏力、少气懒言、脉虚无力等气虚的病理表现。
2.脏腑在气运动中的作用
脏腑气机的研究对于疾病的辨证和治疗都有重要的意义。然脏腑功能不同,其在全身气机中起的作用也各异。
(1)肺脏主宣发肃降、主气机升降:肺主气而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一脏而有两能,对于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起着关键的作用。
肺在五脏之中与气之关系最为密切。《素问·五脏生成》曰:“诸气者,皆属于肺。”这是因为肺司呼吸,促使着全身清浊之气的交换。其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气的生成。故《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肺者,气之本。”
肺有宣发肃降之功,肺气的升降出入,带动着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肺气宣发正常,方可“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肃降无碍,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精并行”。
《素问·五脏别论》说:“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王冰在注释中说:“魄门,肛之门也,内通于肺气。”张介宾在《类经》注释说:“大肠与肺为表里,肺藏魄而主气,肛门失守则气陷而神去,故曰魄门。不独是也,诸府糟粕故由其泄,而脏气升降依赖以调。”由此可知,肺脏亦可通过魄门之启闭来调节全身之气机。
(2)肝胆主疏泄,主导气机升降:肝属风木之脏,其性善升,胆为中精之腑,内寄相火,最宜通降。肝胆表里相合,升降相宜,对全身之气机起着主导的作用。故《素问·六节藏象论》中有“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之说。肝气升发有助于疏利胆腑,调达脾胃、大小肠,从而使其能正常发挥运化水谷、分清别浊、传导排泄的生理功能。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土得木而旺。”
若肝胆之升降功能失调,往往会导致脾气不生、胃气不降,引发腹泻、腹痛、嗳气、呃逆等脾胃疾病。正如《血证论·脏腑病机论》所说:“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证,在所不免。”
(3)脾胃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同居于中焦,五行属土,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二者位在中央,有通上彻下、斡旋阴阳、升清降浊之功,可谓气机升降之枢纽。《医学求是》中云:“土位于中,而火上,水下,左木,右金。左主乎升,右主乎降。五行之升降,以气不以质也。而升降之权,又在中气,中气在脾之上,胃之下,左木,右金之际。水火之上下交际者,升则赖脾之左旋,降则赖胃之右转也。故中气旺,则脾升胃降,四象得以轮转。”《医碥》中更是明确指出:“脾胃居中,为上下升降之枢纽。”
因此,只有脾胃升降正常,人体之水谷才能正常运化,精微才能正常输布,气血生化有源,人体才能得到充足的营养,其他脏腑之升降才能得以正常运行。一旦脾胃升清降浊之功有碍,往往会影响全身多个脏腑气机的正常运行。李东垣在治疗脾胃病时就特别注重把握气机升降,强调升清降浊之治。清代医家曾评云:“法考治脾胃莫详于东垣,求东垣脾胃之治法,莫精于升降。”
(4)心肾主水火而宜交通,与气机升降密切相关: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而属阳,内藏君火。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而属阴,内有真水。从阴阳、水火的升降理论来说,位于下者,以上升为顺,位于上者,以下降为和。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心中之阳下降至肾,能温养肾阳;肾中之阴上升至心,能滋养心阴。如此则心肾交通,水火既济,人身自安。《济生方》云:“水谷升而沃心,火欲降而温肾,如是则坎离既济,阴阳协和,火不炎而神自清,水不渗而精自固”。另外,心肾水火升降相交还带动着心肾各自精神、气血之间的相互资助,相互制约,包含心血肾精同源互化、心神肾精可相互为用、君火命火相得益彰等重要内容。心肾升降相交功能正常对整个机体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这是气机升降的主要内容。
3.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
脏腑功能的完成,依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每一脏腑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促进该脏腑功能活动实现的内在基础和根据;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也只有通过脏腑的生理活动才能具体体现出来。脏腑之气的运动形式,受脏腑所在位置和生理特点的制约,而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1)不同位置的运动特点:脏腑位置有高下,一般而言,高者主降,下者主升。以五脏而言,心肺位置在上,其气主降;肝肾位置在下,其气主升;脾胃居中,通连上下,为升降之枢纽。
(2)脏与腑的不同规律:五脏与六腑相对而言,五脏化生、贮藏精气,以升与入为主;六腑传化水谷,排泄糟粕,以降与出为主。
五脏之气以升为主,如脾气升清、肺气宣发布散精微等;但升中有降,以推动浊气下行排泄,如肺气肃降通调水道,肾气降浊形成尿液而排出体外。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以降为顺,其在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过程中,也有吸收水谷精微和津液的作用,总体为降,但降中寓升。
(3)升降出入相反相成:就脏腑之间的关系而言,脏与脏、脏与腑之间的升降处于协调平衡之中,如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肝主升发、肺主肃降,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以及心肾相交等,均呈现升降出入相反相成的关系。而且在某些脏腑,其本身就是升与降的统一体,如肺的宣发肃降、小肠的分清别浊等。
在生理状态下,脏腑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既表现出不同的运动特性,又保持着升与降、出与入的整体协调平衡,从而保证了机体不断从自然界中摄取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并通过气化作用,升清降浊,摄取精微,排泄糟粕,维持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的动态平衡,共同完成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五)气与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气与血、津液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气对血和津液的生成和输布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能生、能行、能摄。
1.气与血之间的关系
气属阳,血属阴。《难经·二十二难》云:“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和血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这种关系可概括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1)气为血之帅:“气为血之帅”是指气对血的生成、推动和统摄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三个方面。
1)气能生血:气能生血有两方面的含义:①从血液的组成来看,血就是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营气是血液的主要成分,而营气的主要生理功能就是化生血液,如《灵枢·邪客》在论述营气化生血液的功能时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由此可见,只要津液存在,有营气即会有血液。营气盛则血液旺,营气能生血。②从血液的生成过程来看,营气和血液的生成依赖某些脏腑的气化作用,均来源于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饮食物转化为水谷精微,水谷精微再转化成营气和津液,营气和津液然后转化为赤色的血液。上述这些转化过程,均离不开气的运动变化,
气能生血,气旺则脏腑的功能活动亦强,化生血液的功能也旺盛,故而血充。气虚,则脏腑功能活动低下,化生血液的功能也弱,从而导致血虚。因此,临床上在治疗血虚的病证时,常配合应用补气的药物以提高疗效。
2)气能行血:血属阴而主静,血不能自行,血液之所以循环经脉,贯注脏腑,充达肌肤,如环无端,周流不息,全赖于气的推行(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发、肝气的疏泄)。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因此,气虚则推动血行无力;气滞则血行不畅而形成血瘀,甚则结成瘀血;气机逆乱,血行也随气的升降出入异常而逆乱。
3)气能摄血:血在脉中循环而不逸出脉外,主要依赖于气对血的固摄作用。如果气虚,此固摄作用则减弱,即可导致各种出血的病证。因此,临床上在治疗出血时,从不单纯使用止血药物,而是针对病因,结合出血的部位来辨证,施以补气的药物,只有从补气摄血的方法入手,才能达到真正止血的目的。
(2)血为气之母:“血为气之母”,是指血是气的载体,并给气以充分的营养。血液具有运载水谷之精气、自然之清气的功能,故血能载气。
脏腑经络之气的生成以及维持其经常充足和调和,除与先天之气有关外,主要依赖后天之气的不断充养,而后天之气流布于脏腑经络,主要靠血液的运输作用,当血液大量丧失时,常常引起气脱。
(3)气重于血:气为阳,血为阴,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资生、相互为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但在二者对立统一的关系中,气起着主导作用。《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阳予之正,阴为之主”。
这一特性,无论在生理功能,还是病理变化中均能体现出来,所以在气血同病辨证论治医疗实践中,在采用气血双调方法时,以气为主,以治气为基本原则。
2.气与津液之间的关系
气与津液相对而言,气属阳,津液属阴。气和津液的关系类似于气与血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以及津能载气等几个方面。
(1)气对津液的作用
1)气能生津:气能生津,是指气化作用可促进津液的生成,是津液生成的动力。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饮食水谷经过脾胃运化、小肠泌别清浊、大肠主津等一系列脏腑生理活动后,其中精微的部分被人体吸收,化生津液以输布全身。
在津液生成的一系列气化活动中,诸多脏腑之气,尤其是脾胃之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脾胃等脏腑之气旺盛,气化功能正常,则人体津液生成充足;反之,若脾胃等脏腑之气虚衰,气化功能减弱,则会导致津液生成不足的病理变化,治疗亦当采用益气生津的方法。
2)气能行津:气能行津,是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能推动津液的输布与排泄,是津液在体内正常输布运行的动力。津液由脾胃化生后,经过脾、肺、肾、三焦等脏腑之气的推动,将津液输布到全身各处,以发挥其生理作用;又通过肺、大肠、肾、膀胱等脏腑之气的推动和气化功能,将机体利用后的剩余水分和代谢废物,转化为汗、尿等排出体外,从而使津液的代谢维持生理平衡。
因此,若气虚推动无力,或气滞运行不畅,皆可引起津液输布排泄障碍,导致水湿停聚,痰饮内生,病理上称为“气不行水”或“气不化水”。反之,若由于某种原因,使津液的输布和排泄障碍而发生停聚时,则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亦随之不利,即水停气滞。故临床上治疗水肿等病证,常常行气与利水、健脾益气与祛湿之法配合应用。
3)气能摄津:气能摄津,是指气能够控制津液的排泄,防止其无故流失。气对津液的固摄是通过各脏腑之气的作用来实现的,如肺卫之气对汗液的调控收摄,肾与膀胱之气对尿液的调节约束,脾气、肾气对涎、唾的收摄,肝气对泪液的收摄等。
所以,各脏腑之气亏虚,固摄作用减弱时,势必导致体内津液的异常流失,出现多汗、多尿、遗尿或口角流涎、流泪等症状,其治疗也多采用补气以摄津的方法。
(2)津液对气的作用
1)津能载气:津能载气,指津液也是气在体内运行的载体,气必须依附于有形的津液,才能存在于体内,输布至全身。尤其是脉外之津液流行贯注,能够运载卫气,使卫气内至脏腑,外达肌表。正如清·莫枚士《研经言·原营卫》所说:“荣行脉中,附丽于血;卫行脉外,附丽于津。”
若津液载气之功能失常,一方面由于大汗、大吐、大泻等津液大量丢失时,气无所依附而随之大量外脱,称为“气随津脱”。如清·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痰饮咳嗽病脉证治》说:“吐下之余,定无完气。”另一方面,当津液输布运行受到阻碍时,也往往会引起气机的郁滞不畅,称之为“津停气阻”。
2)津能生气:津能生气,是指津液能促进气的生成,为气的生成提供充分的营养。津液能营养和滋润与气生成相关的肺、脾、胃、肾等脏腑,促进这些脏腑的功能活动,从而保证气的生成正常。在病理情况下,津液不足日久,亦可继发气虚之证。
(六)气的病理变化
气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其生理功能受到了影响,会表现出一系列的病理变化。
1.影响气的因素
引起气异常变化的病因,概括起来可分为六淫疫疠、七情、饮食劳逸三个方面。其中六淫疫疠属外感性病因,为人体感受自然界的致病因素而患病;七情为内伤性病因,常使气机失调而致病;饮食劳逸则是通过影响脏腑功能,使人生病。
(1)外感六淫:六淫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来的致病邪气。六淫的致病特点:一是与季节和居住环境有关,如夏季炎热,患暑病的人多;久居潮湿之地,易感受湿邪;二是六淫属外邪,多经口鼻、皮毛侵入人体,病初常见表证;三是六淫常相合致病,而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又常常相互影响或转化。
(2)七情致病: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当精神刺激超越了患者自身的调节能力时,便可发生疾病。
情志致病有三个特点:一是由耳目所闻,直接影响脏腑气机,致脏腑功能紊乱,气血不和,阴阳失调。如怒则气上,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悲则气消,思则气结,喜则气缓。二是与个人性格、生活环境有关。如性格急躁者,易被怒伤;而性格孤僻者,常被忧思所伤。三是不同的情志变化,所影响的内脏也不同。如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
情志所伤能影响内脏的功能,但具体伤哪一内脏,引起何种气机变化,须详细审察病情,才能作出更为准确的诊断。
(3)饮食、劳逸:饮食所伤是指饮食不节而致脾、胃肠功能紊乱。饮食过量,超过了脾胃的运化功能,致食物不能及时腐熟运化,胃气不降,浊气不得下行,则见恶闻食臭、食纳不佳、胸膈痞满、吞酸嗳腐等症状。饮食伤在胃,气滞不通,故胃痛。饮食伤在肠,影响小肠受承和大肠传导的功能,气机不利,则见腹痛、泄泻。
劳逸是指体力或脑力过度劳累或过度安逸。过劳则消耗,致元气损伤而见倦怠无力、嗜卧、懒言、饮食减退。过逸,则气血运行不畅,脂肪蓄积,身体肥胖,加之肥人多痰,痰湿内阻;故动则心悸短气、喘喝等。
(4)其他因素:其他因素有外伤、虫兽伤以及可致病的病理产物,病理产物主要包括痰饮、瘀血两个方面。
1)痰饮:痰和饮都是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痰不仅是指咳吐出来有形可见的痰液,还包括瘰疬、痰核和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的痰液,临床上可通过其所表现的证候来确定,这种痰称为“无形之痰”。饮,即水液停留于人体局部者,因其所停留的部位及症状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金匮要略》即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区分。
痰饮为有形之邪,可随气流行,或停滞于经脉,或留滞于脏腑,阻滞气机,阻碍血行,引发多种病证。痰饮作为继发性致病因素,可进一步影响肺、脾、活动,而使水液代谢障碍加重,导致水湿不运,或水液不布,或水液停蓄。痰浊为病,随气上逆,易于蒙蔽清窍,扰乱心神,精神失常,出现某些神志病证。痰饮病邪,随气流行,内而脏腑,外而四肢百骸、肌肤腠理,可停滞于某些部位而引发多种病证。由于致病面广,发病部位不一,且易于兼邪致病,故病证繁多、症状复杂,因而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
2)瘀血:瘀血,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瘀血。瘀血一旦形成之后,则又能成为致病因素,进一步阻滞气机,阻碍气血的运行,导致脏腑功能的进一步失调。
瘀血易于阻滞气机,即“血瘀必气滞”,能影响血脉循行及新血生成,故有“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之说。
2.气的异常变化
气的异常变化包括虚和实两方面,虚指气虚,实则指气机失调,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调。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之间的协调平衡,称作“气机调畅”,升降出入的平衡失调,即是“气机失调”的病理状态。
气机失调有多种形式。例如,由于某些原因,使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受到阻碍,称作“气机不畅”;在某些局部发生阻滞不通时,称作“气滞”;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时,称作“气逆”,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时,称作“气陷”;气不能内守而外逸时,称作“气脱”;气不能外达而结聚时,称作“气结”。
3.气的异常对脏腑的影响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调,就会引起各脏腑组织的功能异常,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若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停止,人的生命活动便告终结。故《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临床上常见的脏腑气机失调有:肝气不舒、肝气郁滞、脾胃气滞、肝气上逆、肺气上逆、胃气上逆、中气下陷、气随血脱、气随津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