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地区网络
通过融入孟河的上层社会,费氏家族和马氏家族的医者被深入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构成了跨地区网络,影响着当地的医疗。医学文献的不断增多,包括已有典籍及其评论注释、著名医家或普通医家的医案和出现在邻城苏州的关于温病的创新学说,使得距离很远的知识也变得唾手可得。
在明代,商业印刷迅速发展起来,在受过教育的精英人士中,书籍的收藏、阅读和写作成倍地增长。越来越多的上层人士开始行医,他们把悟性引入医学领域,从辑录了各种权威性著述的文选,到供那些缺少经验的教师教授学生临床经验的医案,让他们学习各类特色医学知识。在孟河医学发展后期,小城中的医者为这些著述贡献了最为新颖的想法,19世纪初期,他们仍然是学习吸收新旧知识和技术的主要人群。
临床经验在私人之间进行交流对孟河医学的发展同等重要。这个领域从来没有将医学孤立于社会其他部分,而是将两者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以某个人所处的区域和县城或居所为中心,谱系的网络通过很多共享的身份呈放射状向外联系每个人。这些网络把很多功能整合在一起,为每个人提供了新颖想法、资金来源和共同乐趣,也为社会上层人士提供了一种新的巩固领导权的手段。
明清时期不断加速的医学更新步伐,增强了医学领域中社会网络的重要性,促成了医学领域某些重要方面的转化。这些社会网络推进了医生间的相互交流,以及医生与其他行业上层人士间的交流,同时促进了派系形成和与社会的联络,以达到宣传个人医术和提高个人声望的目的。当时,王九峰(1753—1815)是当地最有名望且最具影响力的医生之一,费文纪与王九峰的交往为研究这些关系提供了一个最好的例证。
王九峰来自丹徒──孟河费氏先祖的故乡。尽管这两个人以前素未谋面,但
表3.11 马氏家族1~6代的家谱(蒋文植,1897年)
当他们相见时,这种关系成了两人之间最直接的互通桥梁。王九峰是一位受过教育的学者,一次生病之后转行从医。王九峰受喻昌(1585—1664)影响颇多,喻昌是江西省的儒医,曾经居住在常熟附近,后与费氏家族也成为朋友。王九峰随后迁至扬州,在当地,作为一位具有高尚医德的优秀医生而闻名。他曾为乾隆皇帝诊治病情,1809年在朝廷上接受正式任命成为御医。不久之后,他引退回乡,仍然与处于社会高层的人士保持友好关系。这些人包括费淳(1739—1811),他是江苏和浙江的前任总督,早期曾担任常州太守,但与孟河费氏无关;还包括陶澍(1779—1839),他是翰林书院的一员,是江苏和浙江政府的高官。
就在这一时期,王九峰来到孟河,并在此留下盛名。他医案的序言部分记述,“江南北莫不知有王先生者。先生尝至孟河愈奇疾,惊士大夫。至今孟河言医者,犹称道弗衰焉。”这段文字写于20世纪20年代,证实了当时孟河医生享有的社会地位。编者为什么不把王九峰这样的名医与其他地方联系在一起,而是孟河呢?
费氏家族的一位后裔真实记述了当时的一次出诊。王九峰被邀请到孟河为一位名叫巢百万的富商家中看病。此前,巢百万一直由费文纪诊治,但是他认为疗效不够显著。在这种情况下,巢百万请一位更有名的医生来会诊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何况没有人比王九峰的知名度更高。检查了巢百万和他一直服用的方剂之后,王九峰公开宣称他同意费文纪的治疗方案,并建议巢百万继续服用原来的药物。最后,巢百万病愈。如此一来,确立了费氏在孟河远近闻名的声望。
是否由于有了御医的帮助,巢百万才病愈?这位御医是否在帮助一位当地同乡(丹徒的关系)?甚至这个故事是否真实发生过?然而,这个故事要向世人证明的是,包括主要医者在内的孟河精英人士很好地融入了跨地域网络,这个跨地域网络把政界、文化界和医学界联系起来。通过这样的网络,首先是医学知识,其次是患者。孟河医者的声望传播到了更广阔的江南地区。
自此以后,王九峰与当地医者一直保持友好关系。他的影响力在孟河流派的著述和医案中有明显表现,一些孟河流派的医者声称曾经私下求教于王九峰,或是通过他们的老师学习了王九峰的医术。费伯雄是孟河医派的主要理论家,喻昌的医术成为费文纪之子费伯雄的主要参考点,但不确定这是否由于王九峰的影响。关于王九峰的记载在孟河医者的帮助下得以保存下来。像很多其他忙碌的临床医生一样,王九峰没有留下任何医学文本。然而,他的学生们会为老师诊治过的病例做笔记,表达对王九峰的崇敬之意。这些笔记经常被发表,其弟子或家族发表这些笔记是希望增强老师或先祖的声望;医生发表这些笔记是想通过一种假想关联而扩大其声誉。通过孟河流派及其后人的努力,在20世纪20年代,王九峰的医案得以通过这种途径发表,证实了王九峰对孟河社会网络的影响力。
在本书的剩余部分,这些社会网络的性质与功能,从家族支系到基于家系的谱系、从朋友圈和业务圈伙伴到师徒网络和学术流派的扩展,将成为重复性话题,其线索勾勒出了中医社会结构的纹理。正是这些网络的历史连续性保证了中医学经过重大政治和社会变革后,仍保持其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