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不开的经济周期2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希望与焦虑并存的时期里。从希望的角度看,人类社会正处在一次科技大革命、经济大发展的前期。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新能源、生命科学等一系列科技方面的突破,让未来的几十年很可能成为人类历史上增长最快、变化最快的时代。另一方面,国际经济社会环境和科技造成的一系列颠覆性的改变也引起了人们的极度焦虑。我们掌握的知识会不会被淘汰?我们的工作岗位会不会消失?对于中国人来说,中美贸易摩擦所代表的一系列逆全球化的发展,正在改变我们在改革开放40年里熟悉的外部环境。未来几十年,世界经济、社会、环境、科技发展何去何从?

这些正是《逃不开的经济周期2》详尽讨论的大问题。作者拉斯·特维德曾担任卫星通信、互联网和移动领域许多成功的高科技公司的创始人。他还撰写了许多涵盖金融交易、市场规划和经济危机理论等领域的畅销书。在《简明营销圣经》中,特维德先生被列入世界营销战略的62位主要思想家之一。这本书是集他几十年知识和经验之大成,讨论了未来40年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社会、人口、环境、生活方式、商业以及科技上的发展大趋势。在如此大跨度的时间、极广泛的领域里讨论将要出现的趋势,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那么,在未来几十年里,在作者的眼中有哪些特别值得关注的超级趋势呢?

一是人口增长的趋势。尽管全球人口增长的速度在放缓,但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在目前的基础上增加20亿人,而且绝大部分的新增人口出现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欠发达国家。二是人口的结构也要发生巨大的变化。在此期间,全球城市要新增30亿人,大部分是从农村搬进来的。一个好消息是,人的预期寿命将平均增加10岁;一个坏消息是老龄化将成为突出的特点,仅退休人员就要增加16亿。三是市场在扩大,经济规模也在快速增长。全球年产出GDP将会比现在高出400%,其中大多数的新兴市场国家的年度GDP将比现在高出400%~600%。全球中产阶层要从2010年的10亿人增加到2050年的25亿人。

然而,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应该是一帆风顺、直线上升的。特维德认为,未来市场中存在三个经济周期。一个是由于企业库存变化造成的大概4~5年一次的存货周期;一个是由投资造成的一般为9~10年一次的资本支出周期;一个是由房地产的兴衰造成的房地产周期,这是一个有可能导致经济全面崩溃的强周期,一般15~20年一次。这三个周期相互叠加,相互作用,周而复始,令全球经济处于一个S形的发展过程。周期震荡幅度的大小,由经济上升时期产生的泡沫大小,以及泡沫破灭后人们的恐慌情绪和市场的崩溃程度来决定。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我们更关心的是,在这样的超级趋势和经济周期下,中国的地位和发展会如何?

尽管这本书并没有一个专门的章节来讨论中国问题,但作者认为,几乎在所有的领域里,中国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作者惊叹,几十年来发生的惊人的变化奠定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基础。特维德说,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人均收入与索马里差不多,经济规模甚至还不如比利时,但今天,中国的GDP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他预测,中国经济总量会在2040年之前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作者回顾了几千年的人类发展史,实际上早在182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就是世界第一,占当时世界经济的33%。这一比例一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才被美国超越。

今天,中国正在努力实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的2049年成为世界强国的宏伟目标。这本书是市场中少有的对2050年世界人口、经济和科技格局进行全面分析和预测的重要著作。让我们看一看作者的“第三只眼”是如何看待2050年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的。

首先看人口。作者引用了联合国2008年《世界人口展望》的数据,到2050年全世界人口将达到90亿,中国的人口将比2010年仅增加5%,为14.1亿。与此同时,日本的人口不但不增加还要下降20%,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东欧则要下降18%,西欧下降2%。另一方面,非洲的人口要增加93%,包括土耳其在内的中东人口要增加60%,印度增加33%,北美增加28%。未来人口结构如此大的变化,会严重影响世界格局。作者对中国老龄化的人口结构也有比较悲观的预测。以抚养比为例,2010年中国的抚养比已经低于50%(即0~14岁及65岁以上的人口之和已经大于15~60岁有生产能力的人口)。到2050年,这个抚养比要高达80%。也就是说,届时我国20%有劳动能力的人口要抚养80%的人口。这些数字应该引起我们极大的警惕。从现在起就要开始规划,尽早采取从加大养老金投入、延长退休年龄,到切实提高人口教育质量、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等切实有效的措施。

再看经济总量,作者预计到2050年全世界GDP的产出为2010年的400%,达264万亿美元。届时中国的经济规模是多少,作者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但他指出新兴市场国家年增长率比现在高4~6倍。作为最大最重要的新兴市场国家,按2010年的不变价计算,2050年中国的GDP将达到30万~36万亿美元,比当时美国的GDP要高出25%。这当然是一个比较保守的估计。更多的经济学家预测,2030年以前,中国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高盛公司更预测,到2050年中国GDP将接近美国的2倍。但是,我们都知道,经济总量大并不能说明一个国家就是真正强大的。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迪森的研究数据表明,在过去2 000年的世界历史中,中国的经济总量一直居于世界前列,甚至直到193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还位居世界第二。落后是要挨打的。1840年,当我们的GDP还是世界第一的时候我们就被几艘英国炮舰轰开了大门。历史再次印证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要从大国向强国转变。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我更关心的是知识领域和科技领域长期发展的大趋势。尽管在每一个具体的科技领域里,前瞻性的研究著作已经是汗牛充栋了。但对知识作为总量发展进行研究的书籍还不多。为此,我对作者对知识发展的长期判断很感兴趣。作者认为,全球的知识工作者人数每15年翻一番。由于更好的教育、更好的营养,加上全球化的趋势,由不同地方和种族的人通婚而产生的“杂交优势”,使人类的平均智力每年增长0.3%。也就是说,人类知识的综合年增长率为10%左右。以此类推,到2050年,人类知识将增加45倍,远远超过经济领域4倍的增长率。

我完全同意作者的看法,人类正在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科技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在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这些震撼世界的新科技日益发展的同时,人类的生产生活环境将面临史无前例的大变化。牛津大学和花旗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预测,中国目前77%的工作岗位未来都有可能会被智能机器人替代。各个行业、各年龄段的人对新科技带来的变化都有着强烈的焦虑感。虽然在过去的蒸汽机革命、电气革命以及迄今为止的计算机革命中,人类一次又一次地战胜了机器,可是过去机器替代的是人的手脚,而现在人工智能却直指人类最核心的竞争力——大脑。按牛津大学的尼克·波斯特洛姆教授的预测,超级智能将在包括科学创造、普通智慧和社会技能在内的每一方面都比最有智慧的人类头脑还要聪明。日本软件银行集团董事长孙正义更是惊人地预测,在未来30年内,人工智能的智商将达到10 000。这是什么意思?现在人类的平均智商只有100。即使是像本书作者所说,目前全球智商最高记录是一个韩国的叫金雄镕的年青人,他4岁时能阅读韩、日、德、英四种文字的书籍,3~6岁在汉阳大学学习物理,4岁时就能解高阶随机微分方程,但他的智商也只有210。如果孙正义的预测真的能实现的话,哪怕再晚上几十年,我们的后代又如何与超级智能机器人竞争呢?

未来趋势到底如何变化?我们又应该如何掌控与应对?还是来看看这本书吧!

汤敏
2019年10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