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看透古代官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心照不宣:古代官场的“潜规则”

1.多磕头,少说话

官场有风险,做官需谨慎。做官可不是什么一劳永逸的事,除了“伴君如伴虎”的警钟长鸣,也有“同行是冤家”的基本常识。不得罪人,也就成了很多官员的共识。

古代官场上,大多数官员所追求的“境界”是左右逢源,进退自如,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官运亨通的保证,才有权、势、利、誉的接踵而至和不断“扩大化”。

拿清代官场为例,当时官场中人信奉的是“以缄默不言为慎密,以圭角不露为深沉,以漫无可否为和平,以多所容忍为宽厚,以模棱两端为和衷共济之道,以遵奉故事为奉公守法之规”。总之一句话,各级官员努力要做的,是“八脚踹不出一个屁”的“钝化”包装,大家所比的是看谁更像泥塑、木雕,谁更如行尸走肉。

要想平安是福,那就“无为而治”,宁可不做或者少做,也不能犯错误,无过即是有功,别的全都放在其次了。

“仕途钻刺要精工,京信常通,炭敬常丰。莫谈时事逞英雄,一味圆通,一味谦恭。大臣经济在从容,莫显奇功,莫说精忠。万般人事要朦胧,驳也无庸,议也无庸。八方无事岁年丰,国运方隆,官运方隆。大家赞襄要和衷,好也弥缝,歹也弥缝。无灾无难到三公,妻受荣封,子荫郎中。流芳身后更无穷,不谥文忠,便谥文恭。”

这个用《一剪梅》填写的词,说的是道光年间的重臣,大学士、军机大臣曹振镛。这位曹大学士,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而恩宠不衰、身名俱泰,死后还获得“文正”的谥号,进了贤良祠。要知道,这“文正”二字是对有功之臣,特别是品节端方的官吏才给予的赞誉,整个大清朝才有八个人得到这样的殊荣。这样的人谁还能说他的仕途不是“春风得意”呢?

不过,从前面那首词里,恐怕很难看出这位大人有什么值得歌咏的政绩,很简单,他获得这样的高位和殊荣,只是把六个字彻底理解透了——多磕头,少说话。

清朝有一本书叫做《暝庵二识》,那里边记载了曹振镛自己的“经验总结”——“曹文正公晚年,恩遇益隆,身名俱泰。门生某请其故,曹曰:‘无他,但多磕头,少说话耳。’”

《清史稿曹振镛传》里对曹振镛的评价是“实心任事,外貌讷然”,“小心谨慎,一守文法”。要是换个角度来看他的这些表现,实际上无非就是一心一意听任皇帝驱使,唯唯诺诺,恭顺过人。不过,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熟,曹大人活生生的例子,叫人想不信服都难。

曹振镛貌似还不是那种“技术保守”之人,他不仅自己身体力行“多磕头,少说话”的官诀,对门生后辈也是积极介绍经验和监督提醒,连本来应该仗义执言、履行监督责任的御史,他也照方抓药,“一视同仁”。

《暝庵杂识》里记载:“道光初,曹太傅振镛当国,颇厌后生躁妄。门生后辈有入御史者,必戒之曰:‘毋多言,毋豪意兴!’”身居高位的曹振镛说话当然是有“威信”的,这些御史听了这样的嘱咐,当然也就“循默守位”,不该说的不说,该说的也不说了。

对于那些“多嘴多说”,动不动就挑朝廷和政策“毛病”的大臣,只要找到他们的奏章里那些很小的疏漏,然后给予“严厉批评”,那么这些“讨厌”的臣子就知道皇上的“厉害”了,也就不敢“瞎说话”了。道光皇帝还真就采纳了这个主意,在奏章上发现个错别字恨不得就要“罚俸降职”,这下好了,大臣们一个个的都开始谨慎起来,直到想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不说错话,那就最好不说话”。而他们所上的奏章,当然跟着“语多吉祥,凶灾不敢入告”,报喜不报忧了。

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太平军起事时,大臣们互相隐讳,直到许多名城被攻克,才不得不上奏。对于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总算有胆子大的说了一句“客观”的话,“皆振镛隐蔽之罪有以成之”。

曹振镛倡导的官诀当然会给吏治、世风带来恶劣的影响,但是这样的“混官场”路数,他也不是始作俑者。因为通常情况下,官场上的面孔是都戴着面具的,大家所有的言行往往都是出于利益的权衡。一个诚实的人在官场中遭到的命运,很可能是倒霉,甚至会掉脑袋。

2.官大一级压死人

婚礼上,司仪总是会搞笑地说:第一条,老婆永远是正确的;第二条,如果老婆错了,请参考第一条。将这样的说法套用到中国古代官场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第一条,上司永远是正确的;第二条,如果上司错了,请参考第一条。

没错,在古代官场,最大的秘诀应该是“服从”,什么叫“官大一级压死人”,说到底,就是叫人以服从为第一要义。

《墨子》里有这样的话,“上之所是,亦必是之;上之所非,亦必非之”,什么意思呢?领导说对的就一定是对的,领导说错的,那肯定就是错的。上司的地位比你高,当然权力也就比你大。所以,比你高的地位和比你大的权力,必然应该获得比你更多的“尊重”。

而尊重的最简单表达方式就是服从了。要是动不动就敢顶撞上司,给上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那么你让上司的脸往哪里放啊!于是,官场之人都会心照不宣,对上司的冒犯顶撞,基本上是自毁前程的同义词。

到了清代,官场上甚至已经开始流传这样的做官诀窍:“得罪小民,得罪朝廷,不得罪上司和乡绅。”本来不得罪人是官场上最好的法宝,但是到了左右为难的时候,就要权衡轻重,先“保”上司不被得罪了。这是因为,得罪了平头百姓,他们是不敢也不能把你怎么样的。得罪了朝廷,假如你的级别不够高,似乎也轮不到被“直接处罚”。可唯独上司是得罪不起的。因为上司可以有事没事的时候和你玩玩“找茬游戏”,明里暗里处处都可以整你,轻了叫你惶惶不可终日,重了就是丢官受罚,身家难保。

所以,做下属的,对巴结奉承上司一定要时刻报有“敬业”态度,甚至为了衬托上司的高明睿智,要有把自己贬低得狗屎不是的勇气。

有一副趣联,生动地描摹了官场上这样的服从与谄媚:“大人大人大大人,大人一品高升,升到三十六天宫,与玉皇上帝盖瓦;卑职卑职卑卑职,卑职万分该死,死到十八层地狱,为阎王老子挖煤。”

下官对上官自称“卑职”,应该是起源于元代,到了明清两朝,依然是积习相沿,于是,官场上的习气就越来越上骄下谄,无职不卑。

上司不但可以找茬挑错,对下属进行责难,他的好恶对于下属的升降安危也起着极大的作用。能哄得上司喜欢的下僚,自然就可能升迁得快;而上司看到就觉得“憋气”,那么也就只能说“恭喜你,离下课不远了”。

正是因为这样,整天里保卫着自己官位的下属,自然是“得上官一笑则作数日喜,遇上官一怒则作数日戚”,下属对于上司的喜怒好恶极为看重,因为这才是真正的“态度决定一切”。

所以,官大一级压死人的局面就是在这样患得患失中形成的。“凡是上司所拥护的,就是我们拥护的。”而一旦有了不同看法,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打死我也不说”,尽管去唯唯诺诺、点头称是就可以了。

到了清代官场,以“大人所言极是”为口头禅的“应声虫”官员更是比比皆是了。

这里可以从一个英国人的“眼中官场”去再次验证一下清代官员们的“畏上”情况。

英国使者威妥玛在自己的日记里写了很多置身中国官场时的见闻。他写道,当时的清政府虽然也是官吏们各司其职,但是却从来没有看到过各抒己见的场面。在总理衙门中,不管外国使臣说了什么话,那些官员们都是首先望向自己的上司,而上司又总是给亲王行“注目礼”,亲王不说话,大臣们就会沉默下去,而亲王一表态,大家又会争先恐后地随声附和起来。

威妥玛有一次到总理衙门去办理事务的时候,只是随便说了句“今天天气不错”,大臣们却随之愕然,不知如何作答。后来负责此事的官员回应了一句之后,其他大臣们才反应过来,于是一起开始“播报”天气情况。

这样不过脑子地随声附和已经成为官场习惯,甚至于流传了一个笑话——有一位官员因为下属办事不力而加以斥责,下属连说“是、是”,长官又骂下属混蛋,下属依然是一连串的“是、是”。

当然,下属们也并不是一味地如此白痴,对于上司的意图也知道加以揣摩再去迎合,而在办公过程中,迎合上司意图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套用上级公文中的现成文字。

清吴炽昌《客窗闲话》以一个老幕友的口吻写道:“吾辈办案,无不叙套,一切留心套熟,则不犯驳饬。”其实也就是官场上“紧跟领导”的基本招数罢了。

3.五字真言“不怕难为情”

“如今晚儿的官场,只要会逢迎,会巴结,没有不红的。”

这句话是清末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里,一个叫卜士仁的典史向自己的侄孙传授官场秘诀时说的。卜士仁,不是人。都拿自己不当人了,当然在巴结逢迎上司的时候,不会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好意思,这和现在网络上的流行语“人至贱则无敌”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处了。

尽管是小说里所言,但对上司的逢迎巴结,并且不怕难为情,也的确是古代官场之上谋官、做官的重要诀窍。

既然官大一级压死人,既然上司决定着你的“政治前途”,那么就像卜士士仁所说的,人家巴结不到的,你巴结得到,人家做不出的,你做得出。那么上司自然是对你另眼相看的。

看看卜士仁的进一步“阐述”:

如果你有老婆,上司叫你老婆进去当差,你送了进去,那是有缺的马上可以过班,候补的马上可以得缺。你不要说这些事难为情,你须知他也有上司,他巴结起上司来,也是和你巴结他是一样的。

总之大家都是一样,没甚难为情。你千万记着“不怕难为情”五个字的秘诀,做官是一定得法的。一旦心中觉得难为情了,那么最好不要做官了,官场的事就想都不要想。这是我几十年老阅历得来的。

“不怕难为情”是精神,具体到把“巴结”落实到行动之上,那些“鲜耻”的官员也是“各村有各村的高招”。

前面提到了送妻妾去“当差”。这个意思是不言而喻的了,属于典型的“只要日子过得去,哪怕头上有点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文明小史》等书都写了这样一个“具有奉献精神”的故事,看来绝对不是空穴来风——一个候补道为了谋官,于是把自己的妻子送到总督那里去巴结,估计总督也是被这样的“真诚”打动,于是先是“却之不恭”地笑纳,然后又来而不往非礼也,给这个候补道补了实缺。别看这个候补道戴了绿帽子,但是那货真价实的“顶子”却是红的。是喜是忧,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不过,这红顶子也是被人瞧不起的,有人戏称为“肉红”。而和现在的“有点绿”调侃差不多的一副对联,也因此流传下来:不怕头巾染绿,须知顶戴将红。

这样的不怕难为情,恐怕在古代官场之上,也是不多见的吧。

除了挖掘自家的资源加以利用,替上司做他不好意思做的事,也是很奏效的方法。因为,很多时候,自己的不怕难为情,就是为了保住上司的面子。

晚清时候,庆亲王之子载振有一次路过天津,大小官员们忙不迭地招待,估计也是按照“系列一条龙”提供的服务,所以,有一个叫做杨翠喜的歌伎就给载振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但是,官吏不准狎妓的规定毕竟不好明目张胆地违反,于是载振只好恋恋不舍地走了。但是,上司的一言一行是逃不过那些时刻用心的下属的。道员段芝贵不用等候领导吩咐,主动花了一万二千两银子为杨翠喜赎了身,然后把杨的“身份证”也很好地处理了一下,颠颠地送到北京,献给了载振。没用多长时间,段芝贵便被破格擢升为黑龙江署理巡抚,而其中的奥妙,当然更在于肯为上司担当了。

本来做官的在妓女面前,应该是威风八面的,但是,如果是长官的爱妓,那就需要及时转换角色的意识了。同样是清代,某总督对买来的一名幼妓,宠爱有加。这幼妓倒也不贪心,就是想穿苏州式样的鞋,可是一时间,却找不到卖的。

消息被一个候补县丞知道了,于是赶紧安排人到苏州定做了20双绣鞋,这还不算,还要专门撒上香料,配上珍珠,再用锦盒装好,去献给了这个妓女。

总督回家一看,自己的烦恼被下属解决了,而且还是“超额”完成任务,自然不会没有表示。不久之后,这个还是候补的县丞一下子被提拔成了县令,之后又当上了道员。道员又被叫做“观察”,所以当时的人都把这位大人叫做“绣鞋观察”。

4.沽名钓誉“包装术”

官场如戏场。这句话据说是袁世凯的父亲在信中和儿子交流做官体会时所说。做官如演戏,也得说是官场规则中需要时刻不能忘记的一条秘诀了。

而官场意义上,“表演”的最基本目的,就是沽名钓誉了。声望的好处,在前面说到“举孝廉”的时候就已经体现出来了,而做了官的人,对这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是希望继续发扬光大的,因为这样会引起“主管领导”甚至是皇上的注意,对自己官职的“更上一层楼”会有很大帮助。

沽名钓誉最成功的人,应该是西汉的王莽了,不过,从后来的结果看,他也同样是最失败的。王莽从小父亲去世。不过,他的姑姑却是汉成帝时的太后。王莽的父亲兄弟八个,其他人都封了将军、王侯,于是他的那些堂兄弟每天就可以游手好闲、声色犬马的。但是,王莽却为人恭敬、勤奋好学,而且还在外面交游了很多俊杰之士。对自己的母亲和守寡大嫂子,他孝敬有加,对自己的叔伯们也是以礼相待,委曲求全。

他的伯父大司马王凤卧病在床,王莽药到时候都要亲口尝一下,一连几个月不离左右,睡觉时不肯脱衣服。这样,彻底感动了王凤,临死前在皇帝面前推荐,封王莽做了黄门郎,后来又升为射声校尉。

随着王莽对自己声望的经营,推崇和拥戴他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当时的名士都为他讲好话,因此连皇帝都认为他十分贤能。

不断升官的王莽,依然保持着谨慎的行为和谦恭的态度,他把自己的车马和衣物都用来周济宾客,自己家里却穷得什么都没有,这样努力的结果,就是收罗了很多名士,结交了很多将相公卿和士大夫,在位的官员都推荐他,百姓也到处谈论他,名望和声誉越来越大。

汉成帝时期,王莽因为揭发奸臣的罪行,得到了成帝的夸赞,大司马王根就向皇帝推荐王莽为自己的接班人,不久之后,当时年仅三十八岁的王莽被任命为大司马。

当然,后来的王莽因为篡位,他苦心经营的声望终于还是毁于一旦,沽名钓誉、大奸似忠、外示恭俭、内怀贪毒、窃权篡国……所有的贬义词都用在他的身上。唐代的白居易曾经写了一首诗:“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向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这样的诗句,可以理解成日久见人心的感慨,也可以从侧面看出,官场上沽名钓誉的表演,真的是可以出神入化。

唐高祖李渊不能算是诗人,但《全唐诗》中却收录了他的一首诗作,诗名叫《嘲苏世长》——“名长意短,口正心邪。弃忠贞于郑国,忘信义于吾家。”这几句诗,对于同样是沽名钓誉之人的苏世长,倒也真的很贴切。

诗的前两句虽然是拿苏世长的名字开玩笑,但从整体来看,整首诗也算是对苏世长的盖棺之语了。

苏世长是京兆武功人。诗里提到的郑王是王世充,苏世长曾经担任他的太子太保。李渊剿灭王世充的时候,苏世长和大将豆卢行褒驻守襄阳,李渊因为和他们有点旧交,于是就多次派遣使者劝降,但是这个豆卢行褒总是把使者杀掉来表示自己不肯投降的决心。

等到王世充被平定了,苏世长才与豆卢行褒归顺了唐朝。但是李渊可没有罢休,他杀了豆卢行褒为那些使者报仇,然后转身看向苏世长。苏世长赶紧叩头认错说:“皇上啊,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咱们这些老相识都死得差不多了,你看,就我还活着能够看到你统治下的太平盛世,你要把我也杀了,可就没有什么老相识了啊。”这样的逻辑把李渊气乐了,不但释放了他,还封他为玉山屯监。而李渊这首诗的后两句,也就是说他投降这件事了。

苏世长在精通经史、长于辞令方面还是很有知名度的,不过,在沽名钓誉上,他却栽在了几个部下手里。

唐朝初年,苏世长被委派到了陕州做长史,因为城里有人做违法的事,而又屡禁不止难以破案。于是他自作聪明地想了个办法。他跑到大街上,一边哭一边脱了衣服,然后开始引咎自责,说是自己身为官长,教化不行,惩戒要从自己开始。然后他要几个小吏拿鞭子抽打自己的后背,本来,他是想用这样的“苦肉计“来感动百姓,但是,那几个小吏恨他的虚伪,故意举鞭猛抽,两三下以后,苏世长就受不了了,大喊着救命,仓皇跑掉。围观的百姓哈哈大笑,都说他诡诈。

而奔跑中的苏世长,心里想的估计会是:“这帮孙子,太坏了。”

5.新官上任三把火

“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典故和诸葛亮有关,想当初,刘备三顾茅庐把他请出来,虽然刘备指望着他大显身手,关羽、张飞等人其实心里是很不以为然的。因为诸葛亮毕竟只是一个“村夫”,光凭嘴上忽悠,自然不能叫久经沙场的将士们服气。

不过诸葛亮对机遇把握得很好,当上军师以后,他在短时间内就“玩了几把火”,首先是火烧博望坡,把夏侯的胡子给燎了,然后又在新野用火收拾曹仁和曹洪的人马,接下来的那把火更厉害,火烧赤壁让百万曹军惨败。

也就是这几场漂亮战,诸葛亮才奠定了自己在刘备军团中的地位,让那些本来想“拭目以待”的将士们宾服于他。

所以,“诸葛亮上任三把火”,也就被逐渐扩大到官场上,逐渐演化为“新官上任三把火”,并且成为当官的一种模式和规定的动作,似乎不这样做,就不会做官一样。

细究起来的话,上任三把火的动机基本上也就有三个。第一是官场文化的一种惯例,上任的官员往往会给自己一种暗示和预期,觉得自己如果不“烧几把火”,就是等于表示自己没有那“几把刷子”,担心别人会看轻自己。而正因为是惯例,即使下属们也会等着“新官”烧火,不烧似乎不正常。

另外,当官的人都讲究树立个人权威,只有有了威信,以后的工作才好开展。出于这个目的的官员,往往就容易虎头蛇尾,有始无终,轰轰烈烈的行为最后会不了了之。所以,基本上“新官上任三把火”也带来一些贬义,从上到下,都会觉得,烧过去就算完了。

还有一种目的,新官的火还要烧给上司看,既给上司争面子,也是来表现自己,争取获得欣赏。

比如曹魏末年,阮籍被派到东平做官。他到任后,立刻叫人拆除了衙门前的屏障,大搞“无墙化办公”,缩短了官与民的距离。然后开始整治积弊,只用了不到十天,就把地方上的事情理顺了。

不过,第二种情况应该是很主要的因素,因为做官嘛,讲究服众,而服众贵在立威。

战国时,吴王阖闾刚夺得王位,为了建立霸业,开始寻访能统兵征战的将才。这个时候,孙武作为人才被引进了,并且递上了自己的军事著作——十三篇兵法。

吴王看了以后说:写得很好嘛,不过理论还是要联系实际,我给你一些军队你来指挥一下吧。然后,为了难为孙武,吴王居然在宫里找了一百八十个美女,让孙武来操练。

孙武于是把宫女们分做两队,让吴王宠爱的两个妃子担任队长,然后命令人拿着执法用的斧钺站在一边,并且反复重申“一定要服从指挥”的军法。宫女们只是觉得好玩,当然不懂这些和她们有什么关系,一时间哈哈大笑得乱作一团。

孙武说:“可能是我没说清楚命令,错在我,不怪你们。”然后又开始重复军令,但宫女们仍然在那里笑闹。孙武又说:“现在我重复了这么多遍命令,你们还不听指挥,那就应该是队长的错了。”于是下令将两位队长斩首。

吴王见孙武来真的,急了,叫人对孙武说:“我看出来了,你还真是大将之才,这两妃子就别杀了吧。”想不到孙武断然回绝说:“大王你既然任命我为将,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还是把两个妃子杀了。

这下好了,孙武又任命两队排头的宫女为队长,重新指挥,所有人都做得合乎要求和标准了。孙武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上任首先就严明军令,只是可惜了两个妃子,本来在宫里享受宠爱的她们,稀里糊涂就死在了新官上任的“火”里。而这样的“杀鸡儆猴”的做法,也为后世官场中人所不断效法。就连一向提倡仁政的孔子,当上鲁国司寇七天,便杀了乱政者少正卯。其实也是表明自己的态度吧。

6.官官相护不须说

《五朝名臣言行录》中记载了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的一件事:范仲淹成为参知政事后,命人将官员名簿拿到桌上,开始对每一个官员进行审视,看见那种不称职的,立即一笔将其名字划掉,另选一些人来接任。

富弼在旁边看到这样的情况,便问范仲淹:“丈(富弼平时对范仲淹的尊称)则是一笔,焉知一家哭矣?”范仲淹解释道:“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这些不合格官员们随即就被悉数罢免。

这件事表现出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民之心,也看得出他整顿吏治的决心。而对被罢免的官员表现出同情的富弼,多少有点“官官相护”之嫌。然而不仅仅在宋代,在中国整个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官官相护”始终存在于整个官场,它的产生、发展固然有其历史原因,对中国古代政治有着深远的影响。

富弼之所以会对这么多人被罢官感到难以理解,其实是从两方面考虑,第一,他认为如此大规模地对官员进行更换,很有可能影响到当地的民生,对立刻接替的官员来说,也是一种巨大的担子,如此上任会伴随着巨大的压力;第二,虽然说舍小家为大家这种做法是合乎情理的,但作为都是封建社会中上层的官员们来说,他们这样一个集体中,很容易会对本阶级内的人表现出同情,这种“阶级感情”在社会中是可以理解的。

著名历史小说《水浒传》中有这么一个故事:杨志负责押送孝敬给蔡京的生辰纲进京,不料路上却被吴用等人设计盗取。朝廷得知此事后,立即将限期破案的文书下发到了当地,当地的知府很是担心,忧心忡忡地对负责缉捕的何涛说道:“我自进士出身,历任到这一郡诸侯,非同容易!今日东京太师府,差一干办,领太师台旨,限十日内,须要捕获各贼正身完备解京。若还违了限次,我非止罢官,必限我投沙门岛走一遭。”

这样的一番话可谓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难看出在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后,平民子弟虽然有机会进入官场,但往往都要付出超出常人的刻苦艰辛,有时候甚至还要看运气,运气不好,再努力也没用。即使是对于决心整顿吏治的范仲淹来说,他也是靠着不懈的努力和“画粥断齑”的艰苦精神一步步走到这个位子上来的。因此,这位当地的知府对自己面临的境地是很苦恼的,一旦无法缉捕到盗贼,很有可能被免官,自己多年的辛苦就白费了,甚至很有可能因此受到罪责。

在古代的刑罚当中,有一条叫做“官当”,这种起源于《晋律》的惩罚实际上就是靠剥夺官员的官职、爵位来当做一种惩罚,以此来抵罪。这种惩罚措施到了南朝陈代正式有了“官当”的名称。

如果犯了公罪,可以在原来位子上多当一年。若是五品以上的官员犯了罪,可以当徒二年,而九品以上的官员犯了罪的话,可以当徒一年。如果自己的官职品级不够当罪的话,还可以当历任的官品。而如果现任的官职品级当完罪还有剩余的话,就不用罢免他的官了,交一些罚金赎罪就可以了。但如果是所有的官职品级都不够当罪的话,不仅仅要被罢官,剩余的罪也要靠交钱进行赎罪,这样可以免于刑罚。

由此可见官员们相互之间的“官官相护”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官场上的潜规则,除非存在仇恨,不然一般执法的官员都会对犯了罪的官员想方设法减罪。

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酷吏,如张汤、来俊臣,但是他们的“严酷”并不是针对百姓,也就是说他们其实并不是热衷于以权压人这类下作勾当,他们更多的是针对自己的同类,昔日的朋友、同僚都会被他们置于死地。所以他们成了官场中为其他人所不容的“异类”,下场并不会太好。

然而一旦顺从于“官官相护”的潜规则,那么为官者终究会有违公正。想做一个清官的话,必须不包容、不偏袒自己的同类,“官官相护”则是与之背道而驰。那么至此,这些官员也就和“清官”这种称呼说再见了。

7.笑口常开藏利剑

中国的官场虽然尔虞我诈、争权夺利,但是如果在表面看起来,却都是一副道貌岸然、谦谦君子的模样,如果说在更早时候,还有大臣在朝堂之上互相指责争辩,那么越是到了后来,官员们越是习惯于蒙上一层和气、谦让、互爱、脉脉温情的面纱,表现出来的都是高尚的道德操守和正义情怀。不过,这并不影响私下里的心狠手辣。

口蜜腹剑、笑里藏刀,也成了官员们惯常的伎俩,笑脸作为官场上的润滑剂和通行证,但一团和气、满面春风的后面,是为了麻痹对手、消除他们的戒心,而一旦找准机会,就会趁其不备、暗中下手,置之死地而后快。

而在官场“打拼”,如果疏忽了对手笑容背后的玄机,下场往往就是被“打”得措手不及、人仰马翻。

《新唐书·奸臣传》中,李义府排名第二,在官场上,他就是一个“笑里藏刀”的典型人物。

李义府出身寒族,但是他用心读书,文章写得不错,并且眉清目秀,温文尔雅,是出了名的美男子。在唐太宗的时候,李义府在科举考试中被录用,做了一个小官。并且因为写了一篇称颂皇室人员的文章,得到了太子李治的欣赏。

唐高宗李治继位后,就给自己宠爱的李义府升了官,从此,李义府就保持着脸上的笑容,侍奉在高宗左右。而等到高宗想立武则天为皇后时,又是李义府跳出来极力赞同,因此而被提升为中书侍郎参加政事,成为中书省的长官,从此开始飞黄腾达。

尽管李义府待人温和谦恭,和别人说话时,脸上总是微笑着,但其实他心理十分偏狭阴险,对于冒犯了他的人,或者对他不顺从的,往往会加以毒辣的迫害,所以,大臣们对他都十分畏惧,背后里给他起了一个外号——笑中刀。

有一次,李义府听说在大理寺监狱里有一个犯了死罪的女囚,长得很好看,于是起了色心。他不顾国法纲常,指使一个亲信狱官设法把这个女犯人偷偷地弄了出来,送到了自己的家里。

大理寺的主管官员发现这件事后,认为十分不妥,于是找到高宗“汇报情况”,李义府知道事情败露,就找到那个狱官,对他说:你看,事情被发现了,你肯定是躲不过责任的,就没必要连累我了吧。狱官知道自己肯定是逃不过一死了,于是就上吊自杀了,这样一来,能够“指证”李义府的人就没有了。

侍御史王义方知道事情没这么简单,真正作奸枉法的人是李义府,于是向高宗“检举揭发”说,李义府才是此案的主谋,不能让他逍遥法外。但是,高宗觉得这么“和善”的李义府不可能做这样的事情,所以,不但不问他的罪,反而觉得王义方胡乱“咬人”,把他贬到地方上去当小官。

退朝以后,李义府丝毫没有“做贼心虚”的表现,反而走到王义方身边,笑眯眯地对他说:“王御史啊,我也没招惹你啊,你想扳倒我,不觉得惭愧吗?”

这件事摆平以后,李义府作奸枉法的胆子越来越大了,他依旧笑眯眯地笼络心腹,培植亲信,自己一副清廉为官的模样,却让自己的亲属向别人勒索钱财,包打官司,以致许多人上他家送钱财,求他办各种非法的事。

有一天,他到皇帝书房里去请示工作,无意中看到了一份尚未公布的官员任职名单,就动了一个心思,把上面的人名都记了下来。

他想到了一个索取钱财的好机会。回家后,李义府叫儿子把名单上有的人叫来,私下对他说:“你一直想当官是吧?我可没少为你的事操心,现在事情办好了,诏书几天之内就可以发下来了!”别人听到这样的“内部消息”,当然觉得是他帮忙的结果,就赶紧送了七百贯钱来表示感谢。父子二人如法炮制,狠狠地捞了一笔。

不过,李义府也栽在了这件事上,因为消息走漏,反对李义府的大臣又开始弹劾李义府贪赃枉法,泄露朝廷机密。皇帝这次也生气了,心想:“这是我给臣子们的恩宠,你小子拿去卖钱。太不厚道了!”于是下诏将他父子流放锡州,又过了几年,李义府在外地忧郁而死。

人们用“笑里藏刀”来比喻表面和善、内心非常阴险狠毒的人,尽管李义府的作为为人所不齿,但官场之上,前仆后继者似乎并没有减少,因为大家都在想“适者生存”。

8.嫉贤妒能下死手

《三字经》开篇就说:人之初,性本善。但是,看看古代官场上的斗争,却和这样的描述大相径庭。为了自己的地位,对于政敌和比自己强的人,往往人性会变得扭曲,迫害和压制都是无所不用其极的。

秦国丞相李斯有一个著名的同学——韩非。李斯在秦为相,很是荣光。而韩非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虽然不善言辞,但是笔头子厉害,写下了诸如《孤愤》、《五蠹》等很多举世名篇。

韩非也是不甘被埋没的人,当时他所在的韩国国力衰弱,看到李斯任用贤人,就也跑到那里,给秦始皇写了一封信推荐自己。秦始皇也知道韩非的大名,但是随着国家的强盛,有点拿架子的意思,于是想先考验韩非一下,就没有立刻安排接见。

这就给了李斯机会,他太知道韩非的本事了,想到韩非来了以后,自己多了一个竞争对手,那么地位可就岌岌可危了。

于是,他找了个机会对秦始皇说:“这个韩非本是韩国的公子。而大王您的志向是统一全国,将来我们要进攻韩国的时候,他能不吃里爬外吗!这可都是人之常情啊,现在韩非来到秦国,您用他不放心,可是不用他吧,他在这里有一段时间了,了解了那么多咱们的情况,这可是后患啊!”

秦始皇当时觉得挺有道理的,于是干脆就安排李斯处理这件事。于是,李斯就派人给韩非送了一包毒药,叫韩非自杀了。后来,秦始皇明白过来了,你李斯也不是我们秦国人啊,不也给我效力呢吗!于是赶紧去赦免韩非,但终究晚了一步。

李斯与韩非在一起读书的时候,估计也是交情不错的。但是,当官场上的利益受到影响的时候,李斯就要杀之而后快了。这也是官场上的残酷吧,不过李斯自己最后的下场也差不多,因为挡了赵高“进步”的路,最后也被陷害死了。

官场上嫉贤妒能的争斗一代一代都难免重演,都是源自权力的争夺。李斯毕竟还有政绩可以说说,但比如李林甫、贾似道之流,那就完全不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如何治理好国家上,专心忙于内斗,排斥异己。

李林甫正式当上宰相的时候,朝廷里还有另外两位宰相,一位是中书令张九龄,一位是侍中裴耀卿,这两个人都是有名的贤臣,敢于当面直言进谏。所以,靠拍马上来的李林甫与他们同列,总觉得有点相形见绌,心里发虚。

但李林甫可没打算“追学赶帮超”,因为他知道才能上很难与张九龄、裴耀卿展开“公平竞争”,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在暗地里“放冷箭”,对他们进行人身攻击。

唐玄宗开始的时候也算励精图治,但渐渐开始志得意满,追求骄奢淫逸的生活了。张、裴两位宰相当然不愿意看着皇帝懒散堕落下去,于是经常当面进谏,估计说话也很直来直去,玄宗就有些不爱听。但是再看李林甫就“感觉好极了”,因为他总是唯唯诺诺,一切都顺着皇帝的心意办事。

李林甫的秘诀就是经常给玄宗身边的太监送礼,这样皇帝的一举一动和真实想法他都能及时掌握。然后自己抢先替皇上“张罗”,自然很讨玄宗的欢心。

自己的地位稳固,李林甫并不甘心,他一面迎合皇上,一面找机会煽阴风、点鬼火,攻击张、裴两位宰相。

唐玄宗想要下诏废掉太子瑛的时候,张九龄坚决反对,使玄宗很不高兴。而李林甫在朝廷上便显出很中立的样子,然后在背后议论说:“废不废太子,是皇上的家事,外人根本就不应该瞎掺和。”

不久,李林甫的亲信,户部侍郎萧炅当着中书侍郎严挺之的面,把“伏腊”读为“伏猎”。严挺之很不高兴,就向张九龄反映他不学无术,结果,萧炅被贬出了京城。

李林甫于是怨恨严挺之,利用他的一次错误,坚决要求严办。然后,当张九龄出面说情的时候,李林甫向玄宗反映说张九龄在拉帮结派,使张九龄和裴耀卿都被降职,而自己坐上了中书令。

但是张九龄在京城里,李林甫总觉得是个“隐患”。很巧的是,监察御史周子谅上书弹劾宰相牛仙客惹怒了玄宗,被杖责打死。李林甫认为时机难得,又在一旁落井下石:“周子谅是张九龄推荐的人啊!”于是,玄宗下诏将张九龄贬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永远不许他返回京城。李林甫的阴谋终于一步一步得逞了。

9.争富斗豪“大折腾”

在春秋时期,管仲和晏婴这两个著名的贤能之才先后成为了齐国的宰相。尽管在政治才能上,两个人都很有名,但是他们俩的生活作风却实在有点南辕北辙——管仲喜欢“摆谱”,而晏婴又经常显得寒酸。

孔子曾经对管仲的奢侈做法提出过“严厉的批评”,他说“管仲镂簋而朱,旅树而反坫,山节而藻。贤大夫也,而难为上也。”这段话的大概意思就是说:你管仲吃饭的碗都雕刻那么好看的花纹,穿戴打扮还系着红色的帽子带,然后你家里的房子盖得那么高,房梁也是装饰得那么华丽,那你让天子怎么办啊!

这些器物的规格,按照孔子制定的“礼”,都应该是天子才能够用的,管仲虽然是位极人臣的宰相,但是毕竟不能和天子相比,所以,孔子认为这样的奢侈是僭越礼法的,“难为上也”,就是说你把天子挤兑了,人家要比你高,怎么高啊!如果仍然用旧有的规格,那显不出天子的高贵,但是再和你攀比,礼制的规范整个就乱了。这样看来,官场的等级还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按照孔子的道理,话还要说回来。齐国后来的宰相晏婴,就是一个十分简朴的人,他日子过得不铺张,天子不会觉得不好办了,但孔子的学生们却依然不答应,开始激烈地反对。

曾子和有若两个人曾经专门探讨这个问题。曾子说,晏子这么做,应该是懂得礼法的大臣吧。有若就不爱听了,立即反驳说:这小子根本不懂得礼法!你看看他,一件皮袄穿了三十年;他父亲死后举行葬礼,按照他的级别,可以派五辆车去坟墓,并举行隆重的仪式。但是他只派了一辆车去坟墓,而且没有举行什么仪式就返回了。那他这么做,你说下面的人怎么办啊!他倒是不“逼上”了,可他“逼下”。

这么说的道理似乎也行得通,晏婴一件皮袄穿三十年,那么,比他官职小的人,就得穿上四十年了。晏婴用一辆车就简单地安葬了父亲,那些地位更低的臣子们,难道就不用车了吗?所以说,晏婴的简朴过分了,打破了等级秩序的规矩,也就是说,在等级制社会中,官场上的高官想自行降低生活待遇,过一下俭朴生活,也是不被礼法所允许的。

韩非也曾经提到了楚国的宰相孙叔敖,他的生活也是极端俭朴,以至于都面黄肌瘦,营养不良了。但是,这样做违背了“奢不僭上,俭不逼下”的原则。

在中国古代,许多清正廉洁的官员大臣都会提倡节俭,他们反对官员过奢侈的生活。但是他们所谓的节俭是一种狭隘的观念,他们认为超越自己身份的享受就是奢侈,与自己身份相符的话,再怎样开销巨大也不算奢侈,甚至是一种必需的。

相反,不奢侈,节俭,与钟鸣鼎食的地位身份不相符合的俭朴却不合官场伦理和规矩,是破坏官场等级秩序和政治生态的做法,是受到谴责批评的。

因此,官场中的奢侈之风是止不住的,而有了这礼法的“借口”,大多数人还是愿意屈从于贪图“奢侈享受”的人性弱点,打着维护官等级秩序的口号,开始理直气壮地奢侈。

宋朝的宰相蔡京,他的奢侈就可以进入“史上最强”的排名了。蔡京当宰相的第二年,为了讨皇帝欢心,大兴土木为宋徽宗建宫殿苑囿,单单一项“花石纲”就搞得很多百姓倾家荡产,当然,蔡京顺便也赚了个钵满盆满。

就从饮食上看蔡京的奢侈,就足以叫人震惊了。平时,蔡京喜欢吃鹌鹑羹,这一顿饭的羹,就要用几百只鹌鹑。还有一种食品叫做“黄雀酥”,蔡京很喜欢吃,于是,下人们专门腾出来三大间厅房储存这些食物,估计就是猪八戒的饭量,也得吃上个几年了。

其实,官场的奢华早就已经演变为一种实力和势力的象征,北魏时的元琛,他家里打了一口水井,井口的护栏都是用玉石做成的,而井绳和吊罐又都是用黄金做成,这样的奢靡恐怕是世人难以想象的了。

官场斗富最有名的“段子”,是西晋石崇与王恺比阔。王恺得了一株皇帝送的珊瑚,于是请来石崇炫耀。谁知道,石崇顺手拿起铁如意,噼里啪啦就砸碎了珊瑚树,然后对目瞪口呆的王恺说,这样的东西,我家里有的是,你去挑一株吧。

不过,这些奢华并不能长久,争豪斗富的主角们,和他们的财富一起,最后都毁灭在颠覆政权的战祸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