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精彩:教师优秀教育教学成果集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通过完善校本资源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北京市昌平区城北中心小学 吴冬

内容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出台,为“十一五”教师继续教育——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教师教育技术素质培养,提高教师学信息化的理论知识、教育技术操作能力和教学应用能力,整体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使教育技术培训内容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背景下,开展通过信息技术这种手段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方面的研究,以使研究的课题《通过完善校本资源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更加具有时效性,在研究过程中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是基础,专家的英明指导是关键,学校的大力支持是保障,教师的能力提高是成果。其中教师的能力提高是最根本的研究核心。

关键词】校本研修 资源平台 专业发展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校本科研

校本科研是以校本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校本发展为根本目的所开展的教育研究。校本科研可以针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展开,如校本教学研究、校本管理研究、校本德育研究、校本文化研究、校本学生活动研究、校本教师培训研究等。

校本科研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我国教育研究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离的问题。

校本科研有利于展现教师的全新角色,使研究型教师的理念扎根在广大教师的思想深处,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二)资源平台

我们说的资源平台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能实现电脑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料的共建共享体系,教育教学资料包括素材(文本、图片/图像、视频、音频、动画、应用程序/软件)、课件、师生主页、优秀课例、练习设计、试题汇编、专题网站等。

现在网上的商业资源平台很多,但并不都适合课堂教学,我们建设教学资源平台的目标是要符合当前课改思想、整合各学科的多种媒体资源、立足校本研发,为师生服务、方便搜索下载。资源平台的建设工作主要有资源分类、资源搜集和资源管理三大模块。

(三)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

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二、研究意义

各国状态:美国霍姆斯小组的报告《明天的教师》提出,教师的专业教育至少应包括五个方面:(1)把教学和学校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研究;(2)学科教育学的知识,即把“个人知识”转化为“人际知识”的教学能力;(3)课堂教学中应有的知识和技能;(4)教学专业独有的素质、价值观和道德责任感;(5)对教学实践的指导能力。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教师培训项目——英特尔未来教育(Intel Teach to the Future)项目是英特尔公司为支持计算机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利用而设计的一个全球性的培训项目。

国内对教师专业化培养都有非常深入的研究,我国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教师职业展开过讨论,“教师不但是一种职业,而且是一种专业……性质与医生、律师、工程师相同”。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提高教师专业地位的有效途径是不断改善教师的专业教育,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我校着力在校本教研基础上开创自己的网络平台,以此培养和锻炼教师的多种“能力和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以及对特定文化环境的适应能力。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这种“建中学”的培训理念必将拥有广阔前景。“十五”期间,一些学校也组织了相关的教师培训课题研究,但我们认为:“十一五”期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仍然是教育界关注和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我校是全市郊区办学规模较大的学校。青年教师迅速增加,其中40岁以下教师占68%,目前具备了基本的信息资源平台硬件。全中心所实验校,大校(三、六街小学)班里以配齐多媒体设备,有了自己的网站、FTP、公共邮箱、个人博客。但我们还缺乏自己的内网,校际间的交流还很不畅通,正是我们需要建设的方面。我们认为在基础教育领域里开展以信息化促进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对同类研究会有一定的借鉴或指导意义的。

三、研究目标

1.探讨在建设信息网络平台过程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2.设计并开发以校本教研为基础的信息网络平台和学科教学资源。

3.形成基于自身平台建设促教师发展的有效案例。

4.在建设信息网络平台过程中培养教师对艺术元素的感悟、欣赏与评价能力。在耳濡目染中,逐步提高教师的审美情趣与艺术修养。

5.培养教师获取、分析、加工及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鼓励教师动手创新,打好扎实、全面的信息文化基础。

四、研究内容

1.基于校本科研,对自身信息网络平台建设的研究。

2.在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过程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与策略的研究。

3.不同学科教师在提高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如何利用信息网络平台的研究。

4.建设平台过程中,促进教师的多维、立体、互动学习研究。

5.学科教学中的信息认知及行为养成研究。

6.多种技术并存环境的混合式学习研究。

五、观点与创新

我们认为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中,现阶段,基于校本科研,通过自身网络平台建设,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是各类培训模式中最佳手段。

此课题的研究,必须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环境建设的整体来统筹设计,没有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没有学科教学资源的支持,本课题就不可能开展有效的研究。

立足校本教研,把信息资源平台的完善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并在课堂教学、在远程教育、在校际交流等方面寻求发展。是我们课题的创新之处。

六、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方法:根据预期研究目标,进行“计划——行动——观察——反思——修正——再行动——再观察——再反思……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通过行动研究法,不断更新教师的观念,不断改善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2.文献分析法:对与课题有关的文献(他人的论著和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以得出某种看法与结论的研究方法。

3.观察法:根据课题研究的要求,通过对研究对象的有目的的观察,获得一些需要的案例与数据,以支持(或否定)研究者的某些观点的研究方法。

4.访谈法:根据课题研究目标所设定的访谈提纲进行访谈(调查),以获得支持或否定研究者的某些观点的材料的研究方法。

5.统计分析法:利用教育心理统计的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多种方式的考评,对所获得的检测数据与资料进行分析,以得出某种看法与结论的研究方法。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方法为主,其他研究方法为辅。

七、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三年两个月(2006年6月—2009年8月),分三个阶段完成。

1.启动阶段:2006年6月—2007年4月,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项目指导小组,负责课题调研、学习准备、立项申报、启动安排、初步运作,2007年4月下旬召开开题论证会。

2.实施阶段:2006年8月—2009年5月,分三个阶段完成。

(1)2006年8月—2007年7月。理论探索,进行课题组成员的理论培训、课题校的研究项目确定工作,学习国内外已有的关于本课题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主要采取文献法、调查研究法、反思性实践法。完善课题研究制度、骨干引领制度、问题研修制度、评价激励制度。

(2)2007年1月—2008年7月。进行实践研究、探索,以中心课题组为核心,在各位成员的带领下积极开展实践研究活动,逐步完善我校的外网与内网的建设。完成“教师个人成长历程集锦、多个教学资源软件库、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教学素材库、班级资源库”的建设。组织研究课、评优课,检验研究的实效性,不断积累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案例。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

(3)2008年8月—2009年5月。进行总结提升,召开软件、论文交流会,交流一些好的经验与做法,不断创新、完善资源库。采取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反思性实践法。

3.深化阶段:2009年6月—2009年8月,课题的深化、结题、评价阶段。主要采取反思性实践法。

八、组织管理

1.本课题是根据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指南进行选题的。隶属“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指南:“第六,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我们的研究,是在结合自身基础上又引入“校本研修”内容。

2.本课题是在中央电化教育馆的指导下,与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所承担的课题平级,但归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直接管理,由区昌平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协同管理。同时本课题在研究学校设立课题组,全面负责本课题的组织与实施。

3.本课题的主要参加者分别来自市、区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及研究学校的主管领导与基层教学工作者。

研究学校:北京昌平城北中心六街小学

北京昌平城北中心三街小学

北京昌平城北中心东关小学

北京昌平城北中心西关小学

4.课题研究学校受课题组协同市区信息技术和网络中心统一指导,对各个研究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和指导。

5.课题组主要成员及负责人,要主动把研究动向、设计方案向课题顾问汇报,通过沟通与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商议对策,以确保课题研究工作顺利进行。

九、研究成果

在研究过程中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是基础,专家的专业指导是关键,学校的大力支持是保障,教师的能力提高是成果。其中教师的能力提高是最根本的研究核心,在教师的能力提高方面主要通过这样几个方面体现成果。

(一)教师基本功考核

我校以课题为引领,以教学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突破,以在常态教学中研究为手段,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为目标。制定了各个学科在不同阶段的不同考核标准。以此来检验教师专业水平状况。

(二)教学信息上传

我校是北京市40个教改试验试点校之一,在课程网建设过程中我校曾被评为课程网建设的市级先进单位和个人。多年来我校一直参与此项工作,自从有课题引领以来,教师发表在课程网上的教学感想、教研活动内容、对待个别学生的方式方法都有明显增长。

(三)接受市区教学工作检查

我校作为区教育战线的排头兵我校多次接受教学工作检查,也多次承办了教学现场会。如2007年12月在我校举办了昌平区版画现场会。

(四)自主研发校本教材

校本教研是我们课题开展的根本,在各个学科都大力以自助研发为主要研究目标的时候,我校教师在美术教学方面有教师们独特的想法,以于鑫、李雪飞二位教师为代表的美术组,结合学生爱好和自身特长,自主研发设计了版画教材,并在六街完小内积极推广,目前已经三次改版,在收集素材、图片采集、影像处理、排版调试过程中教师们都独立完成,在此过程中教师们深深感到,如果没有课题的带领自己只是一味沉浸在信息技术能维持教学的自满当中,那样永远也不会自己动手编教材,对数码相机,图片处理、排版设计这些操作也只能依靠他人。通过课题的开展教师的自身素质确实有了明显提高。也正是有了美术组的成绩才使我们更加坚定了立足校本教研,提高专业素质的信念。

(五)电脑作品评比

在课题开展的三年多时间里,我校开展了计算机作品评比多次,参加市区比赛也有很好的成绩。我们力争做到有赛参赛无赛自赛,市区不评自己评,让师生在常规教学中时时刻刻不忘锻炼自己。我们的作品可以通过自己的博客圈子向各个层面展示,不仅同学间师生间,就是校校间、家校间通过我们的平台同样可以看到我们的作品。

(六)校园管理信息化

教育教学信息化,教学管理同样离不开现代技术的支持,通过课题引领目前我们的学校信息以基本实现网络化办公,学校一些相关条文、制度、通知、安排都在课题圈子里有所反映。每位教师的计算机都把自己的博客首页和圈子首页设置到启动栏里,每天早晨打开计算机就会自动打开自己的博客主界面,首先浏览自己有没有新的邮件,信息栏中有没有新通知,在圈子里看有没有新的主题可以参与讨论。在博客圈子里有学校外网、区进修学校、市课程网以及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知名论文、课件等网址的超级链接。

根据不同学科,按不同年级,制作整理的教学资源软件库已经初具规模。我们的资源库共分六个年级,语、数、英、体、音、美、其他七个学科,有课件、教案、课例、设计、图片、音频、视频七大类。其中课件563个、教案654篇、课例398篇,图片1万余张、音频2564段、视频320段。

教师收集的各个学科、各个年级的课件、教学短片、声音图片等素材,都由中心统一征集管理,每位教师不管在哪一间教室都可以随时调用。可以说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手拿一本书外加几支粉笔的传统形象。

(七)课题、论文成果

《创建德育导师制,实施全员德育全程德育》、《利用教师博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发表在北京教育教学研究一书中;《关注教师需求,提高培训实效》发表在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的《教师素质及培训模式的研究》一书中;《教师专业成长促学校发展》发表在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市课程改革监控与评价的专题推进》一书中;《深化成长记录袋的研究,促教师专业化成长》发表在华夏出版社出版的《昌平区以校为本促教师专业化发展——昌平篇》一书中;《协作中提高,共享中进步》、《让教研成为一种习惯》、《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促进师生自主发展》、《以科研为先导,提高教研组职能水平》均发表在北京出版社出版的《一座幸福的金桥》一书中;《搞好校本教研,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发表在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培训 实践 发展——昌平区中小学干部分岗诊断培训的实践与探索》一书中;《新课程理念下关于运算教学的思考》、《开展学生语文能力评价的思考与探索》发表在《在研究中成长》一书中。

十、研究中的认识

目前我们立足常规教学,主抓资源库的建设,以此推动教师自身素质的进一步提高。从教师自编教材的水平不难看出只要能按研究计划走每位教师都会有突破。“教师的专业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随着社会的进步,同样是教师专业,但它的水平与标准是不一样的,身为一名现代社会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把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做好三个“一切”作为区别以往和社会其他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标准。这才能体现教师的专业化,而在教师提高专业水平的过程中通过熟练掌握现代技术获取知识又是至关重要的。这正是我们课题要研究的,虽然还没有成型,但系统的理论性成果我们正在努力探索收集和整理。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中提到,唤醒教师对教学实践活动的进一步诠释。我们主要是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再实践,不断更新教师的观念,不断改善教师教学的行为,不断提高教学的效果;研究的结果则是切实解决教师在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组建课题组,建立健全制度,由领导牵头,信息技术人员做保障,专家引领做后盾,全体教师参加是基础,促进个体的专业发展是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大良,刘万年.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

[2]赵瑞情,范国睿.实践智慧与教师专业发展.载教育导刊,2006(7)

[3]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本文曾获北京市昌平区第十九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