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一
郭沫若,这位19世纪末出生的人,几乎走过了整个的20世纪,经历了中国历史上自甲午战争以来直至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夕,共80余年的历程。历经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的历次运动及文化大革命、粉碎“四人帮”等中国近现代史上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并且是其中的大部分事件的亲身经历者与参加者,特别是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后的历次运动和事件。从这一点上说,他可称得上是一位中国近现代史的见证人和亲历人,一位难得的活的历史“标本”,仅他的一生的经历历程,就可以看作是一部活的历史教科书。此外,他还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位难得的全才和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在文学、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等方面的卓越成就,早已为世人所崇尚。他的诗集《女神》、《星空》、《瓶》,史剧《屈原》、《虎符》、《孔雀胆》、《蔡文姬》,自传《少年时代》、《学生时代》、《革命春秋》、《洪波曲》,历史学专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十批判书》、《青铜时代》、《奴隶制时代》,古文字研究专著《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纂》、《金文丛考》,译著《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等等,都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难得的珍品,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位旷代的文化巨星。同时,他还是一位革命的实践家和勇敢的斗士。自20世纪20年代起,他的革命实践的足迹就在中国大地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几乎中国近现代史上所有的重要时期和重大事件均留下了他的身影,特别是解放以来,他为我国的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仍有着深远的影响。现在,我们研究郭沫若,我认为其现实意义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为弘扬爱国主义提供生动的教材。
爱国主义是贯穿于郭沫若一生的一条主红线,从1921年出版诗集《女神》,到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从1927年流亡日本开始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到1937年抛妇别雏只身回国抗日;从建国后为恢复和发展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呕心沥血,到文革期间以及粉碎“四人帮”后的奋争及拼搏……无不体现出一位爱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这也正是我们当今所大力提倡的主旋律。
其二,为总结和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提供翔实的具体的资料和生动的人物事例。
郭沫若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创作、史学研究和政治生涯中,除了亲身经历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几乎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政治运动,并且,以自传的形式,记下了这些珍贵的史实,为我们研究和了解这些历史真相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这在我国文化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也是十分可贵的。而且,在他的政治与文化活动中,结识和交往了中国富有代表性的一群政治和文化政治精英,其中既有像毛泽东、蒋介石、周恩来这样的政治家,也有像矛盾、周扬、郁达夫、田汉这样的文化大师,通过郭沫若与他们之间的交往,我们也可从中走近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笼罩在他们之间的神秘的面纱。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像郭沫若这样,能与这些政治和文化精英们有着如此密切联系的人物,是十分罕见的。此外,在解放后的经历中,郭沫若与我国建设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研究可以使我们对于这些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有更深刻的理解。如上所述,也正是我们现在研究郭沫若的意义所在。
其三,为探讨人生的价值、人的奋斗精神及奋斗方向等当前人们所关心的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郭沫若所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国由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大变革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的思想界,也处于百家争鸣,沙石具下的时代。那时,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渗透,中国传统思想和由西方传播进来的各类思想鱼目混杂,在当时的中国青年中引起了层层波澜,特别是出现了诸如共产主义、三民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思想,这些思想在青年中造成了极其深刻的影响。郭沫若正是在这种情形下,开始选择并走上自己的革命道路的。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促使他选择了兼文学创作、学术研究和革命实践三结合的这条人生道路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郭沫若自己的出身及其坎坷的经历。
郭沫若出身于一个生活上较殷实而注重教育的家庭。而出生于这样一个家庭,在那样的社会里,要想有很大的作为是不可能。郭沫若具有天生的叛逆的性格,这种性格导致了少年时代的他的屡次不幸,如曾三度被学校无辜开除,婚姻的不幸。正是由于对四川政治和教育现状的不满,迫使他离开家乡,四处求学,去寻找自己的新的天地。而在日本的求学经历,使他深受异国的清贫、孤独和流离之苦,特别是在和安娜结合之后,生活的重负又成为缠绕郭沫若的一大困难,因而,希望祖国新生,渴望美好的生活,便成为了郭沫若的憧憬,于是才有了《女神》之诞生。在郭沫若的思想深处,欲彻底改变现在的社会,同情遭受压迫、遭受贫困的人民,是贯穿他一生的主要思想之一。特别是1925年的调查江浙军阀战祸、亲历五卅运动、参加北伐战争等的经历,更奠定了他反对强权、专制、暴政,渴望民主、和平、健康的思想基础。但他很快地发现,只有共产主义才能真正彻底地实现他的欲彻底改变这个社会的理想。但他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在革命遭受重大挫折的关头,他所能做的只有用笔来进行战斗,于是便有了战斗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诗集《前茅》与《恢复》。被迫流亡日本以后,一方面迫于生活所须,另一方面,也是想能为祖国再做些工作,于是又开始了古代史和古文字的研究以及翻译和创作工作,经过十年不懈之努力,终于奠定了他在中国古代史研究和古文字研究方面的地位和根基,从而也奠定了他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的卓越的地位,一举而成为举世闻名的学者。抗战期间,由于实际工作被逐步剥夺,甚至于活动都受到了监视,于是,他便把精力又一次投向了文学创作和历史研究方面,便有了借古讽今的史剧《屈原》、《虎符》、《高渐离》、《南冠草》,和《十批判书》、《青铜时代》等历史研究著作。解放后,他认为新社会使他早年的理想终于得以实现,因此,便以全付身心,以极大的前所未有的激情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之中,即使是在国家出现重大失误的年代里,他的激情仍然未减,直至他真正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后(如文革后期),他才进行认真地思考,而逐步在政治上走向更加的成熟。
所以,综观郭沫若的一生,与其说他是一个文化巨匠,倒毋宁说,他是一个革命的实践家。只要他认为他的政治抱负和理想或人生价值能够在实践中得以实现,他便会以实际的工作为他当时的重心,毫不犹豫地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而只有在他处于消沉或者理想无法在实践中得到实现,或者被某种激情所左右(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的时候,他才会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创作和研究中去,而这些创作和研究又是和当时的政治斗争紧密相连的(如40年代的研究、创作)。可见,创作和研究生活只是他的人生追求的一部分,所以,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革命实践家兼文化大师。在这里实践家是一定要摆在文化大师的前头的。
2、个人生活及所接触到的人物和朋友的影响。
郭沫若是一个敏感的人,在感情上也是一个细腻之人。他一生正式婚姻有三次,其中真正的恋爱有两次,一次是和安娜的相恋,另一次是和于立群的结合,这两次恋爱他都是很投入的,因而,造就了他理解和了解女性心理的性格,这也就促使他连续成功地塑造了婵娟、如姬、阿盖、蔡文姬等一系列女性形象,这当然也大有助于他的文学创作。而同时,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他又接触了一些重要的政治人物,如蒋介石、周恩来等,这些人在他的生活中也同样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周恩来,从1926年初到广州,到“八·一”南昌起义,从1937年归国抗日,到以后在周恩来的长期领导下工作,周恩来成为他后半生最尊敬和信任的同志加朋友,周恩来的人格魅力,是促使他走上革命道路的重要的因素之一。
3、青少年时代接触的思想和书籍的影响。
少年时代,对郭沫若影响最大的人是他的大哥郭开文,是他把郭沫若送到了日本,并且最早地向他灌输了资本主义民主思想。到日本后,由于又接触到了泰戈尔、惠特曼、歌德、海涅等文学家的作品,以及河上肇等人的社会主义思想,使他把思想深处所积累的某些叛逆的东西,又翻了上来,促使他开始更深刻地去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人生观,特别是在流亡日本期间所进行的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中,所接触和运用的一些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更使他进一步坚定了自己要走的路,即以革命实践为主,以创作研究为辅,走不同于一般学者或文艺家所走过的以艺术或研究为主的道路。于是,便有了1937年的抛妇别雏,归国抗日。这也是郭沫若所特有的人生之路。
我们今天研究郭沫若,应该从历史的角度,一方面,把他放到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中去研究,另一方面,还要立足于实际,为今天的人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如果,我们把郭沫若的长诗《凤凰涅槃》看作是郭沫若在渴望着中国的再生,那么,从郭沫若一生曲折的甚至带有些传奇色彩的经历来看,他的一生的奋斗历程,是否也带有如凤凰一般,在经过烈火的千百次的锤炼之后又重新再生的意义呢?!
其四,为更加繁荣我国的文化理论和文化史及郭沫若的研究,添上一朵小花。
今年适逢郭沫若诞辰116周年,逝世30周年,作为一位值得纪念的文化大师,谨以此书以为纪念。
二
我写作该书的动机和经过大致是这样的:早在大学时代,我就对郭沫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记得那时学校曾做了一次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书面调查,在“你所崇拜的偶像人物”这一栏里,我填写的我所崇拜的人物便是郭沫若。当时,我对于郭沫若的印象主要是他在文学上的成就,特别是他的历史剧《孔雀胆》和《虎符》及诗集《女神》,我为他那气势磅礴的激情所慑服,紧接着,我又初步涉猎了他在历史和考古学方面的惊人的成就。我那时,从图书馆里借阅了《沫若文集》,并从书店里购买了《郭沫若研究论集》的第二集至第五集,以及诸如《郭沫若在重庆》、《蔡文姬的舞台艺术》、《东风第一枝》、《沫若剧作选》、《沫若诗词选》、《郭沫若纪游诗选》、《郭沫若少年时代诗稿》、《郭沫若》等数十种有关郭沫若的著述和研究、纪念著作。对郭沫若便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从那时起,我便开始自觉地搜集有关郭沫若的所有的只要是我能找到的资料和著述。那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事情。到我大学毕业的1987年,我的手头已经搜集到了有关郭沫若的文献资料达一百种左右,满满地摆放了近一个书架。自1988年起,也就是我开始工作的第二个年头,我便开始了这本书的写作。但由于我的专业是法学,而并非文学,所以当时写起来还真是遇到了不少的困难,首先是对于文学史和文学基本理论的知识的缺乏,于是又逼迫着我不得不看了很多有关文学史和文学理论方面的书籍。经过努力,该书于1989年完成第一稿,1990年和1991年又先后进行了两次修改。以后,因事务繁多,又加上出国等原因,一直无暇操作此事。直到2001年,我从国外回来以后,才开始对该文稿又进行第三次的修改和润色,并开始文字输入工作,到2002年春节方告完成。
三
全书约30万字,分为19章,从郭沫若的出生地四川省乐山县沙湾镇的独特的地理人文景观起笔,写郭沫若童年、少年时代在家乡的生活、学习情况;写他如何接受新思想和新文化,如何走出夔门,走向外面的世界,又如何东渡扶桑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和本领;写他如何从学习医学转而拿起笔从事文学创作,以一部《女神》奠定了他在我国新诗坛上的地位;写他投笔从戎,投身北伐战争,参加南昌起义,被迫再次东渡日本,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海外生涯,终成中国古代史研究和古文字研究的一代宗师;写他抛妇别雏,回国抗战,又成为一位杰出的史剧大师,一位勇敢的民主斗士,一位为新中国而呐喊、呼号、奋斗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写他解放后为了新中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呕心沥血,奋斗终身的曲折历程。
全书在论述郭沫若生平事迹的同时,融郭沫若生平、思想、著作研究于一体,力求在充分掌握大量史实和吸取前人的研究经验的基础上,能够对郭沫若这样一位十分复杂的历史人物,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研究与评价,并且使之尽量与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紧密联系,让读者除了对郭沫若的生平、思想、著述有一个清醒、客观的了解之外,还应对郭沫若的成长、发展的心路历程和客观的历史环境,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了解。我想这一点可能就是该书的一个特点所在,也是我写这部书的重要目的。“后人不忘,前事之师”,只有了解了前人的过去,才能预见和掌握我们的未来。这也是我写该书的一个初衷。
在举国欢庆建国六十周年的美好日子里,我欲谨以此书向伟大祖国致以崇高的敬礼,也为我国的郭沫若研究工作尽一份绵薄之力。
在本书的写作和修改过程中,我的夫人王美庆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支持与鼓励。
由于我的学识有限,书中的疏漏、错误在所难免,在此,我诚挚地期望能够得到专家、前辈们的不吝赐教。
苗延波
2008年2月28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