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注说明
《伤寒论直解》初刻于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题“汉张仲景著,钱塘后学张令韶注解”,是一部以气化学说来注释《伤寒论》的重要著作。其中关于《伤寒论》原文的注解六卷,六卷之后,增《伤寒附余》作为补充,是张氏对临床中一些疑难或疑似问题的剖析。
一、作者及成书年代
张锡驹,字令韶,钱塘(今属杭州)人,生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卒年不详,为清初著名医家。
张氏早年即继承父志研习医学,后又师从清初名医张卿子(著有《张卿子伤寒论》)学习岐黄之术。在习医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成无己对《伤寒论》注解的诸多不足,于是对《伤寒论》进行重新注解,名曰《伤寒论直解》。
《伤寒论直解》完成于康熙二十年左右,然而因张氏唯恐自己学术不精而贻误后学,故当时并未刊印,直至康熙五十一年春乃召集弟子门人重新予以参订,方敢刊刻。《伤寒论直解》以《素问·天元纪大论》之气化理论为依据阐释《伤寒论》全书,对后世研究和应用《伤寒论》提供了重要参考,是气化学派的代表作。
二、版本源流及底、校本的选择
《伤寒论直解》主要版本有清康熙刻本本衙藏板和清光绪乙酉福州醉经阁刻本两种。其中“本衙藏板”较早,而“醉经阁刻本”较晚,后者显系依据前者所刻,且后者扉页所印“清光绪乙酉春仲重刊于福州醉经阁”更能证明这一点。
本次校注,以康熙刻本本衙藏板作为底本,该本初刻于清康熙五十一年,且该版本版式较为清晰,文字清楚,内容完整,品相较好,属于祖本、足本,故选为底本,简称“康熙本”。以清光绪福州醉经阁刻本为主校本,简称“光绪本”。同时以宋本《伤寒论》为他校本。
三、校注的原则与体例
此次校注以尊重原著、尽量保持原貌为原则,主要对底本进行了标点、校勘和注释。具体问题的处理原则如下:
1.底本为繁体字竖排本,本次校注整理为简体字横排本,并加以规范的现代标点符号。
2.底本中文字前后方位词“右”“左”,统一改为“上”“下”,不出校记。
3.指出并校正了底本中的字、词、句、篇、章等方面的差异和错误:错误的予以纠正,并出是非性校记;不同者视情况而定(底本义胜者保留,不出校记;校本义胜者,出倾向性校记;底、校本一致,但按文义疑有误又缺乏依据未能遽定者,保留原文,出存疑校记)。
4.对原本中的冷僻费解及具有特定含义的字词、术语等进行了解释:包括注字音(采用汉语拼音加同音字注音的方法,加括号于被注音词后)、释通假(用“某通某”表示)、解词义(用现代汉语或浅显的文言注释)、详出处(对成语、典故等指明出处)及明句义(解释难以理解的句义)等。
5.底本中的异体字、俗体字,统一以规范字律齐,不出校注;底本与校本中出现的古今字则出校注,用“某同某”表示。
6.本书中存在脱文的情况,对于底本、校本皆有脱文者,以虚阙号“□”按所脱字数一一补入,不出校。
7.底本凡例中每段首有标识符“—”,今删,不出校记。
四、具体问题的处理说明
1.底本中“玄”字缺笔避讳,本次校定过程中径改,不出校注。
2.底本中“己”“巳”不分,据文意径改,不出校注。
3.底本中“症”与“证”保持原貌。
4.底本中“藏府”统一径改为“脏腑”,不出校注。
5.底本中“痓”意为“痉”,首见出注。
6.对原本中出现的不常见的中药简称、别称等,出简注注出药物的正名,正文中未作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