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十全大补汤
虚损之疾,世医例用十全大补汤以补之,其方实为虚损之关键也。方用参、芪、苓、术、甘草以补气虚,用归、芎、地黄、芍桂以补血少,此方乃为真气血两虚而设。或血虚而气尚实,或气虚而血尚充,又不可一例施也。盖药性各有能毒,中病者藉其能以付安,不中病者,徒惹毒以增病耳。如心脾二经虚,当用茯苓补之。虚而无汗及小便短少者,服之有功;虚而小便数者,服之令人目盲;虚而多汗者,久服损其元气,夭人天年。以其味淡而利窍也。如肺气弱及无阳虚者,当以参、芪补之。然肥白人及气虚而多汗者,服之有功;若苍黑人及肾气虚而未甚虚者,服之必满闷不安。以其性滞而闭气也。甘草,健脾补中及泻火除燥之良剂,然呕吐与中满并嗜酒之人服之,多敛膈不行而呕满增剧,以其气味之甘缓也。川芎,补血行血、清利目首之圣药,然骨蒸多汗及气弱之人服之,则真气走散而阴虚愈甚,以其气味之辛散也。生地黄能生血脉,然胃气弱者服之,防损胃不食。熟地黄补血养血,然痰火盛者服之,恐泥膈不行。人参为润肺健脾之药,元气虚损者不可缺也,如久嗽劳喘咯血,郁火在肺者服之,必加嗽增喘不宁,以其气味之甘温滞气也。白芍为凉血益血之剂,血虚腹疼者不可缺也,若形瘦气弱,禀赋素虚寒者服之,反伐发生之气,以其气味之酸寒也。用方者当慎之。
[1]六阳之会首:六阳脉都集中在头部,故俗称头部为“六阳之会首”。
[2]颈:原作“胫”,据文义改。
[3]厚桂:肉桂树干上较粗糙的厚皮,味香而浓郁,色紫。
[4]客忤:病证名。多见于小儿,多因小儿神气未定,如骤见生人、突闻异声、突见异物,而引起惊吓啼哭,甚或面色变异。如兼之风痰相搏,影响脾胃,以致运化受纳失调,则引起呕泻、腹痛、反侧瘛疭,状似惊痫。
[5]旋(×uàn眩):频,屡。
[6]搐鼻:将少许药物细末吹入鼻内,促使打喷嚏,以达开窍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
[7]嘴:形状突出的部分,此指目眦。
[8]倒靥:指痘疮不能结痂。《证治准绳·幼科》云:“痘疮遍身溃烂,不结痂,倒靥也。”
[9]剉(cuò错):铡切。
[10]旋(×uàn眩):临时。
[11]旋旋:缓缓,延迟。
[12]决死:决然死亡,必死。
[13]黄豆:原作“豆黄”,据文义乙转。
[14]脐:底本此处为抄配。
[15]走六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作“走五脏归六腑”。
[16]治:原缺,据文义补。
[17]赞:辅佐,佐助。
[18]暂:表示频率。偶尔,间或。
[19]咸甘:《素问·至真要大论》作“酸”。
[20]酸:《素问·至真要大论》作“苦”。
[21]膹(fèn奋)郁:积满;郁结。膹,通“愤”。
[22]緛(ruǎn软)戾:筋肉拘急短缩,肢体屈曲扭转。緛,短缩;戾,乖戾。
[23]风:原缺,据文义补。
[24]鼽衄:鼻流清涕和鼻出血。
[25]衄蠛(miè灭):病证名。衄指鼻血,蠛指汗孔出血。因热盛而迫血妄行,在鼻为衄,在汗孔为衊。《圣济总录·鼻衄门》:“胆受胃热,循脉而上,乃移于脑,盖阳络溢则血妄行,在鼻为衄,在汗孔为衊。二者不同,皆热厥血溢之过也。”张景岳谓衄、衊皆指鼻出血,二者有轻重之别。《类经·疾病类》:“衄蠛皆为鼻血,但甚者为衄,微者为衊。”
[26]瘾:底本模糊不清,据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热类》补。
[27]丹熛(biāo标):丹毒。
[28]䐜(chēn嗔):胀起,胀大。
[29]腑(fū肤)肿:全身浮肿。胕,同“肤”,皮肤。
[30]瘛(chì斥):痉挛,抽搐。
[31](shùn顺):掣动,颤抖。
[32]惕:疾速。
[33]瘖俳:亦作“瘖痱”。风病的一种,舌强不能说话,四肢不能动作。
[34]懊(náo挠):烦闷。
[35]皴(cūn村)揭:皮肤干裂。
[36]湿: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寒类》作“风”。
[37]伏瘕:病名。因大肠热气郁积所致。症见下腹部时有鼓起块状,但有时却消散,可伴有腹痛、便秘等。
[38]辩:通“辨”。分别,辨别。
[39]控:牵掣。
[40]痛: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寒类》作“满”。
[41]臭(×iù秀):气味。
[42]动静:特指起居作息。
[43]折:原作“拆”,据《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水郁折之”改。水郁,指水气郁滞;折,调节制约。
[44]卑下:低矮;低洼。
[45]俾(bǐ笔):使。
[46]脐筑:脐旁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