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 例
凡病之大且急者,莫若伤寒。后汉仲景先生立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历两晋、六朝、唐、宋、元、明及国朝,名贤探其精义,阐其奥旨,无不备载,惟舌论一法颇罕。明嘉靖间太医院薛立斋著《敖氏金镜录》 [2] ,专以舌苔辨证,亦辅翼仲景之一端。己酉岁,高心泉秀东昆仲出其尊人广州公所藏《医法征验录》二册,读之知为云南太和李文庭先生手著,其舌辨一种本敖氏三十六舌之旨,推阐为七十五舌,论证立方,深合仲景之旨,可谓微而显、约而该矣。名声不揣固陋,因论中虚实未甚分晰者,别具按语,附平日经验医案,先书凡例于首。
舌苔有初病即现者,有病一二日始现者。有薄而转厚者,病必增;有厚而转薄者,病必减。白而转黄、黄而转黑者,白固属表,亦有当下者;黄固属里,亦有不当下者;黑亦有宜下、宜清、宜补、宜温者,又非审证察脉、细心参合不辨。
是书录舌共七十五种,附录二种,共七十七种,外附重舌、木舌、舌衄、舌长、舌短,并补论药方,以备参考。
舌论中所载脉状形证,并表里寒热虚实,其中有未明显者析之,未详备者补之,均依伤寒治法。
舌色只论伤寒证治,若深究其旨,凡治风温、温热、湿温、瘟疫均不外此。
舌色论脉有力为实,无力为虚,此明而易晓者。其或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最为难辨。张景岳曰:“于偏盛中稍觉无神,便有实中之虚;于偏弱中略见有力,已隐虚中之实。”必当细审,庶不致误。
道光二十九年仲夏贵筑王名声熙和甫识
《得效》曰:舌者,心之官,主尝五味,以布五脏。心之本脉系于舌根,脾之络脉系于舌傍,肝脉循阴器络于舌本,肾之津液出于舌下廉泉、玉英。故三经为四气所中,则舌卷不能言;七情气郁,则舌肿不能语。至如心热则舌破生疮,肝壅则出血如涌,脾闭则白苔如雪,肾涸则舌干口燥,视此则知舌之所系不止于心也。至于六淫外袭,如伤寒、瘟疫、温热、风温、湿温、暑病等候,无不现苔于舌,是舌又主乎五脏六腑也。《内经》曰:心为一身之大主。舌为心官所主,亦心之总司也。故内有一病,必现于舌。虽病在脏腑,各有其经,经虽各殊,俱现于舌。是舌由心而发,其所主实大也,识者当知之。
王名声再识
[2]敖氏金镜录:即《敖氏伤寒金镜录》。原始于元代敖氏,但其资料不详,原书仅有舌苔图谱12幅,后经元代杜清碧整理增加至36幅舌图。此书初见于明代《薛氏医案》,但非薛立斋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