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
脾胃总图 二经总论 脉解
脾胃图
巳脾土主足太阴经,辰胃主足阳明经。此二经为表里,位居中央,谓之孤脏,其形如马蹄,内包胃脘,象土形也,诸经之气,交归于中,以营运真灵之气,意之舍也。又云:脾为阴脏,位处中焦,主养四脏,故呼吸以受谷气,以其上有心肺,下有肾肝,故曰在中。又云:脾掩乎太仓,脂膜相连,附着于脊之第十一椎。脘音管。
经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1]。又云: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2]。
《灵枢》云:脾重三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3]。主裹血主藏荣。又云:脾藏意与智[4]。
《难经》云:脾色黄,其臭香,其味甘,其声歌,其液涎[5]。
土寄王于四季,尤王于长夏长夏六月,相于夏,发于秋,囚于冬,死于春。其王日戊巳,王时食时日昳。食时,侵晨至食时也,昳日仄也。困日壬癸。困时人定夜半。死日甲乙,死时平旦日出,皆本时也。
经曰:脾胃大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出入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6]。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
脾气通于口,口和则知谷味矣。
谷气通于脾。
精气并于脾则畏。
脾恶湿。
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
久坐伤肉,劳于脾也。
饮食劳倦,则伤脾。
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
帝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径至,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令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帝曰:脾不主时何也?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脏者常着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不至头,下不至足,不得主时也[7]。
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答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阳,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8]。
足太阴气绝,则脉不荣其口唇。口唇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荣,则肌肉不滑泽,肌肉不滑泽,则肉满,肉满则唇反,唇反则肉先死。甲日笃,乙日死。
假令得脾脉,其外证,面黄善噫,善思善味。其内证,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腹胀满,食不消,体重节痛,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有是者脾也,无是者非也。
脾俞在背十一椎傍,募在腹傍章门。胃俞在十二椎傍,募在太仓。
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又云:如缟裹栝蒌实者生[9]。又曰:黄如蟹腹者生,如枳实者死[10]。栝蒌,即瓜蒌也。
脾热病,鼻先赤。
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俯仰,腹满泄,两颔痛。甲乙甚,戊己大汗,气逆则甲乙死。刺足太阴阳明。
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泾溲不利。脾气虚则梦饮食不足,气盛则梦歌乐,体重肢不举,厥气客于脾,则梦丘陵大泽,坏屋风雨。
脾弱病下利,白肠垢,大便坚,不更衣,汗出不止,或五液注下五色。不更衣,不大便也。贵者入厕必更衣,故云。
脾胀者善哕,四肢急,体重不能胜衣,哕,死入声卧不安。
脾水者,腹大四肢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小便难。
脾约者大便坚,小便利,而反不渴。
脾疟者,令人寒,腹中痛。热则肠中鸣,鸣已汗出。刺足太阴。
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澼,死不可治。
脾咳之状,咳则右胠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
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惰,四肢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其色黄。诊色,诊视也。
脾痹者,四肢懈惰,发咳呕汁,上为大塞。
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
脾病者,必身重,善饥,唇黄肉痿,足不收,善瘛音气脚下痛。虚则腹胀肠鸣,溏泄食不化。取其经足太阴阳明脾之积,名曰痞气。
右关脾胃脉所出。浮而迟,脾也;浮缓而稍疾,胃也。
脾脉大而缓,脾合肌肉,脾脉循肌肉而行,持脉指法如九菽之重,按至肌肉而得者,如微风轻飐[11]音闪,柳梢之状为缓,又稍加力脉道敦实为大也。
帝曰:四时之序,逆从之变异也,然脾脉独何主?岐伯曰: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傍者也。帝曰:然则脾善恶,可得见之乎?曰:善者不可得见,恶者可见。曰:恶者何如可见?曰:其来如水之流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如鸟之喙者,喙音熙,鸟嘴也。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四肢不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12]。
脉来实而盈数,如鸡举足,曰脾病。
脉来坚锐,如鸟之喙,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
真脾脉至,弱而乍疏乍数,色青黄不泽,毛折乃死。
脾脉坚搏而长,其色黄。当病少气,其耎音软而散,色不泽者,当足胻音杭,胫骨也。肿,若水状也。
胃重二斤一两,纡曲屈伸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容谷二斗,水一斗五升。
胃者,仓廪之官,布养四脏。故五脏皆禀气于胃,乃五脏之本。故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生死。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13]以为常也。
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口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14]。
东垣治内伤主于脾胃,其谓脾胃司转运之职。胃为受纳之腑,运纳无穷,故能运化精微,以分清浊,生长血气,营养于身,是平人也。若饮食失节,脾胃乃伤,脾胃则不能运化,胃伤则不能容纳,而诸病生矣。
丹溪云:百病先观胃气,何如?
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咽膈不通。饮食不下,取三里。三里,穴也。
厥气客于胃则梦饮食。
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
胃疟者令人疸病也,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刺足阳明太阴横脉出血。
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食饮不下,膈塞不通,腹善满,失衣则胀,食寒则泄胗形瘦而腹大。胗,唇也。按孙真人云,新食竟取风为胃风。
谷入于胃,脉道乃行。
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又谓之食。音积。
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
胃者,水谷之海。主禀四时,皆以胃气为,本是谓四时之变病,死生之要会也。
胃脉实则胀,虚则泄。
帝曰:见真脏脉者死,何也?岐伯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至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于手太阴也。故邪气胜者,精气衰也。故病其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脏之气独见,病胜脏,故曰死[15]。
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
胃为之市,水谷所归,五味所入,如市之杂也。《太素》云:胃者,大仓也[16]。胃之五窍,谓咽、胃、大肠、小肠、膀胱也。闾里门户也。
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其系自膈下正中,微着左胁于胃之上,与胃包络相附矣。其胃之包在脾之上与胃相并,结络周回,漫脂遍布上下有二系,上者贯膈入肺中,与肺系相并,而在肺系之后,其上即咽门也。咽下胃脘也胃脘下,即胃上口贲门是也。水谷自此而入,以胃出谷气传之于肺,肺在膈上,因曰贲门,其门处膈膜相贴之间,亦漫脂相包,若胃中腐熟水谷,则自幽门而传入小肠,故曰太仓之下口为幽门,其位幽隐故名之也。
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当病折髀音陛,其耎而散者,当病食痹。
趺音夫阳脉浮者,胃气虚也。数者,胃有热,即消谷引食。涩者,胃中有寒,水谷不化。粗而浮者其病难治,浮迟者久病。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脾应肉,肉菌同,音窘,腹内脂也。坚大者,胃厚。肉么者,胃薄。肉小而么者,胃不坚。肉不称身者,胃下。胃下者,下脘约不利也。肉不坚者,胃缓。肉无小裹累者,胃急。肉多小裹累者,胃结。胃结者,上脘约不利也。胃脉若沉濇者,气逆。气逆者,人迎甚盛。人迎者,胃脉也,逆则盛而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脘为痈也。
脾脉急甚为瘛疭音讼,微急为膈满不食。
缓甚为痿厥,微缓为风痿,四肢不用。
大甚为击仆,微大为痞气,裹大脓血在肠胃之外。小甚为寒热,微小为消瘅音疸。
滑甚为颓癃,颓,下坠也。微滑为虫毒、肠鸣热。
涩甚为肠 [17],微涩为内癀,多下脓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