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彤云中医皮科经验集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十三、四弯风

【概述】
四弯风,是一种好发于四肢弯曲处,以瘙痒为特征的皮肤病。多由婴儿期的“奶癣”、“胎敛疮”发展而来,表现为湿性者多发于1~3个月的肥胖婴儿,干性者往往发生于2岁以上较为消瘦的小儿,部分患儿,如其本人或父母、兄弟、姐妹等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病史者,常常迁延至儿童期或成人期,四弯风多与西医特应性皮炎的儿童期及成人期相似。儿童期多为亚急性、慢性湿疮表现,皮损好发于四肢肘窝、腘窝;成人期多发生牛皮癣样病变,多与鼻炎或哮喘交替发作,很难治愈。
在清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记载:“此证生在两腿弯,脚弯,每月一发,形如风癣,属风邪袭入腠理而成。其痒无度,搔破津水,形如湿癣。”
【病因病机】
陈彤云教授根据历代医家论述,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提出四弯风与湿疮类似,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更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
陈老认为本病发生多由内外两方面因素构成。内因一为妊娠时母食辛热发物,遗热于儿,致患儿先天禀赋不耐,脾失健运,湿从内生,湿久化热,湿热相搏,郁于肌肤腠理;二为患儿平素饮食不节,过食、频食酒肉、鱼、虾、蟹、蛋等腥荤动风之物,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湿从内生;三可由七情内伤致病,如长期精神紧张,导致肝郁不舒,日久及脾,导致脾失健运,而发为本病。外因责之于风湿热三气。内外两邪相搏,充于腠理,浸淫肌肤,发为本病。湿热蕴久,耗伤阴血,化燥生风,而致血虚风燥,肌肤甲错。发病总由脾虚湿滞为本,风湿热邪为标。
【辨证论治】
陈彤云教授认为本病多由婴儿湿疮发展而来,患者病程长,本有禀赋不耐,又兼患病日久,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临床多表现为发作期及缓解期交替发生,陈彤云教授依其临床表现,发作期多辨为风湿热内蕴,缓解期多辨为脾虚湿盛或阴虚风燥。
急性发作期根据其皮损表现不同,偏于风热为患,治以疏风清热;偏于湿热为患,治以清热利湿。缓解期,脾虚湿重治以健脾祛湿;血虚风燥,治以养血润肤;湿热为患日久伤阴,治以滋阴清虚热。因本病瘙痒剧烈,且患者患病日久,多伴有焦虑、急躁,故陈彤云教授治疗时或加酸枣仁汤以养心安神;或加重镇安神之品以熄风安神止痒。“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湿肿满,皆属于脾”,陈彤云教授治疗本病,从清心火,健脾利湿,养血润肤,滋阴清热等多方面考虑。
1.风湿热蕴证
辨证要点:
此证多类似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急性发作。皮损好发于面部、颈部、四肢、肘窝、腘窝,皮肤潮红,偏湿性者,可见浸渍、糜烂、流滋为主;偏干性者,可见皮肤潮红、干燥、脱屑或有丘疹、片状浸润。均伴剧痒;小便短赤,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
陈彤云教授认为:本病多因先天禀性不耐,内有胎火湿热,外受风湿热邪,二者蕴阻肌肤所致,或因消化不良、衣物摩擦、肥皂水洗等刺激而诱发。辨证多以脾虚为本,风湿热邪为标。急性发作以风湿热邪盛为主,风热重多表现为干性,湿重多表现为湿性。
偏风热治以疏风清热,偏湿热治以清热利湿。总以清热除湿汤加减。药用金银花、连翘、丹皮、白茅根、生地、胆草、黄芩、白鲜皮、白蒺藜等。陈彤云教授依据《素问·至真要大论》“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方中金银花、连翘辛凉透表;生地、丹皮、白茅根苦、甘、寒养阴清热并可凉血,以先安未受邪之地;胆草、黄芩性味苦寒,功在清热燥湿;龙胆草长于清肝胆热;黄芩清肺热;白鲜皮、白蒺藜清热燥湿,祛风止痒;大便干燥者可加川军泻热通便。
2.脾虚湿蕴证
辨证要点:
多类似于亚急性湿疮。表现为:发病较为缓慢,皮损淡红,多为丘疹,丘疱疹,皮损轻度潮红,瘙痒,融合成片,抓后糜烂渗出较多,皮疹多累及四肢伸侧或屈侧,常在肘窝、腘窝处,伴消化不良、大便稀溏。舌质淡,苔白或白腻,脉缓或滑。
陈彤云教授认为:此型多因患儿先天禀赋不耐,脾失健运,湿从内生,郁于肌肤腠理兼外受风邪而发病,如清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记载:“此证生在两腿弯,脚弯,每月一发,形如风癣,属风邪袭入腠理而成。其痒无度,搔破津水,形如湿癣。”又如《疡科捷径·下部》记载:“四弯风岁腿弯生,淫痒滋延似癣形。外受风邪兼湿热,消风之妙最为灵。”脾虚水湿不运,表现为湿重于热。“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本型发病较缓慢,脾主湿,脾失健运,饮食失宜,湿从内生。治宜健脾利湿,佐以清热。方用除湿止痒汤加减,其中茯苓、白术、山药、扁豆、生薏米健脾渗湿;湿久化热,故用黄芩、胆草苦寒泄热;泽泻、茵陈利湿清热,枳壳理气宽胸;生地、甘草、竹叶、灯心草清心利水。共奏清心火、利脾湿之效。
3.血虚风燥证
此型辨证要点为:
多类似于亚急性湿疮、慢性湿疮或牛皮癣。表现为:患处皮肤肥厚、粗糙干燥,脱屑,有显著苔藓样改变,伴见抓痕、血痂、皮肤色素沉着。偶有渗液或渗血,瘙痒明显,伴口干,舌质红或淡,苔少,脉沉细或细弱。儿童期多见于四肢肘窝、腘窝;成人期多见于周身。
陈彤云教授认为:此型多由婴儿期缠绵不愈,迁延而来。患者患病日久不已,耗血伤阴,化燥生风,肌肤失养,更兼渗出日久亦有伤阴耗液,而致阴虚、血虚,生风化燥。临床中此型最为常见。
治宜健脾燥湿,养血润肤。陈彤云教授多用茯苓、白术、扁豆、山药健脾益气燥湿;当归、生地、丹参、鸡血藤、首乌藤、白芍养血活血润燥;阴虚生内热,故用青蒿、地骨皮养阴清热。此型治疗中重视养血活血,其源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理论。
【典型医案】
医案一
安某,女,16岁,2006年9月7日初诊。
主诉:
周身反复起疹伴瘙痒10余年,加重3个月。
现病史:
患者自幼年起周身反复起红斑、丘疹,痒甚,抓后流黄水,迁延日久,皮损时轻时重。近3个月,因高考复习紧张,皮损时有发作,面颈红斑、丘疹,局部干燥,瘙痒;纳食可,眠欠安,时有便秘。
个人史:
平素性情急躁;月经周期后错7天左右,量少。
家族史:
其母及本人有过敏性鼻炎病史。
舌脉:
舌尖红,苔黄,脉弦数。
皮科情况:
面、颈、双手、双肘弯弥漫性红色斑片,干燥,脱屑,少量渗出;间见抓痕及血痂。
辨证:
湿热内蕴证。
治则:
清热利湿解毒。
方药:
胆草10g,黄芩12g,生地10g,白茅根20g,丹参30g,金银花20g,连翘10g,茯苓10g,山药15g,地肤子15g,丹皮10g,白蒺藜10g,首乌藤15g。14付水煎服,早晚饭后分温服。
外用药:
马齿苋水剂湿敷;甘草油调祛湿散外涂渗出皮损。
医嘱:
忌食辛辣刺激饮食。避免肥皂、浴液等碱性物质刺激。
二诊(2006年9月21日):
服用药方14剂后,瘙痒已止,大部分皮损消退,糜烂渗出减少,痂皮脱落。后以小儿健肤合剂清热健脾利湿为调理,巩固疗效。
【医案分析】
陈彤云教授认为本例病患属于慢性湿疮急性发作。患者自幼发病,素有脾虚湿蕴,复因高考紧张,导致心火内生、肝胆火盛而发病。总属脾虚为本,湿热之邪为标,为本虚标实之证。故以胆草、黄芩、金银花、连翘清心火、利肝胆经湿热;生地、丹皮、白茅根清心火凉血;茯苓、山药健脾益气利湿;白蒺藜、地肤子祛湿、祛风止痒;丹参、首乌藤养血润燥。诸药合用,清热泻火,健脾养血,标本兼顾,祛邪而不伤正。
医案二
薛某,男,17岁,2011年10月11日初诊。
主诉:
全身反复起疹伴瘙痒10余年,加重半月。
现病史:
10余年来,全身反复起皮疹,瘙痒,搔抓后易渗出,反复发作,至多家医院,诊为异位性皮炎。经中药内服,外用“尤卓尔软膏”等药。皮损时轻时重,但从未完全消退,半月前,因过食海带后,皮损加重,瘙痒剧烈,影响睡眠。
个人史:
平素手足心热,现面色萎黄,眼周黑圈。
舌脉:
舌质淡红,苔白,脉弦细。
皮科情况:
前额部皮肤粗糙、肥厚伴脱屑。全身皮肤干燥脱屑,肘窝、腘窝皮疹融合成片,粗糙脱屑,多处抓痕血痂,部分皮损糜烂,渗出黏液。
辨证:
脾虚湿蕴,肌肤失养。
治则:
健脾除湿,养血润燥。
方药:
生薏米15g,山药15g,茯苓10g,扁豆10g,生熟地各15g,赤白芍各10g,首乌藤15g,鸡血藤15g,地骨皮15g,青蒿15g,白蒺藜30g,玉竹10g,银柴胡15g,珍珠母30g,生龙齿30g,丹参10g。14付水煎服,早晚饭后分温服。
二诊(2011年10月25日):
服药14剂后,皮损好转,前额部皮损变薄,皮损面积缩小,渗出、糜烂不明显。诉近日鼻塞、流清涕、打喷嚏。睡眠略好转。手足心热减轻。上方减银柴胡加苍耳子6g、辛夷10g以宣通鼻窍,继服14剂。
三诊(2011年11月8日):
服药14剂后,鼻塞好转,皮损基本消退。临床痊愈。继服14剂以巩固疗效。
【医案分析】
陈彤云教授认为本型属脾虚湿蕴日久,伤阴化燥生风。方中生薏米、山药、茯苓、扁豆健脾祛湿;生熟地、赤白芍、丹参、首乌藤、鸡血藤养血祛风;地骨皮、青蒿、玉竹、银柴胡滋阴清虚热;珍珠母、生龙齿、白蒺藜重镇安神、祛风止痒。诸药合用,共奏健脾除湿,滋阴养血安神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