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十六、激素依赖性皮炎
【概述】
本病是由于长期外用激素类药膏导致皮肤潮红、毛细血管扩张、色素失调、烧灼感,甚至出现痤疮及酒渣鼻样皮疹的一种皮肤病。是近年来逐渐增多的一种常发于面部的损容性皮肤病。激素对各种原因(如感染、过敏、物理因子等)引起的皮肤炎症有明显的非特异性抑制作用,外用后虽可使病情迅速改善,但激素只是抑制炎症反应,而不是治愈炎症,非正规的激素滥用,一旦停药,则原发病复发或恶化。当重新外用激素后上述症状和体征很快消退,再度停药,迅速再发,且比以前更剧烈,一般药物难以控制,使患者反复使用形成依赖,因此称之为激素依赖性皮炎。激素的运用始于近代医学,因此古籍中并无本病的相关记载,根据其病因、症状表现可归属于药毒、风湿疡范畴。
【病因病机】
陈彤云教授认为,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病因无疑是外用激素不当或过度使用。中医认为激素类药物其药性属于辛燥、甘温之品,久用有生热耗津、亢阳伤阴之弊。陈彤云教授根据《内经》“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皆属于火”的理论分析本病,认为心是火脏,主血脉,其华在面,从激素的临床治疗作用以及本病临床表现为颜面红肿,灼热瘙痒来看,心火亢盛、热伤血络为其主要病机。
【辨证论治】
陈彤云教授以脏腑辨证为基础,总结本病辨证属心火亢盛,热伤血络。由于导致非正规外用激素的原发病和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皮损表现不尽相同,在治疗中应在清热凉血大法的基础上,灵活地辨证治疗。
辨证要点:
面部皮肤充血潮红,灼热、痛痒;伴心烦躁,口干口渴;小便黄,舌质红,无苔,脉数。
治疗上本着清热凉血的大法,以泻心汤加减:黄芩、黄连、大黄、生地、白茅根、竹叶、木通、广角(或水牛角、羚羊角粉)、滑石、甘草。有肝热时加龙胆草;痒重时可加散风药祛风止痒,如菊花、薄荷或刺蒺藜;色素沉着、皮肤萎缩可加丹参、玫瑰花、僵蚕。
外用药以清凉、安抚为主,并注意避免外界冷、热及日光等理化刺激。皮损较轻或外用激素时间较短,可立即停止外用激素;皮损重或外用激素时间长者,可先换用副作用相对小的弱效激素制剂,再逐步掺入硅霜等单纯的滋润保护剂,直至完全停止使用。若不论病情轻重程度、激素使用时间长短,均立即停用,有可能出现皮损的大幅“反跳”,难以用常规药物控制。
【典型医案】
左某,女性,40岁,2009年11月10日初诊。
主诉:
面部潮红1年余。
现病史:
患者1年前因面部瘙痒起疹,连续外用激素类药膏数月后,面部潮红无法消退,并伴有灼热感,遂就诊。现症见:面部皮肤潮红,灼热感,干燥脱皮;纳眠可,小便黄赤,大便干。
舌脉:
舌质红,苔少,脉弦数。
皮科情况:
双侧面颊皮肤潮红,间见少许细小毛囊性丘疹;伴细碎、干燥鳞屑,局部毛细血管扩张。
辨证:
心火亢盛,热伤血络。
治则:
清热凉血。
方药:
黄芩10g,黄连6g,大黄3g,生地10g,白茅根30g,羚羊角粉0.3g,竹叶6g,通草6g,滑石粉10g,甘草6g。7付水煎服,早晚饭后分温服。
二诊(2009年11月17日):
服药7剂后,面部灼热感减轻,仍潮红,大便略干,小便调。舌质红苔少,脉弦。前方去羚羊角粉,加凌霄花10g,鸡冠花10g加强凉血活血之功,继服14日。
三诊(2009年12月1日):
服药14剂后,皮损灼热感消失,潮红大部分减退,二便调。舌质红苔薄白,脉弦。诸症缓解,换服中成药栀子金花丸7日巩固疗效。
【医案分析】
本病患者由于长期滥用糖皮质激素所致,其特点是用药后原发病迅速改善,但不能根治,一旦停药,1~2天内,用药部位再发生皮疹或原发病恶化;当重新外用糖皮质激素后,上述症状很快减退。本病相当于中医“药毒”。
此患者属心火壅盛,热伤血络,肌肤失养,故见面颊潮红,灼热痛痒,舌质红,根据辨证选择清热凉血之方药。方中黄芩、黄连、大黄泻热解毒;桑白皮、生地、白茅根、羚羊角粉清热凉血;竹叶、通草、滑石粉使邪热从小便而去。诸药共用清热凉血。二诊时热毒已减,故减羚羊角粉,加入凌霄花、鸡冠花增加凉血活血消斑之力。三诊时皮损大部分好转,故予栀子金花丸清解余毒,巩固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