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十一辑·金针王乐亭经验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痢 疾

本病多发生在夏秋之季。由于饮食不洁,或过食生冷,外受暑温寒邪,积温蕴热,邪积交阻,肠腑气血受伤,而成腹痛、里急后重、赤白脓血痢疾。

痢疾可分为湿热痢、寒痢和久痢之证。

(一)湿热痢

症状:初起恶寒发热,腹痛,里急后重,或见肛门灼热,大便杂有红白黏冻,有时多为赤色。或兼有高热,恶心,呕吐,心烦口渴。脉象滑数,舌苔多黄腻。

治法:以清肠通滞为主。针刺用泻法,不灸。

处方:中脘,气海,天枢,合谷,上巨虚。

方解:中脘、气海以调中气,祛寒化湿止痛。天枢、合谷、上巨虚三穴,以调整大肠之经气,有通肠祛滞之功效。

(二)寒痢

症状:腹痛,里急后重,下痢不爽,大便以白黏冻为主或略带红色,多兼有胸部闷堵、腹胀、精神疲倦等症。舌苔白腻,脉象沉迟。

治法:宜用导滞、清热、祛湿寒之法。针刺用平补平泻法,加灸。

处方:刺中脘,肾俞,太溪,灸神阙穴。

方解:中脘有调中气、清热、祛湿降逆之功。肾俞培益下焦肾气而摄纳。太溪补肾经之水不足。灸神阙治泄泻不止及脱肛。更能治中风之脱证。

(三)久痢

症状:痢疾日久不愈(或称慢性痢疾),或反复发作,除一般见症外,可见精神疲乏,面色萎黄,怕冷,食欲不振等症。脉象濡细或虚大,舌质淡苔腻。

治法:宜补脾胃,清除肠胃积滞。又可恢复肝、脾、肾之功能。

处方:脾俞,胃俞,中脘,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方解:脾俞、胃俞可以调补中气,以资生化之源。取中脘是和胃气而达化湿降浊的目的。用关元培肾脏之元气,使正气旺盛,宿滞自化。足三里是胃经之合穴,可通调胃腑气机,脾与胃相为表里。三阴交用以调理三阴经之经气。全方可恢复肝、脾、肾之功能。

随症配穴:湿热痢加曲池、下巨虚、内庭、小肠俞。寒湿痢加中脘、肾俞、气海穴。里急后重者加中膂俞、白环俞。脱肛灸百会,针长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