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脉胀与高血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高血压中医药治疗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高血压中医药防治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特有的医学模式,在我国的卫生事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西医结合研究高血压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的医务工作者开始逐步认识到高血压病的危害,提出“让高血压低头”的口号,并提出中西医结合的思想。1960年黄家驷教授总结了我国心血管研究工作的情况及今后发展的方向,提出在治疗学上必须中西结合、土洋并举。
临床研究方面,1958年陈可冀院士依据中医传统学术思想制成了脉象仪,对高血压弦脉特点及产生机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1959年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在全国心脏血管系统疾病学术报告会上总结了高血压病的中医分型方法:以阴阳虚实为纲分为阳亢、阴虚阳亢、阴阳两虚和阳虚等类型;结合八纲理论与脏腑经络学术分为肝热上冲型、肾阳虚等类型;按照对“中风”的病因学说进行分类,分为风、火、痰、虚等。1960年郭士魁、陈可冀、刘力生等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20余篇高血压病中医分型的文献,初步提出了总的高血压病中医分型的建议。近年来各地对高血压病中医分型的研究逐渐增多,但由于高血压的病因及表现复杂,其辨证分型仍未统一,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是《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证候分类方法,另外《中医内科学》中的“眩晕”章节的证型分类方法也较常用。
药物治疗方面,曾贵云教授等总结前人的经验并利用现代技术,于1958年研制出我国第一种降压药——降压灵(中国萝芙木总碱),成为当时全国广泛应用的抗高血压药,对基层的高血压病防治发挥了很大作用。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药物组在1958年曾筛选单味中药337种,其中具有降压作用的达110种。1965年邝安堃教授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思路,提出复方降压片的配伍原则和处方构成,此后陆续出现一些复方制剂,由于价格低廉、效果良好,对当时的高血压防治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复方罗布麻片、珍菊降压片等复方制剂仍在部分地区应用。
其他如气功和针灸对高血压病也有一定作用。如1959年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报道了“气功疗法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认为气功疗法是一个整体疗法,可纠正高血压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在针灸取穴上,风池、百会、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内关、太冲等穴位是公认的治疗高血压病的有效穴位。
早期中西医结合研究高血压病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以下问题:多数报道仍停留在对降压疗效的简单观察,观察指标和实验方法较为滞后;中药作用机制研究尚欠深入,多数作用靶点不清,缺乏药代动力学及量效关系方面的研究;研究多着眼于“降压”本身,与现有西药比较,未能突出中医药整体调控的优势。
近年来中医药研究高血压无论是临床上还是实验上,均逐步借鉴现代医学的观念与进展,如从抑制交感神经活性、降低RAAS系统活性、改善内皮功能、保护靶器官、降低胰岛素抵抗等方面,采用不同的指标阐述中医药对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的影响,为中医药的临床疗效提供依据。亦有不少文献报道了中医药对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对靶器官的保护等,体现了中医药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