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高血压中医治疗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血压的中医概念和理论内涵研究
疮怕有名,病怕无名。一个疾病如果没有名字,表明这个疾病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内涵不清楚,所有的治疗都将是盲目的。高血压就没有相对应的中医病名。一直以来,临床上中医都是参照眩晕、头痛来辨证论治,但作用有限。临床实践中发现,头痛、眩晕均不能反映高血压病血管疾病的病变实质,而且,超过半数以上的高血压患者没有眩晕和头痛症状;另一方面,眩晕和头痛患者中,半数以上不是由于高血压引起。另外,同一个高血压,中医一会儿说是眩晕,一会儿说是头痛,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很难让人信服。那么,高血压病在中医到底是什么病?这个必须弄清楚,不能永远“相当于某某病”下去。这是中医药治疗高血压不能回避,而且必须突破的理论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能不能换一下思维方法,用中医理论来解释一下高血压这个西医疾病,给高血压一个合适的中医病名,并赋予其新的中医概念与理论内涵,让这个病名能够准确反映出高血压血管疾病的实质,让中西医学临床学者都能接受?
经过多年探索,我们从《黄帝内经》中找到了答案。《灵枢·胀论》中说:“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这句话给“脉胀”下了定义;又说:“营气循脉,卫气逆为脉胀”,解释了脉胀的发生机制是营卫气血运行逆乱所致。在谈到脉胀的病位时说:“夫气之令人胀也,在于血脉之中耶,脏腑之内乎?岐伯曰:三者皆存焉,然非胀之舍也……夫胀者,皆在于脏腑之外,排脏腑而郭胸胁,胀皮肤,故命曰胀。”整篇文章等于全面论述了“脉胀病”的性质属于“血脉”的病变,是独立于脏腑之外,而与脏腑又密切相关的血脉疾病,其临床表现是“血脉胀满”,其病机是脉中营卫气血运行逆乱。其临床表现是寸口脉搏呈现实脉,其治疗则于急性期当“无问虚实,工在疾泻”,缓解期则“当补则补,当泻则泻。”这与高血压血管疾病的实质与治疗原则十分吻合。从临床实践来看,脉胀病与高血压从生理、病理、诊断方法、治疗目标等方面均有很好的理论相通之处。因此,脉胀病是最能反映高血压“动脉血压持续升高”的血管病变实质的中医病名,也是中医药理论最有可能获得突破的一个突破点。
二、高血压的中医辨证标准问题
中医药治病的最大特色是辨证论治。辨证论治的方法有许多种,如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以往的教科书中都是根据古代医家对眩晕和头痛的认识来对高血压进行脏腑辨证,在致病因素上,重视风、火、痰、瘀,其中“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等观点影响深远。
这里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应用脏腑辨证是否合适,二是相对固定的复合证型是否实用。
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脉胀病是独立于脏腑之外又与脏腑密切相关的血脉疾病,当未出现脏腑并发症的时候,应用脏腑辨证未必合适,而根据高血压不同的发病阶段,可划分为病在血、病在脉,或者血脉同病,采用“血脉辨证”更能准确把握高血压的病变机制。对于证型问题,可按照文献研究结果,采用单一“证素”来明确辨证要点,临床时可根据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单一证型,如阳亢证;也可自由组合不同的复合证型,如阴虚阳亢证。这样既解决了复合证型各地辨证不统一的问题,也解决了灵活辨证、灵活组合问题。我们根据文献研究,把高血压分为气虚证、痰浊证、血瘀证、阴虚证、阳亢证、气郁证、阳虚证。阳有余便是火,肝火证则归并为阳亢证,是阳亢之甚者。
我院心血管科根据脉胀理论,创造性地建立了“血脉辨证”新体系,制订了脉胀(高血压病)诊疗规范,经过临床应用,可拓展中医药治疗目标,提高临床疗效。在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进行的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中医评估和2015年国家重点专科中期评估中,我们提出的脉胀理论和血脉辨证方法都得到了评估专家的高度认可,在几次大型国际心血管会议如长城国际心脏病大会(北京)、中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会议(天津),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高血压专家委员会2014年会(济南)以及美国旧金山85届国际中医节、墨尔本中医药文化交流等会议上,都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该方案经过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3次讨论,并形成了《中西医结合高血压诊疗方案建议》,发表在《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杂志》2015年第5期。
三、高血压的中药应用问题
用药如用兵,药物用得好不好,直接决定了疾病治疗效果。中医自古以来就重视“法从证立,方从法出”,根据辨证遣方用药,合理配伍,组成方剂,达到临床治疗的个体化和精准化。我们在临床上治疗高血压,既用平肝潜阳法、清肝泻火法,如天麻钩藤饮、龙胆泻肝汤,也可用补中益气法、温阳通脉法、活血化痰法,如补中益气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温胆汤、血府逐瘀汤等,都可以把血压降下来,这就是辨证论治的优势。可是,近年药理研究却把高血压的中医药治疗引入了歧途,尤其对年轻医生的影响最大,例如临证时,有些医生不是根据辨证分型使用中药,而是根据药理研究提示,把能够降血压的中药拼凑起来使用,这样往往达不到理想效果,反而可对中药治疗高血压的价值产生怀疑。所以,我们强调,运用中药治疗高血压,一定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辨证结果来选择方剂和药物,而不能根据药理研究提示来遣方用药。中成药的使用也应如此。
四、高血压中医药治疗目标与疗效评价问题
由于治疗的疾病是高血压,所以,很自然,大家都把“降低血压”作为中医药的治疗目标,并用血压降低的幅度、时间等所谓“硬指标”来评价中医药的治疗价值。这样很容易突出中医药的不足,掩盖中医药的优势。根据我们多年的经验,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目标应该定位在控制血压、改善症状、改善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并发症发生四个方面。
1.控制血压,就包括降压、稳压、调压,而不能只看血压降低了多少这样一个指标。
2.改善症状,减少痛苦,树立信心,这是大家都认同的中医药强项。
3.改善动脉粥样硬化,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促进内皮损伤的修复,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减少或消除动脉斑块。这方面已有不少文献证实。
4.降低并发症发生,这是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中医强调阴阳气血平衡,如果通过治疗,营卫气血在脉道内正常运行,那么,中风、冠心病等并发症一定会相应减少。
至于中医药的疗效评价问题,也可以针对上述目标制订相应的评估标准。
五、高血压的中西医结合问题
高血压的西医药治疗手段已经很丰富,药物有五大类上百个品种可供选择,而且西药具有靶点明确、降压快等优点,中医有控制血压、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等优势,两者结合,取长补短,是必然选择。临床上不要试图用纯中医药解决所有问题,也不要试图用西药解决所有问题。关键是中西医结合点怎样选择。高血压这个概念已经很明确,如果中医药还按眩晕、头痛的概念来辨证治疗高血压,则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的结合。
如果运用中医理论来解释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有可能从根本上与高血压的内涵和概念保持一致,并有可能以此为基础,总结出一套新的辨证论治体系,提高临床疗效,有可能重新建立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评价体系,做到真正的中西医结合。这才是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的关键点。
近年理论研究发现,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与《黄帝内经》中关于“脉胀”的论述极为相似。《灵枢·胀论》云:“黄帝曰:脉之应于寸口,如何而胀?岐伯曰: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脉胀即血脉胀满,是在各种原因的作用下导致以“血脉胀满”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属于“血脉”疾病,主要病位在“血”和“脉”,是“血液在脉道内运行异常,引起脉内压力过高”的疾病,与西医学所说的“高血压是一组以动脉血压持续增高为主的血管综合征”的概念基本一致。在中医“血脉理论”的指导下,把“脉胀”作为高血压的中医病名,取代一直以来中医内科沿用的“眩晕”、“头痛”等不能与高血压对应的中医病名,并且提出一套以“血脉辨证”为特色的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的理论与实践方案,改良传统的“脏腑辨证”,以期提高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