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自序
笔者1985年有幸考入广州中医学院(后改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拜于国医大师邓铁涛门下。作为一名学生,跟老师出门诊抄方是必修课。毕业后又与广东省中医专科学校(广州中医学院前身)校友会和广州市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合作,研制《广东省名老中医专家诊疗系统》系列电脑软件之一——《邓铁涛高血压诊疗系统》。因工作需要,再次跟邓老门诊抄方,整理邓老的高血压诊疗经验与用药规律,并且拜读邓老1977年发表于《中华内科杂志》的《高血压辨证论治的体会》,对中医药治疗高血压产生了浓厚兴趣,从此走上了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的临床与研究道路。
但是,高血压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并不顺利,首先是中医药降压效果不被医学界认同,只认同中医药能改善眩晕、头痛等症状。临床所见确实如此,有些患者症状改善了,血压依旧降不下来,有些没有症状的高血压患者,中医更是无从下手。为什么会这样?问题出在哪里?这是我和我的团队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古人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毛泽东主席也曾说过,“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那么,指导中医临床治疗高血压病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以前中医沿用的参照“眩晕”、“头痛”、“肝风”等概念指导高血压的治疗,由于概念不清,理论内涵偏离了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实质,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自然就会大打折扣。
最新研究表明,高血压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心脏血管综合征,属于全身性血管病变,而眩晕、头痛则是脑部疾病的一个表现,与高血压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因此,按照眩晕、头痛的中医病因病机来诊治高血压,明显不相适应。能不能寻找一个合适的中医病名,使其能够合理诠释高血压的中医概念与理论内涵,并有效指导临床治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认真复习《黄帝内经》,发现《灵枢·胀论》篇关于“脉胀”的论述与高血压的概念、病理生理和演变过程极为相似,于是,从2008年起,我们开始从血脉理论作为切入点,研究“脉胀”的病名、病因、病机、病位及其血脉辨证治等理论与临床问题。
“脉胀理论”一经提出,即受到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专家的高度认同,经过中国高血压年会等30余次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交流,引起很大反响。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高血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陶军教授认为:“脉胀理论是最好的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的结合点。”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赵连友教授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吴伟康教授认为:“脉胀理论是对高血压传统中医理论具有颠覆性的新理论。”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我院心血管团队组织对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共53家三级甲等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医院的523名临床一线专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84%的专家认为,脉胀作为高血压的中医病名,能准确反映高血压血管疾病的病变机制及其规律。这个调研结果也为高血压的中医理论创新研究提供了临床实践支撑。该理论虽然已经收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研究与临床》、《心脏病学实践2013》等书中,但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专门讨论“脉胀”问题的专著问世。近来,很多专家建议我写一部关于“脉胀理论”的专著,以飨读者。为不负众望,笔者不揣浅陋,特写此书以答谢诸位学界好友的支持和帮助。
本书前半部分简单概述了高血压的基本概念,重点分析高血压的中医临床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与解决思路,系统阐述了脉胀的概念、源流、生理基础、理论内涵与外延,脉胀与高血压的相关性。后半部分系统阐述了脉胀的诊断标准、治疗原则、辨证论治方案、非药物治疗与康复等实用性方法供临床医生参考。最后分析了高血压的中药新药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努力方向。
本书有三大亮点,一是国内外首次提出了高血压的中医新病名、新概念和新理论,突破了一直以来制约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的重大理论问题;二是在创新理论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用“血脉辨证”方法进行高血压的辨证论治,弥补了传统脏腑辨证治疗高血压的不足;三是引进了证素辨证的方法,试图解决南北各地对于辨证认识不统一、证型分歧较大的问题。
由于脉胀理论研究时间不长,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还需要诸位专家学者共同努力,持续进行大量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完善其理论内涵、诊疗方案,为高血压的中医药防治开辟一条新路子,以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推动中医药防治高血压领域的工作向前发展,为广大患者造福。
2016年7月10日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