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学术经验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风临床经验

中风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神志昏蒙,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多发生在40岁以上,急性起病。常为年老体衰、劳倦内伤或忧思恼怒、嗜烟酒厚味等多种原因作用于机体,使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在脑,发为中风病。
先生指出:中风以气虚痰湿者多,治疗按照有邪先祛邪,邪去再扶正的原则,予以健脾化湿祛痰,待舌苔退后再予以补气活血化瘀之法,方选补阳还五汤。
中风病因根本在于:一是阴虚阳亢,天癸衰退,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上亢,气血并走于上,冲于脑,妄行溢于脑脉之外或化火生风而中风。二是气虚痰瘀,脾虚中气衰弱,运血无力血行瘀滞,久则瘀血内停;运化失司,聚湿生痰,或素食肥甘,过嗜烟酒而湿浊过盛。痰瘀内生,阻塞脉络而中风。
中风本虚标实,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中风常以内因为主,外因为由。痰湿内蕴,郁久化热,热极生风,肝肾阴亏,水不涵木,内风旋动为本,用温胆汤。加钩藤平息肝风而不燥,桑寄生滋补肝肾而不腻,扶正而不碍邪,对风痰内阻、肝肾不足者最为适宜。苔腻重,加藿香、佩兰以芳香化湿;痰迷心窍、舌强语謇者加石菖蒲以化痰开窍;痰热甚、舌苔黄腻者加全瓜蒌以清热化痰;眩晕者加菊花、白蒺藜,易胆星为半夏,稍加黄芩以清头目;心烦不寐加莲子心、生龙牡以制心火;腑气不通加大黄以攻积滞。属寒痰者,舌淡苔白厚腻用平胃散,加炮姜、草豆蔻。
又强调中风原因不一,必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中医治疗的时代已不允许。如:缺血性脑血管病,超早期应行溶栓治疗,以实现再灌注。对中脏腑的闭证除运用中医理论分为阴闭、阳闭,予以祛痰开窍或芳香开窍或泻浊去闭等治疗措施外,应结合西医学的诊断与治疗措施,如中风昏迷伴糖尿病形成高渗昏迷者,应予以胰岛素降血糖。若为累及下丘脑出现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或高钠血症或低钠血症亦可致昏迷,应予以纠正电解质紊乱。若昏迷为大量脑出血(30ml以上)或侧脑室出血、脑室铸型形成梗阻性脑积水,应予以手术治疗,开颅行血肿消除,快速钻颅以血肿引流及侧脑室引流。若为脑疝形成,立即予以甘露醇静注,直到瞳孔恢复正常,有手术条件可行快速钻颅侧脑室外引流以减压使脑疝回纳。
中风后多数致残,除给予辨证口服中药对全身功能状态进行调整外,应积极进行康复治疗。在掌握现代康复理论和手段的前提下,结合中医的推拿针灸,有相辅相成的作用。推拿可防止关节挛缩,缓解肌肉痉挛状态,对肢体的运动功能的恢复也有促进作用,针灸可作为一种促通技术能促使神经系统及残存神经元轴、树突萌芽再通,从而在康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中风的预防更为重要。先生认为除了以西医理论治疗中风的各种危险因素,予以口服降压药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外,还应结合中医理论辨证改善患者脏腑功能,调气养血,健脾祛湿,补益肝肾,改善患者全身的功能状态,使之达到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从而从根本上预防中风。
在中风的诊治及预防上还应注意中风的发病时间规律。中风五运六气节律与春夏秋冬四季气候变化有关。先生研究发现宫土运步上发病最多,土属湿属脾,提示与脾虚痰湿壅盛有关。此时对应的气候主要为雨湿流行。中风还与大风寒冷、酷暑大旱有密切关系。研究发现中风辨证分型与气候有一定关系:①痰湿盛者,多在雨湿或寒冷时发病;②肝阳上亢者,多在大风及气候炎热时发病;③气虚血瘀者,多在寒冷时发病;④若痰湿化火,形成痰热腑实者,多在气温高如酷暑时发病。治疗中风除根据辨证分出具体的证外,还应考虑到当时的气候特点,佐以相应气候节令性药物。雨湿流行时,应佐健脾祛湿药物,苓术、扁豆之类;气候炎热时,佐清火药物如栀子、黄芩;酷暑时佐以清暑湿药物藿香、佩兰、荷叶等。
中风后遗症肢体痿废,需加虫类药,正所谓“起痿废,虫药助功”。药物:地龙、炮山甲、炙乌蛸蛇,各等分,研末,装胶囊,每服5粒,每日3次。中风后遗症,非用搜风剔邪逐痰祛瘀通络之峻品,不足使顽痰死血尽祛,还可选用僵蚕、全虫、水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