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胆红素脑病

重点提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治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或核黄疸仍不少见。高胆红素血症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包括典型的手足徐动症样或肌张力异常性脑瘫,也可表现为微小的神经发育残疾,后者属于无经典临床症状的胆红素神经系统损伤。诊断主要依赖于典型的临床表现;影像诊断和神经电生理检查也可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
一、概述
胆红素脑病(bilirubin encephalopathy)是高胆红素血症最严重的并发症。严重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的损伤;慢性胆红素脑病也称为核黄疸(kernicterus)。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治重点是努力防止核黄疸和胆红素诱导的神经功能障碍(bilirubin induced neurological dysfunction,BIND)的发生,后者表现为微小程度的神经发育残疾,无经典核黄疸临床症状的胆红素神经系统损伤,近年来受到了较多的关注。从历史上看,核黄疸是造成脑性瘫痪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手足徐动症样或肌张力异常性脑瘫。在发达国家,核黄疸已极为罕见,但在我国,由于缺乏普遍的新生儿胆红素筛查,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及后期的核黄疸发生并不少见 [1]
早在20世纪50年代,过高的未结合胆红素与新生儿核黄疸的关系已被认识 [2]。在发达国家,早年关于核黄疸的“经典”文献主要来源于Rh血型不符溶血病病例;而在我国,新生儿ABO血型不符溶血、感染、不明原因的未结合胆红素增高所致的胆红素脑病并不少见 [1]。足月新生儿峰值血清总胆红素(TSB)水平与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相关,在很多情况下,临床随机测定的血样本获得的胆红素峰值并不一定代表最高值,很有可能最大TSB浓度实际上更高。因此,对于已经发生的高胆红素血症,首先是治疗干预,其次是预防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和脑病的发生。通过制定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标准预防和治疗方案,可显著降低核黄疸的发生率。由于血液中的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而减少了对中枢的毒性,是否发生胆红素脑病还应考虑诸多的危险因素,包括游离胆红素水平、血pH值、白蛋白水平、感染、炎症、胎龄等,以便更好地预测胆红素神经毒性。
二、流行病学
虽然在全球范围内胆红素脑病或核黄疸的发生仍有较多的报道,但是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且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在北美国家和欧洲,估计核黄疸在足月和后期早产儿(>妊娠35周)的发生率为0.4~2.7/10万活产儿;在丹麦和加拿大,核黄疸发生率大约在1/43 000至1/79 000活产儿。2009年,Johnson等报道了美国核黄疸报告系统(Kernicterus Registry)自1992年至2004年间的结果,发现核黄疸近125例;虽然从该报告系统中无法得出美国核黄疸准确的发病率,但是为大家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流行病学资料 [3]。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严重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大约是发达国家的100倍,其中的大约3%入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有急性胆红素脑病(acute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征象,核黄疸导致新生儿死亡概率类似于新生儿破伤风;然而,达到危险程度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核黄疸尚未被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作为全球疾病负担的范围内,因此应该对此进行评估和重视。
在发展中国家核黄疸的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包括:对新生儿黄疸的早期筛查不够、常规测定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尚不容易、常存在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或胆红素神经毒性风险因素,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Rh或ABO血型不符溶血病、感染等。其他因素还包括:缺乏新生儿黄疸治疗设施、转诊延误、缺乏换血条件等。
我国胆红素脑病和核黄疸的发生并不少见 [1]。1999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学组成员单位进行了流行病学研究,有33家医院参加调查,这些医院年收治患者数大约在2500~5000人次,调查对象为出院确诊胆红素脑病或核黄疸的患儿,内容包括被调查对象的病历资料、一般情况、围产期高危因素、伴随疾病、胆红素峰值水平、治疗情况、临床转归等。结果发现,2009年1月至12月,33家医院中的28家共报告348例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或核黄疸病例,仅5家(15.2%)未收治相关患儿;以足月患儿为主,占72.4%,平均出生体重3.14kg,平均胎龄38.4周,34~37周的晚期早产儿占22.1%,而34周以下的早产儿仅占3.2%。在住院和随访期内的总死亡率达10.3%。调查结果提示,我国目前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表3-1),该研究不是基于人口学位基础的调查,鉴于我国尚缺乏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的登记报告制度,难以估计基层医疗单位漏报或不被认识的病例,也存在将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核黄疸)患者转入大型医院的趋势;该项调查仅反映了33家大型医院的资料,而我国三级医院有3000家之多,推测胆红素脑病(核黄疸)患者数至少达数万计,因此很有必要对该病开展全国性的基于人口学流行病学调查,以制定防控策略。
三、病理学和临床病理
核黄疸是最初用来描述大脑神经核黄染的病理术语,即基底神经节的黄染;最近常被另一个临床术语——慢性胆红素脑病所替代,包括长期的神经系统发育后遗症伴急性期胆红素脑病的证据。胆红素脑病最初的病理诊断包括苍白球和丘脑底核(STN)、脑干核、海马CA-2和小脑浦肯野细胞的黄染和坏死。现代影像学检查,尤其是磁共振成像(MRI)可特异性识别急性和慢性胆红素脑病的影像特征;结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等神经电生理检查,基本能客观对急性胆红素脑病(acute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ABE)和慢性胆红素脑病(chronic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CBE)患者做出正确的评估 [4]
表3-1 我国胆红素脑病资料和美国核黄疸报告系统结果的比较
慢性胆红素脑病临床表现的范围分布较广,从微小的认知问题、耳聋至严重的临床功能障碍、手足徐动症样脑瘫、抽搐、甚至死亡(经典核黄疸)。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导致脑损伤,产生耳聋和严重听神经病谱系障碍(auditory neuropathy spectrum disorders,ANSD) [5]、锥体外系运动障碍和肌张力异常、凝视异常和牙釉质发育不全。经典的运动障碍包括手足徐动症和(或)肌张力增高,即所谓的手足徐动症样脑瘫。这些临床表现的相关病理变化为:基底神经节病变,包括苍白球、丘脑底核、小脑和脑干包括听觉核(耳蜗核、上橄榄复合体、外侧丘系、斜方体和下丘)、前庭神经核、Cajal间隙核(向上凝视中心)、Dieter核(前庭神经外侧核,与躯干张力有关)和小脑浦肯野细胞。听神经病变或听不同步可影响听力,但不一定导致听力丧失,可能表现为在嘈杂的环境中患儿难以理解讲话。神经病理学改变包括:婴儿尸体解剖研究中有经典核黄疸病理表现、在听觉系统中胆红素升高,如为早产儿,可出现所谓“低胆红素核黄疸” [6]。中枢听觉病理包括脑干听觉结构病变(背、腹面的耳蜗核、上橄榄复合体、外侧丘系和下丘核),但内耳结构没有明显的异常。
四、经影像学
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可见苍白球和丘脑底核的病变;苍白球可见高信号影像改变,而丘脑底核常较难显示。其他改变,如脑干听神经核、小脑改变等常不太明显而难以被发现(详细的胆红素脑病神经影像改变请见本书第四章)。
应该强调,目前的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的诊断一般是基于临床的诊断,即根据患儿有高胆红素血症的证据,同时具有典型的神经系统临床表现而做出诊断。但是,当患儿有高胆红素血症和静态的脑病(static encephalopathy)表现,磁共振成像见双侧苍白球和丘脑底核的高信号改变而不伴有其他异常病变时,几乎是胆红素脑病的特征性改变,可以做出诊断 [4]
五、神经电生理改变
高胆红素血症的神经电生理改变可详见本书第九章,本节仅对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的脑干诱发电位改变及相关的临床病理联系做简要叙述。诱发电位对识别神经元功能异常敏感,其中包括对在病理情况下的传导延迟、同步和损伤发生检测,也可反映大脑细胞损伤、代谢紊乱和脱髓鞘化改变,其变化与血清胆红素水平显著相关;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于1979年首次在儿童和成人期评估慢性胆红素脑病对听觉神经影响,发现了在高胆红素血症时听神经和脑干的异常。但在这些患者中,耳蜗微音器反应是正常的。微音器反应是测定外侧毛细胞的电位输出,属于内耳音传入系统的一部分。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可出现脑干听觉诱发的电位的波间间隙(interwave interval,IWI)增加,波幅降低,但随光疗和换血、血胆红素水平的下降而恢复。在1996年,有作者在听力损伤者中发现有耳声发射(OAEs)测定正常、耳蜗微音器反应正常而脑干听觉诱发的电位异常的病例,称为听神经病(auditory neuropathy),随后,常被命名为听不同步(auditory dyssynchrony)。近年来,更常用听神经病谱系障碍(auditory neuropathy spectrum disorders,ANSD)描述该情况 [7]。ANSD涉及内耳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或第八颅神经或脑干听觉中枢,所有上述改变在理论上可以使耳蜗微音器反应存在、耳声发射(OAEs)测定正常,而脑干听觉诱发的电位出现异常。因此,典型的核黄疸听觉改变属于ANSD,检查可见耳蜗微音器反应和耳声发射(OAEs)正常,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核黄疸的临床诊断不常是客观性的,患儿的运动障碍可以非常严重,也可以非常轻微,仅仅表现行动怪异或笨拙,此时,客观的神经电生理检查意义更大。著名的新生儿神经专家Volpe建议,听觉功能的损伤是慢性核黄疸后脑损伤最符合的异常改变,这在早产儿中更为显著,在评估胆红素所致的神经损伤方面,听觉通路是最为敏感的检查途径 [8]
六、胆红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机制
许多年来,未结合胆红素(unconjugated bilirubin,UCB)被认为是无用的血红素被分解代谢产物,作为无任何生理功能的废物排出。事实上,生理或小幅升高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对新生儿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有生理性抗氧化功能。我们通过临床大样本观察发现,极低体重儿生后早期适度的生理胆红素增高对某些疾病,如早产儿RDS和脑室内出血的发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9]。但是,游离的胆红素超过某一阈值时,其毒性作用变得明显,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可逆或不可逆的细胞损害或甚至细胞死亡,临床表现为急性胆红素脑病(ABE)和核黄疸。临床胆红素脑病出现与血液中游离胆红素水平相关,而总胆红素水平达何种程度可致脑损伤至今尚无定论;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将游离胆红素测定或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力测定值作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并发脑损伤风险评估的附加指标,为胆红素脑损伤的防治提供了新的辅助手段 [10](图3-1)。
胆红素导致神经毒性的机制复杂,包括氧化损伤、胞浆钙增加、免疫刺激和免疫毒性、细胞外谷氨酸和兴奋性毒性增加、炎症损伤等。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同时有炎症存在时,神经损伤加重。
七、病因及高危因素
高胆红素血症的高危因素常常也是胆红素脑病和核黄疸的高危因素。患儿胎龄和体重与胆红素脑病发生相关,一般胎龄越小胆红素代谢越不成熟,喂养不足常使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增加,未成熟儿神经系统对胆红素毒性的易感性更高,在较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即可发生脑病或核黄疸;但是,在另一方面,目前多数早产儿,尤其是极低体重儿常住院治疗,在常规的临床监护下,早期的胆红素增高易被及时发现而进行干预,故我们近来的胆红素脑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多数为足月儿或近足月儿病例。新生儿溶血病是胆红素脑病和核黄疸的重要危险因素。近30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对Rh血型不符孕妇普遍采用了抗D免疫血清的预防,使严重溶血所致的高胆红素血症和脑损伤显著减少;而在我国Rh血型不符发生率相对较低,ABO血型不符引起溶血及胆红素脑病占重要地位;感染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临床上因血培养阳性率低而缺乏确诊依据,当与高胆红素血症并存时,可加重胆红素的神经毒性。动物实验结果提示,胆红素所致神经损伤首先是听神经,然后是运动功能;在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同时有炎症存在时,神经损伤加重;在未结合胆红素与内毒素(LPS)同时存时,较单独UBC对神经细胞生存率影响更大,TNF-α水平也更高,提示高胆红素血症时,感染与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的发生关系密切。我们所做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348例患儿中,42.8%伴发其他疾病,常见的包括细菌感染(52.6%)、ABO溶血(29.9%)、围产期窒息(10.1%)等(表3-2和表3-3)。在临床分析胆红素脑病和核黄疸的病因时,其原发疾病的出现频率可作为高危因素的参考。
图3-1 游离胆红素的比例和胆红素-白蛋白结合饱和度与胆红素脑病风险的关系
表3-2 胆红素脑病患儿的伴发疾病(n=348)
表3-3 胆红素脑病死亡病例和存活病例的比较
续表
*B/A:胆红素/血白蛋白比值
八、胆红素脑病和核黄疸的相关定义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预后和治疗效果与诊断定义关系密切。对核黄疸和胆红素脑病的相关定义主要参考美国儿科学会2004年的标准 [11],具体如下:
(一)传统的定义
1.急性胆红素脑病
美国科学院小组委员会儿科学会(AAP)建议使用急性胆红素脑病(acute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ABE)一词来描述出生后开始数周内胆红素毒性急性临床表现;核黄疸一词仅被保留给慢性和永久胆红素毒性临床后遗症。ABE临床上呈进展状态,新生儿最初显示嗜睡和喂养减少,然后出现肌张力改变,表现为肌无力和张力亢进,经常在数分钟内交替出现,患儿可有高音或尖厉的哭声,然后躯干呈角弓反张,颈部后仰。两眼垂直向上凝视障碍,呈日落状。因胆红素的神经毒性,可出现发热,惊厥发作或因心血管衰竭而死亡。在急性阶段,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可出现变化,表现为Ⅲ和Ⅴ波异常,随疾病严重性增加,所有ABR波均可消失。在急性期 MRI在T 1加权影像显示信号增高。
2.核黄疸或慢性胆红素脑病
对于儿童和成人,诊断典型的核黄疸或慢性胆红素脑病并不困难。临床上还有核黄疸四联症 [12,13]:①严重肌张力障碍伴或不伴手足徐动症;②听觉神经病变/不同步性所致的重度听力障碍或耳聋;③动眼神经功能损害,尤其是向上凝视;④乳牙的牙釉质发育不全。近年来,影像和电生理检查常用以支持核黄疸的诊断。磁共振成像扫描(MRI)在苍白球、丘脑底核显示异常的信号,听力学检查可发现ABR异常但伴有耳蜗微音器反应正常时,符合异常听觉神经病变(不同步性)的诊断。其他异常包括肌张力减退和运动紊乱。运动障碍包括手足徐动症(慢扭体运动)、肌张力障碍,可出现异常位置和姿势,这与苍白球和丘脑病变在基底神经节病变相符合。在经典的核黄疸,还存在听力损害的证据,通常是双侧的对称的高频听力损失。双耳融合听力损失、听觉失语和失觉、词聋等。研究表明,中度到重度听力损失和中枢性听觉功能障碍与低出生体重儿伴高胆红素水平存在关联,此时临床并不一定表现为典型的核黄疸症状。近年来随着ABR和耳蜗微音器反应测试,典型临床听觉异常的慢性黄疸是ANSD及相关的脑干听觉损害。病变常涉及在脑干听觉核,包括耳蜗核、上橄榄复合体、内侧核的梯形体和下丘;胆红素毒性也可能影响听神经细胞体的螺旋神经节、或选择性影响听觉神经或有髓鞘化的神经纤维。
动眼神经异常包括向上凝视障碍,其他动眼神经异常的体格检查包括斜视、垂直凝视、尤其是向上凝视障碍、乳牙牙釉质发育不全。在大多数情况下,胆红素毒性并不影响大脑皮质功能,对于大多数核黄疸患者,如无其他病因、并发症和并发损伤(如缺氧-缺血脑损伤),智力可以正常。学习障碍可能是因为听觉处理问题或感觉或运动整合问题所致;基底神经节及动眼神经问题可能表现为阅读和视觉跟踪方面的困难而影响学习 [14]
尽管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可能会有所不同,除早产儿外,大多数核黄疸患者表现为肌张力的改变。一般来说,相对于足月儿,由于早产儿暴露于相对低得胆红素水平时间较长,核黄疸时听神经损害较明显,运动和小脑功能的异常更多见。
3.微小核黄疸(subtle kernicterus)
属于微小的神经发育障碍,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临床表现包括轻度神经异常和认知障碍,患儿可有听力损害和ANSD。近年来,该组临床表现有被称为胆红素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bilirubin induced neurological dysfunction,BIND),该类核黄疸患儿一般智力正常,但都被“困”或“锁”在功能障碍的机体内,有时表现为严重的运动功能失调,对眼运动控制的异常和耳聋 [15-17]
(二)关于核黄疸新的定义
正确定义核黄疸很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超高胆红素血症的风险,并设计相应的神经后遗症评估方案。无论是如何精心设计新的前瞻性的研究,其结果的有效性和质量的高低与疾病定义的客观性关系密切。
虽然核黄疸患者经常涉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多个位置损害,但症状常偏重于听觉或运动控制系统。很多患儿呈“孤立”的核黄疸,即仅有听觉或运动为主症状。临床上有四个主要核黄疸类别:①经典的核黄疸;②听觉损害为主的核黄疸;③运动损害为主的核黄疸;④微小核黄疸或BIND。所有这些类别可概括为一个更广的名词:核黄疸的谱系障碍(kernicterus spectrum disorders,KSDs)。
1.经典核黄疸 是指患儿有听神经病和(或)耳聋或听力损失,运动障碍症状、肌张力改变和(或)手足徐动症、动眼神经麻痹和牙釉质发育不全。
2.运动障碍为主的核黄疸 指主要核黄疸为肌张力异常的运动障碍性和(或)手足徐动症,而听觉症状很少。运动障碍后遗症和肌张力障碍可能是苍白的选择性病变的结果。常没有或仅有短暂的听力障碍或ANSD。运动协调异常和肌无力是由于小脑浦肯野细胞选择性神经病理损伤所致,目前尚不能以磁共振成像方法对其做出诊断。同样,脑干病变、听觉、前庭、动眼神经核和控制躯干的神经核由于太小,其异常不能被磁共振成像发现。
3.听觉损伤为主的核黄疸 指患儿有听觉异常的症状,即ANSD和(或)听力损失或耳聋,运动症状相对较少。已有较多文献报道ANSD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同时对运动障碍的描述相对较少。尽管几乎所有核黄疸患儿都有不同程度运动问题,但常常因为微小而不被发现。超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是ANSD重要危险因素,占其病因的一半以上,早产儿更多。
4.微小的核黄疸(subtle kernicterus)或 BIND(bilirubin induced neurological dysfunction) [18]患儿无核黄疸的经典结果,通过仔细评估排除其他可能的神经发育残疾病因,其发生归结于胆红素神经毒性。临床表现可能包括听觉知觉失语及中枢听觉处理障碍,感官和感觉-运动整合障碍、肌无力、共济失调或笨拙等。
(三)其他可能与核黄疸相关的临床表现
研究发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能与多种儿童临床情况关联,包括学习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肌无力、笨拙和不协调、Tic失调、中央视力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失明,孤独症 [19,20]。虽然meta分析发现自闭症谱系障碍与高胆红素血症相关,但尚无直接的证据支持。在对140例血清胆红素>25mg/dl的新生儿研究中尚未发现上述结果 [2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导致中枢听觉处理障碍可使语言或阅读协调能力降低,也包括轻度或未确诊的ANSD,最终干扰正常的语言发展。高胆红素血症所致的微小的动眼神经跟踪异常可能会导致阅读障碍(诵读困难)。微小的胆红素神经毒性可表现为张力减退、失调所致或笨拙;胆红素易亲和基底神经节和小脑,临床表现为经典的或以运动障碍为主的神经毒性;核黄疸患儿的苍白球病变可影响躯体感觉和运动的整合,出现相应的功能障碍。
九、胆红素脑病的症状严重程度的分类
(一)胆红素脑病的分类
在儿童或成年期,核黄疸的程度差别很大,从轻微到严重功能障碍(表3-4) [22]。主要表现在听觉和运动障碍两个方面,但两者严重程度并不平行。
表3-4 核黄疸严重度和症状类型分类
听觉症状的严重性差异很大,从轻度听觉感知问题,如在噪音环境下不能听到和理解或不能听清楚电话、不能定位声源,不能区分语音,重者可出现耳聋。在听力测试图中,ANSD可伴或不伴听力丧失。纯音听阈测试可与ABR异常一致,有时可作为ANSD的筛选手段。
(二)胆红素脑病的临床表现分期
胆红素脑病常在24小时内较快进展,临床可分为4个阶段:
第一期:表现为嗜睡、反应低下、吮吸无力、拥抱反射减弱、肌张力减低等,偶有尖叫和呕吐。持续约12~24小时。
第二期:出现抽搐、角弓反张和发热(多与抽搐同时发生)。轻者仅有双眼凝视,重者出现肌张力增高、呼吸暂停、双手紧握、双臂伸直内旋,可出现角弓反张。此期约持续12~48小时。
第三期:吃奶及反应好转,抽搐次数减少,角弓反张逐渐消失,肌张力逐渐恢复。此期约持续2周。
第四期:出现典型的核黄疸后遗症表现。可有:①手足徐动:经常出现不自主、无目的和不协调的动作;②眼球运动障碍:眼球向上转动障碍,形成落日眼;③听觉障碍:耳聋,对高频音失听;④牙釉质发育不良:牙呈绿色或深褐色。此外,也可留有脑瘫、智能落后、抽搐、抬头无力和流涎等后遗症。
(三)核黄疸的临床表现和疾病评分
通过系列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可以对胆红素脑病的进展、稳定或逆转等做出客观的评价,也能对降低胆红素的治疗措施的有效性做出判断 [3](表3-5)。
表3-5 急性胆红素脑病脑损伤的严重度评分
资料来源:L Johnson,et al.Journal of Perinatology,2009,29:S25.
说明:BIND=胆红素引起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评分7~9:提示急性胆红素脑病进展,推荐立即进行个体化的干预以防止进一步脑损伤、减少严重后遗症或可能逆转急性损伤;
评分4~6:提示中度急性胆红素脑病,进行紧急的降低胆红素措施可以逆转脑损伤;
评分1~3:提示是高胆红素血症的轻微症状或体征,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可提示相关的神经毒性,也提示存在中度急性胆红素脑病;当患儿有上述非特异性表现(评分为1~3分)同时伴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筛查异常,支持中度急性胆红素脑病的诊断。
十、神经发育问题与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
为确定高胆红素血症是否是新生儿期神经发育障碍的原因,应从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病史中至少有高胆红素水平的证据,其最低限度TSB应大于需光疗的阈值;更强的证据是TSB水平大于换血的水平。同时,应该分析伴随因素,如脓毒症、酸中毒、ABO或Rh血型不符溶血病、低蛋白血症、极度早产或使用竞争白蛋白结合的药物等。检测游离胆红素或胆红素结合能力储备可能会有所帮助 [10]
病史中有高胆红素血症,同时有嗜睡、喂养困难,肌张力降低或增加、颈后仰或角弓反张,两眼日落状、尖叫、发热或抽搐发作等常支持ABE的诊断。在较大婴儿或儿童,异常的肌张力或动作、听力损失或不能辨别声源方向或在噪音环境下难以理解讲话意思,有异常的眼部的运动如不能向上凝视;牙釉质发育不全、乳牙的珐琅质色素或剥落符合核黄疸的诊断。
头颅MRI显示双侧异常苍白球信号,也可能出现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信号改变;听觉测试诊断符合听神经病变谱系障碍(auditory neuropathy spectrum disorder,ANSD)的诊断(即存在正常耳蜗微音器反应,而脑干听觉反应异常或缺失)是核黄疸诊断的客观依据。鉴别诊断应考虑其他神经系统病因,如速度依赖性痉挛常提示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或其他形式的新生儿脑病;通过MRI可做出相关的鉴别。然而,核黄疸也可能与其他神经或脑发育障碍疾病或严重的新生儿疾病同时存在。
十一、慢性胆红素脑病的治疗
新生儿胆红脑病预防是关键,慢性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目前的治疗目标主要针对肌张力异常和听力障碍的改善和纠正。
纠正肌张力异常的手段有物理锻炼和理疗。对于肌张力增高可用肉毒杆菌毒素(botox)注射和手术松解;也可用地西泮和巴氯芬等。盐酸苯海索也用于肌张力异常的核黄疸儿童,但通常效果不好。因为核黄疸所致肌张力增高不同于其他原因的脑瘫,在睡眠时挛缩常缓解或不频繁发生,因此,常不推荐实施外科治疗,如骨科手术肌腱延长,而多行药物治疗。对于严重的肌张力异常,伴有痛苦的肌肉痉挛,口服药物无效时,可以鞘内泵入巴氯芬,以减轻肌肉痉挛。
由于核黄疸患儿常有超动力学运动障碍(hyper-kinetic movement disorder),其热量需求往往很高;由于运动功能障碍,常出现喂食和吞咽困难;上述原因可导致许多核黄疸患儿体重过轻,有时需要胃造瘘术提供足够的营养。其他喂养困难包括胃食管反流、呕吐、胃动力和排空异常;上述胃肠道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可有所缓解。也有尝试将刺激电极植入脑部,脑深部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治疗核黄疸,并认为可能有一定的前景 [23];该项技术对遗传性肌张力异常,如DYT1性肌张力异常很有效,但对其他继发性肌张力异常效果不佳。
核黄疸所致的听觉问题,如ANSD一旦确诊,可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如手语、配用助听器,对于严重病例,可用人工耳蜗植入。因为ANSD影响对讲话音的音素辨别,此时,提示性的手势和手语可使患儿区分声音和音素。
已有较多核黄疸所致的ANSD患儿接受了人工耳蜗植入治疗,并证明非常有效。儿童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治疗虽然并不局限于核黄疸患儿,但对于高胆红素血症所致的听力障碍,人工耳蜗植入效果非常明显。因此,在生后早期诊断ANSD、早期行人工耳蜗植入对促进文字和语言能力非常重要。

(杜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