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生制饮片临床鉴别应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知母

【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习称“毛知母”;或除去外皮,晒干。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

生制知母鉴别使用表

注释

【炮制方法】

知母: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去毛屑[1]

盐知母:

取知母饮片加入盐水,拌匀,于室温闷润,待盐水被吸尽后,炒干,取出,放凉即可[1]。以盐制前后化学成分含量为权重指标,对知母盐制工艺进行优化,优化参数为:每100kg知母用盐3kg(加30L水溶解),润透,在150~160℃下炒制8分钟为宜[2]

除盐知母外,还有炒知母。

【性状差异】

知母切面黄白色至黄色,味微甜、略苦。盐知母切面呈黄色,有的微带焦斑,味微咸。(见彩图12)

彩图12 知母(1)盐知母(2)

【炮制作用】

知母,味苦、甘,性寒。归肺、胃、肾经。具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的作用。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如治肺胃火盛的清胃黄连丸(《中国药典》)。生知母偏于清热泻火,如与石膏配伍的白虎汤。

知母盐制后,具咸寒之性,引药下行,专于入肾经,增强滋阴降火的作用,善清虚热。常用于肝肾阴亏、虚火上炎、骨蒸潮热、盗汗遗精、虚劳咳嗽。如治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咳嗽咯血、耳鸣遗精的大补阴丸(《中国药典》)。

知母主要含知母皂苷、黄酮、多糖等活性成分。其中知母皂苷是知母滋阴降火的主要物质基础;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活性;多糖具有调节免疫、耐缺氧作用;水提取物具有清热、降血糖作用。这些药效活性与知母的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功效基本一致。知母滋阴降火作用表现为能降低阴虚大鼠血清中FT3、FT4值,尿中17-OHCS含量,降低Na+-K+-ATP酶活性[2]

知母盐制后,皂苷含量增加,其他成分变化不大,但总体上成分比例有所改变。制品对阴虚大鼠的血清中FT3、FT4值,尿中17-OHCS含量,Na+-K+-ATP酶活性等生化指标调节能力强于生品。同时制品能够大大促进活性成分芒果苷在大鼠体内的吸收[2],且降血糖、抗炎活性也强于生品,但清热作用弱于生品。故盐知母滋阴作用增强,而生品清热作用力强。

综上,通过知母皂苷、黄酮类成分的变化和药理作用,能够解释知母盐炙后引药入肾经,增强滋阴降火作用的合理性。

【药理作用】

一、知母的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

知母芒果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知母水提取物及总多糖能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郭肿胀和醋酸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且具有剂量依赖性,而知母醇提取物只能抑制醋酸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对二甲苯所致耳郭肿胀无明显抑制作用。动物模型证实知母总多糖(TPA)对多种致炎剂引起的急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炎性渗出增加及组织水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慢性肉芽肿增生有显著抑制作用。知母总多糖可增强肾上腺功能,减少ACTH分泌、释放,并且抑制PGE合成或释放[3]

2.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知母水煎剂对葡萄球菌、结核杆菌、白喉杆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副伤寒杆菌、枯草杆菌、霍乱弧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沙氏培养基上,对某些常见的致病性皮肤癣也有抑制作用。醇浸膏及在此浸膏中经丙酮处理的结晶对普、拜二氏培养基上的H37RV人型结核杆菌亚种有较强的抑制作用[4]。异芒果苷具有显著的抗单纯疱疹病毒作用[5]

3.清热作用

知母对皮下注射大肠埃希菌所致的家兔发热有解热作用[5]。知母皂苷及皂苷元对正常小鼠肝QO2值有降低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对注射甲状腺素诱导产生Na+-K+-ATP酶从而引起QO2值增高的小鼠肝脏,知母皂苷及苷元也有降低作用[4]。知母在细胞内对单胺氧化酶A、B两型均有抑制作用,而单胺氧化酶对包括5-羟色胺在内的多种神经递质的代谢起着重要作用,故而表现出清热的作用。

4.降血糖作用

知母水提取物对四氧嘧啶或胰岛素抗血清诱导的高血糖小鼠及四氧嘧啶诱导的高血糖家兔,有降低血糖水平的作用。知母水溶性提取物腹腔注射,可使四氧嘧啶诱导的高血糖小鼠的血糖值下降,并在5小时内使尿中酮体减少[6]。芒果苷及其葡糖苷口服可降低KK-Ay小鼠血糖水平,而对正常小鼠血糖水平没有影响,提示芒果苷及其葡糖苷可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7]

5.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知母皂苷中分离出的知母皂苷AⅢ和马尔可皂苷元-3-O-P-D-吡喃半乳糖苷,对ADP、5-羟色胺和由花生四烯酸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此外,从知母中分离出来的6种螺甾烷皂苷有很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APTT(活性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对6种物质浓度的增加比较敏感[5]

6.提高学习记忆力作用

大鼠19~20月龄时起,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知母中提取的皂苷元(ZMS),到23~24月龄时,迷宫实验发现其学习和记忆能力明显高于饲料中不加ZMS的平行对照老年大鼠。用放射配基结合法和免疫沉淀法测定动物脑M受体密度,ZMS组M受体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8]

7.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知母皂苷D能降低家兔心脏I/R引起的心电图改变,抑制I/R过程中血清CK及MDA含量的增高,减少心肌梗死范围。其保护心肌I/R损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其抗PAF、抗血小板聚集和清除自由基等有关[4]。淫羊藿苷能够改善心脑血管系统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及调节内分泌[9]

8.其他作用

知母是CAMP磷酸酯酶抑制剂,有促进消化道功能,抗肿瘤等药理作用。知母皂苷具有抑制新生大鼠甲胎蛋白(AFP)的作用,用于治疗人肝癌移植裸大鼠,可使其生存期延长[9]。知母总皂苷能显著拮抗地塞米松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抑制作用。知母中的芒果苷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减轻多柔比星(DOX)的毒副作用,预防哮喘,抗氧化,并能通过增强胰岛素敏感性而发挥抗糖尿病作用[4]

二、盐知母的药理作用

1.滋阴作用

知母不同炮制品均具有一定的降血糖、提高耐缺氧能力及拮抗心率加快等作用,盐制品略强于生品,但无显著性差异[10]。生知母和盐知母均能够降低甲亢阴虚大鼠血清中FT3、FT4值,尿17-OHCS含量,均具有滋阴作用,且盐制后作用增强[2]

2.镇静作用

知母具有显著的镇静作用,炒知母、酒炒知母可使此作用增强[11]

3.清热作用

低剂量的生知母及盐知母水煎液对酵母所致的大鼠高热模型具有明显清热作用,但剂量升高清热作用反而降低,盐知母与生知母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生知母及盐知母均能显著降低Na+-K+-ATP酶活性,具有滋肾阴、清虚热的作用。对于低剂量组,盐知母优于生知母,但高剂量组时生知母优于盐知母,且不及低剂量组[2]

4.降血糖作用

知母盐制前后对高血糖大鼠血糖的影响,盐知母明显优于生知母,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呈现明显量效关系。且盐制品高剂量组优于格列本脲组,盐制后表现出明显的降血糖作用[2]

5.抗炎作用

生知母与盐知母均有明显抗炎作用,量效关系明显,且盐制后作用显著增强,显著优于氢化可的松组(浓度为0.1%)[2]

【化学成分】

知母

主要成分有皂苷类,目前发现的知母皂苷元有菝葜皂苷元、马尔可皂苷元、新吉托皂苷元、薯蓣皂苷元等,还含有黄酮、木脂素、多糖、生物碱类、挥发油、有机酸等[9]

盐知母

知母盐制后皂苷类成分含量增高,其他成分含量变化不大[2]

【高效液相色谱异同点】

由知母盐制前后HPLC谱图(图6-8)可见,知母盐制后有新增色谱峰,也有明显增量的色谱峰,即知母炮制后化学成分发生了一定的质变和量变。

图6-8 知母(A)及盐知母(B)的HPLC鉴别色谱图

【含量测定】

HPLC-CAD法测定知母盐制前后知母皂苷BⅡ和菝葜皂苷元的含量变化,盐制后知母皂苷BⅡ和菝葜皂苷元的含量明显增加,见表6-6。

表6-6 知母、盐知母中知母皂苷BⅡ和菝葜皂苷元的含量(%)

【生制知母成分、药效与功用关系归纳】

由知母盐制前后的对比研究,提示了知母皂苷、黄酮、多糖的变化是引起知母生制品药效差异的物质基础。其变化关系如图6-9所示:

图6-9 生制知母成分、药效与功用关系图

(高 慧)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97.

[2]高慧.盐知母炮制原理研究[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3]陈万生,韩军,李力,等.知母总多糖的抗炎作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9,20(10):758-760.

[4]倪梁红,秦民坚.知母资源化学及药理研究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5,24(4):16-20.

[5]杨丽蓉.知母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2,24(4):207-210.

[6]Hiniko,H.知母的成分和生理活性[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2,14(3):15-17.

[7]Miura T,Ichiki H,Iwamoto N,et al.Antidiabetic activity of a xanthone compound,mangiferin[J].Phytomedicine,2001,8(2):85-87.

[8]徐建中,陆敏,照日格图,等.知母甙元ZMS对老龄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3):18-21.

[9]廖洪利,王伟新,赵福胜,等.知母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药学实践杂志,2005,23(1):12-14.

[10]郭志力,陆兔林,季德.知母不同炮制品滋阴作用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5):386-387.

[11]陈万生,乔传卓.加工炮制对知母品质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1997,22(4):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