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就医的误区:神经内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精神行为异常

精神是人脑面对客观事物时所进行的复杂的活动,是人的感觉、知觉、情感、思维、意志、行为等协调统一的心理过程。而在内、外及社会环境多种因素影响下,人的大脑的精神活动会发生障碍,产生功能紊乱,即发生了精神行为的异常。
精神行为异常又分为功能性精神行为异常和器质性精神行为异常。前者由精神心理疾病引起,没有躯体(包括脑)的器质性病变,属于功能性。后者则是由于躯体或脑部的疾病引起,属于器质性病变。本节主要介绍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精神行为异常。
您需要了解的问题
1.精神行为异常的主要症状包括哪些?
精神行为异常比较容易被发现,主要表现有行为怪异、动作增多或迟缓,呆站呆坐,扮鬼脸,挤眉弄眼,不停抽烟,四处游荡,特别爱清洁,反复洗手,视废物垃圾为宝贝,睡眠障碍,敏感多疑,情绪反常,焦虑紧张,无故苦笑,本性改变,一改往日风格,烦躁不安,冲动,胡言乱语,谵妄,幻觉等。
2.什么是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精神行为异常?
器质性精神行为异常指:由于躯体或脑的各种病变引起的精神行为异常,有身体或者脑的其他病变作为病理基础,同时也是发现精神异常首先要考虑和排除的病变。当作为精神异常基础的器质性病变好转时,精神症状可以得到明显改善或消失,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脑的各种器质性病变引发的各类精神行为异常。与其相对应的没有躯体病变作为基础的精神行为异常就成为功能性的精神行为异常。
3.引起精神行为异常的常见躯体疾病有哪些?
较多的躯体病变可以引起精神症状,包括代谢性疾病(如皮质醇增多症,酒精性脑病、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免疫性疾病,营养缺乏(维生素B 12缺乏症、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器官衰竭(呼吸衰竭引起的肺性脑病、肝衰竭引起的肝性脑病)、水或电解质紊乱(低氯低钠低钾)、全身性感染(腹泻、肺炎等)、传染性疾病(梅毒或艾滋病相关脑病)、手术或创伤的打击、神经系统病变(如脑血栓、脑炎、癫痫、老年痴呆症或帕金森病等)。
4.脑电图在判断精神异常中起到什么作用?
脑电图是区分突然发生的精神行为异常是脑器质性病变还是功能性病变的重要依据。一般来说,功能性病变导致的精神行为异常的脑电图表现为正常或轻度异常,而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脑电图一般为重度异常或中度异常。脑电图在鉴别是否是脑炎引起的精神症状方面作用突出。如果考虑是器质性精神行为异常,就一定要进行器质性疾病的治疗,而不能只是应用抗精神病药物。
5.为什么有些精神异常的病人需要做腰穿检查?
很多脑器质性病变都可以引起精神异常,例如:脑血栓、病毒性脑炎等。病毒性脑炎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与单纯疱疹病毒的感染关系密切,精神行为异常在病毒性脑炎的早期就可以出现,也是病毒性脑炎的常见症状,病人常常表现为行为或言语、思维的异常,发生较为突然,常常伴有发热或抽搐。此时,患者的脑脊液的生化会出现异常,表现为蛋白和细胞的轻度或显著升高,因此为了进一步验证或者排除病毒性脑炎,常常需要进行腰椎穿刺,取脑脊液进行化验。功能性疾病的脑脊液常常完全正常。
6.精神行为异常为什么需要验血?
许多引起精神行为异常的器质性疾病,都可以在血液生化指标上出现异常,从而帮助寻找引起精神行为异常的原因。例如肝性脑病可以引起精神症状,常在肝脏疾病恶化期出现,此时肝功能、血氨、血气分析等指标都会出现特征性改变,如果病人有肝病病史又出现了精神行为异常,则可以通过验血明确诊断。又如:肾脏疾病、水或电解质紊乱、感染等引起的精神行为异常均可以通过化验血液,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较为准确地确定疾病原因。
7.精神行为异常该如何确诊?
当精神行为异常的病人来诊时,一般应该大致进行如下判断:
(1)病人是否意识水平清晰,能否保持良好的定向力,也就是病人对周围的环境、时间、地点是否有一个正确的基本判断。
(2)病人是否有智能障碍,可以结合既往病史,是否患有记忆力下降或痴呆多年等来判断。
(3)通过对精神行为异常出现的前后经过、伴随的各种症状等初步判断为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如果受到惊吓或刺激而起病,既往有精神疾病史,存在听幻觉、定向力良好,各项查体正常,神志清醒则可大致判断功能性可能性较大,可以前往精神心理科就诊。反过来,如果既往健康,无精神病史,出现发热、反应迟钝、意识模糊、定向力差等情况,就首先要排除躯体的器质性病变。
(4)为了排除或者寻找躯体器质性病变的原因,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血生化及专项检查,脑部影像学或脑电图检查等,必要时行腰椎穿刺,取脑脊液进行常规化验。
8.精神行为异常需要如何治疗?
在对精神行为异常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原因进行判断后,如果是功能性病变则需要转入精神心理科进行治疗。对于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精神症状需要进行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病因治疗指治疗引起精神症状的基础病因(即所谓的器质性病变),例如分别治疗脑血栓、病毒性脑炎、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改善代谢、补充维生素B 12、合理调整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病等的用药方案,只有病因治疗得当,才能从根本上彻底解除精神症状。而在基础的器质性疾病没有好转或痊愈之前,可以针对精神症状进行对症治疗:例如出现躁狂、打人骂人等症状则可以给予奥氮平等抗精神病药,睡眠障碍可以给予镇静催眠类药,这些药物在病人的基础疾病痊愈,去除病因,并症状消失后可以逐渐停用。
9.精神行为异常需要心理科的诊治吗?
功能性精神行为异常(即没有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的精神行为异常)属于心理科的诊治范畴,因此临床上一旦发现属于功能性的精神症状,一般会转诊到精神心理科治疗。对于一些器质性病变尤其是脑部病变引起的精神行为异常,为了尽早控制症状,减少这些精神行为异常给病人及家属带来的困扰,可以在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应用心理科的药物进行抗精神症状的对症治疗,或请心理科协助诊治。
10.精神行为异常可以由药物引起吗?
精神行为异常可以由药物引起,即药源性精神异常,而药物引起的精神症状常常由多方面原因引起,首先与病人治疗的原发病密切相关。一般说来呼吸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疾病为药源性精神异常的高危疾病种类,占药物引发精神状态的60%~70%左右,而这些疾病的药源性精神异常经常与疾病本身(例如肺性脑病、离子紊乱、感染等)引起的精神异常发生混淆,给临床寻找真正的病因带来困难。因此,对于临床上高龄、呼吸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脑部血管动脉硬化较严重的病人所发生的精神症状的病因鉴别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一般来说引起精神异常概率较多的药物包括某些抗生素(如喹诺酮类、氧氟沙星、头孢类等)、抗结核药(异烟肼、乙胺丁醇等)、干扰素、胺碘酮、甲硝唑、皮质类固醇等。静脉给药途径更易引起血药浓度波动而引发精神症状。此外较高的用药剂量、某些病人的肾脏代谢衰退等导致药物蓄积也会引起同样的后果。
药物引起的精神症状以兴奋、躁动、胡言乱语、谵妄为主要特征,常常可逆。即:如果发现及时,停药或减量,同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如地西泮肌肉注射等镇静措施大多能够有效缓解直至精神症状的消失,相对预后较好。
常见误区解读
1.我父亲突然不认识人了,应该是脑子得病了,为什么要验血?
不认人,尤其发生突然者,有多种疾病需要考虑。首先如果病人以往一直无精神病史,且为老年人,则需要高度怀疑是躯体病变导致的精神症状,包括感染、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如果以往有肝病肾病史,也不能排除与肝肾功能异常相关,以上全部疾病的诊断或排除均需要进行血液的化验才能得出结论,因此血液化验是这类病人的基本检查。
2.我父亲脑子糊涂挺长时间了,做了很多检查,却总不能被确诊得了什么病,为什么会这样?
老年人随着年纪的增长,可能会逐渐发生智能的改变。导致这种改变的原因较多,包括长期动脉硬化导致的血管性认知障碍可以引起脑子糊涂,某些代谢营养障碍如长期大量饮酒、特殊维生素(如B 12)缺乏也可以出现脑子糊涂,还有某些神经退行性疾病如老年痴呆症以及某些副肿瘤综合征等也可以引起认知方面的问题。如长期饮酒引起的认知障碍可以结合饮酒病史及磁共振的变化而做出诊断;有些疾病如神经退行性疾病则需要长期随诊观察病情变化之后才能做出诊断;还有的疾病如副肿瘤综合征等需要等到找到恶性病变的确切证据才能够进行诊断。
3.我家老人患痴呆多年了,一直用药,不但越来越重,反而出现了精神症状,是不是治疗方案不对?
老年期痴呆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主要有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和血管性痴呆等,其中以前者最为常见,目前发病机制并不清楚,不能治愈,也无法控制其发展。在早期的合理用药可以在某些病人中观察到一些效果,但长期看,病情却一直进展。常常会在疾病的中期或晚期出现精神症状,烦躁、吵闹、幻觉、被害妄想等。痴呆治疗是医学的难题,尤其对老年痴呆症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
4.我母亲身体一直挺好,突然发病,精神不对劲,有时说错话,但能走能动,也没瘫痪,怎么说脑血栓了,是不是误诊了?
脑血栓是老年高发疾病,依据其堵塞部位的不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常见有肢体瘫痪,言语困难等,但如果堵塞在大脑顶叶的特殊部位或大脑颞叶,没有影响到运动中枢及其通路时,病人可以仅表现为突然的精神症状,糊涂,健忘、胡言乱语等。因此排除了内科其他原因导致的精神异常,脑血栓可以以“说错话,精神异常,但能走能动”的形式出现。
5.我兄弟前两天无缘无故耍闹,精神异常,去精神病院就诊,但医生让我们先看神经内科,是不是医生故意推托呢?
突发精神症状的背后常常有躯体病变作为基础,即常常可能是器质性精神异常。如果是这样的话,则一定要治疗躯体疾病才能有效地缓解症状。有经验的精神科医生会通过病史、体检、一些血液检查等初步判断是否有躯体病变作为突发精神症状的基础,如果怀疑器质性精神异常的可能性大,一定要就诊神经内科,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6.我家病人先有行为异常,也没耽误立即去医院被诊断为脑炎,却越治越重,现在还发生了抽搐、昏迷,怎么回事,是不是治错了?
脑炎包括病毒性脑炎、边缘性脑炎等都属于脑部器质性病变,其常见的起病形式是精神异常,或者抽搐。大部分诊断及病因明确的脑炎在积极的对因和对症治疗下会逐渐好转,但确实有一部分病人病情凶险,虽然全力治疗抢救,仍不能控制病情的发展,出现昏迷、癫痫持续状态、并危及生命。对于边缘性脑炎的本质,目前对其认识有限,有各种学术争论,其确切的病因机制并不清楚,治疗上只能遵循常规的处理,却时常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死亡率较高。
7.不是说我父亲得的是脑血栓吗,为什么要用精神病的药,是不是用错药物了?
躯体疾病引起的精神症状,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大多数精神症状可以逐渐缓解,但一部分病人的精神症状较为顽固,例如躁狂、胡言乱语、打人、不睡觉等,当这些精神症状影响到病人自身的安危、病情恢复,或周围人的生活或安全时,可以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同时进行精神症状的对症治疗,例如可以配合应用抗精神症状的药物。
8.我先生患帕金森病多年了,近期出现了一些行为异常,医生说与用药有关,是不是一开始就不应该用这些药,为什么到现在才告诉我用药的问题?
帕金森病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病情逐渐加重,迄今没有控制其发展的有效疗法。为了较好的缓解其运动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常常需要随病情发展逐渐增加药量或用药的种类。这些用药对大多数病人是安全的,并且是有效的。但某些药物会引起少数病人的不良反应,例如幻觉等精神症状,而是否会发生此类情况,用药前无法预测,如果出现精神症状则需要及时到医院复诊,大多数情况下随着责任药物的减量或停用,行为异常等精神症状会逐渐好转或消失。
9.我老母亲80多岁了,脑子一直清晰,近两天有些不对劲,说话不着边,医生说脑子没问题,是感染的原因,只需用消炎药,不需用管脑子的药,她说的对吗?
老年人突然糊涂的原因较多,感染是其中一个常见的原因。年龄越大,感染越容易导致脑子糊涂。此时需要进行有效的抗感染治疗,不一定必须应用作用于脑部的药物。
10.我老父亲78岁了,脑子挺清醒,前几天做了肠道手术,手术很顺利,近2天出现脑子糊涂,看错东西,看错人,说错话,是不是手术损伤到神经了?
手术、创伤等身体上的打击是高龄老年人发生脑子糊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同样一个手术,如果是年轻人则耐受较好,较少或不出现精神症状,如果是老年人出现精神异常的几率明显高于年轻患者。此外,还需要进行内科的各项检查,排除感染、呼吸、离子紊乱等可能导致意识紊乱的状况。有时手术后谵妄、糊涂也与麻药的后遗效应有关,可以咨询麻醉师,大多数情况下会随着手术的逐渐康复和各种内科原因的逐渐恢复而慢慢好转和恢复。
11.我家老人前几天拉肚子,这几天有点说话不对头,讲以前工作的事,让我们出去开会,医生说脑子没发现问题,与拉肚子有关,我头一次听说拉肚子能糊涂,是这样吗?
正是这样。老年人腹泻的原因是胃肠道感染,直接后果是脱水、离子紊乱、酸碱中毒等内环境的紊乱,所有以上原因在高龄老人都可以引起脑子糊涂、精神紊乱的症状,此时,纠正腹泻和各种并发症是保证老人逐渐恢复的基础。
(罗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