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人生需要钝感力
现在我们做一个选择题:一个敏感,一个钝感,你爱哪一个?
可以肯定,敏感是我们的共同选择,而钝感是不受欢迎的。这就是我们的惯性思维:敏感让我们想到的是敏捷、敏锐;钝感让我们想到的是迟钝、愚钝。
但是,这里却要为钝感,为钝感的能力,说几句肯定的话。
钝感还算一种能力?钝感的能力还值得肯定?
正是这样。一次评优活动中,同样表现不错的小A和小B都落选了。小A生性敏感,对这样的事儿更是反应强烈:先是想自己,哪件事做得不好,哪句话说的不好;然后想别人,哪个领导对我不满意,哪个同事对我有意见。想来想去,越想越严重,越想越郁闷,越想越痛苦,结果是大病一场。小B似乎天生缺少那根敏感的神经,对这样的事儿反应很钝,根本没往心里去,工作照样干,日子照样过,心情照样好。
你看,钝感是不是一种能力,是不是值得肯定的能力?
钝感的能力叫做钝感力。说起来,这个“钝感力”应该算是日本的渡边淳一的发明。按照渡边淳一的解释,“钝感力”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的能力,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很明显,作为心理学概念,钝感力与敏感力意思相对,词性相同,两者互为反义词。钝感力和敏感力一样,是人的反应速度和强度的一个指标。一个人的钝感力越高,敏感力就越低,反应也就越迟钝。这里的反应迟钝,不单是反应快慢的问题,还有个反应强弱的问题。人只有钝感系数与敏感系数相协调,才能更好地与外界保持平衡,才能更好地维护身心平衡。
这就是说,我们需要敏感力,我们更需要钝感力。
这是因为,尽管敏感不是坏事,问题是我们从不缺乏敏感力,正如同我们从来不用担心眨眼动作慢半拍。因为从出生那天起,上天就给了我们足够的敏感力,而忘了送给我们钝感力。所以,我们来到世上更需要好好培养自己的钝感力。
有人似乎怕坏了钝感力的名声,说钝感不等于迟钝。还有人觉得,应该给钝感贴上“大智若愚”,“难得糊涂”等漂亮的标签。其实,钝感就钝感,反应迟钝就反应迟钝,也不是坏事。钝感力可以作为一种人格特征,也可以作为一种处世态度。适当的时候,钝感一些,反应迟钝一些,也是人生福分。
有个人说话有点拿腔拿调,朋友提醒了一句。他听后就有了种种敏感的猜想:朋友讨厌我?朋友对我不满?朋友和我的关系出现了问题?结果是影响了友情,影响了工作。你看,一个人缺乏钝感力就会这样平添苦恼。而郭靖、阿甘、许三多,毫无疑问,他们都算得上是成功者,都是很可爱的人。如果说他们身上有什么共同的东西,那就是他们都具有较好的钝感力。
就是这样,人生需要钝感力。
养生保健需要钝感力。因为钝感,没病的时候身体容易抵御侵扰,有病了也容易身受心不受,而更好地康复。一位非常敏感的老太太得了病,总觉得身体哪都是病了,总嘀咕要完了,结果,原本不太重的病反而越来越厉害。相反,另一位老太太虽然做了癌症切除手术,却不大往心里去,照样拄着拐杖到处去转,照样乐呵呵,一年多下来,病情反而有所好转。
营造人缘需要钝感力。因为钝感,哪一天朋友开玩笑,说了一句有点刺激人的话,你没有听出来,或者入耳没入心。于是,朋友照样交往,人缘照样好。
和谐家庭需要钝感力。因为钝感,有一天对方做的饭菜不大对口,你没有吃出来,或者嘴上吃出来心里没在意。于是,饭菜照样香甜,夫妻照样亲。
成就事业需要钝感力。因为钝感,挫折,失败,压制,打击,你都没感觉出来,或者感觉出来了心不为所动。于是,事情照样做,人生照样活。
如此说来,钝感力简直就是我们心灵的天使了。
特别当我们失意的时候,更需要钝感力这位天使。不用说人生路上的泥泞坎坷,就说平时走路不慎摔倒这样的小事,钝感力差的人就会感到灰头灰脸,越想越痛苦;钝感力好的人就会呵呵一笑,甚至连笑都不笑,爬起来照样走,没事一样。
进一步说,人生得意的时候,其实依然需要钝感力。比如,名来了,利来了,权来了,好事来了,如果我们有了足够的钝感力,就会反应适度,再大的好事来了也不至于发疯。这岂不是我们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