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升级:千万别把共情当成道德指南!
心理学研究认为共情是个糟糕的道德指南,这种说法本身就有一种对于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的判断。这可能会让你感到不安,毕竟,心理学家跑到道德伦理领域到底要干些什么呢?
事实上,我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共情是个非常好的东西,所以他们在这个领域著书立说、开展各种会议论坛、设立教育项目等,希望能提高人们的共情能力。坦率地说,我对此完全不认同,但我们的前提确实是相同的——我们都有事要做,有目标需要达成。只是,我不认为共情是达成这些目标的可靠手段。
我的道德视角比较另类,但我会尽量使用不会引发争议的例子来说明。想要理解我对共情的担忧,你并不一定要对同性恋婚姻、巴以冲突等问题与我持有同样的立场。事实上,我认为对共情的争议与任何特定的道德问题本身都没有直接的关联。不过,我确实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拯救100个人的生命要比拯救1个人的好,无理由地伤害他人或者因肤色贬低、歧视他人是错误的行为。如果你认为数量不重要、痛苦是好事情或者种族歧视是道德的行为,那么,本书后面的内容对你来说就意义不大了,可能最多就是个智力游戏而已。
如果说本书是对话的一部分,那么这个对话一定是在对某些事情有一定共识的人之间进行的。举个例子,我认为共情会让人对眼前的成本过度看重,而轻视将来要付出的代价;会让人做出愚蠢的决策,如面对眼前1名儿童的死亡和一年之后20名素昧平生的儿童的死亡,共情可能会让人选择救助当前的这1名儿童。对我而言,这就是共情的问题之所在。
你可能会说,这并非共情的错误,或者说共情虽然在这个特定的情景下让人得不偿失,但在其他情景里确实是有利的,所以总体而言,我们还是应该依赖共情。这些都是很合情理的论点,之后我会对此详加讨论。但如果你只是说“这算什么?有谁会在乎死几个孩子呢”或者“死1个小孩跟死20个小孩没什么差别,无所谓”,那么,我们就没有任何继续讨论下去的基础了。
对于“心理学家跟道德伦理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心理学家可能对共情这类能力的本质有些了解,并且知道这些能力对达成共同道德目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