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泥泞路和两级台阶
第4章泥泞路和两级台阶
1.
开始之前先解答几个问题,有人提问,已经写到第四章了,为什么祖父出场的次数并不多,大多数都是我自己的或者是我和祖母的故事。事实上,是因为我搬去祖父祖母家的时候,祖母已经退休了,而祖父还在单位上班,在家的时间并不多,和我相处的时间并不长,但是相信我,用不了多久,祖父便也退休在家了,戏份自然也就会多起来了,我只能说,大家敬请期待。
第二个要解答的问题,为什么文章中的称呼一时一变,时而称呼祖父祖母,时而又称呼爷爷奶奶。关于这个问题,我也反思了一下,从文学创作和书面语言的角度出发,称呼祖父祖母似乎更庄重一些,但是一旦说到了那些日常对话,便又会习惯性的称呼爷爷奶奶,毕竟叫了太多年,真的是习惯了。权当是成全我的任性吧,由着我怎么舒服便怎么写吧。有什么意见我会听,会虚心接受,反正也不会改的。
终于可以言归正传了,今天要写的是我上幼儿园的故事。
2.
幼儿园在我小时候有很多个不同的叫法,幼儿园,幼稚园,托儿所,学前班,因为我们那个年代并不强制要求上幼儿园,所以我也就没有功夫去细究这几个词汇的区别,反正都一样,对我来说,都不是什么愉快的存在。
小时候的我其实很喜欢清静,守着爷爷奶奶,不接触过多的外人,让我很有安全感,并且那个时候我真的是一个十分安静的小孩,以至于我在爷爷奶奶家已经住了大半年,楼下的邻居都还不知道家中有一位小朋友。长大后的我反而格外的喜欢热闹,这一点奶奶说,我是随了我老爸。老爸小时候不爱说话,有一个绰号是“老阴天”,长大后却变成了一个大嗓门的话痨,又被赋予一个称号,“大喇叭”,当然,这是我家中的趣事,似乎又有点扯远了。
我不喜欢上幼儿园,这其中有太多的原因,头一件不喜欢,就是那条通往幼儿园的路。不过要讲那条路之前,还要先插几句,说一说题目中提到的那个两级台阶。
之前也提到过了,祖母家住在老楼里,而但凡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预制板老楼,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房屋的格局都很奇怪,或多或少都有些说不通的设计。那个年代的老楼,昏暗杂乱是主旋律,格局分布畸形是常态,也许是出于设计师自己的个性,也许是因为建筑技术的局限性,也许是因为突然激增的住房需求,总之多种因素导致了一个结果,那就是所有的“老楼”都很别扭,至少我去过的那些老楼,都不太像样。
因为家里亲戚多,所以我见识过各式各样的稀奇古怪的老楼。
比如说吧,我三姨妈家的老房子,是东西向,两居室,在当时来看算是很不错的住宅了,但是那一片住宅区的楼间距明显有问题,三姨家西向的房间与旁边的楼间距不过三五米,西向的小卧室终年不见阳光,家中总是阴冷潮湿的,被子永远晒不干,东西经常还未来得及吃就发霉了。
我四姨妈家的房子只有一居室,门前也是有条走廊,厨房和卫生间都很小,而且中间还多出来一条小过道,出出进进的很是麻烦。小姨妈家的房子最大的问题就是小(我母亲的姐妹一共六人,所以我有五个姨妈),只有十几平米,洗漱间和厨房在一处,大约只有一两平米,没有卫生间,卫生间在走廊上,三户邻居共用一个卫生间。
我大姑家的房子还算规矩,但是出入户的大门和卧室几乎是连在一处的,总让我有一种一进门就上炕的感觉,怪别扭的。我二姑家的房子倒是规规矩矩的两居室,只是厨房和卫生间很小,尤其是卫生间,总让我觉得蹲下就会碰到前面的墙壁的样子。
我小时候也没有机会和别人探讨各家各户房子的问题,我在心里琢磨着,总不能天底下就那么几间奇葩的房子,都被我家的亲戚们摊上了吧。直到后来认识了我的张先生,随他去了他外祖母家的老房子,我才稍稍安心。两个卧室分布的更像是套间,外侧的卧室更像是客厅,却又不规矩,厨房只有狭长的一溜,果然又是一处奇奇怪怪的老房子,可见那个年代各家各户的情况也都差不多,这才让我稍稍安心了一些。
其实同这几位亲戚家的户型比起来,奶奶家的房子还算是规矩,标准的两室一厅,西南朝向,客厅明亮,厨房宽敞。唯一有一点就是奶奶家的卫生间的设计,门前多了两级迷之台阶。
为什么说是迷之台阶呢?因为这两级台阶特别的高,有多高呢?就是当时只有五岁的我,想要去一趟卫生间,要做两次高抬腿。正是这万恶的两级台阶,不知道让我摔了多少个屁墩,而极为不巧的是,就在幼儿园联系好了,还有两天就要送我去幼儿园的时候,奶奶也在这两级台阶上滑了脚。
她当时端着满满的一盆洗衣水,去往洗手间倒水,回来的时候,脚下一滑,重重的坐在地上。彼时只有我和奶奶两个人在家,她自然指望不上我能帮忙,所以她一声未吭,把一片狼藉收拾停当,才默默的躺在了床上。她只敢侧着身躺,用手不停的揉按着自己的腰部,皱着眉头,显然是摔得不轻。我眨眨眼睛,感觉自己十分无用,什么忙也帮不上,心中满是懊恼。我悄悄的走到卫生间的门口,抬起脚,铆足了劲,朝着那两级台阶踢了一脚,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台阶没事儿,而我则付出了大脚趾肿了好几天的代价。
3.
两天后,奶奶开始送我去幼儿园了,于是便又不得不提起那条泥泞路。从奶奶家到幼儿园,差不多要走两站地,这一路上都是泥路,那个时候,柏油路只存在于主干道上,侧路旁路支路,大多数都是泥土路。晴天的时候,它是暴土扬尘,而如果赶上了雨天,这条路就变得充满泥泞,布满水洼,一整条路远远看着好像是打了许多补丁似的,狼狈不堪。我最不喜欢雨天走这条路,因为一路走下来,不管我穿了什么好看的小衣服小裙子,等到了幼儿园门口,也都变得面目全非了,脏兮兮的,活像个小乞丐似的。
便是这条泥泞路,成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个敌人。从第一日去幼儿园开始,我每日都是在睡梦中被奶奶叫醒,迷迷糊糊的收拾和洗漱,日日如此,如临大敌。一连着几天,我牵着奶奶的手,迷迷蒙蒙,浑浑噩噩,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狼狈,疲惫,这些都不打紧,让年仅五岁的我心头一紧的,是我身边奶奶颤颤盈盈的脚步。她因为那两级万恶的台阶而摔倒,扭到了腰,每走一步,便轻轻皱眉,而这些都被我看在了眼里。
那几日我下学回来,总能看到这样的画面,爷爷奶奶晚饭后闲话着家常,奶奶一边有一搭无一搭的聊着家长里短,一边指导爷爷帮她贴膏药,浓重的膏药味,刺的我一阵阵的心酸。或许写到这里,有很多人觉得这多多少少有些夸大的意味,一个只有五岁大的小娃娃懂什么是心酸呢?我不同意这种说法。小孩子的情感往往是最直接的,在我们还是孩提的时候,我们喜欢一个人不为了亲情,不出于孝心,我们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们喜不喜欢。我喜欢这个人,如果这个人不痛快了,不舒服了,我们也跟着不舒服,不痛快,那个时候的感情,真正的简单,直接,美好,纯天然无污染。
彼时奶奶身上不痛快了,我喜欢奶奶,所以我也跟着不痛快了。我甚至有些讨厌我自己,我为什么要去幼儿园呢?如果我不去幼儿园,或者我可以自己去幼儿园,或许奶奶就不用忍受着腰痛,日日接送我了,我简直是个累人精,我那时候当真这么觉得。同样的,我更是讨厌极了那两级台阶和那条泥泞的土路,为此我终日食不知味,郁郁寡欢,心里盘算着怎么才能战胜这些“敌人”。爷爷奶奶自然不会知道我的心思,只以为我是小小年纪,精力旺盛,才会辗转反侧,不思睡眠。
大人们往往会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他们总是以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事实上,我们小孩子不仅仅都懂,而且大多数时候,我们比大人们懂得还要明明白白呢。我反复思量着我这几天的幼儿园之行,竟然发现没有一件事儿是能够让我高兴起来的,一种不满的小情绪油然而生。
或许当时我的心里已经有一个“大计划”在悄然萌生了,只是我自己并未察觉,不过我隐隐约约的有所感觉,距离我彻底下定决心的那一天,已经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