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吃了不懂心理学的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需求心理:给对方想要的,付出才有价值

1.刺猬法则——关系再“铁”,也要留点私人空间

刺猬,一种全身长着针刺的生物,由于身体原因,它们彼此不能靠得太近。否则,身上的针刺会扎到彼此。因此,对于两只“刺猬”来说,哪怕关系再铁,它们也会相互给对方留点安全距离。在心理学上,有人据此提出了一条法则,就是刺猬法则。

刺猬法则告诉我们:人和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人人都需要拥有一个能自己把握的私人空间,它犹如一个无形的“气泡”,为自己划分一定的“领域”。当一个人的私人“领域”被他人侵犯时,便会感觉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开始恼怒排斥。

从前,有一个书生,为人恭谦有礼,温润如玉,是十里八村人人称道的君子。但有一点不好的是,他的父亲死的早,家里又没有其他男性亲人,母亲碍于身份,对儿子在男女之事上的教育做得不到位。导致这位书生在成亲后,闹出不少笑话。

比如有一次,书生与几个同窗开怀畅饮之后回家,见房里还亮着灯,也不敲门,就直接推门而入。进去之后,他才看到妻子正在清洗身体,场面有些不太雅观。

书生饱读圣贤之书,哪里容得下这等“不检点”之举,当即摔门而去,找到母亲,说要休妻。母亲大惊,问:“怎么回事,儿媳一直表现良好,为何要休她。”书生就把方才的事告诉了母亲。母亲听后,却是板着脸,拿了戒尺打了书生几下,说道:“这本来就是你的不对,进门之前为何不先敲门?如此无视别人的意愿,哪里算得上君子。”

书生很委屈,说:“可她是我妻子啊,又不是外人。”

母亲摇摇头,说:“且不说女人家有些事本就很私密,不便与你们男人知道。就是要好的同性朋友,你也该注意自己的行为,不可靠得太近,让人家没了秘密。”

两个农夫关系很好,想把菜种在一起,但菜挤在一起后全部枯萎了,于是两人互相埋怨对方的菜占用了自己的空间,关系逐渐疏远。任何事物,两两之间若是没有了距离,也就没有了美感和包容。

有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刚开门的大阅览室中,当里面仅有一位读者的时候,心理学家便进去坐在对方的身边,来测试对方的反应。因为被测试的人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所以大部分人都会默默起身,到远一些的地方坐下,还有人会非常干脆地说:“你想干什么?”参与这次实验的整整有80个人,但结果都相同:在一个仅有两位读者的空旷阅览室中,任何一个被测试者,都无法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着自己坐下。

因此,与人交往,我们也一定要注意自己与对方的距离,不可过分靠近,让对方拥有保留个人秘密的权利。同样,也给自己留一块“私人地带”。那么,在具体的交往中,我们如何保持这种距离呢?

首先,与家人相处,不能没有恭敬心。亲情是我们最难以割舍的情感,也是从我们生下来的那一天起,就享有的一种情感。因为过于“亲密”,以至于很多人在与家人相处时,容易越过对方的红线,肆意践踏对方的个人意志。

如打听父母之前的情史、取笑某个兄弟曾经的丑事和难堪遭遇……很多人以为,家人之间不必讲这么多,相互之间也不该有秘密,这是极大的错误。

事实上,和亲人相处,我们更不能太过随意,对待长辈一定要有恭敬心;对待同辈一定要有包容心;对待小辈一定要有仁爱心。对方的事情,人家愿意说就好好听着,不愿意说就少打听,不要干涉,更加不要肆无忌惮,这样的家庭才能和谐相处。

其次,与爱人相处,不要试图占据对方的全部。有人说,爱情是神圣伟大的,爱他就要把自己彻底交给他。这本是告诉我们,在爱情中要敢于奉献。然而,生活中的很多人却误以为“爱他就要占据他的全部”,将“给”理解成“拿”,刨根问底地追问爱人曾经的经历和情史,想方设法探查爱人的一切秘密,不允许对方有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这样的婚姻是很难长久的,夫妻之间的关系很亲密,但这并不意味着两者之间就不能有些小秘密。特别是兴趣爱好有差别的夫妻,不能强求对方和自己有一样的爱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认同对方的喜好,然后有各自的朋友圈,和睦愉快地相处。

最后,与好朋友相处,要时刻牢记“距离产生美”。好朋友之间,彼此给对方的印象通常是正面的、良好的。想要长久维持这段友谊,我们就应该将这种良好印象不断强化。而要做到这一点,保持“边界感”是不可缺少的关键。

好朋友需要帮助了,我们就伸出援助之手。但是,请不要走过去打量对方,因为,没人愿意把自己落魄的一面暴露在别人眼前。

心理学上有一个“自我边界”的概念,表现为交往中尊重对方的意愿和选择,保持一定距离。人际界线不清晰最典型的两大表现,就是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以及过度暴露自己的秘密。周国平说过:“在一切人际关系中,互相尊重是第一美德,而必要的距离又是任何一种尊重的前提。”能各自定位好自己的位置,这样的关系才能长久。

2.说谎心理——若无恶意,不必急着揭穿他

在心理学领域,人们普遍接受的一种观点是:说谎其实是一种求生本能,是人类本能产生的一种自我防御保护机制。可以说,每个人从娘胎里出来,就已经具备说谎的“潜质”了,说谎的基因已经“深种”在人类的遗传序列上。

心理学上对“说谎”的定义是:在知道真相的情况下,故意对事实进行隐瞒、歪曲或凭空编造虚假信息,以误导他人的行为。也就是说,说谎就是一种欺骗行为。

不过,生活中虽然常听人们批判这种行为,但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费尔德曼经过研究发现:我们每个人,每天至少撒3个谎。说谎的内容多与情感和感觉有关,包括情绪、观点、对他人或事物的评价等,而且,人们倾向于假装正面的、积极的感觉。

可见,说谎实际上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我们大可不必对它一味地口诛笔伐。人们之所以厌恶“说谎”,不过是觉得自己受到了欺骗,而这种欺骗,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欺骗者所施加的伤害。也就是说,大部分谎言都是恶意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谎言都是以“伤害”为目的的。也有一些善意的谎言,能起到帮助人的作用。因此,比“说谎是对是错”更重要的,是洞悉说谎之人的动机和背后的原因,提防恶意的谎言。

雨果和巴尔扎克都是世界文坛巨匠,同时也是一对十分要好的朋友。有一次,巴尔扎克到雨果家里做客,看到雨果豪华典雅的红砖寓所,就十分高兴地参观起来。

在参观雨果的书房时,巴尔扎克一不留神,将桌上的一个笔筒碰倒在地。只听“啪”的一声,笔筒当即摔得四分五裂。见此情景,巴尔扎克心里不由满是愧疚。

随后,巴尔扎克向雨果连赔不是,请求得到雨果的谅解。谁知,雨果一点也不生气,笑呵呵地说道:“老朋友哦,你不必为此感到内疚。我也是最近才明白,这家伙竟然只是一件很普通的用梨木做的赝品。它欺骗了我这么长时间,我正恨不得扔掉它呢。”

听了雨果的这番解释,巴尔扎克如释重负。

其实,那个笔筒是一件制作考究、年代久远的真品,且价值不菲,更是雨果最爱的一个笔筒。雨果之所以说它是赝品,只是不想让好朋友巴尔扎克有心理压力。在雨果看来:虽然笔筒价值不菲,但相比之下,两人的情谊更加珍贵。

从情感上来说,我们每个人都很难接受别人对自己说谎。但生活的错综复杂,永远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有时候,一些谎言比真相更能保护我们或我们关心的人。在尚未弄清对方说谎的理由之前,先不要急着去说破。也许对方只是不想让我们担心,也许只是准备给我们一个惊喜……总之,与其盲目地抗拒谎言,不如试着探寻谎言背后的深意。

很多时候,人说谎是出于一种自我防御、自我保护的无意识行为。它反映出人们对周围环境的一种焦虑、不安全感,是一种为了减少人际冲突而出现的退缩表现。

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说谎的人一般都有以下几种动机:

第一,为了自己得到实际的利益。

第二,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将事实放大。

第三,为了讨好别人,照顾别人的情绪,让别人感觉好受一些。

第四,为了减少冲突,让自己处在一个比较安全的人际关系环境中。

第五,为了保护自己,在面临压力无法解决时,说谎可以给自己减轻压力,保护自己。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人在说谎的时候,通常是没有恶意的,或者说,说谎仅仅只是为了保护自己,让自己得到更多好处。这种“说谎”有别于“欺骗”。如今,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心理的研究逐渐深入,他们开始把“欺骗”和“说谎”彻底分开。

与“说谎”的自我防御保护机制不同,“欺骗”是一种恶意的“造假”。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把欺骗定义为:一种企图在另一个人身上建立欺骗者认为是错误的或理解的行为。简单来说,欺骗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被欺骗者相信欺骗者的话,以便欺骗者达成某种不方便直接透露给被欺骗者的目的。而绝大多数时候,这些目的对被欺骗者都是有害的。

因此,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分辨对方的“假话”,到底只是单纯的“说谎”,还是有意识地“欺骗”。如果只是出于自我保护性的“说谎”,那么我们就不必过于苛责,硬要戳穿对方的谎言;但如果对方是刻意针对我们的“欺骗”,是抱着恶意对我们说假话,那我们也不用客气,直接远离他们就好。

有时候面对谎言,在我们尚不知道真相之前,盲目戳穿也许并非好事。先不要着急下定论,也许戳穿的后果更残酷,又或者,这只是一个善意的谎言。有时候,选择不说破,反而会让生活多点阳光。

3.改宗效应——好好先生做不得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哈罗德·西格尔通过研究发现,当一个观点对某人来说十分重要的时候,如果他能利用这个观点使得一个“反对者”改变其原有的意见而和他观点一致,那么他更倾向于喜欢那个“反对者”,而不是那个从一开始就始终同意、附和的人。

简单来说就是,相比那些一向附和自己观点的人,人们更加喜爱那些在自己的影响下改变观点的人。因为通过与人辩论,用事实说服对方,使对方改变原先的观点,转而认同自己的观点,这是一件十分有成就感的事。这就是有名的哈罗德的“改宗效应”。

“改宗效应”告诉我们的道理是:那些没有是非观念的“好好先生”,之所以会被人瞧不起,就是因为他们不能给别人一种挑战后取得胜利的成就感。生活中,不少敢于坚持自己观点,有独立想法的人,最终会受到人们的尊重以及由衷的喜爱。而那些为了讨别人喜欢就放弃自己的主见和观点,满口附和别人的“好好先生”,反而为人所轻视。

王启桥性格比较胆小怕事,遇事过分忍让,因此,在公司里常常被其他同事忽视。每次部门里有什么福利,如果不够分,那肯定是没有他的份的。就算够分,他拿到的也一定是别人挑剩下的。看电影时他的票被别人拿走;外出野营时,他被要求看行李,他总是那个最先被排除的人。但实际上,在他心里,非常渴望自己能与别人一样,得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利益和欢乐。

由于他的软弱和忍耐,这种事情一直持续了很久。直到有一天,公司发福利,组团参加一场十分精彩的音乐会。事先本来是准备了足够数量的门票,但是因为有几个同事临时带了家属,多拿了几张送给自己的家属,结果到了王启桥这里就没有了。要是平常的时候,王启桥可能就忍了,但这场音乐会是他一直非常向往的,所以他终于忍无可忍,一向木讷的他来了个总爆发。

他大吼一声,激动的声音让所有人都愣住了。他一把抓走负责人手中的票,在众目睽睽之下摔门而去。大家在惊讶之余,似乎也领悟到了什么。在后来的日子里,大家对他的态度变得好多了,再没有人敢未经他的同意,就随随便便拿走本属于他的东西了。

俗话说:“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可如果我们在予人玫瑰的同时,还不停地予人月季、牡丹和其他各色各样的花,那可就不是手有余香,而是各种“怪味”冲天了。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因为怕得罪人,就没有下限地去违背自己的内心,附和别人的意见。或是为了讨好别人,让别人喜欢自己,就不敢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一味迎合对方的喜好。殊不知,只会说“好”的人,既不会引起别人的关注和重视,也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只会在人来人往中,被周围的人遗忘在角落里,最后一无所获。

正如丹佛大学丹尼尔斯商学院的院长,克莉丝汀·里奥丹说过的那样:“太随和、太好说话的员工,虽然试图借此给上司或同事留下好印象,但结果往往都不尽如人意。凡事都要有度,太好说话,不但不会让你有所收获,许多时候反而会阻碍你的职业发展。”

因为在他人看来,凡事都谦让,过分随和,从不与人争论辩驳,要么是没有主见,要么就是油嘴滑舌,处事圆滑之人。而不管是哪一种人,事实上都不为人所喜。

而且,只会一味迎合的人,虽然可以给他人留下“好说话”的印象,但与此同时,也很容易被别人抓住你的短处。今天你接受了对方的要求,迎合了对方,某一天,如果你不再迎合他,不再接受他的要求了,对方非但不会感激你曾经的那些帮助,反而会觉得你这个人说话不算数,关键时刻掉链子。也就是所谓的“升米恩斗米仇”。

在工作中也一样,一味地迎合别人,总是妥协、逆来顺受,别人并不一定买账,我们也并不会因为“听话”就得到别人的尊重,只会给人留下“无能”的印象。相反,如果我们适当地拒绝,只要拒绝得有道理,那么,不但不会得罪对方,还会让对方真正尊重我们,从而对我们刮目相看。毕竟,有谁会对一个只进不出的闷葫芦尊重呢,不是吗?

因此,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上,与人交往的时候,我们都不可以一味地做“好好先生”,要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拥有自己的立场。只有发出自己的声音,别人才会对我们另眼相看,才有兴趣与我们平等交往。

4.非理性定律——感情用事会导致判断失误

非理性定律告诉我们:人都是感情动物,对许多事我们不是凭借科学仪器去判断,而是用自身的感情去衡量。这就告诉我们在人际关系中,若懂得处理好对方的感情,无疑会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但是同样,我们也会因为过于讲“感情”,而产生认知偏差。

有一对情侣,男的非常懦弱,无论什么事都让女友先试,女友十分不满。

有一次,两人出海遭遇飓风摧毁船只,幸好女友眼疾手快,抓住一块木板,这才保全两人的性命。望着茫茫大海,看不到一点儿逃生的机会,女友问男友:“怕吗?”

男友从怀中掏出一把水果刀,说:“如果有鲨鱼来,我就用这个对付它。”

女友苦笑着摇头。也不知飘了多久,一艘货轮发现了他们,正当他们欣喜若狂之际,一群鲨鱼突然出现,并向他们游来。

女友大叫:“我们一起用力游,会得救的。”

然而,男友却一把将她推进海里,自己一个人扒着木板朝货轮游去,同时口中喊道:“这次就让我先试试吧。”

看着男友的背影,女友感到非常绝望。就在这时,鲨鱼向男友追了过去,凶猛地撕咬并吃了他。最后女友得救了,她坐在甲板上一言不发,大家都为她男友默哀。

船长走过来,说:“小姐,他是我见过的最勇敢的人,我们为他祈祷吧。”

女友却冷冷地说道:“不,他是个胆小鬼,看见鲨鱼来了,就抛下我自己逃生了,想不到鲨鱼最终会吃了他,真是活该。”

“不,小姐,我想你是误会了。”船长摇摇头,说:“刚才我一直在用望远镜看你们,我清楚地看到他把你推开后,用刀子割破了自己的手腕。鲨鱼对血腥味非常敏感,所以才追着他不放。如果他不这样做,您可能永远也不会有机会出现在这艘船上。”

从实际生活来看,无论多么理性的人,内心深处都有一片柔软。一旦那处“柔软”被触动,人就会变得非理性。所以故事中一向能干的女友,在被男友“抛弃”后,立刻变得感情用事起来,凭借自己惯有的不满情绪去判断,由此所产生的认知有着强烈的主观色彩。但旁观的船长却从望远镜里看到了客观的事实,知道这个女子误会了她的男友。

可见,一个人一旦变得感情用事,相对地,就会变得“愚蠢一些”,不再像平时那样精明。从这个故事来看,“感情用事”无疑会平添些许误会。因为感情用事而导致判断失误,出现认知偏差,进而产生某些误会,这样的事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

当一个人的大脑完全受情绪主导时,他就会根据自己的情绪和喜好来看待世界,分析问题,这很容易产生不正确、不客观的认知。根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加拿大心理学家的最新研究证明,在美女面前,男人大多会失去理性,不惜放弃未来的发展机会,急于用江山换美人心。然而,女性则相反,她们更看重男性的“发展潜力”。

如果仅仅从对异性的选择上来看,多数男人这种只爱“美颜”不看“内在”的选择是短视的,是只顾眼前利益的“非理性行为”。

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需要尽量避免这种“感情用事”。正如电视剧中所演的,很多坏人通常就是利用主角的“感情用事”,一步步诱导其进入陷阱,为人操控。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感情用事往往会让我们陷入“被动”的状态,被人利用而不自知。

想要掌握人际交往的主动权,更清楚地看清一些事情而不被表象所迷惑,我们就要努力保持理性。比如,路边看到一对男女打架,先不要一味地认为“打女人的男人不是好人”,要先客观地了解其中缘由。也许,这个女的是人贩子,而男的是警察。

只有我们保持足够的理性,在遇到一些能挑起我们情绪波动的事情时,才能最大程度地控制我们的感情,以一种客观、理性的目光去寻找事实真相,减少误会的发生。

5.示弱效应——利用他人的“吃软”心理获得所需

美国哲学家杜威曾经说过:“人们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能受到重视。”而向人示弱,正是一种让别人觉得自己受到重视的表达方式。比如现在流行的卖萌、扮委屈,其实就是示弱的一种。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示弱能够引发对方的同情心、同理心,进而软化他们的态度,拉近彼此的距离。在与人交往中,示弱常常能取得克敌制胜的效果。

徐玉瑛在机关单位工作,现在可以说是事业上已小有成就,但她的丈夫却于前几年下岗了,每天在家里给她洗衣、做饭、收拾屋子。在外人眼里,徐玉瑛就是个不会做家务的女强人,觉得徐玉瑛和她老公之间不会有太多的幸福。但不知为什么徐玉瑛每次提起自己的丈夫总是赞不绝口,而徐玉瑛的丈夫也总是满脸笑容。

有一天,徐玉瑛邀请闺蜜去她家吃饭,并亲自下厨做了一顿非常可口的饭菜,并嘱咐闺蜜说:“我老公回来不许说是我做的,就说是我从外面饭店订的,这么多年他也不知道我会做饭。”听了她的话,闺蜜就很纳闷地问徐玉瑛原因,徐玉瑛说:“你不知道,自从他下岗以后就没什么事干了,所以为了伺候我就练了一手厨艺,他也就剩这点自信了,我不能把这点优势也给剥夺了,要不他还有什么可做的。女人呢!有的时候就得学会放弃自己的优势,学会依赖,以此来成就男人的自豪。”

绝大多数人都有这样一种心理:同情弱者。比如,两只狗打架,占下风的那只狗往往会赢得更多人的关心;猫咪和狗打架,即便猫咪的战斗力不凡,很多时候能把狗抓伤,但它娇弱的身体,还是让我们忍不住把它归到弱者一方,进而予以更多的保护。

可见,在人类的心中,那些看起来弱势的群体总能得到更多的关注、更多的帮助、更多的理解和包容。“示弱效应”正是利用了这一点,通过示弱,来奠定我们“弱势”的角色定位,进而引起对方的保护欲和包容心,从而促进彼此进一步的交流。

一般来说,在人际交往中运用“示弱效应”心理,有以下几个好处:

第一,在面对女性的时候,适当示弱可以激起她们的母性。根据相关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女性对于孩子的那种喜爱,有时候会因为一个人的示弱而被唤醒,进而给予这个人更多的宽容和理解。换句话说,生活中那些傻乎乎、憨态可掬的男子,大多都能引起女性朋友的注意和亲近。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示弱”不能太过分,否则,也会让女性朋友反感。毕竟,女性在母性泛滥的同时,也有“强者崇拜”的心理。

第二,示弱可以给人安全感,不会引起别人的戒备,从而确保自己不会受到攻击,不会成为众矢之的。德斯蒙德·莫利斯在《裸猿》中所说,猴群中表达投降示弱的方法,是弱势方主动给强势方挠痒,整理毛发捉寄生虫之类。而强势方表达对弱势方的友好,也是挠痒整理毛发捉寄生虫之类。可见,示弱能够减少敌意的存在,是生物的本能。

第三,能够增强对方的自信和成就感,进而促使对方乐意与我们交流。比如,当我们和恋人说出“这个我不懂,你教教我啊”时,恋人通常会很开心。或者当我们对同事说出“高手,教教我,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你比较有经验”时,哪怕是再冷漠的同事,也很少有挥挥手,直接赶我们离开的。

这就是人的虚荣心在作祟,我们向对方示弱,就会让对方觉得自己有被我们称道的优点,这就相当于承认他的厉害和了不起,当对方的虚荣心得到满足,自然愿意和我们说话了。

每个人都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可,被人称赞。从这个层面来说,与人交往,一味显示自己的长处,处处想着胜过别人,是犯了大忌讳,令他人对我们升起戒备心和抗拒心。适当示弱,能打消这种戒备,使对方感激我们的善解人意,愿意和我们相处。

因此,与人交往时,在特定的条件下,我们不妨适时地示弱,既可以使对方有一种“胜利感”,又能增强对方的自信,重新找回心理平衡,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

6.透露一点隐私,满足对方的好奇和偷窥心理

心理学者苏晓波说:“只要人格还没有成熟,人们就还会热衷于窥探别人的隐私;只要还有欲望被深深压抑的人,就会有人挖空心思地揭露别人的隐私。借着别人的隐私,宣泄自身的欲望;只要人性还存在着缺陷,窥探隐私的喜好,就永远不会结束。”

偷窥心理,是人类普遍共有的一种心理。生活中,很多人将“偷窥”单单只定格于“窥视异性”,这是不对的。对异性产生窥视心理,也是基于人性本能,只是有些人没能控制自己的欲望,使得这种本能被放大,被扭曲。但是,“偷窥”这种心理,却是正常的。我们所“窥视”的,其实也不只是异性,而是范围更大的,一切“未知物”。

我们每个人都对自己所不知道的事物,所没能掌握的信息抱有好奇心,这种好奇心驱使我们去了解这些东西,进而产生“偷窥心理”和“窥视行为”。就像弗洛伊德说的那样,人们对别人隐私的窥探欲,来自于童年,来自对自己身世和来历的好奇心。

对于孩子来说,一切事物都是未知的,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属于疑问和隐私,他怀着新奇、激动和迷惑的心情开始接触、了解、适应这个世界。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疑问和隐私就形成了一种动力,导致了儿童对隐私的好奇和探求欲的形成。因此,人类生来就有好奇心,生来就存在对隐私的好奇。换言之,喜欢窥探隐私,是人类先天上的本能。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种人类普遍共有,本能的“偷窥心理”,有选择地、适当地透露一些我们的小隐私,以此来满足对方的好奇心和窥视欲,进而促进彼此的交流,拉近双方的关系,助推良好关系的建立。

吴丽云刚进公司的时候,由于表现过于良好,吸引了很多男同事的眼球,导致一些女同事不待见她。为了打消这种隔阂和误解,她就主动跟同事们谈起了自己的恋爱经历。对于女神的恋爱史,人们自然是非常感兴趣的。于是她趁机道明了自己已经名花有主,并且正在考虑结婚的事实。这样一来,男同事明白了她的意思,女同事对她的敌意也大大减弱。

她说:“有些隐私没什么啊,就像找男友这种问题,偶尔跟大家分享一下,既能减少不必要的暧昧,也能给其他姐妹一些启示,同时还能满足一些朋友的猎奇心理。只要我自己行得正、坐得端,就不会有什么事。适当透露隐私,是我的人际交往秘诀。”

生活中,很多人对自己的隐私讳莫如深,像保护金子一样用很多“盒子”将其锁住。其实大可不必如此,隐私也是分种类的。像家人的爱好、从事什么工作、恋人是什么职业、自己与恋人是怎么相知相爱的……严格说来,这些也是隐私,但对于真正的朋友,它们也不是什么不可告知的东西。

可见,保护隐私的关键在于,我们需要防范和戒备的对象。对于那些只在路上才能擦肩而过的人,对于那些隔着荧幕只通过网络聊天认识的人,我们自然要格外注重隐私,别说把家人的情况告知,就连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能不透露最好也不要透露。

但是,如果面对的是我们朝夕相处的同事,或者互相认识、知根知底的朋友,那么适当地透露一些不那么关键的隐私,有时可以激起对方对我们的兴趣和探知欲,进而引发更深层次的交流,从而加深和巩固双方关系。

通常情况下,适当透露自己的隐私,有以下几种好处:

第一,可以打消对方对我们的怀疑,增强对方对我们的信任。比如,恋人之间相处,有时候难免会有些疑神疑鬼。这个时候,如果我们适当地告诉恋人自己的一些消息,如“我下午是和闺蜜一起去做spa了”、“我昨晚在姐妹家睡觉,她还踢被子”……这些话题并不会涉及自己最核心的隐私讯息,但却可以有效地消除恋人的疑虑和不安,增强彼此的信任。

第二,可以给人留下一个“憨厚、耿直”的印象。很多时候,人们更愿意和憨厚、耿直的人交往。因为这样的人不会耍弄心机,跟他们在一起不会很累。而向人透露一些私密的事情,是最能营造这种形象的。人们会想,连这种事都能说出来的人,肯定心大,心大的人一般都好相处。这样一来,人们在与我们相处时,也会不自觉地多一些真诚。

第三,会提升我们的话题性和趣味性。人之所以窥探别人的隐私,就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收获刺激感和趣味感。如果我们时不时地透露一些隐私,就会持续保持我们在他人眼中的趣味感,人们会愿意与我们交谈、相处。

总之,隐私不是绝对的不可触碰。面对陌生人,我们有必要保持缄默,保护我们的个人隐私。但在与人交往时,有选择地适当透露一些隐私,也是一种智慧,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易于相处的形象。

7.懂也装不懂,满足他人“好为人师”的欲望

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他的《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这样一个概念:人类的需求就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社交需求指的是,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希望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

也就是说,人们在潜意识里,渴望在社会交往中得到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并且希望找到“存在感”。“好为人师”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心理,产生的一种普遍社会效应。

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好为人师”。但值得注意的是,它在本质上并非是一种美德,反而是利用对别人的挑剔来显示自己博学的一种自我炫耀。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这都是一个贬义词,好为人师者为人所不喜。不过,如果我们能在人际交往中利用这一点,多向他人请教,多满足他人“好为人师”的欲望,就能帮助我们在对方心中留下好印象。

郭永川进入公司不久,就被安排了一个重要任务。接到任务后,郭永川经过周密的分析调查,提出了若干方案给领导,又向领导逐条分析利弊,最后向领导请教用哪个方案。其实,领导对他的分析已经很信服,准备采取他的方案了。这时,他又向领导请教,领导心想:这小伙子确实会来事儿。于是就让他放手干,自己在后面撑着。自然,郭永川成了领导眼中的好苗子。

之后不久,由于郭永川态度谦恭,办事到位,领导很满意,就破例提拔他当了经理。并且,领导还跟几个部门的经理打了招呼,以至于,郭永川在工作中,通常能得到相关部门的全力配合。一年下来,他的工作非常顺利,就名正言顺地又一次升职了。

无数例子证明,多思勤问的人,总比那些羞于请教的人更容易得到赏识。毕竟,提问既能显出我们对工作的热情和思考,又能显出我们的谦虚和诚恳。这样的人,谁不喜欢呢?所以,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要总是抱着“我这样问,对方会不会笑我,我是不是丢了脸?”的想法。

向别人请教,哪怕我们只是做做样子,也能给对方释放一个信号:您瞧,在我心中,您是很能干的,我得向你学习。这样一来,对方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荣誉感,会觉得自己被尊重,自己的能力得到认可。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会对我们产生好感了。

从心理学角度看,成就感往往可以让人的心灵更加充实和愉悦。别人向我们求教,表明我们在某些方面是具有优势的,说明我们至少受到了重视。同理,我们向别人求教,对方也会产生同样的心理。所以,人际交往中,一个高情商的人往往“甘为人徒”,乐意做一个忠实的听众,给对方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以此建立并拉近彼此的关系。

可见,装“不懂”,然后向人请教,实在是一种高明的交际手段。比如在与对方谈论事情的时候,对方往往会说一些自己擅长的东西,在这个时候我们如果表现出感兴趣的样子,对方往往会非常高兴跟我们交谈,继而增强彼此的关系。因此,我们无论是在职场中,还是在生活中,都切忌摆出一副什么都懂的样子,这样会非常惹人讨厌。

当然了,装不懂需要一定的技巧,并不是让我们真的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装得太过,也是不行的。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没人会喜欢。我们只需要表现出一种谦逊的态度,给别人创造发挥的空间,然后多问问别人的建议,让别人乐意与我们接触就行了。

比如以下两种语境,当我们与人交谈时,它们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

第一种:

“那你说吧,这件事应该怎么办?”

“你行你上啊,有什么法子赶紧说啊,别磨叽,我听着呢。”

这种语气,过于盛气凌人,还带有强烈的不甘、不愿配合、被逼无奈的情感,虽然也是在向人请教,但可以预见,任谁听到这样的“请教”,心情也不会很高兴。

第二种:

“您好,有个问题,我想请教你一下。”

“能请您帮个忙吗,这个问题我不知道怎么处理。”

这种语气就谦虚多了,先把自己放在一个较低的位置,然后向对方请教,并且用语还可以活泼、俏皮一些。如此一来,就能轻易勾起对方的好奇心,以及帮助我们的欲望。

另外,我们也需注意,既然是在向人请教,就说明我们不知道问题的答案,至少表面上是如此。这样一来,我们就要保持虚心的态度,千万不要在对方面前“漏了馅儿”。要是听完对方的指点后,随口就说出比别人更好、更成熟的方案,对方就会知道我们是在“明知故问”,一个不好,就会给对方“我们是在卖弄”、“逗他玩”的印象,令其心生不满。

“好为人师”本身不是正能量的词,但是,只要我们转换思维,学会合理利用这种心理,满足他人“好为人师”的欲望,就能够促进我们的人际交往。

8.肯定对方成绩,满足别人的荣誉感

依然是马斯洛的“人类激励理论”,其中说到的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需求。所谓自我实现需求,指的就是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将个人能力发挥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通过努力,去实现自己潜在可能的需要。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成就感”。在心理学上,它被定义为:一个人心中的愿望和眼前的现实达到平衡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做出成绩,或顺利完成了某件难度较高的事情后,所产生的愉悦、自信、享受成果的好心情。

因此,可以说“成就感”是一个人所取得的成绩在情绪上的体现,它能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在实际的交往过程中,当我们肯定对方的成绩,满足对方的成就感,让对方感到自我价值得到确认,荣誉感得到满足,进而就会对我们产生亲近的心理。

在2016年6月27日结束的百年美洲杯决赛上,阿根廷不敌智利,连续三次在世界级大赛的决赛场上失利。赛后,心灰意冷的阿根廷队长梅西接受记者采访。

梅西表示,自己从此将退出国家队。消息一出,立刻轰动了整个阿根廷,上到总统,下到普通球迷,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挽留他。总统马克里在推特(一种网络自媒体)中写道:“我从未对我们的国家队感到如此骄傲,我希望看到最好的球员,继续为国效力。”末了,他还在这段文字的最后添加了一个标签——“梅西别走”。

接着,马克里又在随后的内阁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谈到梅西,表示:“我们真的是太幸运了,梅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如此多的乐趣,他就是上帝赠予我们的礼物。我们这样一个足球大国,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球员,这是多么荣幸的一件事啊!”同样,在民间也有一名叫优哈娜的阿根廷女教师,写了一封公开信挽留梅西,引起巨大反响。

最终,在铺天盖地的挽留中,梅西重返国家队。梅西十分激动地对球迷说道:“我之前说过我不会回来了,但我还是回来了。在经过这么多的事情之后,我想回到阿根廷国家队。在说出那些话之后,我感受到来自所有人无与伦比的爱,大家一直不离不弃——不仅仅是这一次,而是一直以来。对此,我真的非常感激,我不能不回来。”

人向来注重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当自己的成绩被外界肯定和赞赏时,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乐意与外界交流。

邱吉尔说过:“要人家有怎么样的优点,就怎么赞美他。”其实,这里面蕴藏着深层次的心理哲学。每个人潜意识里都有对荣誉感的向往。当我们满足了对方这种荣誉感,对方自然不会怠慢我们。以肯定对方成绩的方式来打动对方,往往是个不错的选择。

心理学中有个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传说皮格马利翁爱上了一座少女塑像,在他热诚的期望下,塑像变成活人,并与之结为夫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迹呢?用团队中上下级的关系来解释的话,那就是当上级领导对下属投入感情、希望和指导,表明自己对他有很高的期望时,下属就会受到激励,努力朝着领导期望的方向前进。

比如,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做了个实验:他们在一所小学,随意从每班抽取3名学生,共18人,然后极为认真地告诉校长、老师,以及这些学生,说他们是“新近开的花朵”,具有在不久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潜力。

其实,这18人完全是随意拟定的,那个结论根本没有依据。但8个月后,所有人都发现:这18名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得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教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多年后,这18人更是全部成为了优秀的人才,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出非凡成绩。

这个效应指出了一点:当领导、老师、专家等一些具有权威的人跟一个人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你是会有办法的”时候,那个人会觉得自己被人肯定,因此受到鼓舞,他们为了不辜负这份“肯定”,会格外地努力。

同样的道理,当我们在肯定别人已经做出的成绩时,其实也是在给予对方鼓舞。只不过与“皮格马利翁效应”不同的是,后者肯定的是一个人“未来的成绩”,相当于经济学中的远期风投,而前者肯定的则是已经看得到的、过去的成绩,相当于“秋后算账”。不管是哪一种,其中蕴藏的“肯定”和满足别人的荣誉感的力量,却是相同的。

由此可见,人的内心里对于成就感和荣誉感的渴望。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运用好这一点,多多肯定他人,那么,就能帮助我们迅速博得别人的好感。